輸液「好得快」?別讓這種觀念害了孩子

2020-12-22 騰訊網

一根根長長的輸液架、一排排坐著的孩子,這是很多兒科醫院和診所的常見場景。

孩子感冒?輸液吧!

孩子發燒?輸液吧!

孩子咳嗽?輸液吧!

孩子輸液好得快,仍然是很多家長和部分醫生所信奉的「真理」。

殊不知,這樣會給孩子帶來難以預料的風險。

今天,我們請來了梁世佳醫生來說說,靜脈輸液的那些是與非。

濫用輸液的高風險

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知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靜脈輸液是直接通過血液進入人體,當孩子不能口服藥物或者不能耐受口服,以及感染嚴重、疾病進展迅速、需要給予緊急治療的小部分情況,靜脈輸液可以達到比較直接的效果。

但對於孩子的大部分病症來說,靜脈輸液不僅沒有用,還會給孩子帶來難以預料的風險。

1. 更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腹瀉。尤其對於嬰幼兒來說,過度靜脈輸液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降低身體抵抗力,增加孩子真菌感染的機率,比如鵝口瘡。

2018年,藥監局公布的兒童藥品不良反應 / 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就佔了 83.5%,遠遠超出口服和其他製劑。

圖片來源:國家藥監局

2. 更容易導致孩子過敏

靜脈輸液容易導致皮疹、瘙癢、寒戰高熱甚至昏迷等,還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疼痛,甚至組織壞死。在臨床上,也曾出現過孩子輸液致死的案例。

圖片來源:網絡

3. 過度輸液可導致細菌耐藥

除了口服抗生素,兒童輸液中使用最多的是抗菌藥物,這也會導致細菌耐藥。抗生素是救人類於水火的一種好藥,但前提是合理使用。持續濫用抗生素,會催生出一種可怕的怪物——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是指具有多重抗藥性的病原體,即使用了很多種抗生素,也無法把它們殺死。

簡單說,感染上了超級細菌,就接近於「無藥可醫」。

2015 年,湖北一個 3 歲男孩因為肚子痛被送進醫院,檢查發現,他感染上了一種超級細菌——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細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最終多器官衰竭死亡。

圖片來源:荊楚網

2016 年《全球抗生素耐藥回歸:報告及建議》的數據顯示,目前每年有70 萬人死於抗生素耐藥。這個數字真可謂是觸目驚心!

孩子的大多常見病

一般都不需要輸液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靜脈注射不僅風險大,在大部分的實際情況中,也是多此一舉。

1.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可以自愈,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更別說輸液了。

2. 流感

單純流感病毒感染通常不需要輸液,目前國內對於兒童流感,首選口服抗流感病毒藥物——磷酸奧司他韋,比如達菲。

3. 輕度的肺炎

輕度肺炎主要表現為精神狀態良好,呼吸平穩,沒有意識障礙,沒有呼吸困難,孩子能照舊飲食,也沒有脫水的症狀等等。

最新的第九版兒科學明確提出,只有重症肺炎或因嘔吐等導致難以口服吸收的孩子,才需要考慮靜脈輸液治療。

4. 腹瀉病

大多數的兒童腹瀉,都不用靜脈輸液,使用補液鹽防脫水就好。即便真的要用到抗生素,那麼也可以口服。除非孩子不能耐受口服,或者脫水嚴重的才考慮輸液補液。

圖片來源:網絡

5. 急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通常是病毒導致。如果咳出了黃綠色痰液,也不意味著合併細菌感染,當然也就沒必要使用抗生素甚至靜脈輸液。

以上的情況,只要孩子能順利吃藥、能正常攝入水分和飲食,都沒有必要給孩子輸液。

盲目追求好得快

靜脈輸液濫用成災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2009 年我國醫療輸液達 104 億瓶,相當於 13 億人口每人輸了 8 瓶,遠高於國際上 2.5~3.3 瓶的水平,每年還以近 20% 的速度在增長,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輸液大國」。

1. 家長覺得輸液好得快

很多家長覺得不輸液、不開藥、不化驗、就等於沒看病,總擔心孩子那麼小能抗過去嗎?病情加重了怎麼辦?特別是在一些老人的觀念中,孩子病了,只要輸液就萬事大吉。

圖片來源:讀者留言

作為一個兒科醫生,我也經常遇到一些家長強行讓醫生開輸液單,你不開還可能會被投訴,很多醫生也是迫於這種壓力,只能滿足家長的要求。

圖片來源:讀者留言

2. 部分醫院輸液療法泛濫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抗生素在醫院的使用率為 30%,而在我國,兒科住院患兒的抗生素使用中位數為 79%,是世界推薦使用率的兩倍多。

圖片來源:《兒童醫院感染性狀和抗生素合理應用》

很多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醫生動輒就是給輸液,不管是感冒發燒還是咳嗽肺炎,流水線般的治療方式也讓眾多家長深感無奈。這個和部分醫生的知識體系沒有更新,以及醫院的風氣都有關。

大環境的小改變

靜脈輸液逐漸被管制

正因為對靜脈輸液的高風險以及被濫用現狀的重視,近年來,政府也出臺了多項措施來進行管控。

2007 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藥參考目錄》提出:兒科用藥首選口服製劑進行治療、儘量減少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

圖片來源:國家衛健委

2018 年,《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說到,要減少不合理的預防使用和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江蘇、廣東、廣西等各省市級衛生行政部門也相繼出臺了停止門診輸液的專項措施。

圖片來源:廣西衛計委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政府對於「規範靜脈注射」的決心。

但靜脈輸液早已根植於許多人的心靈深處,在一些地級市的醫院、小診所,輸液療法依舊「大行其道」。

作為家長,我們除了自己認清誤區,不主動要求給孩子輸液之外,在面對給孩子輸液的醫生時,也可以先問問:

一定要輸液嗎?

能不能先口服藥物?

如果醫生說得有理有據,那麼就聽醫生的;如果醫生拒絕回答,或者解釋不清楚,那麼建議換一個醫生。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在現有的大醫療環境下,家長能做的確實有限。但至少,我們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向醫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慮,不盲目相信也不盲目排斥。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本文經由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藥師 藥理學碩士 劉子琦 審核

相關焦點

  • 輸液後如何快速恢復體質?別讓「好得快」害了孩子!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生病後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立馬好起來,從吃藥再到輸液打針,恨不得今天生病,明天就能生龍活虎。你是不是也是輸液大軍中的一員呢?輸液看起來見效快好的徹底,但這被業界稱為「小手術」帶來的危害有時其實是長遠,甚至是致命的。
  • 4歲女童輸液致死:一句「輸液好得快」,正在摧毀無數中國孩子!
    文 | 阿金 源 | 金融後花園(ID:jinronghouhuayuan)  「輸液好得快」、「輸液效果好」,我們時常會聽見身邊有人這樣說。  尤其是中國的家長,從小喜歡給孩子輸液,輸液成了很多家長公認的「最簡單快捷」的治療方式。  但事實...真是如此麼?  答案是否定的。  靜脈輸液是國際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只是在許多國人心中,「輸液治病又快又好」的觀念已是根深蒂固,而讓他們忽略了其中的各種隱患。
  • 輸液好得快、通血管?關於輸液的10個真相
    原創 更正輸液誤區 京醫通輸液時,很多人都聽到過這種響徹醫院大廳的尖叫。不少人認為輸液時如果空氣進入人體,可能會致死!所以看到輸液管有氣泡就格外焦急。3、點滴速度可以調快嗎?輸液速度與病情、年齡、藥物種類有關。一定不要自行隨意調快。脫水、休克等需要輸得快些。而普通輸液速度不宜過快,一般40~60滴/分。而老年人最好不要超過40滴/分,以免給心臟造成負擔。還有些特殊藥物需要更嚴格把控滴速濃度,隨意調整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 「輸液好得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一直以來,有病就打吊瓶輸液,好像已經滲透到一些人的骨子裡,大家都覺得輸液好得快,方便又高效。特別是中國的家長,從小喜歡給孩子輸液,卻忽略了其中的各種隱患。近幾年,隨著輸液的危害被逐步認識,中國多地陸續出臺了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截至目前,吉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個省、區市已經控制或取消了醫院成人門診輸液治療。
  • 生病時輸液好得快?別傻了,只有這3種情況才可輸液!
    關於輸液,很多家長存在錯誤的認知——我女兒發燒了,趕快給她輸液吧,輸液好得快。新聞上說,輸液等於自殺,必須堅決抵制!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小兒腹瀉: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
  • 上億人不知道的真相:生病輸液好得快,你被騙了多久?
    輸液=快點好不少人以為「打吊針,就能好得快」,所以無論什麼病,都想靠輸液加快治療速度。實際上,人類絕大多數疾病,都是治不好的!知乎上有一個提問:無法治癒的疾病都有哪些?輸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現象,因為藥液直接輸入到血管內,隨著血液循環,直接被人體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與此相反,輸液導致的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的風險更大。2014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在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的給藥方式中,58.7%來自靜脈輸液。常見的反應有發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 輸液好得最快?運動出汗治感冒?別亂來!
    小貼士感冒後千萬別做這4件事1感冒捂汗能幫助恢復?錯!2感冒輸液好得快?錯!感冒輸液不一定好得快。輸液主要作用是緩解或減輕感冒的疼痛感,讓患者身體保持足夠的水分,有體力對抗感冒病毒。過分依賴輸液,不僅不能縮短病程,反而存在過敏反應以及靜脈炎等風險。
  • 護士輸錯藥致患兒死亡 | 好得快的「輸液治療」,其實危險重重
    直接將藥物100%輸入血液中,不需要經過肝臟直接起效,藥物可以持續維持療效所需要的恆定濃度,直接效果快且好。通常用在急救,或補充體液、供營養之用。靜脈注射雖然起效快、療效好,但只建議在有一定治療需求時使用。一旦常用、濫用,對人體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 得了流感,總感覺輸液好得快?真的是這樣嗎?
    於是,為了趕快治好流感,不少人都會選擇去醫院輸液,覺得只要輸完2瓶水,流感自然就好了。 可是,真的如大家所想的那樣流感輸液好得快嗎? 很多人對治療有一種固有印象,覺得輸液效果比打針好,打針效果比吃藥好。所以,得了流感,很多人的第一直覺就是輸液。
  • 輸液等於病情好得快?孩子發熱就打抗生素?家長別踏進這個誤區
    貴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5. 使用抗生素種類越多,治療效果越好。6. 發熱就是有炎症,常給孩子用清熱解毒類的藥物。7. 不去正規醫院就醫問診,而是憑經驗盲目購藥。其實,以上都是不太妥當的認識和做法。家長們一定要走出「打點滴」的認識誤區,輸液並不等於病情好得快,許多抗生素藥物口服給藥和靜脈給藥的療效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當的
  • 這種二手衣最好別給孩子穿,對身體危害極大,別因為節省害了孩子
    我就篩選了一些比較好的衣服給她送過去了。其實對於該不該給孩子穿二手衣這個問題,答案並不是絕對的。有些新衣服上面會含有一些有害物質,給孩子穿了,這些有害物質很容易對孩子的健康不利。而有些二手衣服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有害物質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對於孩子反而會更好。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二手衣服都適合給孩子穿,也要有所選擇。
  • 一感冒發燒就輸液,已經害了很多人!盲目輸液的危害你清楚嗎?
    換句話說,輸液只是緩解了你的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例如我們常見的普通流感,一般情況下想要痊癒的話是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的,抵抗力差的人病程還會延長。哪怕是打針吃藥也需要經歷這個過程,至於大家所認為的輸液好得快,其實就是一個表面的現象。
  • 媽媽咬牙沒去給孩子輸液,卻被婆婆臭罵,她倆到底誰做得對?
    天下父母皆此心當孩子生病時,我們都想讓孩子儘快好起來。看著小小的人兒,病懨懨地,幹啥都沒精神,咱們的內心好像受到了萬點暴擊。平時的理性都飄遠遠的,一心只想著讓孩子快好起來。冬季霧霾嚴重,孩子在封閉的環境中,因被滋生的細菌感染,抵抗力差的孩子便會發燒、無精打採。父母帶去醫院,往往會要求醫生:能不能快點兒好?醫生一般會說:「想好快點兒,就要輸液。」家長:「輸液吧!」醫生也不好說什麼,就給孩子安排上了。
  • 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害了很多人!千萬別再做了…
    生活中,很多人都聽過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就比如大家都聽過的「適量飲酒,有益健康」、「輸液可以疏通血管」、「趁熱吃,對腸胃更好」……其實,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害了很多人!1.
  • 濫用輸液要人命?兒科更是重災區?聽聽專家怎麼說……
    陪同患兒輸液的家長兒科成過度輸液重災區最近,湖南長沙一位年輕媽媽帶著發燒的孩子宏宏到社區醫院看病,醫生看了檢查結果說是急性扁桃體炎,建議馬上輸液治療。宏宏媽媽考慮到孩子精神狀態好,沒有高燒,就又帶著孩子去大醫院兒科,醫生開了消炎藥,讓密切觀察體溫,並沒有建議輸液,後來孩子恢復了健康。深圳市龍崗區第四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鄧俊彪告訴記者,孩子生病一般發病快,有時候症狀比成年人要重,所以很多社區醫院、診所醫生不敢掉以輕心,就想輸液讓孩子疾病早點得到控制。有些家長看到輸液治療效果比口服藥來得快,逼著醫生給患兒輸液,認為醫院不輸液就是不負責任。
  • 孩子肺炎想要好得快,這4個誤區注意了,家長別大意
    對於孩子而言,肺炎是很常見的疾病,可是很多家長在大部分情況之下,都會把孩子的肺炎當作是感冒,覺得孩子用不了幾天就會好起來,可是這樣子會讓孩子越來越難受,甚至還有可能會延誤治療時間,有些孩子發燒感冒好了又來,正是因為家長對於肺炎的不了解,甚至還有家長會走進下面這幾個誤區。
  • 輸液太快會加重心臟負荷 患者最好別私自調速
    核心提示:輸液速度如果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所以,患者尤其是有心臟病史的人,千萬別自行調節輸液的速度。在醫院,常常能看到許多家長舉著輸液瓶抱著孩子輸液,還有一些小孩輸液的時候比較好動,家長不得不把輸液瓶舉得老高。
  • 寶寶一生病,家長就帶著去輸液,這樣做真的對寶寶好嗎?
    原來小米的女兒發燒了,孩子的奶奶非要帶著去衛生所輸液,但是小米堅決不同意,認為吃點藥就行了。那問題就來了,孩子生病到底應不應該輸液呢?又或者說輸液對孩子來講到底好不好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問題。輸液的優缺點很多人一談到輸液就臉色一變,能有這種反應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小時候打針打怕了,當然開個玩笑。
  • 抗生素輸液被禁止!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分析認為,濫用抗生素是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原因之一,大醫院全面取消門診輸液實質上切斷了醫療機構「大輸液」的財路。  一、為何要禁止門診輸液?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然而因為受到一些錯誤觀念的影響,很多人不論大病小病,都要求輸液治療。
  • 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害了很多人!千萬別再做了…
    生活中,很多人都聽過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就比如大家都聽過的「適量飲酒,有益健康」、「輸液可以疏通血管」、「趁熱吃,對腸胃更好」…… 其實,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害了很多人! 1. 適量喝酒,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