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全球知名金融財經媒體——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通過調研26699名在校生、大學校友以及各大用人單位,評選出了全球最佳的124所商學院。其中史丹福大學奪得世界第一,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母校——沃頓商學院排名第二,哈佛商學院排名第三,中國僅有中歐商學院和香港大學進入前100。以下為榜單前20。
美國稱霸:前10名佔9位,哈佛第三
此次124所上榜商學院中,美國以94所的最高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特別是在世界前10名中佔據9席,其中前三所:斯坦福商學院,沃頓商學院,哈佛商學院,均為美國院校。從這些數字中可以窺見,美國大學畢業的校友在世界商界擁有龐大的群體。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僅有21所上榜,加拿大7所,而亞太地區僅有4所,實力與美國相差懸殊。擁有世界數量最多,也最強大的商學院,也意味著美國在未來商界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
亞太:中國僅2所上榜,中歐商學院亞洲第一
此次亞太地區最佳商學院為中國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在2018年世界排名81。位列亞太第二,中國第二的為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HKUST),在榜單中排名89。之後為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大學(第93名),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第108名)。
國內其他知名商學院,例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長江商學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安泰學院等院校此次未能上榜。
北大光華為何未上榜?評估方法或為原因之一
樣本:可能無法反映中國真實情況
彭博此次調研了總共2.6萬名學生,校友及用人單位,樣本數量較大,但是彭博官方網站並未公開這些參與者的學校與國籍佔比,彭博所採集的亞太地區學校的信息是否足夠完全以及具有代表性,我們不得而知。同時,由於彭博為美國商業組織,因而不可避免地含有服務於本國高等教育產業的商業價值導向。
指標設定:對美國更有利
彭博此次採用的評估指標包括收入、學習情況、人脈、創業等四項。其中收入一項按照美元計算。國內各大商學院畢業生收入換算成美元後,和歐美相比可能並無明顯優勢。彭博今年的評估權重規則的改變則更加大了收入差距產生的影響。彭博今年讓調研參與者制定指標的權重值。經過參與者最終評選,收入的權重值佔比最多。綜合來看,收入得分弱勢也可能是國內知名商學院上榜較少的緣故。
評估對象選取:內地高校可能被剔除
彭博在每所商學院介紹中都展示了其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即研究生管理學科入學考試)平均入學分數,此考試已經被全球110多個國家所採用。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安泰學院等院校是通過國內研究生統考招生,並非按照國際常用標準。所以,可能在此次榜單排名前,這些院校就已被剔除榜單。
結語:
彭博官方網站上提到:
The best judges of MBA programs are graduating students, recent alumni, and companies that recruit MBAs.
(對MBA項目最好的評估者就是他們的碩士生,畢業學生,和他們的僱主。)
此次美國商學院以絕對優勢領先,離不開在校生、校友和僱主較高的滿意度。雖然由於種種客觀因素,本次榜單國內院校入選數量有限,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反思以下問題:
學校是否教授了學生所需的東西?畢業生是否能夠將所學用到工作中,並有效利用其校友人脈資源?學商科在找工作時最大的價值在哪裡?你的心目中是否有了答案?你,對你的答案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