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重要卻又如此容易被忽略的觸覺發育 (附刺激觸覺發育的分齡玩具推薦)

2021-02-11 常青藤爸爸

本公眾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



 多多手裡拿的東西總會掉落在地上,在飯桌上經常會打翻盤子碗,都已經4歲多了吃飯還是會弄得桌子上、地上哪裡都是……

而樂樂呢,身處在陌生環境中,情緒就會極端波動,非常容易與人發生衝突,就算是親密之人的碰觸、愛撫也唯恐避之不及;

還有的孩子特別膽小、粘人,暴躁,易怒,笨拙……當碰到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時,我們習慣性地會從孩子的年齡、性格以及教養方式等方面去考慮,殊不知,實際上,這可能是一種觸覺防禦障礙在作祟。

始終存在,卻一直被忽視

這個名字聽上去挺陌生的吧,確實,觸覺一直都是我們比較會忽略的一個領域。你說它重要嗎?肯定重要啊,我們會通過擁抱和親吻帶給孩子安全感,每個認真的準媽媽還八成會去上一節叫做「撫觸」的媽媽班。

可是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慢慢認為,觸覺的發展就是件自然而然的過程,在孩子這方面發展得怎麼樣,是否需要幫助等問題上,可遠不如對語言訓練、大運動發展,智力培育等方面來得關注。

觸覺就這樣低調又重要地存在著。相關研究數據表明,人類在胚胎期有三層結構,最外層的日後發展成皮膚以及神經系,也就是說,人類的觸覺和神經體系是直接相關的,而觸感便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觸覺的敏銳度會直接影響大腦的辨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度以及情緒的好壞。

低調,但穩穩地成長著

那麼,觸覺是怎麼悄無聲息,卻又實實在在一步一步地發展,並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呢?

胚胎期在懷孕期間保持正常健康生活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的以及經常撫摸腹中胎兒並與其互動溝通的媽媽,其實,已經在無形中將觸覺訓練帶給了寶寶。

新生兒期:當嬰兒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對他而言,最直接的觸覺感知就來自於皮膚。

來自親密之人的擁抱、親吻撫觸對於新生兒來說,都是在給予他愛與安全的保障。

0-12個月寶寶出生後觸覺逐漸擴展,從最初出於自我保護和覓食的反射動作為主,到用嘴巴和手去探索,感受到各種觸覺的不同。

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嘴的功能是巨大的!通過吮吸感知手的存在,感知手的抓握功能,進而將手裡的東西送到嘴裡進行檢驗……用嘴去碰觸探索一切他想要探究的物品,直到手的敏感期來臨。

可入嘴的各種食物以及材料質地各異的生活物品都是這一階段激發孩子觸覺發展的好玩具。

1-21歲以後孩子學會站立與行走,他們好奇心強,初步擁有自我意識,對外部充滿求知的欲望。手與腳超越了嘴巴成為孩子感觸世界最好的工具。現在,他們還學會視覺與觸覺的聯合行動,在不同環境中的摸爬滾打以及充分的戶外探索時間對於全面促進孩子的觸覺發展意義重大。

2-3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與大運動能力同步增長,他們的手部變得越來越靈活,操作性強的玩具與生活中簡單的技巧性工作都是孩子會熱衷的,同時也直接助益於孩子觸覺功能的成長與發展。

都是觸覺惹的禍

既然觸覺跟我們身體方方面面的發展和心理需求有關,那麼,是不是觸覺感受力越高,越靈敏越好呢?

這就要說到文章最早提到的,關於觸覺防禦障礙的話題。其實,觸覺敏感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

觸覺高敏的孩子,對外界的新刺激適應性較弱.所以會固執於熟悉的經驗上.表現為粘人、怕陌生人、不喜歡擁擠、缺乏自信.常固執於熟悉的環境和動作中,對任何新的學習都會加以排斥.不喜歡他人觸摸.在團體中容易和別人爭吵,朋友少,常陷於孤獨中。

觸覺低敏的兒童則變現為: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的分辨能力差,所以發音和小肌肉運動都顯得笨拙,缺乏自我意識,無法保護自己,學習能力也比較差。

皮膚最喜歡的觸覺遊戲和玩具

既然太高、太低都不好,那麼實際生活中,到底給孩子怎樣的觸覺刺激才是合適的,又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看看下面這些小建議,是不是能給你一些啟發。

1、媽媽準備不同質地的布料比如小毛巾,小絲巾,棉花,羽毛,硬毛牙刷等揉搓寶寶的手臂,大腿小腿、小腳丫以及小臉蛋,一邊揉搓一邊告訴寶寶布料的觸感,比如:滑滑的,粗粗的,軟軟的,硬硬的……等等。

2、當寶寶已經有意識用手夠取物品的時候,給他準備一些比較輕但是能夠發出響聲材質的東西,比如響紙,塑膠袋等等,孩子在把玩的時候,不但能看到自己抓取會造成物品形狀的變化,而且還可以製造出聲響。

3、當寶寶開始爬行之後,在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的前提下,讓孩子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玩耍,比如冰涼涼的瓷磚、木地板、地毯……塑膠跑道、柏油路、綠草坪,塑料的滑梯、鋼鐵的爬行架,海洋球……都會給爬行中的寶寶增加很多觸感不同的體驗和樂趣。

 

Mamas and Papas嬰兒趴趴枕

這款遊戲墊兼具遊戲及躺臥的功能。顏色鮮豔的隆起圓柱體有助於鼓勵寶寶抬起他們的頭部,加強他們頸部的力量,達到有效運動其上臂和胸部肌肉,同時隱藏在枕頭周圍的小鏡子,貼布玩具,翻頁玩具等具有不同質感的零件設計,又可鼓勵寶寶伸手觸摸探索。

 

B.toys 波麗觸覺球

球類是嬰幼時期必不可少的玩具。這款觸覺球由一個大的圓形母球和四個小球組成。每個球體的表面都由凹凸、波紋、軟釘等不同材質組成,可滾動,彈跳,用於抓握,啃食,拿捏等等,帶給寶寶不同的觸覺感受。

1、1歲以後可以嘗試讓孩子自主進食,允許他們用手去探知不同食物不僅在味覺上存在差異,在具體的手感上亦大有不同。麵條、米飯、饅頭、湯湯水水以及胡蘿蔔,土豆,西蘭花,每一樣都會帶來不同的感受。真實的生活中的物品,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2、把家中最具安全性的,不會摔碎造成危險的、質地各異的鍋碗瓢盆搬出來,再給孩子兩個小擀麵杖,讓孩子來個鍋碗瓢盆變奏曲,是一定會讓孩子HIGH起來噠!

3、把孩子帶到戶外,真正地接近大自然,用自己的小手去觸摸帶著一點點毛茸茸質感的花瓣,看到沾染到手上的細膩花粉,摸一摸似乎帶著些倒刺的小草莖,用小腳踩踩冰涼涼的水,蹭一蹭粗咧咧的大樹幹,給溫順的小貓咪縷縷毛,感受一下陽光,微風……

 

BUSY ZOO 百寶箱

集多種玩耍方式於一身的大號百寶箱,從孩子會坐學站,一直到3歲都是很好的動手動腦玩具。繞柱,曲線,滾動,翻轉,推拉,開合……百寶箱容納了各種嬰幼兒引發嬰幼兒動手嘗試與把玩的互動形式,點、線、面,常規與異形,讓孩子領略到同一事物也可以擁有不同層面的觸覺與感知。

 

Little tikes經典旋轉嬉水桌

玩水是最讓孩子樂此不疲的。而水的質感,流動性,輕重緩急亦能帶給身體全然不同的觸感。戲水桌具有趣味性轉盤,轉動搖臂,帶動小球不停地旋轉,水花四濺,讓孩子親身感受水的刺激與樂趣。小球從口部扔進去,會隨水流旋轉衝刷而下,手眼協調力鍛鍊的同時,亦滿足了孩子喜歡觀察運動軌跡的樂趣。而小球還可按壓吸水再捏擠而出,噴射的動感讓遊戲趣味升級!

1、讓孩子多多接觸各種米、乾濕麵粉、沙土,泥巴等,因為無論是各種米粒視覺上的不同,還是手伸進米缸時觸感的各異;麵粉在加水前與加水後迥異的物質形態,沙的細膩,泥的黏稠,都會給小朋友的觸覺留下不同的趣味性記憶。當然,顏料與畫筆也是這一階段的好玩具。

2、父母各持床單兩角,把孩子裹在床單中間,從最簡單的一起左右搖擺,到增加上下浮動以及癲屁股的小小橋段,讓孩子除了手以外,身體其他部分的觸覺也得以喚醒。

3、提供豐富且無局限的手工材料。各種材質的紙張,毛根,橡皮泥,積木,紙板,木板,泡沫塑料等等,孩子可以應用將它們隨意組合,進行想像中的拼裝搭建。

 

B.toys膠質鬃毛積木

鬃毛積木,物如其名,不像一般木質積木強調光滑圓潤,而是像齒梳一樣,細密直立排列的膠質鬃毛,寶寶抓握或者按壓時,銷售都能夠體會到膠質小突起對手部帶來的按摩性的小刺激,伴隨手部力量的差異,感受到的按摩力道也不同,細密排列的主體鬃毛與邊緣單排鬃毛在手指點壓與捏合時,觸感也不同,絕對激發寶寶無窮的觸動嘗試欲望。

 

美樂星空沙

泥土、沙子以及水是兒童最好的玩具。海邊不能常去,沙卻可以常玩。美樂的星空沙具有沙粒的觸感,同時又因為添加了天然乳膠作為粘合劑,手感更加細膩,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柔軟而不鬆散,可以在孩子手下任意塑性。反覆揉捏,利用小模具製造沙堡,在靈動的觸感中體味創造的快樂。


關注公眾號後,在公眾號輸入相關關鍵詞,看優質原創文章:

熱門文章

初心」,看《為什麼我辭掉百萬年薪的工作做早教》

智商」,看《提高幼兒智商最有效的辦法》

自控力」,看《提高幼兒自控力的五個方法》

英語啟蒙相關文章

「雙語」,看《雙語的孩子數學好?!-兒童學外語的8大好處》

英語啟蒙」,看《幼兒英語啟蒙的迷思系列》

英文繪本」,看《史上最有心的英文繪本書單(幼兒啟蒙第一輯) & 耶魯奶爸精心研發的英文親子閱讀助手APP和繪本音樂》



相關焦點

  • 孩子觸覺發育不好,易怕生愛哭,通過這些遊戲訓練觸覺發育改善
    觸覺是人類在胚胎期就形成的感覺之一。人類的觸覺和神經系統是相關的,觸感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辨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度及情緒的好壞。很多人認為觸覺和孩子的心態發育以及智能發育並沒有關係,但是實際上大有關係。
  • 【作業治療專委會】觸覺與居家觸覺刺激
    今天,就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居家的觸覺刺激吧!「觸覺」是感覺統合理論與技術中最常提及的三大感覺系統之一,也是人們最熟悉、同時最容易忽視的感覺系統。人體最早發育成熟的器官——皮膚,是「觸覺」系統的感受器,由此不難看出,「觸覺」一定在我們的生活與生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Dodie重磅推出《嬰幼兒觸覺發育及紙尿褲使用白皮書》
    寶寶最早發育的能力是觸覺,豐富的觸覺刺激能夠影響智力與情緒的發展。崔玉濤育學園表示:「觸覺發育是嬰幼兒探索世界、認識自我的第一步,是認知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觸覺發展能促進嬰幼兒智能的發育。」而觸覺的發育,和肌膚健康息息相關,因嬰幼兒的皮膚僅有成人皮膚1/10的厚度,真皮層中膠原纖維少,容易被外界物質滲透,對過敏物質,以及毒性物質的反應更強烈。
  • 千萬不可忽視孩子的觸覺發育
    皮膚作為接收觸覺信息的器官,是我們感知外界環境最重要的途徑。皮膚上分布著最為豐富的觸覺神經末梢,在人和外界環境的互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感受溫度、材質、形狀、疼痛等信息。·影響社交:抗拒與人近距離接觸,社交中容易有攻擊行為或者迴避社交。·影響專注力:對周邊環境刺激產生的反應比較大,專注力容易被打斷。·有潔癖:想要時刻保持乾淨,對自己和生活的環境要求苛刻,不易相處。
  • 自閉症、發育遲緩學習障礙之觸覺感官
    很多很多自閉症、發育遲緩孩子學習障礙存在於觸覺發展上。我們的觸覺是我們身體,器官所佔面積最大的感官,它是我們身體和外界的一個屏障,也是區分外界和內在的一個很好的標誌物,而且我們很多健康問題就最先表現在皮膚上。
  • 《嬰幼兒觸覺發育和紙尿褲使用白皮書》發布
    對於新生寶寶來說,皮膚接觸能夠有效刺激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進而促進內心安全感、穩定親子關係和親子依戀的建立。2020年4月,育學園與Dodie品牌聯合發布《嬰幼兒觸覺發育和紙尿褲使用白皮書》,通過調研問卷的形式為公眾揭示了當前一代家長們對於嬰幼兒觸覺發育的認知水平,以及在紙尿褲產品的選擇、寶寶臀部皮膚護理與寶寶皮膚不適應對等方面的現狀。
  • 0-6歲觸覺發育指標及訓練方法
    一般人對觸覺刺激的反應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為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單純自然反應;另一種是大腦對刺激進行的識別性的反應此階段觸覺防禦系統與辨識系統同等重要。既然觸覺對於寶寶成長有如此的重要性,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的觸覺發展指標。
  • 嬰兒觸覺發育的八大要點
    觸覺是人體發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覺,也是人體分布最廣、最複雜的感覺系統。觸覺是新生寶寶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透過多元的觸覺探索,有助於促進動作及認知發展。因此,良好的觸覺刺激是寶寶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觸覺是寶寶最早發展的能力之一,豐富的觸覺刺激對智力與情緒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
  • 孩子偏食、咬人、不願意洗臉,這些行為都與觸覺發育不良有關嗎?
    為防止寶寶抓傷臉,很多寶媽都會選擇給寶寶戴上手套,這看起來是個好辦法,實際傷卻有一大弊端——影響寶寶的觸覺發育。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有觸覺了,可以說是最早發展起來的一種能力,觸覺就是人體表皮接觸到的外界刺激而產生的感覺,比如,熱、冷,硬、軟,光滑、粗糙等。
  • 寶寶玩什麼玩具能促發育?0-12月經典益智玩具,娃宅家越玩越聰明
    其實,玩具不在多而在精,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在每個年齡段選擇1-2款經典玩具,經典的玩具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它更順應寶寶的發育需求,娃玩得更有興趣,能玩很久!今天就來推薦一下0-12個月寶寶的經典益智玩具。
  • 崔玉濤育學園聯合Dodie發布《嬰幼兒觸覺發育和紙尿褲使用白皮書》
    對於新生寶寶來說,皮膚接觸能夠有效刺激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進而促進內心安全感、穩定親子關係和親子依戀的建立。育學園提示——觸覺是新生兒最早發育的感覺系統,對新生寶寶來說,觸覺是最初感知世界的方式。皮膚作為最大的「觸覺器官」,對寶寶的感知能力發育至關重要。調研結果發現,家長對寶寶觸覺發育及「皮膚」重要性的認知還存在不同。同時,撫觸以及良好的接觸對寶寶發育有益,能夠給寶寶帶來輕鬆愉快的精神體驗,獲得安全感,這對日後獲得自信心、建立自尊心都至關重要。
  • 探秘寶寶五大感官發育的奇妙之旅:觸覺,接受外界信息的傳感器
    在《探秘寶寶五大感官發育的奇妙之旅》系列文章的第四篇,若蘭媽咪要為大家分享的是寶寶的「觸覺」發育的特徵和促進寶寶的觸覺發育的方法。寶寶最早發育的能力是觸覺。新生兒的觸覺器官最大,全身皮膚都有靈敏的觸覺,其中,嘴唇和手是觸覺最靈敏的部位。嬰兒期的孩子通過對手或玩具的吸吮、咬、舔等動作來探索世界,同時,通過手、腳、皮膚的觸覺感知,體會冷暖、輕重、大小、粗細、軟硬、質地及形狀,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知,使更多信息儲存入大腦。
  • 育兒專家:嬰兒的觸覺訓練,遠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人類新生兒的許多與生俱來的原始行為也多與觸覺相聯繫,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眨眼反射等。觸覺對於嬰兒生命的意義以及個體的發育絕不亞於視、聽等感覺。觸覺是寶寶早期與世界接觸、交流的一種重要途徑。觸覺的發展和所有其他感知覺一樣,與外界的刺激、使用的頻率有關。因此要創造各種機會讓孩子接觸不同的物品,促使觸覺的發育。
  • 胳肢胳肢 讓孩子觸覺更好地發育
    這對於幼兒的觸覺反應很有好處。  觸覺系統首先感應到的部位就是皮膚。父母應該多擁抱和撫摸孩子,讓他們感覺到安全和愛,多跟孩子做一些身體接觸的遊戲,比如胳肢胳肢等,刺激和促進孩子的觸覺反應。  其實,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就已經有觸覺了。當媽媽撫摸肚子時,胎兒就可以感覺得到。一般來說,胎兒到了七周左右時,就能通過皮膚感覺周圍的環境。孩子出生以後,其觸覺發展會逐漸擴展。
  • 家長鬚知,幼兒時期的觸覺發育情況,會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觸覺指人利用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來接受外界的溫度,溼度,壓力,痛癢等產生的感覺。感覺統合理論認為,觸覺學習是人類大腦學習能力不同於其他哺乳動物的方面。由於觸覺感受器受到刺激會傳入大腦,所產生的一部分信息會到達腦皮質,具有促進皮質發育的作用。
  • 怎樣促進寶寶的觸覺發育呢?不少媽媽還在用「偽愛」傷害孩子
    觸覺的發育快慢與其他器官一樣,需要不斷的外界刺激,刺激的頻率決定寶寶觸覺的發育的進程。所以,父母要儘可能多的為寶寶創造條件接觸各類物品的環境,促進他的觸覺發育。怎樣促進寶寶的觸覺發育呢? 很多倡議表示,新生兒在出生30分鐘內就去吸吮媽媽的母乳,通過嘴巴與奶頭的接觸來增進母子情感,早吸吮、早接觸、早發育就是這個道理。寶寶吃奶時,把雙手放在媽媽的臉龐或乳房上,讓他不斷地觸摸。
  • 估計很多父母都沒聽說過觸覺失調,更不知道它會影響注意力
    2、食品問題我們現在的食品普遍不安全,激素、農藥殘留等容易超標,再加上各種超標的零食,對兒童的身體發育都產生了不良影響,導致孩子的身體機能偏弱。同時,身體機能的減弱又導致了孩子容易的病,就需要吃藥,這就進一步影響了孩子身體各器官的發育。
  • 在家也能給孩子做觸覺鍛鍊
    是人體發展最早的感覺,觸覺系統是人體分布最廣的感覺系統,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通過觸覺刺激來認識周圍的環境。良好、豐富的觸覺刺激能夠促進孩子大腦和身體的協調發展,當觸覺刺激不足時,孩子就容易出現感統失調的問題。
  • 孩子不玩沙子愛乾淨,家長別以為是好事,「觸覺敏感」影響發育
    孩子對於新鮮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就比如說在面對新玩具的時候,通常會迫不及待地拿來玩,但是有觸覺敏感地孩子,並不會這樣,有可能只是好奇的看著,並不會上手去動。出現觸覺敏感的孩子不僅對環境以及身體觸感過於敏感,情緒也會變得很敏感,這樣的孩子容易生氣、容易傷心,發怒或者哭泣是常有的事情,這類孩子對於情緒的控制幾乎為零。3. 孩子的社交受阻。
  • 3月齡寶寶有哪些發育特點?對號入座,附0~12月齡身高發育表
    「一睡二哭三攢肚」,三月齡寶寶有哪些發育特點3月齡的寶寶,認知上已經有了較大進步,雖然辨認人臉的能力,一般要等到4~5月齡才能具備,但此時的寶寶,見人會真誠微笑,容易被聲音和光線吸引,會開始注意自己的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