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們學習了觸覺系統的結構、發育和功能,本章我們主要了解觸覺失調的的原因和表現,然後附帶一個簡單的觸覺失調測試方法,有興趣的父母可以測試下。
觸覺失調的原因
造成觸覺失調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有以下3個:
1、剖腹產的增多
觸覺系統失調的主要原因由於現在越來越多的孕婦選擇了剖腹產,新生兒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缺少第一次的強烈觸覺刺激,就好比剛出廠的機器沒有經過性能矯正一樣,因而容易導致後期兒童出現失調現象。
2、食品問題
我們現在的食品普遍不安全,激素、農藥殘留等容易超標,再加上各種超標的零食,對兒童的身體發育都產生了不良影響,導致孩子的身體機能偏弱。同時,身體機能的減弱又導致了孩子容易的病,就需要吃藥,這就進一步影響了孩子身體各器官的發育。
3、過度保護
現在孩子少了,父母普遍都對孩子過度保護。以前的孩子玩泥巴、地上打滾都沒人管,而現在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圍著孩子轉,生怕孩子跌倒,也不允許孩子在地裡打滾,導致孩子的皮膚得不到充分的刺激,就容易產生觸覺失調。
觸覺失調的表現
正常的觸覺反應對人體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防禦保護,觸覺及時感知外界的危險信息,做出正確反應來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因此觸覺是人體發育最早的感知器官,保護嬰兒的安全;二是識別判斷,採集信息,做出辨識。而觸覺系統的失調,將導致大腦收集到的的信息錯誤,進而影響大腦做出正確的判斷。
而觸覺的敏感或遲鈍都將影響觸覺系統功能的正常運作,而在具體表現上,觸覺敏感或遲鈍有所不同:
一、觸覺敏感
觸覺敏感,就是觸覺防禦過強,對外界的觸覺信息反應過度。
觸覺過於敏感會讓大腦對感覺信息的統合發生問題,因為皮膚採集到的觸覺信息是錯誤的,所以大腦基於錯誤信息做出的判斷也不會正確,導致機體不能有效運作,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為。
觸覺敏感的兒童由於對於觸覺的過度敏感,導致他們容易防禦過強,在生活中面對新的觸覺刺激時,更易表現出膽小、怯懦,拒絕嘗試,因為這類兒童對於新的觸覺體驗非常恐懼,因此容易對某一固定的動作和反應顯得特別執著,輕易不願意做出改變。
觸覺敏感的具體表現:
1、粘人,過度依賴父母老師,怕生,不喜歡接觸陌生人,也不喜歡別人碰他, 討厭喧鬧擁擠的地方,在家或熟悉的環境中和陌生環境判若兩人。
2、觸覺依賴,他們特別喜歡某類材質,比如喜歡抱著某種毛絨玩具,而對某一些材質對物品又特別抗拒。
3、膽小怯懦,自信心不足。因為觸覺敏感,保護意識強,所以不喜歡去嘗試一些新鮮事物。
4、挑食、厭食, 對喜歡吃的食物不知節制, 因為他們產生了觸覺依賴,不喜歡嘗試新的事物,所以容易挑食、厭食。
5、不喜歡別的小朋友碰,容易與別的小朋友爭吵,人際關係較差,導致很少有兒童願意同其玩耍,從而產生孤獨的心理
6、不喜歡吹風扇,抗拒洗臉、洗腳和剪頭髮,喜歡咬指甲、吸吮大拇指或咬衣領、鉛筆頭或咬嘴唇
7、在學習上,面對新的東西容易產生排斥情緒,不想嘗試。
8、對陌生環境安全感建立緩慢, 外出喜歡纏著媽媽,媽媽不在的時候容易哭鬧、緊張。
二、觸覺遲鈍
與觸覺敏感相對,當觸覺對刺激反應慢時便導致了觸覺遲鈍現象,也就是「觸覺防禦不足」。
觸覺遲鈍的兒童對環境中一些細微的觸覺刺激很難準確地感知,因而也就比正常的兒童反應慢,這就顯得比較笨拙。由於長期的觸覺遲鈍,導致他們大腦的分辨感覺能力較弱,進而影響了與之相關的其它技能的發育,比如說話慢,發音不順暢,學習東西比正常孩子困難得多,理解能力和觀察能力也會下降。
由於觸覺遲鈍,兒童對於危險的感知也變弱,所以容易表現為好動不安,容易衝動,做出一些很危險的行為動作。
觸覺遲鈍的具體表現:
1、反應慢,動作不靈活,笨手笨腳,動作協調性差,容易拖拉;
2、探索欲極強,好動不安,喜歡到處碰、觸摸個不停,容易打翻或揮落桌上的物品。
3、特別勇敢,爬牆上樹,蹦蹦跳跳,不怕打針,摔倒了也不覺得疼,經常做一些很危險的動作。
4、性格外向,大大咧咧,遇到陌生環境或陌生人也不怕,安全意識差。
5、細微分辨能力差,輕微的碰觸, 孩子察覺不到。
6、只能注意到眼前事物,對身邊其他事物無法感受。例如: 只能看著掉落半路的冰淇淋專注地傷心, 無法注意到往來車輛對自己本身可能造成的危險。
觸覺系統失調測試
以下21項是針對觸覺系統是否失調的測試。孩子的行為「總是如此」時得1分,「常常如此」得2分,「有時如此」得3分,「很少如此」得4分,「從不這樣」得5分。如果兒童有以上問題或者測評的總分較低,則很有可能是其觸覺系統出現了問題。
1、窩裡橫,對家人暴躁,到外面則膽小害怕。2、喜歡被抱著,黏人,不喜歡陌生環境。3、喜歡吃手或咬指甲,不喜歡剪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