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嘉丨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作為家長你竟然不知道?

2020-09-17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到底什麼是感覺統合?

  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不斷地通過人體的感覺系統來學習和積累生活經驗,人類的大腦在嬰幼兒時期是如何學習的呢?

  首先是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過程,大腦要學習接收和理解來自身體各個部分的感覺,學會對這些感覺進行判斷和反應,並且慢慢學習控制身體去執行大腦的決定;然後身體的感覺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反饋信號,提供大腦有關的信息,幫助發展出更為有效的行為反應。

  聽起來有點神秘,用簡單點的話來講,就是當你聞到飯香的時候,你能夠準確地找到椅子並坐在餐桌前,拿起筷子或勺子,大口地吃飯。



  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是個普遍現象,一旦大腦無法有效整合我們身體各個感覺器官所傳達的信息,就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據調查,全國兒童80%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佔30%。

  很多家長以為等孩子長大就好了,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訓練和學習機會,從而錯失了感統訓練的最佳時期。

  孩子為什麼會感統失調?

  1、生理原因(先天性)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因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

  因懷孕期間不正確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2、環境及人為原因(後天性)

  由於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兒童活動範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輔導少而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



  父母或保姆不準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髒,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

  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嚴,人為地造成孩子壓力太大,兒童自由活動時間太少造成精神上的傷害,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等等。

  感統失調的表現

  1、觸覺統合失調

  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表現為害怕陌生的環境、愛哭,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缺乏自信、笨手笨腳。

  痛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冒險行為,或者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為。

  2、視覺統合失調

  視覺感不良:無法流利地閱讀,對物體的色彩、形狀結構認識不清,無法理解圖標的意義,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把數或字顛倒寫。

  3、聽覺統合失調

  聽覺感不良:兒童不喜歡與別人講話,易忘功課等,對音樂節奏把握不準,動作無規律、無節奏,沒耐心,常打斷別人的說話等。



  4、前庭平衡覺失調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前庭覺功能失調時,往往會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挑三揀四,很難與他人同玩同樂、分享食物,語言遲緩等。

  5、本體覺統合失調

  本體感失調:方向感差,空間知覺能力不足,條理性不強。

  動作協調不良:表現為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

  精細動作不良:不會繫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腳笨拙,手工能力差。

  感統失調的危害有哪些?

  嚴重影響兒童心理素質的提高(自信心、情緒、意志力等);

  對兒童的智力開發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形成障礙;

  造成兒童學習和交往的障礙;

  人際關係敏感或社交退縮、心理素質差:絕大多數兒童儘管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於大腦的協調性差影響注意力和記憶力、影響言語表達、影響人際交往;

  對今後學習能力的影響:在幼年時也許不會表現的特別明顯,但到了學齡期,在學習能力方面可能顯得十分笨拙,人際關係敏感或社交退縮、心理素質差,讓家長和教師非常操心。



  每個孩子都需要感統訓練

  感覺統合運作良好的孩子,在學習、運動、移動時,其大腦、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協調,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適應性強、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強,沒有發展遲緩的情況。

  感統失調的孩子會怎樣?上課老走神、好動多動、衝動急躁、緊張自閉、無法集中注意力、容易摔倒、認知出現異常……

  所以,感統訓練是嬰幼兒時期孩子發展的頭等大事。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我們應該儘早關注,尤其是在孩子2-12歲階段,感統如果出現問題,12歲以後將不可修復。

相關焦點

  • 嚶智優分享: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危害,作為家長你竟然不知道?
    聽起來有點神秘,用簡單點的話來講,就是當你聞到飯香的時候,你能夠準確地找到椅子並坐在餐桌前,拿起筷子或勺子,大口地吃飯。 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是個普遍現象,一旦大腦無法有效整合我們身體各個感覺器官所傳達的信息,就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有一次,孩子又做錯了事情,陳女士正準備批評孩子,不料孩子不以為然地說:「我就是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媽媽你也知道,我犯錯也是沒辦法得嘛。」孩子屢屢拿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作為犯錯的藉口,陳女士終於覺得不對勁。但作為母親又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心裡很是著急。
  • 全智嘉丨孩子學習不專心,家長怎麼做?分享6個方案
    全智嘉丨孩子學習不專心,家長怎麼做?1. 和老師常保持聯繫家長平時要多與老師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表現、與人相處情況。針對孩子的學習表現,及時的做出針對性的引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全智嘉丨孩子學習不專心,家長怎麼做?分享6個方案2.
  • 感統失調孩子的一天:我很辛苦,可是你卻不知道……
    感統失調則是指「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藥力是無效的,必須通過訓練才能糾正。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下面通過一個案例,讓大家感受感統失調給孩子帶來的無奈和辛酸。案例展示早上7點,5歲的豆豆艱難地睜開雙眼,從床上爬起來,準備去幼兒園。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記者丨蔣超 沈興超日前,成都90後新手媽媽李女士在給孩子選早教班時,從課程顧問口中聽到了一個新詞——「感統失調」。「對方將孩子注意力差、行為習慣不好都歸咎於感統失調,(跟我說)如果不及時糾正,未來將影響孩子成長,還說剖腹產也是影響娃娃感統失調的原因」,李女士既驚嚇又懷疑:「聽起來很懸,總覺得像忽悠。」
  • 孩子走路跌跌撞撞,可能是「感統失調」作祟,家長要及早幹預
    但很多家長對於感統失調,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甚至在孩子已經出現感統失調的時候,還並不知道。那麼孩子在出現感統失調的時候,往往會有哪些表現?又是哪些原因導致孩子出現的感統失調呢?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的了解一下。
  • 原來孩子感統失調,不重視會怎樣?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孩子都出現了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太多的家長不引起重視,或者是重視了不知道該如何加強和防範,那今天小艾就給大家談談感統失調的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讓我們的家長也可以及時發現進行幫助孩子改善。
  • 家長對感統失調的六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前段時間,央視新聞點名「感統失調」這件事兒,我家宸寶也是感統失調寶寶,語言遲緩。作為家長你知道感統失調的具體表現嗎?它包括視知覺失調、聽知覺失調、觸覺系統失調、前庭系統失調、本體系統失調等幾種類型,每種類型的行為表現不同。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回事不知道家長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注意力不太集中。」或者是孩子走路走的好好的,突然就手腳不協調,甚至是東倒西歪。我們都知道嬰兒時期是一個人學習和吸收能力最強的時候,但是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他可能行為就比一般的孩子要緩慢,別的小朋友可能一歲左右就可以行走,但是「感統失調」的孩子,可能一歲的時候還只能爬行。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不僅如此,媽媽還發現小北動作十分笨拙,而且「什麼都害怕」——學不會跳繩,連20釐米高的臺階也不敢往下跳。寫作業的時候小動作也特別多,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撓腿,一會兒擺弄衣服。經過醫院全面檢查,小北被發現存在感覺統合失調。他的責任治療師劉曉佩認為他存在前庭覺過防禦(重力不安全感)、雙側統合障礙以及動作計劃問題,並有針對性地給他制定了治療方案。
  • 感統失調家長知多少?
    Q:什麼是感統失調?如果大腦不能根據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合理有效篩選信息,指揮身體做出適應性的反應,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了。Q:感統失調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A: 容易出現做事笨手笨腳,顛三倒四,膽小怕事或脾氣暴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情況。Q:孩子為什麼會感統失調呢?A: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足夠充分的運動量,活動空間過窄,缺少自由玩耍時間都可能造成感統失調。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 家長需注意
    直到小北7歲上了小學,媽媽才發現小北「有問題」——他從來不出去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也不蹦蹦跳跳,只喜歡待在家裡玩「安靜」的遊戲,或是和比他年齡大很多的「安靜」的大孩子一起玩。不僅如此,媽媽還發現小北動作十分笨拙,而且「什麼都害怕」——學不會跳繩,連20釐米高的臺階也不敢往下跳。寫作業的時候小動作也特別多,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撓腿,一會兒擺弄衣服。
  • 孩子的感統問題,竟然跟家長有關係
    家長:「孩子都是老人慣得,長大就會了。」、髒而不讓爬行,錯過爬行黃金期,導致前庭平衡失調;一歲多,語言發育敏感期,孩子卻小手一指,父母就把東西拿到孩子身邊,而孩子缺少了自我表達的機會,造成語言發育遲緩。
  • 「你孩子感統失調,得治!」不要被騙了,感統失調在家就能「治」
    (1)先天原因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待足10個月後來到這個世界,只有媽媽本人才知道懷胎有多麼不容易,各種擔心,比如害怕一不小心感冒吃藥,對孩子也不好之類的。而引起孩子感統失調就有先天性的原因,而且有些原因是很難去避免的,比如孩子胎位不正、懷孕時不正確地吃藥打針、生孩子的時候過份擠壓等。先天因素大多時候難以避免,就只能通過後天的訓練來提高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了。
  • 是什麼讓你的孩子感統失調?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昨天的文章裡講了感統失調的一些症狀,之前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家長可能對感覺統合有了初步的認識。我也收到了不少媽媽的信息,想諮詢是什麼讓孩子感統失調的呢?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感覺很多症狀都存在呢?
  • 被央視點名的「感統失調」,正在禍害孩子,家長早知道早阻止
    文|秘籍君家長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雖然,現在養娃越來越用心,可是養出來的孩子,卻問題越來越多。比如,運動能力很差;反應能力不佳等等。究竟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呢?早前,我在看電視的時候,看見央視做過一期節目,點名「感統失調」。
  • 孩子走搖搖晃晃,可能是「感統失調」在作祟,家長早幹預娃早恢復
    感覺統合失調其實是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問題,但大多數孩子出現感統失調都是比較輕微的,所以通過家長的一些幹預,就能及時的恢復正常,所以家長不用太過擔心。但很多家長對於感統失調,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甚至在孩子已經出現感統失調的時候,還並不知道。那麼孩子在出現感統失調的時候,往往會有哪些表現?
  • 兒童感統失調對成長有什麼影響
    我是啟志CBP兒童成長中心,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兒童成長教育知識,私信回復我「01」,送您一份家庭兒童教育禮包。兒童天生都是天才,感統失調的孩子大腦和身體各部協調出現障礙,許多優秀的方面就表現不出來,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就是「感統失調」?是時候揭穿這個偽命題了
    大多數家長都是這是孩子的專注力差的原因,但是在前不久網上有一個「中國80%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的新聞,火遍了各大家長群。更是有一些培訓班,聲稱通過「感統失調修複課程就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好,竟然花費一萬多去給孩子做這種培訓。但實際上這種早教班,只是他們騙錢的一個套路。
  •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問題,跟家長有關係嗎?
    他寫作業還總是出格子,要麼就是丟字、錯字,總愛把偏旁部首寫錯位置,左右不分,上下不分,我們簡直是沒辦法。老師也很惱火,總要撕他本子。我們只好坐在他旁邊督促他寫,發現他錯了就馬上糾正,這樣每天晚上都弄到很晚才能把作業寫完,大人和孩子都很疲倦,孩子也越來越厭學,我們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