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孩子的一天:我很辛苦,可是你卻不知道……

2021-01-09 跟著葉子老師學感統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這一觀點,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愛爾絲博士(Jean Ayres)於1969年提出的。

感覺統合

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的信息輸入大腦。

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大腦統合這些感覺信息之後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就是感覺統合。

感統失調則是指「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藥力是無效的,必須通過訓練才能糾正。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下面通過一個案例,讓大家感受感統失調給孩子帶來的無奈和辛酸。

案例展示

早上7點,5歲的豆豆艱難地睜開雙眼,從床上爬起來,準備去幼兒園。

因為本體覺不好,他不能很好地穿衣服、系扣子,做起事來笨手笨腳,連筷子也拿不好。

因為口腔觸覺敏感,豆豆總是不喜歡吃蔬菜,又常常掉米粒兒。

媽媽著急地在一旁催促著,豆豆的心理也很著急,但行動上卻依舊慢吞吞,心有餘而力不足。

到了學校門口,豆豆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可是因為聽覺辨別能力不好,他不能準確分辨聲音的方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是誰在叫他。

終於看見是誰在叫他了,豆豆和小夥伴一起開心地跑進教室。可是因為本體覺不佳,豆豆經常摔跤,或不小心磕到碰到。

上課了,老師在給大家講故事,可豆豆因為前庭覺失調,注意力很難集中,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進入他的大腦,導致他交頭接耳、小動作多,打擾他人上課。

下課時,老師給豆豆介紹了一位新來的小夥伴,但是因為豆豆觸覺比較敏感,怯於與人交往,所以豆豆依然是自己在角落裡玩。

下午上課時,老師教大家跳舞,小朋友們都學得有模有樣,只有豆豆因為本體感和前庭覺不好,找不到手腳的位置,還分不清左右,姿勢很不協調。

放學回到家,媽媽問豆豆今天都做什麼了,可他卻不能很好地回憶白天的內容,學的東西也沒記住,說話時邏輯性也很差,表達能力欠佳。

洗漱時,因為口腔敏感,豆豆不能很順利地完成刷牙的動作,做事也沒有順序性,磨磨蹭蹭、慢慢吞吞,最後在媽媽的吼聲中,完成了洗漱……

你看,感統失調的孩子就是這樣「熬」過一天的。然而生活中我見過太多孩子,因為家長的忽視和誤解而被耽誤,錯失感統訓練的最佳時機。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成長是有自己規律的,作為家長,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過度要求孩子,要用耐心、用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為什麼孩子會感統失調?

引起感統失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的平衡感失調;活動空間不足,爬行不足所產生的前庭平衡失調等等。

還有一部分的孩子早產、剖腹產沒有經過產道擠壓造成觸覺不足。

另外家庭養育方式不當,比如家裡老人限制太多,或者是太放縱,過度的保護和溺愛、過早使用學步車等,讓孩子缺乏觸覺刺激、缺少前庭功能的鍛鍊,都會造成孩子身體操作能力欠佳,產生感統失調。

所以家長一定要細心觀察,當孩子出現語言遲緩、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失控、膽小敏感等各種異常表現時,就要及時評估、及早幹預,幫孩子奠定良好的成長基礎。

可以添加我的助教老師獲取評估渠道和簡單幹預方法。

用心為孩子負責

添加助教老師,

獲取評估渠道和方案

感統失調不是病,但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行改善或者消失。

如果家長未能在12歲前及時帶孩子進行感統訓練,這些影響將會成為孩子進入社會的短板。

最後再次強調一下感統訓練的科學時間段:

0-3歲,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預防階段;

3-6歲,是感覺統合訓練的黃金期;

6-8歲,是感覺統合訓練的彌補期;

8-12歲,是感統訓練的末期。

輔助學生素質教育,普及兒童感統訓練,我們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你孩子感統失調,得治!」不要被騙了,感統失調在家就能「治」
    很多家長和我說過,自己孩子在出生時,就有從娘胎裡帶出來的"病"。比如左右不分,穿鞋子一直穿反;左撇子,有時候會被認為是異類的存在;甚至經常把"6"和"9"倒著寫,讓人搞不明白。(1)先天原因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待足10個月後來到這個世界,只有媽媽本人才知道懷胎有多麼不容易,各種擔心,比如害怕一不小心感冒吃藥,對孩子也不好之類的。
  • 是什麼讓你的孩子感統失調?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昨天的文章裡講了感統失調的一些症狀,之前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家長可能對感覺統合有了初步的認識。我也收到了不少媽媽的信息,想諮詢是什麼讓孩子感統失調的呢?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感覺很多症狀都存在呢?
  • 為什麼孩子會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通俗來講,就是孩子在0-6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內,缺少與外界的互動,缺少各種感覺刺激的輸入,造成了他的大腦功能發育不夠完善。若長期嚴重感統失調,就容易造成例如語言發育遲緩、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閉等現代兒童疾病。所以感統失調的本質就是缺少多元的感覺刺激。
  • 原來孩子感統失調,不重視會怎樣?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孩子都出現了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太多的家長不引起重視,或者是重視了不知道該如何加強和防範,那今天小艾就給大家談談感統失調的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讓我們的家長也可以及時發現進行幫助孩子改善。
  •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麼問題?我的孩子需不需要「感統訓練」?
    對於感統,父母們都不陌生,有的是看了一些文章,把孩子對號入座後家長一拍大腿:我說他怎麼有XXX表現呢,原來是感統失調!還有的是因為在早教機構或者幼兒園做了一個什麼測試,說孩子需要感統訓練,不知道該不該相信。究竟「感統失調」是智商稅還是真該重視?如何知道孩子確實感統失調?
  •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麼問題?我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感統訓練」?
    不囤後悔!對於感統,父母們都不陌生,有的是看了一些文章,把孩子對號入座後家長一拍大腿:我說他怎麼有XXX表現呢,原來是感統失調!還有的是因為在早教機構或者幼兒園做了一個什麼測試,說孩子需要感統訓練,不知道該不該相信。究竟「感統失調」是智商稅還是真該重視?如何知道孩子確實感統失調?被判定為「感統失調」的孩子該怎麼辦?
  • 被央視點名的「感統失調」,正在禍害孩子,家長早知道早阻止
    文|秘籍君家長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雖然,現在養娃越來越用心,可是養出來的孩子,卻問題越來越多。比如,運動能力很差;反應能力不佳等等。究竟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呢?早前,我在看電視的時候,看見央視做過一期節目,點名「感統失調」。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記者丨蔣超 沈興超日前,成都90後新手媽媽李女士在給孩子選早教班時,從課程顧問口中聽到了一個新詞——「感統失調」。「對方將孩子注意力差、行為習慣不好都歸咎於感統失調,(跟我說)如果不及時糾正,未來將影響孩子成長,還說剖腹產也是影響娃娃感統失調的原因」,李女士既驚嚇又懷疑:「聽起來很懸,總覺得像忽悠。」
  • 孩子注意力差,聽說是感統失調?真相原來在這裡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倒不會因為腦子不夠用,只要是孩子自己不認真......她滔滔不絕,半個小時以後我做了總結:你就是想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對嗎?對對,她好像獲得了寶藏似的,急忙點頭答應。接著她又搶著說「聽說,孩子的問題和感統失調有關呢,我尋思著要不帶孩子去醫院的發育科看看,咱家孩子可別是智力發育有問題!」
  • 長大後才明白,這一生輸給了感統失調:感統失調的孩子太難了
    一、感統失調的孩子長大後什麼樣?感統失調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當我們走入社會工作後發現,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其實就是學習能力的差別,一個成功的人,一定具備非常強大的學習能力。感統失調的孩子,步入社會後,極有可能在這6個方面存在問題:01、聽不明白話,理解能力差和同事、領導交流溝通,經常會錯意,聽話聽不到點上;時間長了,發現你理解能力很差的時候,往往不願和你浪費時間,也不會把重要的事情交託給你。
  • 孩子是否感統失調?在家自評一下就知道
    當今社會,由於自由活動的受限、家長溺愛的包辦、缺少玩伴、剖腹產孩子的增加、先天原因等各種因素,導致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去年,連CCTV-13《新聞直播間》都針對感覺統合、感統失調和感統訓練進行了報導。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本章是《30節感覺統合訓練課》第三章,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訂閱,帶大家了解感統訓練及其相關訓練方法。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大體介紹了感統失調的原因,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帶領大家從內因到系統分析感統失調的原因,並認識感統失調的7大類別。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有一次,孩子又做錯了事情,陳女士正準備批評孩子,不料孩子不以為然地說:「我就是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媽媽你也知道,我犯錯也是沒辦法得嘛。」孩子屢屢拿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作為犯錯的藉口,陳女士終於覺得不對勁。但作為母親又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心裡很是著急。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回事不知道家長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注意力不太集中。」或者是孩子走路走的好好的,突然就手腳不協調,甚至是東倒西歪。但是,我不得不在這裡提醒有些家長,孩子這些過於活潑的舉動,可能並不是孩子異於常人的原因,反而是孩子可能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力不如別人,無法很好的掌控自己的身體,有關兒童專家稱這個現象為兒童「感統失調」。那什麼是「感統失調」,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一、什麼是「感統失調」?
  • 全智嘉丨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作為家長你竟然不知道?
    聽起來有點神秘,用簡單點的話來講,就是當你聞到飯香的時候,你能夠準確地找到椅子並坐在餐桌前,拿起筷子或勺子,大口地吃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是個普遍現象,一旦大腦無法有效整合我們身體各個感覺器官所傳達的信息,就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健忘,父母別當小事,可能「感統失調」作祟
    「你怎麼這麼笨?是七秒鐘的記憶嗎?怎麼這麼容易丟三落四,再這樣看我不收拾你?」 「你也太笨了吧,這麼大都不會騎自行車?」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事情呢?自家孩子看起來非常正常,但是在和別人接觸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
  • 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感統失調!如何預防?
    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家長就會問:「老師,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會有很多表現:如: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較多、語言發育遲緩、身體協調能力差、學習能力弱、怕生,不會交朋友、愛咬人,打人、平衡感弱,容易摔跤、孤僻、膽小愛哭粘人不自信、在家小霸王,在外小綿羊.......
  • 你的孩子不是比別人笨,也不是故意不聽話,他可能是「感統失調」
    你去喜歡學校嗎?而我的孩子到目前為止是非常喜歡去上學的,他愛他的同學,雖然有些怕總是批評他的老師,但他對數學、語文、科學都充滿了好奇。我真的不忍心他背負著「差生」的名聲,把這一切最初的美好給磨滅了。積極學習育兒知識,了解孩子的需要——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岸見一郎《不管教的勇氣》、簡·尼爾森《正面管教》、羅娜·雷納《不吼不叫》、史蒂夫《養育男孩》……都是我案頭的常備書籍。兒子睡了我就閱讀、圈出可行方法、寫讀書筆記,可是我依然沒能幫助我的孩子,感覺很無助。
  • 別總怪孩子學不好,先搞明白啥是「感統失調」
    並且,他們想要說話的時候,也常常不知道怎樣用語言來表達,表現出一定的語言發育遲緩症狀。,所以,他們不會操作複雜的玩具,並經常容易把玩具搞壞,在玩耍過程中抗幹擾能力差,不注重細節,遇到危險也不知道及時躲避。
  • 淺談一個感統失調的病歷
    講一個我接診的感統失調的孩子。男孩,小名果果,剖宮產,早產,出生體重3200g,母親沒有高危史,27周歲生多多。因沒有母乳,孩子一直人工餵養。後又給孩子做了感統評估,孩子的本體感覺及前庭覺均有問題,診斷為中度感覺統合失調。後一直在我們醫院訓練,先是感統課程訓練,認識數字後又給孩子加上腦電生物反饋及注意力訓練課程。果果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小班中班和其他孩子沒有差異,到了大班老師反映孩子上課坐不住,怕他上小學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