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是什麼?原來這麼多父母還不知道

2021-01-08 媽咪寶貝傳媒

感統失調是什麼?想必很多父母對這個詞還很陌生。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愛麗絲博士提出,最早發現大概有10%~30%的寶貝會出現感統失調的症狀。

許多寶貝與正常兒童相比,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比如語言發育遲緩、黏人、愛哭怕黑、脾氣暴躁、不安、學習障礙、性情孤僻、笨手笨腳、運動協調性差等表現,但是很多父母都認為這是寶寶天生的性格原因造成的,其實,這是一種心理不良的反應現象,醫學上把它稱作「感覺統合失調」。

感統失調是病嗎?

感統失調的本質是大腦整合能力的不足,也應該屬於智力發育的一部分。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障礙。一般的智力測試、腦波檢查或官能檢查都很難發現,其實它不能歸於一般的兒童內科、外科的就診體系,而更偏重於兒童心理學和行為醫學的範疇,媽媽還是要重視起來,及時治療。

為什麼出現感統失調?

在寶寶嬰幼兒時期和學齡前期,大腦在外界的刺激的基礎上,神經突觸不斷的生成,根據刺激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不斷調整突觸間的連結,最終形成永久的大腦內信號連結和反饋系統。現在由於家庭的溺愛、養育不當等原因,導致給寶寶的刺激不足,使得感統失調的發生率越來越高。

遠離感統失調,可以通過一些家庭訓練來改變

1大腦平衡功能訓練

前庭功能失衡常表現為自控能力差,好動不安,上課或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在寶寶出生後7、8個月多訓練爬行,不要過早使用學步車。再大一點,訓練平衡木、蕩鞦韆等遊戲,選擇輪滑、舞蹈等訓練鍛鍊平衡感。

3 觸覺訓練

有的寶寶不喜歡被別人觸摸,不喜歡剃頭、剪指甲,膽小、不合群,出生後多進行撫觸和被動操練習,也可以進行中醫的保健推拿按摩。讓寶貝玩水、土、沙子,遊泳,赤腳走路等方法鍛鍊寶寶的觸覺。

2 本體感訓練

有些寶寶身體協調性差,動作磨蹭,動作不協調、寫作業速度慢、跳繩、拍球、手工等總做不好,有的還會出現語言障礙和尿床,可以訓練他們翻跟頭,跳繩、打羽毛球等活動。

4 訓練生活能力

避免過度溺愛,鍛鍊其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生活自理的能力。讓寶貝學習使用筷子,自己洗臉洗手,擦屁股,繫鞋帶。越是手笨、動作慢寶貝,越應多鍛鍊。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感統失調是什麼?原來這麼多父母還不知道
    感統失調是什麼?想必很多父母對這個詞還很陌生。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愛麗絲博士提出,最早發現大概有10%~30%的寶貝會出現感統失調的症狀。 感統失調是病嗎?感統失調的本質是大腦整合能力的不足,也應該屬於智力發育的一部分。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障礙。一般的智力測試、腦波檢查或官能檢查都很難發現,其實它不能歸於一般的兒童內科、外科的就診體系,而更偏重於兒童心理學和行為醫學的範疇,媽媽還是要重視起來,及時治療。 為什麼出現感統失調?
  • 原來孩子感統失調,不重視會怎樣?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孩子都出現了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太多的家長不引起重視,或者是重視了不知道該如何加強和防範,那今天小艾就給大家談談感統失調的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讓我們的家長也可以及時發現進行幫助孩子改善。
  •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麼問題?我的孩子需不需要「感統訓練」?
    對於感統,父母們都不陌生,有的是看了一些文章,把孩子對號入座後家長一拍大腿:我說他怎麼有XXX表現呢,原來是感統失調!還有的是因為在早教機構或者幼兒園做了一個什麼測試,說孩子需要感統訓練,不知道該不該相信。究竟「感統失調」是智商稅還是真該重視?如何知道孩子確實感統失調?
  • 原來感統失調是這樣造成的
    然而,很多家長天真地認為,孩子感統失調不是病,而是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就好了。感統失調確實不是病,但是如果不及時調整,孩子長大了就晚了。為什麼孩子會感統失調?一、生育原因1、準媽媽 「養胎過度」、「城市病」、「胎位不正、早產、剖腹產等非正常生育情況」,導致孩子在出生後出現的「先天」感統失調。二、家長的過度保護由於家長的過度保護,大大降低了孩子感知大自然的機會。為什麼常常說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就是因為大自然從小就在鍛鍊我們感統的敏銳度。
  •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麼問題?我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感統訓練」?
    不囤後悔!對於感統,父母們都不陌生,有的是看了一些文章,把孩子對號入座後家長一拍大腿:我說他怎麼有XXX表現呢,原來是感統失調!還有的是因為在早教機構或者幼兒園做了一個什麼測試,說孩子需要感統訓練,不知道該不該相信。究竟「感統失調」是智商稅還是真該重視?如何知道孩子確實感統失調?被判定為「感統失調」的孩子該怎麼辦?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健忘,父母別當小事,可能「感統失調」作祟
    「你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上課的時候老是東張西望,注意力一直不集中,回家得管一管」 「孩子怎麼走路怎麼這麼慢?有些時候還是手腳並用,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 「你家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寫字的時候怎麼老是抄錯字,上次寫字,全班就她一個人這個字寫錯了!」
  •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麼?怎麼預防寶寶感統失調?
    孕期瑜伽的時候,就一直聽老師講,這些動作能預防寶寶感統失調。後來接觸各種早教信息,又看到大量文章在講寶寶感統失調。感統到底是什麼呢?最近針對這個學習,才明白,感統感統全稱感覺統合,「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感統失調有哪些常見表現呢?1、 躲避接觸。一定要抱著某個物體才有安全感,不愛身體接觸。
  • 是什麼讓你的孩子感統失調?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昨天的文章裡講了感統失調的一些症狀,之前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家長可能對感覺統合有了初步的認識。我也收到了不少媽媽的信息,想諮詢是什麼讓孩子感統失調的呢?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感覺很多症狀都存在呢?
  • 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怎麼辦?
    當孩子好動調皮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與人衝突,聽而不聞,丟三落四。您是否認為孩子是故意破壞、有意調皮、誠心搗蛋?您是否認為是孩子粗心大意、馬虎不認真?當孩子有以上表現時,您的孩子可能正被感統失調影響著。這時需要父母理性分析,找到原因。
  • 十個娃九個感統失調,感統訓練是真有效,還是在收父母的智商稅?
    現在感覺統合訓練的觀念傳播的範圍越來越廣,有的父母也帶孩子去檢測,發現十個孩子,九個感統失調,於是有的父母就不免懷疑:感覺統合是真的嗎?為什麼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這麼多?是不是受父母的智商稅?是不是真的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 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感統失調!如何預防?
    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家長就會問:「老師,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會有什麼表現?」 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會有很多表現:如: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較多、語言發育遲緩、身體協調能力差、學習能力弱、怕生,不會交朋友、愛咬人,打人、平衡感弱,容易摔跤、孤僻、膽小愛哭粘人不自信、在家小霸王,在外小綿羊.......
  • 花了一萬多,感統失調真的只是智商稅?
    相信對於很多年輕家長來說,一定不陌生,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報導宣稱在中國有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簡直比流行性感冒還普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相當一部分家長花了好幾萬去報了一個感統訓練班,可一回家各種父母長輩親朋好友都說你被騙了,哪有什麼感統失調?怎麼以前都沒聽說過?以前咋沒有這麼多感統失調?
  • 不分左右,可能是「感統失調」!
    圈養的動物會失去他們原來捕獲獵物的本能,人類也是一種動物,如果父母因為過度保護或者其他原因讓寶寶與世隔絕,並且極少動手嘗試各種活動,將極其不利於寶寶身心的發展。學會自己刷牙洗臉和繫鞋帶,學會分清楚左右手,遠遠比學會記認1000個漢字來得重要。
  • 孩子穿襪子這件事表明,父母的無知才是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主因
    而且如果有接觸過感統訓練的就應該知道,兒童早期最重要的感統訓練方式就是觸覺刺激,需要父母多給他們按摩。很多感統訓練工具,像大龍球、撫觸球等,就是為按摩刺激服務等。而等到孩子可以站立行走後,足部就是感覺刺激的另一個重要觸覺通道。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影響先天因素的方面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3類:1、父母的飲食、生活習慣現在父母們在懷孕前都會提前戒菸戒酒一段時間,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避免受孕的孩子存在先天基因問題。父母的後天教養就是這麼一個打磨的過程,幫助孩子進行調試,決定了他們各組織器官能否更好的適應環境。但是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因為不懂得正確的育兒理念,因此打磨的過程沒有操作好,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 指望每周上2節感統課就能改善孩子感統失調?智商稅不是這麼交的
    以前是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而都住到城市裡,各種高樓大廈林立,使得孩子的活動空間減少,孩子得不到充分的運動鍛鍊,接觸不到大自然,自然使得感統失調的孩子就越來越多。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
  • 預防感統失調,爬行的好處多
    「爬」的欲望,好捉急……網絡一搜索,不會爬的孩子要小心「感統失調」!!!其實「感覺統合」俗稱「感統」,隨著科學育兒的普及,現在被寶媽們越來越重視,都擔心孩子將來「感統失調」。前不久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小學4年級,書寫有點困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專業醫生評估後發現原來和上臂肌群還有精細動作訓練不足有關,建議回去「小熊爬」,哈哈,媽媽這才恍然大悟,對呀,孩子從小確實不會爬,原來不會爬的伏筆在這裡。
  • 看看靜悄悄的課間10分鐘,你就明白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感統失調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可能還沒有聽說過「感統失調」這個詞語,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肯定會認識到的,因為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了。感統失調,就是感覺統合失調的簡稱,所謂的感覺統合,簡單的說就是大腦和身體的協調配合能力。
  • 「感統失調是什麼?」,孩子要有這幾個表現,父母要注意了
    文/山爸爸育兒記「幼兒園老師說我們家孩子上課坐不住,有時會尖叫,建議我們去做感覺統合測試」,「什麼是感覺統合?我們家孩子需不需要上這種培訓機構?」「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感覺統合失調嗎?」據調查研究表明:現代都市有85%以上的孩子存在感覺統合失調,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覺統合失調。感統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必須要經過後天的專業訓練才可以改善,而13歲之前為最佳訓練年齡段。1,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簡稱感統,是大腦接收到信息後協調身體做出的反應。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記者丨蔣超 沈興超日前,成都90後新手媽媽李女士在給孩子選早教班時,從課程顧問口中聽到了一個新詞——「感統失調」。「對方將孩子注意力差、行為習慣不好都歸咎於感統失調,(跟我說)如果不及時糾正,未來將影響孩子成長,還說剖腹產也是影響娃娃感統失調的原因」,李女士既驚嚇又懷疑:「聽起來很懸,總覺得像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