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每周上2節感統課就能改善孩子感統失調?智商稅不是這麼交的

2020-09-03 神通奶爸

現在網上很多宣傳感統失調的,但是有的家長肯定會疑問:感統失調是真的嗎?

有這種疑慮很正常,畢竟感統失調這個概念流入中國也才20幾年,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興盛起來。

為什麼感統失調概念到現在才開始宣傳到多了呢?因為現在感統失調到孩子越來越多了。

現在社會越來越進步了,表面上看起來是好事,但是從孩子的成長環境來看,反而是越來越糟的。

因為我們的人體成長系統是為了適應千百萬年來的原始社會設定的,不是為了現在才幾百年的近現代社會。所以,現在社會的很多表面看起來的進步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以前的孩子都是在農村,孩子沒人管,他們可以天天上樹下河,各種調皮搗蛋,而現在呢?現在生產力解放,不像以前童年的孩子隨便玩耍,大人根本顧不上。現在很多全職媽媽,即使沒有全職媽媽也有專門的老人跟著孩子。孩子到時更安全了,但是普遍會被保護過度,髒的地方不準碰、水坑不準踩、危險的地方不準去……現在的孩子跟過去比,童年肯定是不自由。過多的限制必然是剝奪了孩子的運動體驗機會,孩子感統失調激烈肯定就會增高。

再說現在環境也變化了。以前是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而都住到城市裡,各種高樓大廈林立,使得孩子的活動空間減少,孩子得不到充分的運動鍛鍊,接觸不到大自然,自然使得感統失調的孩子就越來越多。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

如果只是感統失調造成運動反應遲緩,很多父母可能還體會不到,不當回事,但是感統失調很容易產生都一個嚴重後果就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為運動鍛鍊補充,手眼腦沒有完全協調,使得孩子在聽課寫字時就不能做到完美配合,所以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而注意力不集中肯定是影響學業的,所以感統失調的父母必然會重視孩子的感統訓練,於是這些年,感統訓練的概念就開始越來越普及了。

為什麼我說大多數感統訓練機構是騙錢的

既然感統失調是真實存在的,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那為什麼我說大多數的感統訓練機構是騙錢的呢?

首先,感統失調是一個相對概念,大部分的感統失調並不需要進行專門的訓練

應該說人人都存在一定的感統失調現象,因為感統失調是一種相對概念,我們不可能所有的動作行為都能做到完美協調。就比如對一個成年人來說,剛剛接觸打籃球,他肯定運球運不好、投籃投不進,難道我們就因此判斷這個成年人存在感統失調現象?這樣判斷肯定是不對的。

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本身身體發育就慢,各項神經、肌肉沒有得到充分發育,所以表現出一定的感統失調是正常的。

只有當孩子的行為表現嚴重落後於同齡人時,我們才能說這個孩子存在感統失調問題,必須要進行感統訓練。

但是現在大多數培訓機構為了招生,會誇大孩子的感統失調現象,把本來正常的孩子也劃分到感統失調孩子當中,從而誘導父母報課,你說這算不算騙錢?


2、感統訓練並不一定真的能解決注意力集中問題

父母之所以關注孩子的感統失調狀況,想給孩子報課主要是聽了感統機構的宣傳,說感統訓練可以改善孩子注意力。但事實是,感統失調雖然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但並不代表感統好的孩子就一定可以做到集中注意力。

感統就相當於人體的硬體,感統好的孩子硬體強,各組織器官協調配合能力好,建立在這樣硬體基礎上的注意力當然更容易集中。相反,硬體出了問題,當然注意力這方面就可能出現問題。

說白了,感覺統合能力更好的孩子更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但並不能說感覺統合能力好就一定注意力好。

但是很多的感統訓練機構為了招生,也知道父母來這裡的目的,所以可以強化感統訓練可以改善注意力,但這兩者之間沒有必要的聯繫。所以,很多機構在這一方面也是在欺騙家長。

最後,只是依靠每周幾節課的時間來改善孩子的感統問題是不現實的

感統失調問題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指望通過每周周末去上幾節課就可以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問題?但凡正常的人都應該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

要想真的改善孩子的感統問題,去感統訓練機構進行訓練是必要的,但是正規的訓練機構也肯定會給孩子制定家庭訓練方案,讓父母在家配合訓練孩子。只有這樣長期堅持,才會真正的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狀況。

但是大多數的感統機構不會告訴父母這些,也不要求父母在家訓練孩子,他們可能巴不得孩子感統一直沒有改善,一直在他們那訓練呢。

總結

綜上所述,感統失調是真的,感統失調的孩子也確實越來越多,但是完全指望改善了孩子的感統失調就一定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這就不現實了。而且感統訓練如果只是在感統機構進行,那我勸父母還是不要花這樣的冤枉錢了吧。

而為了幫助父母們更好的了解什麼是感統,什麼是感統訓練,相關的方法和技巧,我創作了這個感統失調專欄,應該是頭條上最全面的感統專欄了,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父母。

並且購買了本感統專欄的朋友,都可以免費領取訓練資料一份,幫助孩子能更好的進行感統訓練,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1、1000個左右的迷宮

2、10套電腦注意力訓練軟體,適合5-20歲

3、100張點仿畫

4、漢字劃消,

相關焦點

  • 十個娃九個感統失調,感統訓練是真有效,還是在收父母的智商稅?
    現在感覺統合訓練的觀念傳播的範圍越來越廣,有的父母也帶孩子去檢測,發現十個孩子,九個感統失調,於是有的父母就不免懷疑:感覺統合是真的嗎?為什麼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這麼多?是不是受父母的智商稅?是不是真的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 孩子感統失調,就要上感統訓練課?有心的家長自己就能搞定
    前幾天看到一個訓練館,裡面有一些兒童健身器材,我以為是個體能運動館,沒想到是XX感統訓練館。感統訓練,是智商稅,還是我不知道的寶藏?作為一個好奇寶寶,我開始翻書找資料,也就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為了說明感覺統合很重要。感覺統合好的人,會有超強的運動能力、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感覺統合不足或失調的人就會出現很多的障礙。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感統失調的孩子,會出現運動協調能力差和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
  • 花了一萬多,感統失調真的只是智商稅?
    相信對於很多年輕家長來說,一定不陌生,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報導宣稱在中國有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簡直比流行性感冒還普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相當一部分家長花了好幾萬去報了一個感統訓練班,可一回家各種父母長輩親朋好友都說你被騙了,哪有什麼感統失調?怎麼以前都沒聽說過?以前咋沒有這麼多感統失調?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金色雨林還強調,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當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出現影響時,必須及時給予必要的矯正。「其中3-6歲為感統訓練的黃金期,若錯過訓練黃金期,則需要更大力度更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超過12歲的孩子感統能力將難以改變。」
  • 「眾艾感統」孩子感統失調,會對智商有影響嗎?
    有些孩子的智商不低,可學習成績卻始終不理想。他們每天面臨許多生活、學習上的障礙,沒有什麼大事,卻總是陷入粗心大意和誤傷自己中。當老師說孩子可能在感覺統合方面存在能力欠缺,家長們就慌了:孩子感統失調會影響智商嗎? 人類學習最重要的並非知識,知識只是信息。如何吸收、消化、使用和更新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麼問題?我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感統訓練」?
    現在的超值優惠價(32周172課時,只要199元,而且規定時間內完課128節即可全額反現)即將結束,下期將提價到249元,此後逐漸恢復到正常價格,而且也會開始提升打卡返現的門檻,直至取消。想了解更多課程內容,詳見:倒計時2天|常青藤爸爸幼小銜接大語文爆款課打卡0元學!下期漲價50元!不囤後悔!
  • 2個朋友全部退課,感統訓練是交智商稅?沒有量變哪來的質變
    墨仔剛滿兩歲的時候,我和兩個朋友一起報名了感統課程,114節課,共計15000元,上了半年左右,兩個朋友一起退課了,其中一個朋友退課是因為孩子要上幼兒園了,自己工作忙,沒時間帶娃繼續上課,另一個朋友退課表則是覺得這個課程忽悠人,沒看到什麼了不起的效果。
  • 「你孩子感統失調,得治!」不要被騙了,感統失調在家就能「治」
    但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有時候會會心一笑,認為孩子怎麼傻乎乎的,教了還一直做不好,甚至覺得孩子跟我們自己小時候很相似,也是經常犯這種呆呆的錯誤。這樣一想,便把孩子的這些行為認為是"正常現象"了。但其實這種現象在醫學上,不是一種正常現象,而是被稱為是一種"病"。
  • 「丁香媽媽」炮轟早教機構拿「感統失調」當噱頭
    經常帶孩子到早教機構的家長,對「感統失調」這個詞應該不陌生。很多機構都推出了「感統失調訓練」,一些家長不惜花費動輒上萬的費用讓孩子去上訓練課。  「感統訓練」究竟有沒有必要?效果是不是那麼神奇?  「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等問題」「通過器材設備幫助孩子鍛鍊大運動發展」「感統課設計上注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南京一些早教機構在感統課的宣傳上五花八門,似乎去上課,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還有機構稱,能給孩子做感統測評,還會給家長提供一份感統發育報告。  面對早教機構「感統失調」的說辭,家長們也頗為焦慮。
  •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在「玩」中訓練改善?
    孩子身體不協調,平衡感差;難以完成跳繩、投擲、接球、踢球、等運動,穿衣服、繫鞋帶、系扣子困難,不能靈活用筷子 、剪刀剪紙、寫字、玩拼圖遊戲困難,身體乏力、笨拙、鬆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於一件事。上面這些問題,與感統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我發布了很多關於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的人往往在運動、協調、判斷、處理、語言、視覺、聽覺,記憶、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感統失調隨著年齡、身體的發展,會有相應的改善,但如果不及時幹預訓練,成年後仍然會存在,身體協調差、易疲勞、情緒差,計劃和組織事務,存在相應困難的問題。
  • 是什麼讓你的孩子感統失調?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昨天的文章裡講了感統失調的一些症狀,之前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家長可能對感覺統合有了初步的認識。我也收到了不少媽媽的信息,想諮詢是什麼讓孩子感統失調的呢?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感覺很多症狀都存在呢?
  •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麼問題?我的孩子需不需要「感統訓練」?
    對於感統,父母們都不陌生,有的是看了一些文章,把孩子對號入座後家長一拍大腿:我說他怎麼有XXX表現呢,原來是感統失調!還有的是因為在早教機構或者幼兒園做了一個什麼測試,說孩子需要感統訓練,不知道該不該相信。究竟「感統失調」是智商稅還是真該重視?如何知道孩子確實感統失調?
  • 孩子感統失調是一場騙局?還是確有其事?
    從前的小孩都不需要,現在為什麼要花錢去訓練回答這個問題前,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幾乎都是和同伴們一起玩耍中度過的,爬樹、捉蟲、遊水、玩各種跑跳的遊戲等,而現代社會中,城市化和小家庭制度導致孩子的生活環境、活動方式發生巨大變化,隔代教養、家庭包辦過多、狹小的活動空間,孩子的感官沒有得到良好的刺激,相比以前的孩子自然更容易出現感統失調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
    金色雨林 稱感統失調不是個別現象 將消弱孩子的認知與學習能力 「感統失調並不是個別現象,每個孩子都可能需要科學的感統訓練。」金色雨林宣稱,感統失調將消弱孩子的認知與學習能力,造成孩子學習效率的低下或學習效果不理想。
  • 動因體育:平衡失調、注意力差,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就會定型
    感統失調,通俗的講,就是孩子的「感覺」和「行為」不能一致。由於信息傳遞發生了偏差,會造成大腦和身體不能協調發展。感統失調在醫學層面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所以嚴格的講,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而且這樣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造成很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 感統失調的孩子經過改善後有哪些好處?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出現了感統問題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您也有這個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孩子一旦感統失調,就需要家長們採取相應的改正措施了。感統課程就是其中一種方法,感統課程對於孩子的好處還是很大的,那上完感統課程孩子會有哪些變化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關於感統訓練,如果有接觸過早教課,估計都不會陌生。市面上不少早教機構,當你帶孩子去上過體驗課後,經常會對孩子進行評估,然後跟家長說孩子感統失調需要進行感統訓練來改善。 那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呢?是否有必要特別去進行感統訓練呢?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孩子的這些行為,是因為感統失調,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1、學習不好的小小廖,原因在於感統失調據小小廖的媽媽說,自從上了小學一年級後,她就為小小廖的學習操碎了心,因為做作業的事以及小小廖上課的表現,他們夫妻倆甚至經常在家長群裡被老師點名。上小學二年級後,小小廖換了一名班主任老師,這位老師在教了小小廖一個學期後,找來小廖夫妻談話:「結合你們家小小廖這一學期的表現,我懷疑可能是感統失調,建議你們帶孩子去專業機構檢查一下。」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本章是《30節感覺統合訓練課》第三章,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訂閱,帶大家了解感統訓練及其相關訓練方法。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大體介紹了感統失調的原因,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帶領大家從內因到系統分析感統失調的原因,並認識感統失調的7大類別。
  • 感覺統合訓練是智商稅?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育遲緩、情緒暴躁、膽小愛哭粘人、身體協調性差....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很多家長都會不以為然,認為孩子就是年齡小,等長大了就好了。對於感覺統合訓練很多家長嗤之以鼻覺得就是子虛烏有純屬是交「智商稅」那麼感覺統合訓練到底是不是「智商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