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左右,可能是「感統失調」!

2020-12-23 寶寶知道

圈養的動物會失去他們原來捕獲獵物的本能,人類也是一種動物,如果父母因為過度保護或者其他原因讓寶寶與世隔絕,並且極少動手嘗試各種活動,將極其不利於寶寶身心的發展。學會自己刷牙洗臉和繫鞋帶,學會分清楚左右手,遠遠比學會記認1000個漢字來得重要。

正常的寶寶到了兩三歲一般都能分清楚左右手和左右腳了,如果寶寶到了三歲仍然不能分清楚左右,家長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意識地教會寶寶辨別左右手,還是從來沒有讓他接觸過關於左右的知識。如果經過較長時間的反覆教育仍然起不到作用,那寶寶很有可能就是感統失調了。

家長可以對照感統失調的八大表現簡單判斷一下:左右不分、讀書跳行、漏字、寫字偏旁顛倒、語言表達能力差、聽不進別人說的話、不讓別人碰自己、不會扣扣子、不會繫鞋帶。如果寶寶有上述表現,就很可能患了感統失調症。

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地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

造成感統失調的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個方面。先天因素:孕期,孕婦情緒不穩、胎位不正、用過藥物、有過感染等;早產、剖腹產。後天因素:老人或保姆帶孩子,孩子和母親接觸時間少;孩子活動空間狹小,爬行不足,造成前庭平衡失常;對孩子過分保護,孩子應有的摸、爬、滾等行為,被人為破壞;孩子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鍊,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嬌縱溺愛,孩子動手的機會少,缺乏基本能力訓練,造成操作能力欠缺;要求太多,親子關係緊張,產生挫折感。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左右不分是寶寶感覺統合失調的其中一種表現。對於這樣的寶寶,普通的教導他認識左右的方法是指標不治本。從根本上說,對於分不清左右、方向感差、協調能力差的孩子,都應該進行專門的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寶寶好轉。

1.增加親子接觸時間。不管工作時間再怎麼忙,爸爸媽媽尤其是媽媽要多陪伴寶寶,經常和寶寶玩遊戲,讓寶寶充分享受父愛、母愛,享受完整的家庭溫暖。

2.父母可以讓寶寶經常走平衡木、走獨木橋訓練,鍛鍊他們身體的平衡能力。還可以和寶寶一起跳繩、帶他去跳蹦蹦床、拍球、騎滑板車、躲避球、翻跟鬥、青蛙跳、跳數字等,用彈跳運動進一步鍛鍊身體的協調能力。

3.儘可能讓寶寶多到戶外活動,進行各種各樣的遊戲和鍛鍊,並且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遊戲,才能促進寶寶的各種。

4.要提高寶寶的自理能力,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寶寶會在動手做事的過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圖文來源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左右」不分,或是「感統失調」惹的禍,家長要注意
    周末的時候,表妹帶著她的孩子熊熊來我們家玩,到了傍晚的時候,熊熊便吵著要回家,他自己來到門口,想要自己穿鞋回家,結果卻鬧了笑話,因為熊熊將鞋的左右穿反了。表妹跟我說,熊熊總是分不清左右,不單單是鞋子總是會穿反,分不清左右手、左右腳,在寫字的時候也會經常犯左右不清的情況。
  • 孩子左右不分並非太笨,或許是因為感統失調了!
    結果上完課的第一天,老師就跟鄰居反應,孩子好像不太對勁,因為跳跳已經三歲了,但是有時仍然左右不分,穿鞋的時候還會左右穿反,就連寫字的時候有時比劃也會左右寫反。01、關於感統失調其實這種情況出現在學齡前兒童身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在跟鄰居聊天時得知,原來在家中,鄰居其實就有發現跳跳會出現左右不分的情況,可是當時自己覺得這並不算什麼大事,因此就沒有放在心上。
  • 孩子總是「左右」不分,或是「感統失調」惹的禍,家長別不在意
    直到最後大家都覺得無聊了,不願意再做了,雷雷還是分不清左邊和右邊。左右不分,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所體現,有的孩子在b的時候總是會寫成d,寫6的時候總是會寫成9。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粗心,其實真相併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孩子有可能患上了感統失調。一項調查研究表明,30%的人在區分左右的時候要比區分上下多花12秒鐘的時間。
  • 孩子總是寫反字,左右不分?是「感統失調」,用這5個小遊戲解決
    不僅在學習方面出現了左右部分的問題,在這場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例如把鞋左右穿反,衣服不會扣扣子等。 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的兒子Jasper,陳小春曾經在網上曬出他曾經寫的字,其中就把"小"字寫反了。相信有很多的孩子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而也有許多的父母覺得這純粹是因為孩子左右不分。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回事不知道家長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注意力不太集中。」或者是孩子走路走的好好的,突然就手腳不協調,甚至是東倒西歪。但是,我不得不在這裡提醒有些家長,孩子這些過於活潑的舉動,可能並不是孩子異於常人的原因,反而是孩子可能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力不如別人,無法很好的掌控自己的身體,有關兒童專家稱這個現象為兒童「感統失調」。那什麼是「感統失調」,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一、什麼是「感統失調」?
  • 「你孩子感統失調,得治!」不要被騙了,感統失調在家就能「治」
    比如左右不分,穿鞋子一直穿反;左撇子,有時候會被認為是異類的存在;甚至經常把"6"和"9"倒著寫,讓人搞不明白。但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有時候會會心一笑,認為孩子怎麼傻乎乎的,教了還一直做不好,甚至覺得孩子跟我們自己小時候很相似,也是經常犯這種呆呆的錯誤。
  • 淺談一個感統失調的病歷
    講一個我接診的感統失調的孩子。男孩,小名果果,剖宮產,早產,出生體重3200g,母親沒有高危史,27周歲生多多。因沒有母乳,孩子一直人工餵養。母親覺得孩子十分幼稚,跑跳都不行,自理能力也差,就在我們醫院給孩子做了個智力評估,評估出來89分,一般正常人智力平均90,大小運動均落後近一歲。後又給孩子做了感統評估,孩子的本體感覺及前庭覺均有問題,診斷為中度感覺統合失調。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健忘,父母別當小事,可能「感統失調」作祟
    但是對於剖腹產的孩子,他們並沒有機會接受這樣的方式,自然而然觸覺能力也會失調,因此對外界的感知可能也會更不明顯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孩子在孕期出現胎位不正,也就是說,孩子一直處於不平衡的狀態,那麼即使出生後也不能鍛鍊平衡,因為先天性的條件抑制了孩子發育。
  • 重慶感統失調在哪裡治療
    重慶感統失調在哪裡治療?感統失調這種病種可能不少家長了解得不多,感統失調也是大腦功能異常的疾病,感統失調與自閉症是兩種不同的先天性疾病,而自閉症是指廣泛性發育障礙。
  • 孩子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父母要儘快重視起來
    目前,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存在明明頭腦很聰明,但總是會存在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問題,專家對此提出見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愛忘事,很可能是患有「感統失調」症狀。引起「感統失調」症狀的原因有哪些?父母應該如何針對「感統失調」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 孩子走路跌跌撞撞,可能是「感統失調」作祟,家長要及早幹預
    當小孩出現感統失調時,身體也會隨之出現一定的表現,但因為小孩感統失調的輕微度不同,所以很多家長會忽視小孩已經出現的感統失調。因此當自家小孩出現以下表現的時候,家長們需要引起注意,因為這有可能是因為小孩出現了感統失調導致的。
  • 判斷孩子是否感統失調,及時進行感統訓練
    本體覺統合失調的兒童 肢體不協調,多數不會跳繩,跑步跳躍動作不協調,容易受挫,笨手笨腳,口吃。 這種偏重於平衡能力感統失調、前庭統合失調的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活潑,可愛,好動。 但這樣的孩子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孩子犯錯的原因只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嗎?原因往往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簡單。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因為他已經「感統失調」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呢?又是什麼導致了「感統失調」?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矯正呢?一、什麼是「感統失調」?
  •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
    其實很可能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什麼是感覺統合?2.本體感失調動作不協調、反應遲緩、手腳笨拙,做手工、塗色、剪紙等精細動作總是做不好;跳繩、拍球、滑滾軸總也學不會;寫作業時,速度特別慢,邊寫邊玩,寫字不工整;計劃性、條理性、自理能力差,所以事事愛依賴家長。
  • 記不住東西、笨手笨腳,你的孩子可能是感統失調了
    父母擔心孩子是不是太笨或者「生病了」,因為與我們認為的「正常」孩子不一樣。如果孩子出現以上行為,很有可能是他「感統失調」了。,是孩子大腦與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如果大腦對身體感覺器官輸入信息的統合能力不足,身體感官與大腦的學習便會協調不佳,造成混亂,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現象。
  • 好動、不專注、bd分不清就是感統失調?別給娃亂扣大帽子
    Q:linda老師,我家的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寫字的時候老是左右顛倒,有時候體育課還容易摔。老師說孩子感統失調,讓我帶去檢查。感統失調到底是咋回事啊?我需要帶她去檢查嗎?
  • 嬰幼兒感統失調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感統知識分享
    前庭平衡失調 (1) 多動不安,走路易跌倒,暈船、暈車,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2) 視覺感不良,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或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部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只要孩子處於正常的生長發育狀態,即使出現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的特點,也不必焦慮,更不必盲目過分介入,完全可以給孩子更多成長空間。」金色雨林稱感統失調不是個別現象將消弱孩子的認知與學習能力「感統失調並不是個別現象,每個孩子都可能需要科學的感統訓練。」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因為感統失調涉及腦與行為之間的協調性,因此基本上孩子大大小小的問題他們都能扯到跟感統失調有關。 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坐不定、平衡力差、不願蕩鞦韆等,早教老師可能會判斷孩子前庭系統失調;膽小、害怕陌生環境、害怕身體接觸等,可能存在觸覺失調問題;精細動作差、容易摔倒、方向感差等,可能是本體覺整合失調。
  • 免費感統講座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美嬰教育
    讓感覺統合能力不佳、大腦潛能發展基礎薄弱的孩子學習複雜的知識,就像在淺淺的地基上建築高樓大廈,會傾斜,如果繼續加到相當高度,還可能倒塌。二、哪些行為表明孩子可能感統出問題1.不喜歡閱讀,閱讀跳行漏字,通常不愛閱讀,或是很快就失去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