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感統講座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美嬰教育

2020-09-14 美嬰國際教育

轉眼到了9月,經歷了上一個特殊的學期,這次的開學季更是感覺闊別已久。美嬰國際教育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新學期,也給各位學員老師們帶來了乾貨滿滿的專家線上講座,趕緊看過來!

9月20日晚,感統專題線上講座正式開啟,帶領你全面了解感覺統合,揭開感統訓練的奧秘,助你成為一名資深感統訓練師~



一、什麼是感覺統合?

大腦活動的最基本過程就是大腦通過我們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身體獲取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信息,然後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判斷、比較等等,做出適應性的反應,也就是正確的反應,這就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孩子其他一切認知活動,比如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組織能力、思維邏輯的基礎。

讓感覺統合能力不佳、大腦潛能發展基礎薄弱的孩子學習複雜的知識,就像在淺淺的地基上建築高樓大廈,會傾斜,如果繼續加到相當高度,還可能倒塌。

二、哪些行為表明孩子可能感統出問題

1.不喜歡閱讀,閱讀跳行漏字,通常不愛閱讀,或是很快就失去耐性。

2.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上課時只要教室裡有其他聲音,就無法專注於老師的上課內容。

3. 情緒起伏大,在高高興興玩遊戲時,常常會突然生氣,讓人難以應付。

4.動作緩慢不協調,平衡感很差

5.語言表達能力弱,懂得的詞彙量偏少,有時沒辦法使用正確的文法,語句

6.記憶力低下,丟三落四

7.空間感差,常常不小心就撞翻物品或撞上家具。

8.孤僻不自信,不喜歡集體活動,不愛與人交流

9.興趣保持時間短,對事物總是三分鐘熱度

10.邏輯思維能力不足,表達想法困難,抓不到談話的主題。

孩子感統失調,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影響。而感覺統合運作良好的孩子,在學習、運動、移動時,其大腦、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協調,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適應性強、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強,沒有發展遲緩的情況。
所以想要孩子全面發展,需要從小給與大腦感覺統合充足的刺激。

三、感統訓練的最佳時期是什麼時候?

感統訓練時期

0-3歲——感統訓練的起步期

這一時期是一個基礎階段,通過感統訓練幫助孩子度過此階段的各個敏感期。

3-6歲——感統訓練的黃金期

黃金期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提升感覺統合能力,讓孩子身心協調,自在成長。

6-9歲——感統訓練的補救期

如果錯過感統訓練的黃金期,在補救期則需要更大力度更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

9-12歲——感統訓練的搶救期

這時候要抓住感統訓練期的小尾巴,及時對孩子進行訓練,如果錯過這個階段,訓練的難度將大大增加。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感覺統合的知識,想要讓自己成為一名更加專業的感統訓練師,那就趕快來報名參與我們的活動~定會讓你收穫不一樣的驚喜!

第一場 感統講座預告

9月20日19:00 《資深感統訓練師養成「秘訣」》

講座內容:

● 什麼是感覺統合

● 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

● 感覺統合失調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 常見兒童感統失調案例剖析

● 感覺統合訓練的意義

● 專業感統訓練師必備的「兩大」法寶

主講人:Bella

• 國際兒童教育學會(ICEI)早教親子/感統培訓講師

• 美嬰早期教育師資培訓指定講師
• 資深感覺統合訓練師/測評師
• 華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十餘年的早期教育從業經驗
• 擅長感覺統合訓練與親子教學
• 多年來一直參與教學研究、教案編寫
• 具有非常豐富的師資培訓及家長講座經驗

即日起至9月19日,感統線上講座限時免費報名!名額有限,先報先得!詳情請留言諮詢~

相關焦點

  • 感統失調長大就好了?你不會是這麼想的吧?美嬰教育
    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輕微的障礙。」通過康復性感統訓練就能糾正。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 兒童感統失調判斷技巧,發現問題越早幹預越好!美嬰教育
    所以一個人從小有感統失調,不進行調整的話,到了12歲之後基本就固定了再想調整也晚了。因此,有感統失調的孩子應當早作打算,早發現早矯正!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感統失調的判斷技巧:感覺統合失調中最重要的三大感覺失調分別為前庭平衡失調、本體感失調和觸覺失調。
  • 感統失調有哪些表現和影響?不要讓無知耽誤了孩子 美嬰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感統訓練的黃金期是6歲以前,如果不及時矯正,不僅對孩子的當前學習和生活有影響,等到孩子過了12歲,會發現這些問題,很可能伴隨孩子一生。感覺統合指的是大腦與身體的各項協調能力,據統計,我國城市孩子70%以上缺乏專注力、95%以上的剖腹產孩子有感統失調問題。
  • 感統高級 0-6歲感統訓練清單 美嬰教育
    平時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系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來鍛鍊孩子的肢體協調力和聽知覺能力。比如,很多孩子喜歡鑽來鑽去,在樓梯裡爬上爬下,那家長不必刻意阻止。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大運動的感統訓練,比如,練習單腳跳,讓他們跳起來用頭去頂懸掛在空中的球等。
  • 六大感統新誤區,你get到了嗎?美嬰教育
    感統師資培訓是美嬰國際教育重要的課程之一,通過感統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矯正不規範情感行為,而且可以強身健體,增強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作為一名專業的感統教師,需要具備系統的感統專業理論及實際教學技能,下面和大家一起看看六大感統誤區,老師們一定要了解!感覺運動成熟與否,是孩子日後學習或思考前期(3-6歲)成功與否的基礎。
  • 0-12歲各階段感統訓練要點 美嬰教育
    美嬰教育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適合0-12歲各年齡段孩子的感統訓練清單,建議收藏慢慢看哦。爬行對於孩子今後大腦左右分化及專責化及眼球控制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要儘可能多的讓孩子爬行。此時讓寶寶雙手並用拿起奶瓶或者用手抓起手搖鈴,由一手換到另一手,這些動作都是對日後感覺統合發展有一定的作用。平時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系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來鍛鍊孩子的肢體協調力和聽知覺能力。
  • 孩子的這些行為,是因為感統失調,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上小學二年級後,小小廖換了一名班主任老師,這位老師在教了小小廖一個學期後,找來小廖夫妻談話:「結合你們家小小廖這一學期的表現,我懷疑可能是感統失調,建議你們帶孩子去專業機構檢查一下。」小廖夫妻一頭霧水,將信將疑地帶著孩子去了某醫院,經過一系列專業測試,醫生得出結論:孩子在學習上出現的這些問題,確實是因為嚴重感統失調,與智商沒有關係。2、感統失調有哪些表現?什麼是感統失調呢?
  • 「你孩子感統失調,得治!」不要被騙了,感統失調在家就能「治」
    但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有時候會會心一笑,認為孩子怎麼傻乎乎的,教了還一直做不好,甚至覺得孩子跟我們自己小時候很相似,也是經常犯這種呆呆的錯誤。這樣一想,便把孩子的這些行為認為是"正常現象"了。但其實這種現象在醫學上,不是一種正常現象,而是被稱為是一種"病"。
  •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幹預影響一生
    ,反饋指導我們的行為、語言、思維等。這一過程,任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形成孩子感統失調的現象。感統失調的孩子,常出現以下這些現象:2、為什麼孩子會存在感統失調?這些都是很多兒童存在感統失調的原因。3、如何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的現象? 孩子感統失調,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嗎?答案是有的。
  • 當孩子有這10種「異常」行為,該注意了,可能是感統失調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知道了感覺統合、知道了孩子會感統失調,但是不知道孩子怎樣的表現才算是「感統失調」。因此,有些孩子即便已經出現了「異常」行為,家長也很難意識到孩子是想通過這些行為告訴什麼或者TA想避免什麼,甚至感覺這些行為毫無道理。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記者丨蔣超 沈興超日前,成都90後新手媽媽李女士在給孩子選早教班時,從課程顧問口中聽到了一個新詞——「感統失調」。「對方將孩子注意力差、行為習慣不好都歸咎於感統失調,(跟我說)如果不及時糾正,未來將影響孩子成長,還說剖腹產也是影響娃娃感統失調的原因」,李女士既驚嚇又懷疑:「聽起來很懸,總覺得像忽悠。」
  • 記不住東西、笨手笨腳,你的孩子可能是感統失調了
    父母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一些十分令人頭疼擔憂的問題。比如孩子出現:記不住東西即使說過多遍、自己的東西愛丟三落四、語言表達能力差且害怕陌生環境、笨手笨腳等行為。父母擔心孩子是不是太笨或者「生病了」,因為與我們認為的「正常」孩子不一樣。
  • 孩子走路跌跌撞撞,可能是「感統失調」作祟,家長要及早幹預
    當小孩出現感統失調時,身體也會隨之出現一定的表現,但因為小孩感統失調的輕微度不同,所以很多家長會忽視小孩已經出現的感統失調。因此當自家小孩出現以下表現的時候,家長們需要引起注意,因為這有可能是因為小孩出現了感統失調導致的。
  • CCTV點名「感統失調」,抓住孩子關鍵期很重要!
    日前,中央電視臺CCTV13新聞頻道對感統失調進行了專題報導。 央視新聞頻道官方認證: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學習困難,表達能力差,語言發育遲緩等狀況,要警惕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需要針對性的訓練。
  • 輕度感統失調症狀
    視覺統合失調的兒童,不喜歡閱讀,即使在課內課外閱讀時,常會出現讀書跳行、翻書頁碼不對、多字少字、演算數學題常會抄錯等等視覺上的錯誤,從而造成學習障礙。時間久了,必然會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下降,跟不上學習進度,在心理上產生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感。另外,這類患者在生活上還常常丟三落四,似乎經常在找東西,生活無規律。感統失調會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關於感統訓練,如果有接觸過早教課,估計都不會陌生。市面上不少早教機構,當你帶孩子去上過體驗課後,經常會對孩子進行評估,然後跟家長說孩子感統失調需要進行感統訓練來改善。 那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呢?是否有必要特別去進行感統訓練呢?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不要驚慌,請聽我說
    這些「好」孩子的標籤幾乎都用在了她身上,但這位孩子的媽媽看到《正向管教》這本書,裡面出現「感統失調」,又看到感統失調的表現與自己的女兒有些相似,就和我聊起了自己的孩子好像是「感統失調」,怎麼辦啊?看重孩子教育的家長,總喜歡看育兒書籍,當書中的內容反射到自己孩子的問題,一定不能驚慌,而是要像教育專家一樣,靜下心來去分析與解決,最重要的是去接納孩子的缺點,同樣認識到自己的教育也是有限,所以育兒也是育己。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是人的大腦和身體各組織的協調配合能力,而感統失調就是人的大腦和各組織器官的配合出現了障礙,以至於人們等外在行為上出現各種問題,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容易摔倒等。歸根結底,感統失調是感覺統合的三個過程(感受、傳輸、統合)出現了問題。
  • 重慶感統失調在哪裡治療
    重慶感統失調在哪裡治療?感統失調這種病種可能不少家長了解得不多,感統失調也是大腦功能異常的疾病,感統失調與自閉症是兩種不同的先天性疾病,而自閉症是指廣泛性發育障礙。
  •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
    其實很可能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什麼是感覺統合?,愛搞小動作,下課時到處亂跑,愛招惹別人,有攻擊行為,平衡能力差,走路愛摔跤。感統失調藥物是無效的,必須通過訓練才能糾正。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感統失調方面的表現,可以帶寶寶去專業的醫療康復機構給寶寶做相應的幹預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