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住東西、笨手笨腳,你的孩子可能是感統失調了

2020-11-04 一燈照隅

父母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一些十分令人頭疼擔憂的問題。


比如孩子出現:記不住東西即使說過多遍、自己的東西愛丟三落四、語言表達能力差且害怕陌生環境、笨手笨腳等行為。


父母擔心孩子是不是太笨或者「生病了」,因為與我們認為的「正常」孩子不一樣。如果孩子出現以上行為,很有可能是他「感統失調」了。


感統全稱為感覺統合,每個寶寶生下來都有感覺統合的基本能力,是孩子大腦與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如果大腦對身體感覺器官輸入信息的統合能力不足,身體感官與大腦的學習便會協調不佳,造成混亂,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現象。


孩子的一生都在參與「感覺統合」,先天或後天環境的影響,使孩子無法避免出現感統失調,因此如果父母能夠了解一些感統方面的育兒知識,那麼就可以面對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狀況或降低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程度。


1.孕期規律生活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現象,除了後天因素的影響,有一部分也是先天情形造成的。


因此懷孕的媽媽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避免油膩刺激性的食物,並增加適合自己身體情況的運動。


此外,輕鬆、愉悅的心情也是必不可少,甚至相當重要的,因為感覺統合需要孩子大腦神經系統的發展,如果媽媽懷孕期間長期處在鬱悶、精神緊張的狀態裡,那麼對孩子神經系統的發育是沒有好處的。


2.對孩子放手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裡的掌上明珠,一個孩子被全家人捧在手心裡。


不可以玩滑梯你還小、不可以跳下臺階太危險了、不能吃這個會拉肚子...等等,父母認為圍繞在孩子身邊的只有危險,怕磕著、碰著。


但是孩子的感統能力發展是與周圍環境的共同作用,孩子的視覺、觸覺、聽覺都需要環境的參與鍛鍊。


過度保護孩子,使他失去了探索自身環境的機會,對他的大運動以及精細運動的發展產生阻礙。


3.多帶孩子參與戶外運動

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的普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


尤其是新一代的孩子,從出生起電子產品就伴隨他們的成長,從蹦蹦跳跳坐不住的畫風變為捧著手機、呆坐在電視機前的情景。


孩子大量接收從手機、電視上得到的信息,自己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少,視角越來越窄,直到最後已不會主動思考,只有被動接受。


除了眼睛加深的度數,隨之而來的還有孩子思維能力的減弱,這都會導致孩子感覺統合的失調。


因此,帶孩子多與大自然親近,多讓孩子參加運動,在運動中把孩子的感官調動起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判斷孩子是否感統失調,及時進行感統訓練
    判斷孩子是否感統失調,方法非常簡單。人的感覺統合系統分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與本體覺七大感官。 本體覺統合失調的兒童 肢體不協調,多數不會跳繩,跑步跳躍動作不協調,容易受挫,笨手笨腳,口吃。
  • 感統失調:孩子笨手笨腳註意力不集中,巧用3個小妙招,進行規避
    幼兒園的老師也發現小麗的女兒在別的孩子午休熟睡的時候根本睡不著。不僅如此,小麗的女兒脾氣也比較急躁,容易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幼兒園老師在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建議小麗帶孩子去看醫生,可能是女兒「感覺統和失調」了。你家孩子有沒有這種表現:行為古怪,笨手笨腳,閱讀總是不能集中。
  • 當孩子有這10種「異常」行為,該注意了,可能是感統失調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知道了感覺統合、知道了孩子會感統失調,但是不知道孩子怎樣的表現才算是「感統失調」。因此,有些孩子即便已經出現了「異常」行為,家長也很難意識到孩子是想通過這些行為告訴什麼或者TA想避免什麼,甚至感覺這些行為毫無道理。
  •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
    覺得聰明伶俐,但是動作不協調、笨手笨腳,他們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要比同齡的孩子讓家長多操心……這些孩子究竟是怎麼了?其實很可能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什麼是感覺統合?感統失調藥物是無效的,必須通過訓練才能糾正。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感統失調方面的表現,可以帶寶寶去專業的醫療康復機構給寶寶做相應的幹預訓練。
  • 孩子是否感統失調?在家自評一下就知道
    當今社會,由於自由活動的受限、家長溺愛的包辦、缺少玩伴、剖腹產孩子的增加、先天原因等各種因素,導致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去年,連CCTV-13《新聞直播間》都針對感覺統合、感統失調和感統訓練進行了報導。
  • 感統失調家長知多少?
    Q:什麼是感統失調?如果大腦不能根據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合理有效篩選信息,指揮身體做出適應性的反應,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了。Q:感統失調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A: 容易出現做事笨手笨腳,顛三倒四,膽小怕事或脾氣暴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情況。Q:孩子為什麼會感統失調呢?A: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足夠充分的運動量,活動空間過窄,缺少自由玩耍時間都可能造成感統失調。
  • CCTV點名「感統失調」,抓住孩子關鍵期很重要!
    日前,中央電視臺CCTV13新聞頻道對感統失調進行了專題報導。 央視新聞頻道官方認證: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學習困難,表達能力差,語言發育遲緩等狀況,要警惕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需要針對性的訓練。
  • 長大後才明白,這一生輸給了感統失調:感統失調的孩子太難了
    一、感統失調的孩子長大後什麼樣?感統失調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當我們走入社會工作後發現,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其實就是學習能力的差別,一個成功的人,一定具備非常強大的學習能力。感統失調的孩子,步入社會後,極有可能在這6個方面存在問題:01、聽不明白話,理解能力差和同事、領導交流溝通,經常會錯意,聽話聽不到點上;時間長了,發現你理解能力很差的時候,往往不願和你浪費時間,也不會把重要的事情交託給你。
  • 感統失調孩子的一天:我很辛苦,可是你卻不知道……
    感統失調則是指「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藥力是無效的,必須通過訓練才能糾正。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下面通過一個案例,讓大家感受感統失調給孩子帶來的無奈和辛酸。案例展示早上7點,5歲的豆豆艱難地睜開雙眼,從床上爬起來,準備去幼兒園。
  • 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怎麼辦?
    當孩子好動調皮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與人衝突,聽而不聞,丟三落四。您是否認為孩子是故意破壞、有意調皮、誠心搗蛋?當孩子做事慢、笨手笨腳,平衡能力差,易摔倒您是否認為是孩子粗心大意、馬虎不認真?當孩子有以上表現時,您的孩子可能正被感統失調影響著。這時需要父母理性分析,找到原因。
  •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不要驚慌,請聽我說
    朋友家有一個在眾人眼中評為優秀的女孩,甚至親戚朋友口中常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要像小林(化名)學習,要像她一樣多看書,認真做作業,聽父母的話,等等」。這些「好」孩子的標籤幾乎都用在了她身上,但這位孩子的媽媽看到《正向管教》這本書,裡面出現「感統失調」,又看到感統失調的表現與自己的女兒有些相似,就和我聊起了自己的孩子好像是「感統失調」,怎麼辦啊?
  •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幹預影響一生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磨蹭拖拉、笨手笨腳;無法理解別人講話、說話含糊不清;學習上也有障礙,寫字歪七扭八;閱讀跳行漏字,注意力不集中;不論怎麼管教,都無法糾正,讓人太不省心了。1、什麼是感統失調?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統失調是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本章是《30節感覺統合訓練課》第三章,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訂閱,帶大家了解感統訓練及其相關訓練方法。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大體介紹了感統失調的原因,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帶領大家從內因到系統分析感統失調的原因,並認識感統失調的7大類別。
  • 孩子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父母要儘快重視起來
    目前,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存在明明頭腦很聰明,但總是會存在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問題,專家對此提出見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愛忘事,很可能是患有「感統失調」症狀。父母應該如何針對「感統失調」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 感統失調怎麼辦?家長陪孩子玩這5個遊戲
    容易跌倒、膽小愛哭、偏食暴躁,大一點了可能會注意力不集中、記不住老師家長的話、唱歌跑調、口吃等,家長們常以為這些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也常常把原因歸咎到孩子身上。但事實上,孩子出現這些問題並不是孩子不用心,而是感覺統合發育出現了問題。但真正了解「感覺統合」的家長並不多,「感覺統合失調」不是一種病,那麼「感覺統合」究竟是什麼?
  • 能明白這些感統的梗,那你一定很懂感統
    與外界互動不好,人際交往有問題……做事情笨手笨腳,常常被嫌棄……閱讀能力差,很久也讀不完一本書……寫字很難看,籤個名都讓人笑話……聽了以後記不住事,老被人冤枉不走心……孩子平衡感差、身體不協調,說話晚,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多半都在前庭功能。可以說,要想孩子學習好,坐車不暈車,前庭訓練少不了!
  • 別再嫌棄孩子笨手笨腳了,用「精細動作」來鍛鍊,越練越靈巧!
    嘟嘟媽最近很發愁,嘟嘟兩歲半,計劃今年九月份就送到幼兒園,可是孩子平時做事笨手笨腳,不僅左右不分,還不會繫鞋帶,連筷子也用不好,嘟嘟媽擔心盲目送孩子上幼兒園,當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會做的事情,自己卻不會做,容易使孩子產生排斥心理。嘟嘟媽聽鄰居陳姐說這可能是孩子患上了「感統失調症」,她心裡開始犯嘀咕:嘟嘟莫不是真的「感統失調」吧!
  • 孩子笨手笨腳怎麼改變,實操方法教給你
    日常生活中,孩子常會打翻碗碟,拿不好筷子,扣不好扣子,甚至連平時走路都會突然摔跤,運動能力差、身體協調性差,手部精細動作就更不用說了,家長常常為此頭疼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孩子笨手笨腳可能主要是本體覺失調。
  • 那些經常被忽略的感統失調表現
    我是啟志CBP兒童成長中心,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兒童成長教育知識,私信回復我「01」,領取兒童感統測試表。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孩子怎樣的表現才算是「感統失調」。很多家長都會注意到孩子經常動作不太靈活,顯得有些笨手笨腳,卻總是不當一回事。
  • 新版1~12歲感統失調自測表,孩子這些表現父母必須懂
    凡是關心孩子早期教育的爸爸媽媽,可能從各種渠道聽過「感覺統合」這個詞。什麼是感覺統合?聽知覺失調,對媽媽叫我的聲音沒有反應,或者很小的聲音也會吸引到我的注意,經常聽漏東西,記不住老師說的話......以下是我們整理出的1~12歲孩子感統失調部分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