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吃飯的時候抖腿、上課玩橡皮、寫作業的時候東想西想,這些小動作都是孩子經常出現的。
然而你以為是調皮,卻忽略了大問題。
生活中孩子們總是出現上課坐不住,小動作多並且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幹擾、影響。
上課的時候不認真,回家了寫作業更是一塌糊塗。
明明半小時寫好的作業愣是一個小時也完成不了,應了那句「沒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看到這裡,家長是不是都以為孩子這是「多動症」,或者學習習慣不好,不夠專心?
都不是。孩子小動作多,可能是「觸覺」失調,家長們是否有所發現?
一、什麼是「觸覺失調」
在所有的感覺信息中,觸覺的刺激性是最敏感的,觸覺失調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觸覺敏感,另一種是觸覺遲鈍,這兩者都是觸覺系統「故障」造成的。
觸覺系統一旦失調,觸覺敏感的情況就會比較多,因而出現「觸覺敏感」,接收的信息過多,導致前庭控制能力紊亂。
而這前庭是用來維持大腦知識,過濾篩選知識的。
這各個步驟都出現了異常的情況,孩子的行為還能不亂嗎?
觸覺失調的孩子一般來說,對於陌生的環境刺激是比較明顯,他們比較喜歡待在熟悉的環境裡,而越是熟悉環境就容易讓人鬆懈,敏感系統接收的信息就不會那麼複雜,孩子的狀況也會有所改善。
「觸覺失調」導致小動作不斷,家長們務必重視。
二、「觸覺失調」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
電視劇《歡樂頌》在開播後受到了很多的好評,儘管是在幾年後的現在,也有人稱讚劇中人物的演技,情節設計巧妙,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幾個女孩兒的人生經歷也非常不同尋常,其中,由劉濤飾演的「安迪」因為過人的才能,對友情的真摯,被許多所喜愛、
甚至有網友直呼:路轉粉的在這裡集合!
觀看之餘,你是否發現,其實安迪就有明顯的觸覺失調問題呢?
魏渭是安迪在國外的時候,因為一個論壇而認識的「網友」,回國後因賭約而相見。
幾番周折,兩人成為了情侶,就在魏渭想要進一步發展,可以牽手擁抱的時候,他被拒絕了。
第一次被拒絕的時候還以為是不習慣,但是直到自己對安迪展開的懷抱被狠狠的推開,他才了解到安迪小時候的一些事情。
由於各種經歷,安迪不習慣別人碰自己,一點都不能允許,即使是感情非常要好的姐妹,和自己可能成為人生伴侶的男朋友也是不可以逾越的「禁地」。
觸覺失調的表現之一,就是害怕觸碰。
一般來說,小朋友的觸覺失調都是比較輕微的,因為他們沒有什麼人生閱歷可以讓自己那麼恐懼陌生感。
所以小朋友最簡單的表現就是不喜歡排隊、討厭擁擠的人群、拒絕別人摸自己等。
而安迪之所以成年了還抗拒觸碰,是因為心底有陰影,她走不出來,所以任何一絲絲的行為都會反射出非常多的信息給到觸覺系統,從而做出過激反應。
喜歡舊的東西。
大姨家的孩子就有一個習慣--抱著媽媽以前的一件睡衣睡覺。
孩子說,這件睡衣從自己小的時候就在自己身邊了,春夏秋冬都是和她一起睡的,這件睡衣的作用就像是別人喜歡抱著娃娃睡一樣,非常有安全感。
這樣的行為和習慣是典型的觸覺失調,同樣的方式還有抓媽媽的手睡覺、咬手指等,爸爸媽媽們可別覺得這是一些習慣了的「小動作」,很可能就是因為孩子的觸覺失調了,才發生這樣的情況。
情緒一會兒活潑一會兒非常安靜。
這明顯的情緒變化是因為孩子處在陌生環境下的作用。
有的孩子明明是非常活潑的,但是當他們和父母一起到朋友家裡做客的時候,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比如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玩,蹲在屋簷看螞蟻,情緒激動容易發脾氣,這些小小的變化可是非常經典的觸覺失調因為環境所產生的反應了。
容易有依賴。
這和小朋友習慣抱著自己熟悉的東西睡覺是一樣的,只是行為的目的不同,家長們可以理解為孩子是因為「安全感」而有這樣的行為,也是觸覺失調讓信息增加,使得孩子沒有了「安全感」。
孩子觸覺失調的表現很多,每個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習慣,
並不能千篇一律的認為孩子到底是還是不是,這就需要家長們的細心發現了。
三、「觸覺失調」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那天路過超市門口,看見兩個小朋友在爭吵。
男孩碰了一下女孩,女孩立馬憤怒的叫道:「能不能不要碰我啊?」一臉嫌棄的臉色,真的讓我哭笑不得。
男孩也不示弱,皺著眉頭對女孩說:「我又不是故意的,不小心撞到了,順手拍了一下沾到的灰還不是幫你!好心沒好報!」
這一幕幕的,讓我這個旁觀者也有了一些想法。兩人一個大概7歲,一個應該只有5歲的樣子,兩人穿衣風格很不一樣,我覺得應該不是兄妹。
果然,我還沒有在門口的奶茶店落腳,就看見兩個人的媽媽出現了。
女孩兒的媽媽一手抱過孩子,問怎麼一臉不開心的樣子呢?孩子氣衝衝的回答:「讓他不要碰我,就是要碰我,煩死了!說了都聽不見。」媽媽尷尬的看向小男孩,連忙解圍:「哥哥可能是好心,你應該聽聽他的原因的呀。」孩子不想繼續討論下去了,於是便讓媽媽帶自己回家。
觸覺失調的孩子,往往是比較敏感的。
像案例中的小朋友一樣,雖然哥哥或許真的是不小心碰到了,而且也不是故意的,出手是想幫妹妹弄掉身上髒的東西,可是觸覺失調的女孩兒卻不這麼想。
她本能的覺得這是一種侵犯,而且是在自己示意這樣的行為不好的時候,對方仍然不聽勸阻,要碰自己。
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惱火的事情,這麼小的孩子其實已經有主見了,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不是,所以男孩剛好撞槍口上了。
孩子的另外一個敏感體現在,不願意聽從勸解。女孩兒壓根就不想聽解釋,就算媽媽再三勸說自己也無濟於事,認定了的事情就是這樣了,沒有辦法改變。
這也是觸覺失調的孩子,非常明顯的一個特徵:執著。
這個執著指的並不是孩子們追求自己的夢想不顧一切的執著,更大程度上,是「軸」。
成年人眼裡的「軸」其實代表的是不好的一個意思,說明這個人刻板固執,不講人情也不懂變通,是非常死板,不受人歡迎的行為。那麼為什麼觸覺失調的孩子也會這麼「死板」呢?
因為信息反饋給孩子太多,處理紊亂。
就像安迪用幾十年的時間也走不出兒時的陰影,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一樣,孩子是沒有辦法通過這樣的「磨合」去解決自己觸覺失調的問題的,這也提醒我們的家長,在幫助孩子解決觸覺失調問題時,不能盲目強硬。
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弱。
觸覺失調的孩子總是有許多「怪癖」,比如不能動自己的東西,不可以碰自己等,這些小小的規矩都是在畫地為牢,孩子們想用這些的方式保護自己。
對朋友設定了很多「規矩」的孩子是得不到他們的喜歡的,誰願意在交朋友的時候還一本正經、規規矩矩的呢?
甚至還有很多自己都不喜歡的條例。所以一旦孩子們感受到他人的排斥,就會拒絕來往。
然而,這些觸覺失調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是「生病」了,需要「啄木鳥」醫生來為自己醫治。自己得不到朋友的喜歡,孩子們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改變自己,迎合他們,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另一種是堅持自己,忽視他人,繼續做最「真實」你自己。
顯然,觸覺失調的小朋友們都會選擇後者。
觸覺失調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這一點是比較理解也是很常見的,孩子寫作業不專心、上課容易坐不住,吃飯的時候動來動去,都是「觸覺失調」在搗鬼。
那麼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就難以用心,孩子一心多用了,學習的效率就容易下降,成績退步和學業跟不上別人,這些都成為了「情理之中」的事情。有的時候,孩子不是不喜歡學習,而且有些力不從心了。
不管孩子們對此的反應如何,家長們都要幫助孩子緩解症狀,解決問題。
四、家長應該如何改善孩子「觸覺失調」的狀況?
小米有非常明顯的觸覺失調表現。
一天,媽媽帶著孩子去商場逛街,走著走著看見了一家麥當勞,孩子告訴媽媽想吃一個冰淇淋,媽媽想著夏天這麼熱,而且還有偶爾吃一點冰淇淋也不會太影響身體,於是就帶著孩子去買冰淇淋。
打開門,店內高朋滿座,根本沒有多餘的位置了,這可讓小米和媽媽兩人落了個空,本來還想乘機休息一下的,這下看來是不可能了。
但是孩子仍然沒有放棄吃冰淇淋,媽媽看了看四周,發現甜品站的人還挺少,就帶著孩子去外面的甜品站排隊等著買孩子的冰淇淋。
本來孩子還東想西想,非常開心的等待著,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排著排著突然人多了起來,小米這下可不一樣了,神情慌張,感覺眼淚都要溢出來了。
排隊的人還在繼續增加,隊伍越來越擁擠。
孩子哭著問媽媽:「媽媽我不想排隊了,我害怕。」
面對孩子的哭訴,小米媽媽一頭霧水,這是怎麼了?
小米正是因為看到密集的陌生人群,孩子擁擠的隊伍而感到了恐慌,觸覺系統反饋信息過多,引起了孩子的焦慮。
面對孩子「觸覺失調」的狀況,這時父母該怎麼辦呢?
先帶孩子離開當前環境,安撫孩子。
短暫的安慰對孩子來說是無效的,這樣只能加劇孩子緊張焦慮的心情,所以這個時候勸說、兇孩子都是無濟於事的。
先帶孩子離開他恐懼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在一個舒服的環境中平靜自己,這是父母碰到孩子的觸覺失調狀況最先應該做的,只有請平穩了孩子的情緒,才能進一步和孩子溝通,詢問情況並解決問題。
刺激觸覺。
有學者表示,觸覺敏感來源於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對觸覺刺激的缺乏,才讓孩子的觸覺失調,同時家長對孩子存在過度保護。
比如冬天穿的多,平常吃的多,家長總是抱在手上,而不讓孩子自己行動,怕地板硬等等,觸覺接觸量少,直接影響孩子的觸覺發展。
比如冷熱水刺激、沙土遊戲。通過對孩子身體感官的影響和訓練,增加孩子的觸覺意識,提高孩子的反應力。在安全的範圍內,增加減少訓練的量和程度,讓孩子在整個過程中能體會到變化和差異,從而增加認知。
接受正規的教育訓練。
如果家長們自己嘗試未果,或者希望孩子能夠正確、快速的改善,不妨了解一些教育機構和訓練機構,讓專業的人士來為孩子解決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把孩子交給陌生人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家長們要注意分寸,提前讓孩子適應,告訴孩子我們的目的和方法,不要強行讓孩子接受,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並不能幫助孩子很好的解決問題。
孩子觸覺失調是一個大問題,不僅導致孩子小動作多,也容易影響孩子的生活成長,父母應該明白這其中的問題所在,並幫助孩子解決。
對於孩子的觸覺失調,你有什麼經驗或者看法嗎?來評論區留言,期待你的分享。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