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觸覺遲緩……你的寶寶可能存在這些問題,你知道嗎?

2020-12-11 慢學園國際幼兒園

前兩天一位朋友說她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把5+4算成等於1,並且一直堅持自己是對的,朋友狠狠地批評了她的孩子,但是過後反思起來老是覺得有問題,就詳細地詢問了孩子。

結果發現,孩子並不是因為粗心大意才算錯的,而是看串行了,把加號錯看成了下一行的減號,而且這種看串行的現象並不是偶爾出現。

諮詢過專家後發現,孩子是因為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導致不能夠平衡閱讀,所以才會老是出現看串行的情況。而其實在孩子三歲之前如果進行過系統專業的視覺追蹤能力練習的話,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科學上認為0-3歲是孩子大腦和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有人說「三歲之貌、百歲之才」,意思是說3歲之前形成的才華能決定他的一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看到老」。

在 0~3 歲嬰幼兒突觸飛速發展期間,適當給予他們豐富的刺激,能夠促進其突觸的發展和神經通道的建立,進而強化其學習能力,促進以後的學習發展。

人類大腦皮層神經元突觸(連接)數量的發展(從左到右):新生兒、1個月、9個月、2歲、成年

很多家長都覺得對於孩子的教育,等到上了上幼兒園才算是開始,0-3歲隨便帶著玩玩就行了。

其實不然,在0-3歲期間接受早期教育,不僅可以對孩子的智力發育以及身體發育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更可以科學地觀察並解決孩子所存在的感統失調或者觸覺遲緩等問題。

感統失調

觸覺遲緩

感統失調的孩子可能不太願意到密閉空間中去,並且和別的小朋友一起跑著玩耍的時候,很容易摔跤。

而觸覺遲緩並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但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觸覺遲緩的孩子一般情緒比較暴躁,並且會出現打人的問題,甚至會在未來選擇職業的時候一般會有很大的局限性。

對於感統失調、觸覺遲緩這些問題,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難以去發現,並且及時的去進行專業的針對性的訓練。

相關焦點

  • 感統失調的早期症狀,你家寶寶有嗎?
    據統計,在中國,感統失調的寶寶特別多,尤其是大城市,主要是因為養育環境、養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感統失調,讓很多家長們緊張,很多家長不知道自家寶寶是否屬於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有哪些早期症狀?1語言發育遲緩感統失調的寶寶聽力檢查一般沒有問題,但他們卻不能專心聽別人的話,也不會對別人的話作出相應的行為反應,讓人覺得他們好像根本沒聽見一樣。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所以綜合來講,感統失調目前還是一個有待確定的說法,並未得到國際上相關專家的統一認可,也還沒有明確的醫學臨床診斷把感統失調歸為疾病。 我的寶寶真的感統失調嗎? 然而,當感統失調來到中國後,大大小小的早教機構就如獲至寶,多了一個讓家長為早教課買單的利器。
  • 家長對感統失調的六大誤區,你佔了幾個?
    前段時間,央視新聞點名「感統失調」這件事兒,我家宸寶也是感統失調寶寶,語言遲緩。作為家長你知道感統失調的具體表現嗎?它包括視知覺失調、聽知覺失調、觸覺系統失調、前庭系統失調、本體系統失調等幾種類型,每種類型的行為表現不同。
  •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問題,跟家長有關係嗎?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也就是為什麼家長所說的「小孩越長大越不乖,越長大越笨」的原因。的確,孩子們的很多感統問題都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我們不妨來分析分析,孩子的感統問題是如何造成的?
  • 如何區別自閉症、感統失調、發育遲緩?
    自閉症、感統失調、發育遲緩往往都有相同的行為表現,如喜歡跑、怕洗頭、怕陌生人、不喜歡擁抱、語言發育遲緩、自言自語、吃手、愛咬東西、不喜歡和人玩、和其他小朋友沒怎麼交流、沒有眼神、不聽指令等。那應該怎麼區別是自閉症、感統失調還是發育遲緩呢?
  • 3-12歲的孩子家長請注意,孩子出現這些問題,可能是感統失調了
    很多寶媽都知道,孩子的成長發育很重要。1到3歲的寶寶們注意力不易持久;動作表現笨拙,口齒不清,不喜歡說話;脾氣不好,易暴躁,而且不喜歡吃飯。3—6歲學齡前期的寶寶們,動作技巧不協調;塗色、剪貼、寫字有困難;走路不平穩容易跌倒,易哭、情緒不穩定、挫折忍受度低;喜歡獨處。家長們就該注意了,寶寶們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了。
  • 寶媽們,孩子的感統失調要重視起來哦
    可是各位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寶寶的種種不當行為和奇怪的表現,並不是性格不好,也有可能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呢?可能很多新晉寶媽們都聽說過「感統失調」,但幾乎沒人清楚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問題,因為感統失調在孩子3歲之前是很難被家長察覺到的,所以很多家長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寶寶存在感統上的問題。
  • 是什麼讓你的孩子感統失調?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昨天的文章裡講了感統失調的一些症狀,之前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家長可能對感覺統合有了初步的認識。我也收到了不少媽媽的信息,想諮詢是什麼讓孩子感統失調的呢?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感覺很多症狀都存在呢?
  • 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感統失調!如何預防?
    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家長就會問:「老師,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會有什麼表現?」 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會有很多表現:如: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較多、語言發育遲緩、身體協調能力差、學習能力弱、怕生,不會交朋友、愛咬人,打人、平衡感弱,容易摔跤、孤僻、膽小愛哭粘人不自信、在家小霸王,在外小綿羊.......
  • 嚶智優分享: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危害,作為家長你竟然不知道?
    聽起來有點神秘,用簡單點的話來講,就是當你聞到飯香的時候,你能夠準確地找到椅子並坐在餐桌前,拿起筷子或勺子,大口地吃飯。 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是個普遍現象,一旦大腦無法有效整合我們身體各個感覺器官所傳達的信息,就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 全智嘉丨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作為家長你竟然不知道?
    首先是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過程,大腦要學習接收和理解來自身體各個部分的感覺,學會對這些感覺進行判斷和反應,並且慢慢學習控制身體去執行大腦的決定;然後身體的感覺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反饋信號,提供大腦有關的信息,幫助發展出更為有效的行為反應。  聽起來有點神秘,用簡單點的話來講,就是當你聞到飯香的時候,你能夠準確地找到椅子並坐在餐桌前,拿起筷子或勺子,大口地吃飯。
  • CCTV點名「感統失調」,抓住孩子關鍵期很重要!
    日前,中央電視臺CCTV13新聞頻道對感統失調進行了專題報導。 央視新聞頻道官方認證: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學習困難,表達能力差,語言發育遲緩等狀況,要警惕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需要針對性的訓練。
  • 感統失調是什麼?原來這麼多父母還不知道
    感統失調是什麼?想必很多父母對這個詞還很陌生。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愛麗絲博士提出,最早發現大概有10%~30%的寶貝會出現感統失調的症狀。 許多寶貝與正常兒童相比,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比如語言發育遲緩、黏人、愛哭怕黑、脾氣暴躁、不安、學習障礙、性情孤僻、笨手笨腳、運動協調性差等表現,但是很多父母都認為這是寶寶天生的性格原因造成的,其實,這是一種心理不良的反應現象,醫學上把它稱作「感覺統合失調」。
  • 感統失調是什麼?原來這麼多父母還不知道
    感統失調是什麼?想必很多父母對這個詞還很陌生。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愛麗絲博士提出,最早發現大概有10%~30%的寶貝會出現感統失調的症狀。許多寶貝與正常兒童相比,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比如語言發育遲緩、黏人、愛哭怕黑、脾氣暴躁、不安、學習障礙、性情孤僻、笨手笨腳、運動協調性差等表現,但是很多父母都認為這是寶寶天生的性格原因造成的,其實,這是一種心理不良的反應現象,醫學上把它稱作「感覺統合失調」。感統失調是病嗎?
  • 免費感統講座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美嬰教育
    9月20日晚,感統專題線上講座正式開啟,帶領你全面了解感覺統合,揭開感統訓練的奧秘,助你成為一名資深感統訓練師~大腦活動的最基本過程就是大腦通過我們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身體獲取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信息,然後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判斷、比較等等,做出適應性的反應,也就是正確的反應,這就是感覺統合。
  • 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感統失調是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主要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感統失調的小孩,步入社會極有可能在這6個方面存在問題:01聽不明白話,理解能力差聽覺感不良的孩子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布置的作業。
  • 感統失調孩子的一天:我很辛苦,可是你卻不知道……
    感覺統合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的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大腦統合這些感覺信息之後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就是感覺統合。感統失調則是指「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藥力是無效的,必須通過訓練才能糾正。
  • 感統系統失調
    1、坐不住、小動作多。2、注意力不集中。3、寫作業拖拉。等系列問題,從心理生理上改變孩子現狀。臻愛暖陽兒童成長學院是一家以心理學為基礎專業提升兒童能力的成長機構。針對2-12歲語言發育遲緩、社會交往障礙、感統失調等現象的兒童及能力提升的培優機構,是目前濰坊市內為數不多擁有專業師資隊伍的能力提升培優機構。
  • 感統失調的這些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
    據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專家透露,每年開學後的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少孩子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問題而到醫院檢查。這些孩子經過專業全面的測量評估後,大多被診斷為感覺統合失調。去年CCTV央視新聞頻道,就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話題做了詳細的報導。統計數據顯示,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
  • 別總怪孩子學不好,先搞明白啥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的孩子聽力檢查一般沒有問題,但他們卻不能專心聽別人的話,也不會對別人的話作出相應的行為反應,讓人覺得他們好像根本沒聽見一樣。並且,他們想要說話的時候,也常常不知道怎樣用語言來表達,表現出一定的語言發育遲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