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孩子的感統失調要重視起來哦

2020-09-23 哈沐德國際早教中心

寶寶不喜歡被人抱,或者一到洗澡時就開始哭鬧個不停,不管做什麼都只有一分鐘熱度,大人說話經常充耳不聞,一天到晚動個不停......

以上的行為可能在各位寶媽眼中是孩子脾氣大?叛逆?可是各位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寶寶的種種不當行為和奇怪的表現,並不是性格不好,也有可能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呢?可能很多新晉寶媽們都聽說過「感統失調」,但幾乎沒人清楚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問題,因為感統失調在孩子3歲之前是很難被家長察覺到的,所以很多家長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寶寶存在感統上的問題。

究竟什麼是感統失調呢?哈沐德小編今天跟大家簡單做下介紹。感統的全稱叫做感覺統合,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本體感這些感覺信息輸入大腦並組織起來,經大腦的統合完成對於外界的反應,感統是大腦與身體協調發展的基礎。而失調說白了就是外部的感官刺激信號無法在大腦的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導致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其實,各位寶媽看到這裡也不用擔心,感統失調不是病,但是在孩子小時候家長們需要及時進行幹預,因為孩子長大後就無法改變了。

在寶寶的0-3歲是感統訓練的關鍵時期,需要家長們提前注意起來。像孩子有感統失調的情況,基本會有如下特徵:

1.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這種情況就是像有些孩子不能專心聽別人的話,也不會對於別人的話做出行為反應,讓家長覺得孩子好像沒聽見一樣,有時候,想要表達不知道怎麼表述出來,有一些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

2.玩耍時,技巧不如其他小朋友

像一些感統失調的孩子是無法把感覺信息進行有效的結合,可能像平時不會組裝一些複雜的玩具,可能在玩耍過程中抗幹擾能力差,遇到危險不知道躲避。

3.不喜歡與小朋友玩手工勞動和一些益智遊戲

像一些手工益智小遊戲需要孩子手眼進行配合協調,但是這類孩子不會用工具,不會拼圖,所以對於一些動手的小遊戲就提不起興趣。 4.不會爬、跳、跑、鑽

感統失調的小朋友與同歲的小夥伴相比,一些爬、跑、跳動作不是很靈活,做起來比較吃力,還有時候在跑跑跳跳的時候,容易出現摔跤的情況。

5.反應敏銳,容易焦躁不安

觸覺敏感的孩子他們的反應非常敏銳,討厭別人的靠近及觸摸,對於一些集體活動也非常的抗拒,心裡容易產生害怕的情緒。

以上就是一些感統失調的特徵,但並不是以偏概全,各位寶媽們如果有任何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最好還是去諮詢專業的早教中心老師,這樣最起碼可以保證給予我們自己一個專業的答覆。


相關焦點

  • 原來孩子感統失調,不重視會怎樣?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孩子都出現了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太多的家長不引起重視,或者是重視了不知道該如何加強和防範,那今天小艾就給大家談談感統失調的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讓我們的家長也可以及時發現進行幫助孩子改善。
  • 感統失調的這些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
    據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專家透露,每年開學後的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少孩子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問題而到醫院檢查。這些孩子經過專業全面的測量評估後,大多被診斷為感覺統合失調。去年CCTV央視新聞頻道,就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話題做了詳細的報導。統計數據顯示,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
  • 孩子感統失調不要怕,試試這5種訓練,0到6歲的寶媽必看
    老師覺得事情有些嚴重,就建議帶卡卡去醫院檢查一下,結果查出是感統失調。很多家長可能會問,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包括前庭功能失調、本體覺失調、觸覺功能失調、視覺功能失調、聽覺功能失調。總的來說就是孩子的身體和大腦的協調性出現了問題,致使兩者不能很好的同時工作。智力是不受影響的,不過會影響孩子優勢的發展,孩子的很多特長都施展不出來。
  • 孩子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父母要儘快重視起來
    引起「感統失調」症狀的原因有哪些?父母應該如何針對「感統失調」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感統失調」的作祟。,還能讓孩子了解「凡事要靠自己」的道理。>「感統失調」症狀。
  • 孩子語言感統嚴重失調,竟是父母一手促成,有你家孩子嗎?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語言發展,在外面我們可以看見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報語言培訓班,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發音標準,語速的快慢等,因為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將來,所以家長都特別的重視。一個家長在群裡問了之後,後面有很多家長都出來了和第一個家長說的情況差不多是一樣的,接下來就是寶媽們的猜測,聽見微信的鈴聲響個不停,拿起手機一看全是寶媽們猜測的結果,是孩子的哪些地方出現了問題,有些家長還提議說有誰約著一起去醫院看看孩子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孩子的一些感統出現了問題,父母從來沒有好好想想是不是其他原因,只要是孩子哪裡不對就是孩子身體出現了問題,也沒有想過是不是做父母的自身問題
  • 感統失調家長知多少?
    Q:什麼是感統失調?Q:感統失調的孩子學習成績會受到影響嗎?A: 是的,感統失調的孩子在專注力,認知能力方面都會有一定的缺陷,這必然會給學習帶來困難。Q: 哪些孩子比較容易感統失調?A: 從小生活在比較封閉的城市中,活動空間比較狹窄,活動量缺乏,缺少對大自然陽光,水,土接觸的孩子更容易感統失調。目前北上廣大城市中感統失調的比例高達80%以上。
  • 矯正兒童大腦發育不足:寶媽們,你們的孩子做感統運動了嗎?
    她們說,你孩子是大腦的感覺統合方面出了問題。 (註明一下,我自己認為,感統的全稱,應該叫大腦神經系統感覺綜合系統。) 這位同志並不是醫生,對我兒子的情況純屬猜測,對我們當時也是各種嫌棄,沒讓我們入小學,但卻立刻提醒了我。 最近兩年的治療,家長們在醫院裡相互交流和摸索,都成了半個大夫和專家。百度上也說,各種腦類疾病都是因為大腦神經系統功能發育失調引起的。
  •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
    覺得聰明伶俐,但是動作不協調、笨手笨腳,他們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要比同齡的孩子讓家長多操心……這些孩子究竟是怎麼了?2、寶寶一個月以上要經常讓寶寶練習趴著、抬頭。3、多抱抱孩子、多和寶寶有一些肌膚的接觸。4、給予爬行、鑽洞等探索的機會,鍛鍊腰和手的力量。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少,不管是在學齡前還是在學齡後,普遍老師都會反應這些孩子們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與人交流有問題,考試馬虎,讀書跳行。
  •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麼?怎麼預防寶寶感統失調?
    孕期瑜伽的時候,就一直聽老師講,這些動作能預防寶寶感統失調。後來接觸各種早教信息,又看到大量文章在講寶寶感統失調。感統到底是什麼呢?最近針對這個學習,才明白,感統感統全稱感覺統合,「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感統失調有哪些常見表現呢?1、 躲避接觸。一定要抱著某個物體才有安全感,不愛身體接觸。
  • 寶爸寶媽們,不要催啦!感統教具大揭秘又來啦
    前幾天,小編推了一篇關於感統教具大籠球的講解,後臺就陸續收到許多寶爸寶媽們的留言,都要求再講解下其他感統教具。 紛紛表示帶著孩子上感統訓練課程,每次都看見老師帶著孩子在各種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感統器材上訓練,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積極配合,家長們都忍不住想嘗試一下
  • 孩子有這些表現的話,可能是感統失調的情況,家長要及早預防
    即便這樣,小夢當時的男友還是決定和她結婚,婚後兩人也不太在意這件事,各自奮鬥工作還房貸,誰知這孩子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到來了。小夢覺得這孩子是上天恩賜,本來是被醫生判定不孕的體質卻意外懷孕,因此就算有經濟壓力也要生下來。因為體質的原因,小夢選擇了剖腹產。因為孩子來的意外,小夢也沒了解多少孕產知識,她發現自家寶寶翻身、爬行都比別家孩子晚,感覺孩子做事還有些慢半拍,小夢起初沒在意,只覺得這孩子只是發育晚。
  • 孩子走路跌跌撞撞,可能是「感統失調」作祟,家長要及早幹預
    文丨C媽學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收藏)​鄰居小趙家的孩子現在已經兩歲多了,可是每當看到他家小孩走路的樣子時,大家總是忍不住嘀咕起來,因為小孩走路總是搖搖晃晃的,就好像隨時會摔倒一樣。所以孩子現在兩三歲,走路還搖搖晃晃的,小趙也就沒當回事。但面對很多鄰居的疑問,小趙也忍不住懷疑了起來,生怕是孩子大腦發育存在什麼問題。但醫生在仔細檢查後表示,他家孩子的大腦發育並沒有任何問題,孩子之所以走路搖搖晃晃的,其實是因為孩子的感覺統合出現了失調,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表現。
  • 是什麼讓你的孩子感統失調?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昨天的文章裡講了感統失調的一些症狀,之前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家長可能對感覺統合有了初步的認識。我也收到了不少媽媽的信息,想諮詢是什麼讓孩子感統失調的呢?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感覺很多症狀都存在呢?
  • 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一回事
    不知道家長們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這些事情:孩子總是坐不住,比如看書,寫作業時一會趴著一會躺著,一會又要上廁所,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也不專心,總愛做些小動作。可能有些父母認為這只是孩子的小毛病,等長大就好了。但有研究表明,這類對孩子身體控制能力太差的孩子,其實是「感統失調」了。一、什麼是「感統失調」百度百科是這麼解釋的:「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
  • 3-12歲的孩子家長請注意,孩子出現這些問題,可能是感統失調了
    很多寶媽都知道,孩子的成長發育很重要。1到3歲的寶寶們注意力不易持久;動作表現笨拙,口齒不清,不喜歡說話;脾氣不好,易暴躁,而且不喜歡吃飯。3—6歲學齡前期的寶寶們,動作技巧不協調;塗色、剪貼、寫字有困難;走路不平穩容易跌倒,易哭、情緒不穩定、挫折忍受度低;喜歡獨處。家長們就該注意了,寶寶們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了。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記者丨蔣超 沈興超日前,成都90後新手媽媽李女士在給孩子選早教班時,從課程顧問口中聽到了一個新詞——「感統失調」。「對方將孩子注意力差、行為習慣不好都歸咎於感統失調,(跟我說)如果不及時糾正,未來將影響孩子成長,還說剖腹產也是影響娃娃感統失調的原因」,李女士既驚嚇又懷疑:「聽起來很懸,總覺得像忽悠。」
  • 不重視感覺統合失調,家長後悔一生
    如果您的孩子也有類似的情況,請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同時也不要過多的懲罰孩子。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現代家庭中感統失調的孩子高達85%以上,其中約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統失調。
  • 心理學筆記:孩子感統失調有問題,是真的麼?
    寶媽寶爸加油站原創作品,作者:若水,版權所有。上發展心理學的課,老師講到有人會諮詢兒童相關的問題,根據他的多次諮詢經驗,一般來說,其實兒童的很多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現實中,有時候人可能會說孩子有感統失調的問題,老師說,事實上這些多半情況下孩子都不存在這種問題,因為比如說感統失調問題,事實上孩子的感覺和知覺統一,一般在三歲之前就完成了。那一般來說,很少孩子有這種障礙,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換一個角度。就是說每個孩子他擅長的地方是不一樣的。
  • 淺談一個感統失調的病歷
    講一個我接診的感統失調的孩子。男孩,小名果果,剖宮產,早產,出生體重3200g,母親沒有高危史,27周歲生多多。因沒有母乳,孩子一直人工餵養。後又給孩子做了感統評估,孩子的本體感覺及前庭覺均有問題,診斷為中度感覺統合失調。後一直在我們醫院訓練,先是感統課程訓練,認識數字後又給孩子加上腦電生物反饋及注意力訓練課程。果果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小班中班和其他孩子沒有差異,到了大班老師反映孩子上課坐不住,怕他上小學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