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這幾類人春節暫不回家!過年還能吃冷凍食品嗎?哪些情況要...

2020-12-25 金華市場監管

12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3例(上海6例,廣東3例,內蒙古2例,四川2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遼寧);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9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80人,重症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85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確診病例4149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864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2月21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24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190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6867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893304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7850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7例(境外輸入11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9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214例(境外輸入182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9049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8237例(出院6910例,死亡131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6例(出院46例),臺灣地區766例(出院627例,死亡7例)。

目前我國未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輸入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從我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當然,我們還會繼續高度關注,密切監視病毒的活動情況。

「中國研製的新冠疫苗非常安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我國的新冠疫苗在前期開展的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以及我國依法依規在自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經開展的近百萬人次的疫苗緊急接種,都充分顯示了我國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不良反應,但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專家:不建議新冠疫苗和HPV疫苗同時接種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關於接種新冠疫苗禁忌表示,不建議同時接種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時由於沒有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孕婦也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

接種新冠疫苗後可能出現這些不良反應!

如果有這種情況要就醫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目前根據前期臨床實驗的結果和緊急使用接種的一些信息,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的常見的反應,和其他滅活疫苗相比沒有太大的差別。

不良反應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局部有一些反應,還有就是出現全身反應。局部反應包括注射之後局部的疼痛、腫、癢等,這些都是一般反應;在全身反應方面,現在監測到的主要有發熱,還有一些個別的接種者出現疼痛,也有乏力的情況發生。

局部的反應也好,一般反應也好,一般是不需要處理的。如果發熱超過38.5℃,或者局部紅腫特別厲害,這種情況就需要就醫,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情況出現。

食用冷鏈食品引發感染?吳尊友:風險非常低

12月2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因採購或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發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吳尊友介紹,第一,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片段的檢測都會顯示核酸陽性,因此,查出核酸陽性,並不代表具有傳染性。

第二,實驗室檢測病毒核酸時,有一個客觀指標叫Ct值,這個值越大,比如大於30,說明汙染程度小,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小;Ct值越小,比如小於30,汙染越嚴重,接觸後造成感染的風險就越大。我國在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中檢出的核酸陽性,絕大多數屬於汙染輕的,極少數屬於汙染嚴重的。一般來說,只有長期反覆接觸這些汙染物品,才有可能造成感染,如物流工人等。

第三,即使購買了汙染食品,只要注意手部衛生、生熟分開,對案板及時清洗,也不會有太大可能造成感染。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元旦春節出行!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

如果需要出行,建議大家,一是減少人員流動,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減少不必要出行,鼓勵春運期間錯峰返鄉返崗。對於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出行。如果準備跨地區出行,要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中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行。要備好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用於路上使用。

二是減少旅途風險。交通運輸場站和交通工具節日期間加強通風、消毒等措施。乘客乘坐飛機或火車要遵守秩序、有序排隊,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等個人防護,儘量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數,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同時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監測。

三是減少人員聚集。節日期間,儘量減少聚集性活動。企事業等單位舉辦聚會等活動應當控制人數,50人以上活動應當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提倡家庭每天注意開窗通風。

四是加強健康科學知識宣傳教育。各地要加強節日期間新冠肺炎防控和安全出遊知識宣傳,引導公眾加強自我防控,提倡人群聚集和密閉場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

五是發現發熱、乾咳、乏力等可疑症狀,要及早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口罩」一詞出現近20次,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戴口罩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北京正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商超、餐飲單位、賓館飯店、農貿市場、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和影劇院等重點場所,要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從事冷鏈、快遞外賣、計程車(網約車)、公共運輸、醫療衛生等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佩戴口罩。

市民應隨身攜帶口罩。

4種情況要戴口罩

劉曉峰提醒廣大市民,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在遇到自己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及時佩戴口罩——

1.去往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封閉擁擠場所時必須佩戴口罩;

2.前往醫院就診人員、陪護探視人員、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接觸其他人員或外出時必須佩戴口罩;

3.在與他人1米內近距離接觸、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電梯必須佩戴口罩;

4.年老及體弱者、有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張伯禮建議: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

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疫情出現零星散發的情況?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

在17日舉行的2020中國·海口中醫藥產教融合國際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

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那幾天放假;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張文宏回應海鮮還能吃嗎?

新冠病毒的物傳人現象不會改變國家對疫情總體的把控能力。目前有冷鏈傳人情況,但基本都是市場、物流等第一接觸點的人員感染,沒有因吃凍肉、海鮮而感染的病例,不必過於恐慌。我們應保持警惕,注意人群聚集時的傳染病防控。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聞聯播、第一財經、東寧發布、深廣電第一現場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這幾類人春節暫不回家!過年還能吃海鮮嗎?這詞發布會上被...
    同時由於沒有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孕婦也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接種新冠疫苗後可能出現這些不良反應!如果有這種情況要就醫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目前根據前期臨床實驗的結果和緊急使用接種的一些信息,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的常見的反應,和其他滅活疫苗相比沒有太大的差別。
  • 這幾類人不建議春節出行!今年過年還能吃海鮮嗎?
    我國在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中檢出的核酸陽性,絕大多數屬於汙染輕的,極少數屬於汙染嚴重的。一般來說,只有長期反覆接觸這些汙染物品,才有可能造成感染,如物流工人等。第三,即使購買了汙染食品,只要注意手部衛生、生熟分開,對案板及時清洗,也不會有太大可能造成感染。這三類人群不建議元旦春節出行!
  • 今年春節還能回家嗎?專家研判來了!
    今年春節還能回家嗎?專家研判來了!進入冬季,多地疫情同時出現,冷鏈食品的管理難度增大。進入12月份之後,國內已經有十幾個地方發現了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情況,12月份走過了一大半兒,春運,也就不遠了,人物同防如何做到?怎樣才能讓我們過一個安全的年?
  • 今年春節還能不能回家過年,權威解答來了
    春節還能回家嗎?張伯禮院士也給出了最新建議。圖源:新華社聚集性病例仍然可能會「地鼠式」發生張伯禮院士指出,近期全國多地先後發生近多起聚集性疫情,其中黑龍江、山東、遼寧、大連等多地的集聚疫情一年內甚至出現了不止一次。
  • 進入冬季,多地疫情同時出現,春節還能回家過年嗎?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 盧洪洲:我們如何去加強管控,而不是一味地杜絕,一味地去堵,那麼我們要有這個自信,要有信心,其實我們有非常科學的手段,我們都可以非常科學的,非常精確的能夠明確到底它有沒有汙染,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一味的就全部就禁止這種冷鏈的進口。疫情+考研,你準備好了嗎?
  • 元旦出遊需要核酸檢測嗎?春節還能不能回家?
    馬上就要元旦放假了,還能出去玩嗎?是否需要核酸檢測?春節還能回家嗎?元旦出遊需要核酸檢測嗎?今天上午,嬸兒剛剛解釋了通信行程碼「遼寧省大連市」變成紅色,但代表通行權限的箭頭依然為綠色,不影響正常通行。(點擊查看)
  • 過年還能回家嗎?院士給出建議,農民工的處境「讓人心疼」
    過年還能回家嗎?院士給出建議,農民工的處境"讓人心疼"艱難的一年終於快要過去,我們每個人對這一年的印象想必都十分的深刻,尤其是對於農民工而言。本身今年外出務工的時間就相對較晚了,而且"返鄉潮"比往年來得更早了一些。所以過年還能回家嗎?
  • 春節能回家過年嗎?
    春節能回家過年嗎?市民在購買冷凍冰鮮產品時,應到正規的市場和超市,並在指定區域進行購買。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可要求查看已消毒證明。選購冷凍冰鮮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及包裝表面,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來挑選。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 今年春節還能回家嗎?多位專家做出判斷!
    今年春節還能回家嗎?多位專家做出判斷!這讓很多人開始擔心元旦假期能否出行?今年春節還能回家嗎?據此,多位權威專家給出研判。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
  • 廣州南沙採樣59243人,結果出來了!今年還能回家過年嗎?
    截止12月21日上午11:00時,實際完成採樣59243人,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暫未發現社區傳播。(攝影:通訊員 齊華偉 郭雯珺)現在還能出境旅遊嗎?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專家這樣解讀!1不要出境旅遊不要去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 局部疫情反彈,過年還能回家嗎?答案來了
    進入冬季以來,多地發生局部疫情反彈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我國局部地區疫情出現小幅反彈的情況?明年春節假期人們還能否返鄉過年?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昨日在京對話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他表示,即便春節期間人群流動規模大,但明年春節大家還是可以放心回家過年。「有了這一年的疫情防控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
  • 疫情出現局部反彈,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聽華西專家怎麼說
    那麼,進口冷凍食品是否還能食用?食用應注意哪些問題?由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單位製作的《一周醫講 安有話說》欄目正式上線,為公眾進行醫療科普、闢謠服務。為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對以上問題進行了解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
  • 過年了,哪些零食不建議當「年貨」採購?父母應儘量避開這幾類
    距離過年已經不到一周了,不知道大家的年貨都安排妥當了嗎?每年的年貨,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零食。看著超市裡的零食個個包裝精美,還有好看可愛的圖案,連大人看著都忍不住心動想買,更何況孩子呢?可我們也知道,這些零食雖然好看,實質上卻並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也可以算是「美味的炸彈」,孩子如果養成了吃「垃圾零食」的習慣,就很難再戒掉了。為避免此情況發生,我們應當在選購的環節,就進行把關。這幾類零食過年應少買過年過節的,家中總會來幾批客人。
  • 最新疫情通報 | 過年還能回家嗎?張伯禮建議↘
    最新疫情通報 | 過年還能回家嗎?張伯禮建議: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疫情出現零星散發的情況?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
  • 鍾南山稱新冠出現「環境傳人」,春節還能不能回家
    春節還能回家嗎?張伯禮院士也給出了最新建議。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聚集疫情頻發,春節還能回家嗎?聚集疫情頻發,如何降低進口冷鏈引發的感染風險?防控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春節還能不能回家?這就能在第一時間把病毒阻斷,不讓病毒漫延發展。第三、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錯峰出行。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那幾天放假,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
  • 進口冷凍食品安全,還能吃嗎?如何有效避免被進口冷凍食品感染?專家...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對「消費者非常關心現在的進口冷凍食品安全,還能吃嗎?如何有效避免被進口冷凍食品感染?」作出解答。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的和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主要是流通環節,主要是在搬運、在操作環節引起的傳播,並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家都不會因噎廢食。
  • 曾光:春節期間可放心返鄉,但這類人不建議長途春運
    進入冬季以來,多地發生局部疫情反彈的情況。今年春節期間我們還能不能安全地返鄉過年?據廣州日報報導,13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即便春節期間人群流動規模大,但春節期間大家可以放心回家過年。
  • 冷凍食品解凍後還能再凍嗎?
    而且電商的發展,也讓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網上購買冷凍的食品。但是有時候買的肉類比較大包或比較大塊,拿出來解凍後,一次又吃不完,怎麼辦呢?冷凍食品解凍後還能再凍嗎?冷凍食品怎麼吃才健康?冷凍食品解凍後還能再凍嗎?
  • 春節能回家過年嗎?多地明確需滿足這一條件
    臨近春節國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現象能否「回家過年」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國家衛健委9日表示倡導在工作地過年再如,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詢問,現居成都,去年過年就沒回去,今年過年回家,一直位於低風險地區,回家需要什麼手續或者證明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委督查室1月8日回復稱,我們倡議非必要不返鄉,如確需返鄉,要攜帶近7日內核酸檢測證明並提前2天向所在村、社區報備,返鄉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
  • 怎樣吃最「新鮮」冷凍肉?一表讀懂5類冷凍食品的保質期
    你可能有這樣的疑惑:冷凍食品應該如何挑選?解凍後的肉是否影響口感?吃肉要吃新鮮的,但平時家中不可避免地會儲存一些凍肉。冷凍肉最「新鮮」的吃法是什麼?以下為你總結常見速凍食品的「保質期」。凍肉如何吃出「鮮」要想把凍肉吃出新鮮感,分為以下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