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底伊樂
巴西《環球報》在10月24日曾報導,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當天宣布,將取消中國與印度兩國遊客和商務人員入境巴西的籤證要求。在同中國領導人會談時也表示,歡迎更多中國遊客赴巴西旅遊並給予免籤待遇。
巴西方面尚未宣布對中印遊客免籤的具體實施措施和細則,但巴西總統的首次訪華,帶來的利好政策卻是我們背起行囊一探究竟的動力之一。中國也成為了巴西取消籤證要求的第一個發展中國家。
據說,巴西籤證在原來並不是那麼好辦的,政府對申請資料的審核程度絲毫不亞於申根籤證。也正因如此,曾有人們戲稱申請巴西籤證的難易程度,宛如體操運動員表演「前空翻外加託馬斯全旋」。
之前想去巴西看場足球或許還會被籤證的繁瑣程度所顧慮,如今,一場說走就走的「看球之旅」或許可以安排上了。
況且,巴西可不止有足球的魅力。熱情四射的狂歡節,神秘的亞馬遜雨林、伊瓜蘇大瀑布、千湖沙漠,以及地道的美食,都會成為這一路上驚喜的收穫。
與此同時,為了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遊玩,巴西旅遊部長馬塞洛表示,巴西的目標是未來幾年每年訪巴的中國遊客達到60萬人次。在此之前,據巴西旅遊部的資料顯示,這一數據僅約為6.5萬人次,且中國遊客在巴西的花費約為455元人民幣/天。此外,人們最愛遊覽的目的地集中在聖保羅、裡約熱內盧、伊瓜蘇和瑪瑙斯等地區。
這一次,不妨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到底有什麼值得探索的地方,能超乎你的想像。
前往巴西的行前準備似乎沒有那麼繁瑣,但還是有幾點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裡約熱內盧位於瓜納巴拉灣西岸,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來到海灣,誤以為這裡是一條大河的入海口,隨口起名Rio de Janeiro,意思是「一月的河」。在1763年至1960年期間,這裡曾作為巴西的首都,積累了豐富的旅遊資源。
在巴西人口中,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上帝花了6天的時間創造了世界,第7天,他創造了裡約熱內盧。」
實際上,這句話想表達的或許是巴西人嚴重巴西的多變色彩。畢竟,這個有著1000多萬人口的地方,匯聚了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共同生活著。極端的貧窮和過度的奢華,在這裡看似矛盾的共存著,人們不停地進行著遊行與示威活動,但同時人們也在街頭熱情地跳著他們最愛的桑巴。
對於生活在裡約熱內盧的人們來說,每年復活節前的47天,是聲勢浩大的狂歡節,也是他們放鬆、狂歡的日子。城裡的人們不分種族、不論貴賤,都湧上街頭載歌載舞,盡情宣洩。狂歡節的時間一般在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如果你恰巧是在這一時期探索巴西,別忘了加入他們,置身其中感受巴西人的熱情。
大名鼎鼎的耶穌山是裡約熱內盧的標誌,在2007年入選了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很多人認為,來到巴西不到耶穌山的話,就相當於去了美國沒看自由女神像,去了法國沒去艾菲爾鐵塔下走走一樣。
耶穌山上的耶穌像總高38米,它的體積龐大,約有1145噸重,左右手指間的距離達到了28米。雕像中的耶穌身著長袍,雙臂平舉,面向著大西洋,俯瞰山下的裡約熱內盧。
如果是個天氣晴朗的白天,你可以在裡約的任何一個角落看到耶穌山上的耶穌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耶穌像上會亮起白色的燈光,配合山下的城市景觀,顯得莊嚴中帶有一份神性。
實際上,修建耶穌像也是因為巴西有90%的人都信奉天主教。於是在建國100周年時(1922年),巴西天主教團和修女聯名上書,由巴西著名雕塑家瓦爾·科斯塔攜手法國波蘭裔雕塑大師保羅·蘭多維斯,在1933年製作完成了這尊耶酥雕塑。
在耶穌山的另一端也有一座山,名叫麵包山,是裡約熱內盧的另一個標誌,與耶穌山遙相輝映。麵包山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高約400米,傳說是早期先民們覺得它的形狀酷似一塊麵包,故以原住民語言的諧音來命名。
前往麵包山去體驗時,可乘坐山頂纜車往返於海灘與麵包山之間。在纜車上時,兩邊是蔚藍的大海和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景觀,山頂的視野非常好,許多人都會選擇來這裡觀賞日出或日落。
裡約大教堂又被稱作天梯教堂,1976年建成使用。如果只看這個建築的外觀,或許會認為它就是一個很普通的由鋼筋水泥搭建成的現代化圓錐形建築,很難會想到這裡面其實是一座教堂。
沒錯,天梯教堂的外觀給人感覺的確不像是教堂,因為它與傳統印象中歐洲教堂的古典風格和建築特點,太不一樣了。
教堂頂端是個巨大的十字架造型,十字架四個方向的玻璃窗從地面延伸到了75米高的屋頂。據說,這些彩色玻璃描述著一個個以聖經為主題的故事。五彩斑斕的玻璃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彩色的光,給人一種很美的視覺享受,還有一種無法言說的震撼感與寧靜感。
作為遊客,前來這裡看看建築的美,感受這份獨有的寧靜,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塞勒隆階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網紅打卡地。
這個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美階梯之一」的地方,實際上出自於一位智利藝術家之手。1990年起,智利藝術家喬治·塞勒隆從世界60多個國家搜集來了2000多塊五顏六色的瓷磚,拼成了一個有著250級的階梯。後來,很多遊客前往這裡也順路「捐贈」了不少瓷磚,不規則的瓷磚看似隨意的堆砌在一起,反而給了人們一種跳躍的視覺效果。於是,這個想法簡單卻深受人們喜愛的階梯,就被稱為「塞勒隆階梯」了。
但這個世界上最大膽的拼色和最詭異的設計,也有著自己的一段故事。2013年1月10日,設計者喬治·塞勒隆選擇在這裡結束自己的生命。五顏六色的階梯,此後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不過打開Instagram,你會看見有很多人都標記了這個地點。因為它的背景實在太鮮豔了,所以不用擔心,在這裡怎麼拍都是好看的。
@ins:whynotdima這也是個網紅打卡地,但它沒有中文名。
實際上,Pedra do Telégrafo是個獨特的懸崖錯位石頭,坐落於Barra de Guaratiba小鎮的山上。從某個特定的角度拍攝,的確能拍出在懸崖峭壁上的感覺。不過,看似網上的打卡照片都很「唬人」,但實際上這裡絕對安全。
@ins:brunafrauches
@ins:renatanunes2705
來到裡約,不管是不是球迷都要看一場球,不然會有很多遺憾吧。
馬拉卡納球場,官方名稱為馬裡奧·費勞運動場。這個球場是為了1950年的世界盃而修建的,並且也作為1950年、2014年世界盃的比賽場地。這個運動場除了是2007年泛美運動會的比賽場館外,也成為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比賽場館。
@ins: copacabana_plage除了教堂、山脈和球場外,裡約熱內盧的海灘也十分著名。不得不說,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個沿海城市的確是個巨大的旅遊寶藏。
科帕卡巴納海灘位於裡約市的黃金地段,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海灘之一,這裡常年有很多當地人會來曬太陽、衝浪,人們也會約上三五好友前來玩沙灘足球和排球。
@ins:herr_und_frau_weltenbummler
@ins:magaofficiallll特別是清晨,很多晨跑的人伴隨著海灘上的日出,邊跑邊欣賞美景,畫面感實在太美了。對了,在海灘上,還可以眺望到耶穌山。
同裡約熱內盧一樣,聖保羅也是一個沿海城市。同時,它也是巴西最大的城市,以及南美洲最大最繁華最富裕的城市。這裡除了作為巴西最大的經濟城市,還是南北物流重鎮,道路四通八達。但由此而來的車輛數量太多、交通堵塞等問題,也對聖保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擾。
此外,聖保羅憑藉其悠久的歷史、建築和文化,也受到了不少遊客的喜愛。
對聖保羅大教堂這個名字熟悉的人們應該知道,英國倫敦教堂也被稱作聖保羅大教堂,同巴西的這座教堂名字一樣。而巴西聖保羅大教堂作為世界上第四大哥德式主座教堂,可以算得上是聖保羅的旅遊名片之一了。
大教堂建於1913年,但最終建成卻用了41年的時間。哥德式的尖塔、以及半圓形拱券與穹窿中心,讓大教堂散發出一股文藝復興的風格與色彩。此外,教堂的地下墓室安放著包括原印第安酋長在內的名人靈柩;每扇玻璃窗上也都反映著聖經裡不同的宗教主題。即使你不了解它的歷史,也會情不自禁地對它產生出一種敬畏之感。
@ins:raw_talent_教堂前廣場從16世紀開始就一直是盛大宗教遊行的出發地,正中央的「零起點」是測量聖保羅到其他城市的距離。也就是說,世界上任何城市到聖保羅的距離,都是從這裡為零點開始計算的。
聖保羅還是一個大量移民的城市。20世紀初,大量日本移民在東方街安家落戶,於是這條街從路燈到建築都逐漸被改造成了日式風格。
如今,這條街上除了日本後裔外,還有許多中國人和韓國人的後裔。你可以把這條街當作是翻版「唐人街」,漫步街頭隨處可見日式餐廳和一些中餐館,來這裡犒賞下自己的中國胃是個不錯的選擇。
@ins:mecalovemeca
@ins:kasia
@ins:gazetaesportiva巴西不能沒有足球,到了聖保羅也一定要去足球博物館看看。
據說這裡是足球愛好者的朝聖之地。作為全巴西最大的足球博物館,這裡還展示了很多巴西球王「貝利」的多件私人展品。足球博物館位於聖保羅市的帕坎布體育場內,佔地面積約有7000平方米,共有17個展室。展廳內利用各種全新的投影技術,追溯巴西足球歷史的重要性。
@ins:stunnerkits
這裡講述著巴西足球的歷史和發展史,從足球的演變、歷屆世界盃的情形,以及各大著名球星的圖片信息應有盡有。無論你是不是足球愛好者,在這裡也能進一步了解巴西,理解巴西人對足球的熱愛,還可以在博物館的模擬器前練練射門。
作為亞馬遜州的首府,瑪瑙斯地處黑河和索裡芒斯河(亞馬遜河支流)交匯處,面積達14337平方千米,被稱為「亞馬遜的心臟」、「森林之城」。這裡不但是個神秘的城市,還是巴西重要的港口之一。
有很多人來到巴西,是衝著亞馬遜來的。
你可以沿著亞馬遜河探索,也可以來一趟叢林之旅。一般而言,瑪瑙斯叢林旅行需要2—4天的時間。在這期間,人們可以體驗到釣水虎魚、夜觀鱷魚、徒步穿越叢林、與當地的土著居民深入溝通等。
當然,不少人也很種愛前往亞馬遜雨林探索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和生活。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雨淋,亞馬遜雨林有700萬平方千米,各種生物在這裡共存著。
還記得電影《裡約大冒險》裡的藍色金剛鸚鵡Blue嗎,它就和「妻子」珠兒帶著三個鸚鵡寶寶來到了亞馬遜叢林,適應這裡的生活。所以,如果有機會不妨也去亞馬遜來一場原始的冒險之旅。
伊瓜蘇位於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交界的巴拉那河與伊瓜蘇河匯合處。在印第安瓜拉尼語中,伊瓜蘇是「大水」的意思,伊泰普湖上的伊泰普水電站,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作為南美洲最大的瀑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伊瓜蘇瀑布是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瀑布位於阿根廷和巴西交界處,呈馬蹄形,大瀑布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稱為「魔鬼之喉」。
有趣的是,人們發現從不同地點、不同方向,以及不同高度觀看瀑布,所看到的景象也不相同。雖然大瀑布的四分之三都在阿根廷境內,但從巴西一側看去更為壯觀。
或許你也可以切身感受一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震撼場面了。
最後,如果你有機會準備去巴西一探究竟,別忘了嘗嘗地道的巴西烤肉和黑豆餐。作為地道且受歡迎的美食,巴西烤肉主要以烤牛肉和火腿腸為主,黑豆餐裡有很多的豬肉和豆子。
準備好打卡這個南半球神秘的足球王國了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Instagram、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