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調處打造10分鐘矛盾糾紛化解圈

2020-12-25 大眾數字報

  □記者 李廣寅
  通訊員 耿永彬 秦志敏 報導
  本報東營訊 「如果不是矛調中心在中間給我們調解,這個煩心事到現在也解決不了。」日前,談及自己與鄰居的土地承包糾紛的解決,東營市墾利區郝家鎮宮家村村民宮海峰,將這一「功勞」歸結於該鎮的西北工作區矛調中心。
  今年以來,郝家鎮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體系,全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建設,全面構建「一網運行,組團服務」的社會治理新模式。該鎮建成6處鎮、村(社區)兩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設群眾接待大廳、矛盾糾紛調解室、在線司法確認室等多個功能室,配備專職人民調解員12名,組建社會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隊伍31支,創建「郝好說話」調解品牌,全力打造10分鐘矛盾糾紛化解圈。

相關焦點

  • 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 構建「二三四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0日訊 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深入開展創新社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做實社區村莊、做強鄉鎮街道」的要求,推動陣地建設標準化、平臺應用高效化、隊伍組建專業化、運行機制規範化,構建「二三四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打造矛盾調處「黃河模式」。
  • 司法部調研組到湖裡區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調研
    司法部調研組到湖裡區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調研 2019-10-25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大平臺、「五項機制」、「三治融合」 寧夏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這只是人民調解工作的一個小小縮影近年來寧夏堅持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塞上楓橋」調解品牌為抓手積極把調解工作融入基層治理體系中推動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近年來,寧夏從健全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入手,堅持「縱向+橫向+線上」聯動,搭建無縫對接、相互協同的多元化解平臺。縱向推進四級調解平臺建設,建成各類人民調解組織3860個,將排查、化解職能延伸到基層社會末稍。橫向推進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平臺建設。在大中型企業、集貿市場、流動人口聚居區建立調解組織524個,搭建了化解矛盾糾紛的新平臺。
  • 諸暨市「五個堅持」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
    諸暨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實體化運行以來成效顯著,積極探索群眾「最多跑一地」的諸暨模式。一是堅持代辦制服務,變「群眾訪」為「幹部跑」。為實現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堅持把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延伸到鎮鄉(街道),整合各方力量,打通1個市級、23個鎮級以及所有村(社區)運轉通道, 網格員通過線上線下平臺,串聯起信息搜集、上報、流轉、反饋等各個環節,實現市、鎮、村三級工作全閉環。
  • 大朗打造四大矛盾調處平臺
    大朗鎮明上居小區打造的「三尺公園」。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汪萬裡為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層,東莞市信訪局以創建「最多訪一次」示範市為契機,整合多元調處資源,激發基層創新活力。大朗作為東莞全市7個創建示範鎮街之一,打造了核心調處平臺、智慧調處平臺、專業服務平臺、特色調處平臺四大矛盾糾紛調處平臺,逐步構建了多層次、多主體、多形式的「大信訪」工作格局,成為東莞基層矛盾調處的優秀樣本。
  • 天津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覆蓋城鄉
    今年5月20日,天津市、區、街鄉鎮三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同時掛牌。按照市委主管、市委政法委主抓、信訪司法部門主責的工作模式,市區兩級依託信訪辦、街鄉鎮依託綜合治理中心,在不增加編制、機構、人員的前提下,運用平安建設機制、信訪聯席會議機制、大調解工作機制,實現全科受理、集成聯辦、一站化解。
  • 津南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動能見成效
    2020年5月底,津南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在津南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落成。中心運行2個多月來,人民調解窗口接待諮詢240餘人次,成功調處各類糾紛30餘起,累計涉案金額118.368萬元,為民解憂成效顯著。  一是建章立制,規範管理。制定《調處中心工作流程》,完善對接、移交程序。
  • 「一分鐘政法新聞」 庫車市三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覆蓋城鄉
    封面新聞今年以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積極推進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工作,於5月建成市級調處中心1個、鄉鎮級調處中心18個、村(社區)級調處中心259個,實現三級全覆蓋,打造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終點站」。
  • 我區打造矛盾糾紛化解「終點站」
    吳興區地處湖州市中心城區,各類糾紛矛盾形勢複雜、多樣,為了解決矛盾糾紛化解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推進社會治理,把矛盾糾紛切實化解在基層,於今年5月25日正式啟用吳興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  工作室的徐蘇蘭大姐接手了這起糾紛,在前妻姜女士和孩子也都一一到場的情況下,展開了一場因子女撫養權變更而訴諸法院的糾紛化解工作。原本需要訴訟,打官司,甚至傷及親情的離異家庭糾紛,通過徐大姐耐心細緻地做工作,法律政策的講解,曉以家庭親情對未成人的重要影響,原夫妻雙方終於摒棄前嫌,拋開分歧,就子女撫養權變更一事達成了一致,這起家庭糾紛也得到了圓滿的化解。
  • 博興縣深化四項建設全力推進「網際網路+調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網際網路+調解」矛盾糾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通訊員 魏巍 蘇倩倩 濱州報導博興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部署要求,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創造「網際網路該系統的研發使用,打造了數據驅動、多方融合的工作新模式,提高了矛盾糾紛化解預見性、便捷性和實效性,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從「簡單」向「精緻」、從「人治」向「智治」、從「拍腦袋決策」向「大數據決策」轉變。建設兩支隊伍,紮實推進調解隊伍專業化建設一方面,博興縣組建縣鎮兩級人民調解專家庫。
  • 山丹: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調」出和諧音符
    為切實提升案件調解質量和效率,組建山丹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人民調解委員會,統籌八個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八個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從縣直機關各單位抽調8名有經驗責任心強的主任、副主任科員脫離原工作崗位到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專門從事訪調、訴調工作。
  • 山丹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工作紀實
    為切實提升案件調解質量和效率,組建山丹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人民調解委員會,統籌八個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八個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從縣直機關各單位抽調8名有經驗責任心強的主任、副主任科員脫離原工作崗位到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專門從事訪調、訴調工作。
  • 富平法院:關於構建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的思考
    因此,必須積極構建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從而使人民群眾在解決矛盾糾紛時有更多的路徑、選擇,也使得「循法而行」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 人民法院是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最後防線,也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人民法院依法處理社會矛盾糾紛可以說是最權威的機關。
  • 動動手指就能和律師一對一諮詢,武漢社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系統上線
    長江網12月31日訊 只需動動手指,居民在家中就能以「下單」的形式提出法律問題,並由本社區律師一對一回答;如果社區律師因故沒有及時回應,將有律師服務團隊跟進諮詢,確保市民法律諮詢15分鐘之內全響應。
  • 如皋市長批示肯定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如皋市長批示肯定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來源: 如皋市司法局 發布時間:2020-07-25 字體:[ 大 中 小 ] 近日,如皋市長何益軍在《市政協關於我市「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一線」的調研報告》上作出批示:市政協的調研報告總結系統,案例選擇恰當,所提建議非常中肯、切中要害,希望市司法局在預防化解矛盾糾紛上再立新功
  • 【人民日報】刊發:天津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覆蓋城鄉 推開這扇門 矛盾早化解
    今年5月20日,天津市、區、街鄉鎮三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同時掛牌。按照市委主管、市委政法委主抓、信訪司法部門主責的工作模式,市區兩級依託信訪辦、街鄉鎮依託綜合治理中心,在不增加編制、機構、人員的前提下,運用平安建設機制、信訪聯席會議機制、大調解工作機制,實現全科受理、集成聯辦、一站化解。
  • 濟南市長清區構建「1+1 N」多元智慧民調新機制,化解矛盾糾紛1200...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揚「黨政領導,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新楓橋經驗,是加強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長清區司法局積極創建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加強基層治理,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貫徹弘揚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精髓,加強源頭治理,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 蘭州新區中川園區三舉措深化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本網訊 今年以來,蘭州新區中川園區不斷加強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社會矛盾預防化解、特殊人群管控、法律規範和法治實施等體系建設,統籌運用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等方式和手段,積極探索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諧因素,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 寧夏「調」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子
    「過去,法院是矛盾糾紛化解的主戰場,如今我們積極探索和創新多元化解糾紛工作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快捷的解紛渠道。」11月7日,平羅縣訴前調解室調解員羅靜說。與司法行政資源對接,整合律師、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資源,為調解工作開展提供專業化法律支持,實現了矛盾糾紛的多元化閉環調處。  截至目前,同心縣化解的1249件矛盾糾紛中,由人民政府、法院等委託部門聯合調解的糾紛數量佔到60%以上。
  • 竹山縣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
    竹山縣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 2021-01-12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