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期申報是《徵管法》賦予納稅人的義務,在規定的徵期內進行自主申報納稅,履行申報義務,即是納稅人對自身生產經營應盡納稅的責任體現,又是稅務機關日常徵管的職責所在。
近年來,為了引導納稅人積極申報,及時申報,按期申報,稅務機關自上而下對當月徵期申報率進行考核,而且日趨嚴格和加強,不僅要保證申報數量逐日增加,而且還要確保申報質量,實現網上申報「全覆蓋」,達到每天申報「滿堂紅」,不能低於全市(縣局而言)全省(市局而言)平均水平,低於或落後於均值,就要兌現考核,後兩名就要被約談,分管領導和大運維成員單位的徵管、信息負責人要當面說明理由,承擔責任,強化措施,迎頭趕上,實現天天「連連升」,助跑全縣、全市申報質量爭先進位,走在前列。
陽穀縣局自合併以來,在聊城市區縣中一直遙遙領先,申報「兩率」始終走在前位,並且保持每天相對均衡的申報勢頭,避免了大起大落,忽高忽低,峰谷無序的狀況,在全市徵期申報工作中表現優勢,發揮了陽穀徵管特色和管理能動,為全市申報走在全省前列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穩總量,保存量,控增量。徵期申報率是指扣除簡易申報網上綜合申報率和扣除簡易申報增值稅網上申報率。扣除簡易申報申報率=已申報戶次-簡易申報/應申報戶次,所得比率。扣除簡易申報網上申報率=網絡申報/網絡申報+直接上門申報之和,所得比率。已申報戶次=網絡申報+簡易申報+直接上門申報。目前省局、市局直接考核指標就是「兩率」的均衡性和遞增程度,兩個比率均要超過全省或全市平均值以上,否則,低於均率任何一個指標都不符合要求。因此,縣局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確保每天「兩率」超過全市均值,每天控制所有單位申報相對均衡提高上,始終如一的咬緊指標不放鬆,確保全縣申報質量和全市申報領先位次。
一是指標統籌,兼顧並進。「兩率」涉及四個主要指標,應申報戶數,網絡申報戶數,簡易申報戶數,直接上門申報戶數。應申報戶數包括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工商戶,是一個縣域內所有登記戶數總和。網絡申報戶次是通過網上自行申報的戶數,有自行申報,代理申報和其他申報多種方式,這是申報引導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申報質量的主渠道和發展方向。簡易申報僅局限於定期定額戶範疇,直接上門申報是指直接到服務廳窗口辦理申報業務的情形。只有明確了各自指標範疇和動態變化,才能有的放矢,有效應對。陽穀縣局堅持每月一號分析制度,區別大徵期和正常徵期申報總量和具體情況,及時平衡各指標進度和增幅趨勢,及時調整應對措施,確保兩率兼顧。一直以來,縣局扣除簡易申報增值稅網上申報率始終保持100%,偶爾月份出現直接上門申報現象。
二是把控門檻,引導宣傳。影響扣除簡易申報增值稅網上申報率的指標主要取決於直接上門申報戶次,只有把分母控制住,縮小直接上門戶次,才能保證網絡申報趨於吻合,因此加強對上門申報戶的引導,輔導申報是關鍵。陽穀縣局及時調整導稅輔導人員,加強導稅力量,建立專門的網上輔導團隊,利用納稅人之家,加大輔導力度,讓上門申報納稅人學會弄懂申報知識和技能,做到一回生二回熟。同時有輔導團隊人員指導幫助納稅人一步一步在網絡上操作,耐心細緻的講解申報步驟,做到一人一幫,一人一策,既避免了直接上門申報戶增加,又普及了申報業務知識。
三是管服結合,區別對待。縣局廣泛應用「三導」機制,強化事前引導,對直接上門申報戶和申報困難戶加強引導,只要來到窗口,不論什麼情況,積極幫助企業辦理申報。強化事中輔導。召開中介代理記帳人員座談會、培訓會,加強企業群申報輔導,樹立早申報,正確申報,真實申報意識。強化事後督導。篩選各單位每月申報落後名單,加強日常業務和會計溝通,及時由落後變主動,進去先進申報行列。
二、抓重點,強弱點,督盲點。陽谷縣局堅持不懈的抓好申報率指標輔導、督導和指導,切實增強各單位尤其是大運維徵管部門和各分局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心和關注度,規範制度機制保障申報質效,牢牢把握影響申報率提高的不利因素和重點納稅群體,動員一切可用力量,共同推動全縣申報率同步提高、有序提升。
一是關注重點企業申報。主要側重於第二分局一般納稅人和規模以上企業。這部分企業由於帳務5號前不忙結帳,報表出不來,申報很難在5號前進行,而且有的企業受資金周轉限制,申報完稅有困難,所以有故意拖延或延遲申報情緒,從而影響申報率。為此,縣局督導分局加大專業人員輔導,強化每月共性帳務提前處理,分離申報和完稅環節,做到先申報後完稅,提高申報率,通過督導,整體重點企業申報時間提前2_3天,五號前重點企業申報由原來的不足20%提高35%以上。
二是加大個體批量申報。全縣申報戶總量中,一般納稅人佔比 17.19 %,小規模納稅人 82.81 %,個體戶佔比 54.57 %,個體申報率直接影響整體申報率提高。為此,縣局把中介代理記帳機構代理申報作為重點督導對象。中介代理是新時期稅務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稅務大徵管、大服務、大變革的派生產物。稅務徵管體制改革應運而生出大量的社會中介服務,這些中介代理在日常涉稅業務、涉稅事項、業務記帳、代開發票等過程中發揮著稅務本身不可替代的靈活性、多樣性和應變性作用,尤其是在納稅人代理記帳、代理申報中,越來越多稅收業務賦予了中介代理更多的功能職能,承接著納稅人月份、全年的全部涉稅事項,全權受理稅務所有事宜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中介代理就是納稅人的「發言人」「經紀人」和「代言人」。鑑於目前稅務合併後對納稅人「底情」掌握不實,對納稅人「規模」了解不透,對納稅人辦稅「規律」把握不準,對徵期「邊際」擁擠處理狀況、應急預案準備、系統運轉效能、稅務快速反應、內部機制效果等不「放心」,沒把握,多有「顧慮」和擔心,一旦徵期後期系統「卡阻」,運行「堵塞」,機制「失靈」,反應「滯後」,局面就會出現「僵局」,系統就會處於癱瘓狀態,輿情就會泛濫成災,給稅務形象造成巨大影響,後果無法估量。所以,現階段對徵期申報率考核是基層分局、縣局的一項頭等大事。我們從徵期的第一天開始,就重點關注這類群體,堅持每天一提醒,督促中介提前申報,代理申報。同時縣局大廳加大輔導人力,對第一次進廳申報的個體納稅人做到輔導透徹,自行會申報、能申報,第二次自己會申報。
三是督導落後單位申報。縣局一開始就重視申報均衡性,把影響全局申報率、每天落後於全市均值的分局作為當天重點督導對象,通過微信群提示,電話督導和約談分局長等方式,針對性的督促提高申報率。
三、定目標,建制度,強機制。陽穀縣局始終堅持制度先行,機制保證。尤其是徵期申報工作,縣局黨委重視,把這項工作作為每月重點項,強化督導,分工負責,責任到人,及時通報。
一是群覆蓋,織密視線網。縣局建立中介代理記帳微信群,中層幹部微信群,縣局大運維工作群等,做到三個提醒。每月底最後一天在大運維群提醒各分局,月初伊始,不得鬆懈和麻痺,要提振精神,做好申報輔導、督導和引導。徵期第一天在各分局企業群中提醒納稅人,積極主動提前申報,及時整理髮票單據,完善帳務報表,按時申報。在中層幹部群中進行提醒。不僅讓分局長知道,同時讓黨委成員和中層所有人員都清楚,切實履行崗位職責,加強工作督導,形成共識共贏氛圍。
二是定目標,完善責任田。由縣局徵管股指定專人負責申報督導工作,每天下午下班前定出次日申報率指標,進度快的單位不設上限,進度慢的單位定出確保率和爭取率,特殊情況必須當天進行匯報說明,杜絕拖後腿,影響全局進度。同時,分局責任到人,分片包幹,責任明確,每天不定時進行輔導,做好思想突破和認識提高,避免出現輿情和投訴,全局沒有發生一起申報輿情,逐步轉變了申報觀念和納稅意識,納稅遵從度大大提高,原來拿申報說事的納稅人現在也逐步理解並給予支持,有力的促進了申報率提升。
三是強機制,規範申報鏈。縣局積極規範申報制度,完善申報機制。強化申報通報制度。製作每天申報情況排名表,在中層幹部群和大運維群中進行通報,同時提出應對措施,督促及時落實。建立問題分析制度,針對個別月份和普遍問題,及時進行問題分析,分析原因,明確對應措施,有的放矢的加以解決。建立申報激勵機制,在群中及時表彰先進單位,轉發申報快的好做法,好經驗,共享經驗成果,促進全局申報質效。
縣局還把申報工作和商貿企業發票使用結合起來,嚴格防止虛開虛抵。把申報和清理欠稅結合起來,對有陳欠、新欠稅企業,申報同時做好與法人的提醒,先清理欠稅再申報繳稅。對中介代理申報業務劃分徵期時間段,爭取10號前全部申報,10號以後做好掃尾工作。集中中介代理申報業務問題,不定期加強中介代理業務培訓。加強中介代理企業清單化管理,及時建立微信群,發布通知提醒、業務信息和知識課件,確保交流「不過夜」、提升「無障礙」,為申報質量提升更多更好服務。把申報和信譽結合起來,對始終拖後腿,排名後的企業,作為評定納稅信用等級的參考指標,予以考慮,促進納稅遵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