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發來「人物」近期的文章,《被選中的妻子》,說已經被氣得無語了。
我一看,終於有人對「泰國墜崖案」的當事人,做詳細的採訪報導了。
第一次讀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的反應是,怎麼有人能這麼傻?
這個男的坐過8年牢,自稱被朋友牽連,她沒要求過看判決書。
認識第七天,就開始瘋狂向她求婚。
沒有正式工作,只喜歡賭博和玩樂。
天天收到催債電話,跑到了泰國,明顯是為了躲債。
要求她幫助償還婚前債務,否則就是冷暴力。
……
哪一條不是雷,還不是地雷,都是明晃晃的。
然而她不但認識一個多月就跟他結婚了,還維持了兩年,後面還調理身體懷孕了,直到被推下懸崖。
通常來講,我們把有錢人,尤其是自己創業的有錢人,都想像為比較明智的。
大部分時候,他們不會令人失望。
可這到底啥情況?
看完這篇充滿細節的報導,我也實在不忍,覺得還是說她「單純」吧。
大概老天都看不過眼,讓她從相當於11層樓高的地方摔下來,居然中途被一棵樹擋住緩衝。
在失血過多之前,路過的當地人發現了她,才撿回了一條命,有機會說出她的故事。
治療中發現身上有16處主骨頭骨折,體內已放入6塊鋼板,今年還要做幾次手術,很可能要造成終身殘疾。
王女士是很堅強的人。
在泰國每次跟律師見面,她都拒絕對方開車來接,堅持自己前往。
下車之後,搖著輪椅,再拄拐杖,一步一步走去辦公室。
或許要強,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
但愛情婚姻,卻明顯是她的盲區。
她在採訪中透露出來的感情觀,全部都是傳統社會、電視文學作品教給女孩子那一套,聽不到一點點「叛逆」。
我告訴你她為什麼會跟這個反社會人格的男人,有這麼長時間的婚姻。
第一,她還是覺得應該要按時結婚的。
以她情況,如果是個男的,會把自己的初婚看得非常矜貴。
30來歲,事業已成,現金流充裕,人還在國外。
男的就算到處留情,談幾個女朋友挑來挑去,不主動不負責,不到45歲玩不動了都不會罷休。
明明惡劣得要死,可大家說起他來,還覺得很正常啊,有身家有資本嘛。
一臉羨慕嫉妒,沒人覺得是他們性格有問題。
男的只要到這個份上,婚姻對他們就是一種選擇——他們自己如此看待,整個大環境也是這樣設定的。
女的就不行了,有錢女的,卻沒結婚,還是會被當成一種「缺憾」。
甚至會被汙名化:沒嫁出去,肯定是太強勢,脾氣古怪,個性差,看不起人。
當雞賊男到處打聽富有女性的時候,他的朋友是這麼形容她的——「江蘇女人」、「30歲左右」、「一直沒結婚」、「特別有錢」。
哪一句是對這位成熟成功女性的褒獎?
旁人提起她來是這些話,她身邊也一定有聲音不停在勸:
你年紀大了,要過了最佳生育期了。
不要在意對方能力條件了,有人要你就趕緊嫁出去吧。
……
我就奇怪了,怎麼沒人說男人的最佳生育期?
45歲喝酒熬夜啤酒肚的精子,能有25歲的陽光少年的健康有活力嗎?
被整個社會PUA慣了,足夠嚮往愛情婚姻了,就已經ready被撈男打劫了。
但凡有個男的對她上心點,她就會覺得「之前的坎坷,都是為了等待真愛」。
這明顯是一種被美化了的文學邏輯,真實生活從來不是這樣的。
之前的坎坷,跟後來的際遇,有毛線關係。
第二,離婚從來沒有在她的考慮範圍內。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電視劇,女主的爸爸在法庭上對所有人說,「我的女兒雖然離婚了,但那不是因為她對婚姻不重視。」
這TM還是個港劇。
我那時候就很奇怪,明明劇情中的離婚,是因為男主出軌了,為什麼鬧到法庭上,變成她這邊要自證清白。
更不理解的是,離婚就是個事情嘛,中性的,為啥非得弄得好像是個「事故」,一定需要有人為它負責似的。
夫妻合不來了,不愛了,沒離很正常,離了也是正常的選擇。
輿論對它的這種「事故化」,讓離婚變成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尤其是女性。
所以她雖然婚後發現了種種問題,知道了這場婚姻「是個誤會」,對方是衝著錢財來的,但她沒離婚。
連500萬事件(男的要求她給500萬還債她沒同意)發生後,他跟她的家人關係都崩壞了,都不講話了,她還是沒離婚。
她也說過類似的話,」我看重婚姻,不想弄到離婚那一步。「
請問看重婚姻,跟不離婚有什麼關係?
看重婚姻的人,不是應該謹慎結婚嗎。
看重婚姻的人,得知對方娶你不是因為愛情,或者發現對方出軌了,難道不是更應該果斷離婚麼。
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婚姻的完整,才是看重,才是珍惜——這又是被傳統塑造出來的邏輯錯亂。
以前的人是沒辦法。
王熙鳳那麼要強,發現賈璉在外面養二房後,她狠心又精心地設局殺了尤二姐,都不可能自請被休。
為啥?
古代女人的唯一職場就是家庭,唯一BOSS就是初婚婆家,跳槽是不可能的。
賈母安慰幾句,給個臺階,夫妻一塊兒跪著認個錯,也就下來了。
事實是,她再有本事,也只能在一個家族內部發揮,個人價值無法社會化。
除非是公主,否則被休了娘家也不會接收,只能出去當姑子了。
生而為女人,婚姻曾是她們的必然去處。
無法承擔個人生產力缺失的生活,沒有原諒的資格,可心裡又不甘。
於是她們代代相傳,互相PUA:離婚(被休)是很丟臉的事,無論如何不離,才是看重婚姻的好女人。
幾千年社會的思維慣性果然夠強,強到現代有錢女人還這麼想,中毒不淺。
第三, 她和很多人,真的沒見過像樣的好男人。
俞振東對王女士用的招兒,並不新鮮。
不過是聚會上一見面,就換位子坐到她旁邊,直接要求加微信,「我很喜歡你,想追求你。」
從此開始FOCUS在她身上,不間斷找她聊天,約吃飯。
當她和朋友在生意上鬧了矛盾,他不惜拉黑所有人,為了她,跟所有人絕交。
像不像偶像劇?
可只有不需要社會聯繫,沒有個人資源的人,才會有時間不斷聊天,才可以隨時拉黑周圍所有人啊。
出了校園還搞這一套,不是傻逼,就是LOSER.
最離奇的是,他用這些表表面面的方法,居然能搞定她的一家人。
她家人來泰國一起吃飯,他會拉桌子,遞紙巾,為一家人提包、買水、搶先結帳。
為瑣事吵完架後,他會突然出現在車外,擁抱她逗她高興。
那次之後,全家都認可了他。
連採訪中出現的他高中同學,都表示,「他和其他人不一樣,看上去總是乾乾淨淨,個子高高的,很陽光。」
可他那時候,明明已經是個沒事蹲在校門口,參與打群架賺外快的問題少年了。
恕我真的看不出來有什麼不一樣,我感覺這人凶相畢露。
從臉部肌肉線條走向來看,嘴角往下,法令紋木偶紋深,一看就是長期沒笑容的人。
這點manner,不應該是男士基本的風度嗎。
可是國內會走這個路線的人太少,大部分認為不必要,小部分根本不屑於,幾乎全部人都從未受過這塊教育。
在這個土壤上,男的從來不需要「討好」女性。
當所有人都沒有這個manner,這個點就成為優點,偶然出現一兩個會來事的,簡直是稀有動物。
當一半以上人都有這個風度的時候,它就不是優點,無人能以這個脫穎而出,只能比其他的。
就沒有女孩因這個點,認為」他是個非常好的男人。」
為什麼國產有錢女人還這麼傻?
因為敵不過從小到大全方位的長期洗腦。
有沒有發現,我們社會評價男人的第一標準是「他是否成功」,而衡量女性的標準卻還是「她是否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