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益素食館每天為300人提供午餐

2020-12-20 環京津網

12月8日,溫暖的陽光灑滿晉城這座城市。

10時剛過,坐落在晉城市區書院東街的寶珍公益素食館門前,已經有百餘位老人排成長隊,等待一場免費的午餐。

自1月11日寶珍公益素食館開張那天起,眼前的一幕天天重複。

截至12月8日,寶珍公益素食館開張進入第338天。

「每頓有近300人就餐,需要100斤蔬菜、120斤大米或白面。」寶珍公益素食館發起人申雲崗說,「到現在,共收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助的白面304袋、大米335袋、食用油133桶、蔬菜21200公斤、善款41.72萬元,9.3萬多人次就餐,義工共計4458人次……」

「能堅持到今天,主要是黨的政策好,義工團隊好,全靠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力量。這個合力是我們走下去的根本動力,缺一不可。」言語間,申雲崗充滿了感恩之情。

2017年8月,申雲崗與妻子去杭州旅遊時,發現一家免費素食餐館,用餐者多數是孤寡老人、殘疾人和環衛工人。「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失去了勞動能力,最需要吃上一頓現成飯;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整日辛苦勞累。他們都是曾經或正在為社會作貢獻的人,讓這些人吃上免費、可口的飯菜,不正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德善美的一種表現?」從那時起,申雲崗心中便產生創辦一家免費素食餐館的念頭。

回到晉城,當他將這個想法告訴幾位好友時,得到了齊聲響應。

以「孝」為主題的寶珍公益素食館誕生了,同時還成立了山西民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黨支部,並掛靠於山西省孝行公益基金會,使社會捐款捐物合法化。

寶珍公益素食館設在書院東街路南的一座二樓上:辦公室、等待區、就餐區和廚房……無論什麼區域,均一塵不染窗明几淨,物件擺放井井有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各種字畫醒目懸掛於牆上。

「歡迎您,請——」10時30分,開飯的時間快到了。站在一樓樓梯口的一位身著紅色義工服、笑靨如花的中年女性,腰彎90度,一手臂輕貼腹部,一手臂長長舒展,熱情歡迎每一位就餐者的到來。

就餐者均被視為「家人」。踏入家門的「家人」,在義工們的引導下,走進等待區接受「德孝」的薰陶和文化的引領……

張廣華是省汽車運輸公司職工,因小兒麻痺症留下腿疾,但並不影響他做公益。為了做義工,他常把一個月的公休攢到一起,集中精力當義工,傾心盡力,捐罷錢再捐物。他的舉動感染著許多人,他的5個姐弟也走進了寶珍公益素食館。

高桂枝是晉煤集團內退職工,只要群裡發出服務信息,熱心腸的她就報名參加。在後廚,她壓面、淘米、切菜……哪個活兒都幹得歡快愉悅;事後分享時,她找差距、作檢討、提建議、抓落實,她的言行常常感動著身邊的人。

靳雨承是一名中學生,受父親影響走進了義工團隊,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到素食館服務,年少的心靈培植下忠孝與節儉的根,他的學習成績和做人品格獲得了雙豐收。

每周一晚,寶珍公益素食館還邀請8位澤州聚壽山書院的特聘教授,輪流在素食館傳播孝道或解疑答惑,給義工們講《論語》《中華孝道》《改過至善》《大學》等傳統文化。

「今天是大米燴菜。」廚師叫張路,20多歲,每天換一個花樣,不是手擀麵,就是川湯饅頭,或者花菜餄餎,這些食譜都是晉城人喜歡的家常飯。

當天的燴菜清而淡、鮮而嫩、香而醇,再加上大米飯,足以滿足300人就餐。

盛飯、送飯、倒水、迎送,每位義工在兩個多小時的服務裡,來回穿梭的路程加起來至少有三四公裡。

一頓普普通通的就餐,讓每位「家人」受到一次德孝教育和文化洗禮。

進來一撥人,又送走一撥人,338天裡,熟悉的、陌生的面孔不約而同從四面八方來到寶珍公益素食館。

開公益素餐館的目的,就是推廣素食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塑市民的節儉意識、文明理念和社會價值。實踐證明是有實效的,也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

截至12月8日,寶珍公益素食館已走過了338天的歲月,背後卻有艱澀:做飯用的燃料是甲醇,一罐只能用15天,費用就是2000多元;接燃氣,安裝費就得10萬元;餐館到現在沒通暖氣,寒冷的冬季已經來臨,取暖問題讓申雲崗和他的團隊有點兒焦慮。「前行的路上雖然有坎坷和艱辛,但是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力量和信念支撐,寶珍公益素食館將為文明晉城、誠信晉城、智慧晉城、生態晉城注入著新的活力。」申雲崗說。

(責任編輯:張星秀)

相關焦點

  • 這家公益素食館每天為近300人提供午餐--山西青年報2019年12月10日...
    這家公益素食館每天為近300人提供午餐   12月8日上午,坐落在晉城市區書院東街的寶珍公益素食館門前,已經有百餘位老人排成長隊,等待一場免費的午餐。
  • 西安民樂園這家素食餐廳每天免費提供低鹽低油午餐
    近日位於西安市民樂園步行街的一家素食餐廳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要說為什麼?還得從餐廳每天供應的「公益+素食」的午餐說起那麼今天就跟我們《都市熱線》記者一起來店裡一探究竟吧臨近中午飯點,《都市熱線》全媒體記者來到這家位於西安市民樂園步行街的公益素食餐廳,樓上落下已經坐滿了前來就餐的人
  • 西安一素食餐廳提供免費午餐,希望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公益活動
    近日,西安的一家素食餐廳火了,每天中午會免費提供午餐,而且沒有門檻,無論男女老幼均可進店用餐。這家名叫素食堂的餐廳位於西安鬧市區。14日中午,正值飯點,不少食客已經在店內排起了長隊,等待領取午餐。幾位義工忙碌地備齊碗筷,準備開飯。
  • 西安有家餐廳每天提供免費午餐 不賺錢只為推廣素食理念
    素食餐廳每天提供免費午餐燴菜、米飯、雜糧饅頭。3月6日中午,記者來到該餐廳時,正好趕上飯點。餐廳樓上樓下都坐滿了前來就餐的人,每個人都捧著菜、就著米飯或饅頭吃得津津有味。另外一邊,還有不少人在排隊候著取餐。一位年輕廚師和一個打飯的阿姨圍著取餐檯,忙得腳不離地。在現場,記者還見到了3位自稱是「義工」幫忙打雜的老人。
  • 青島有這樣一家公益素食餐廳 免費為困難群體提供午餐
    半島網10月18日消息  姜秀雲老人今年75歲了,自從家門口開了「日善堂公益素食餐廳」,姜奶奶每天的午餐有了著落。不僅飯菜花樣多,還能和「老鄰居」們嘮嘮嗑,一提起「日善堂」,姜奶奶別提多開心了。老人們為「日善堂」慶生  10月17日,日善堂公益素食餐廳舉辦了開業一周年的慶典儀式,市北區民政局、開平路辦事處分管領導、社區書記、樓長代表、就餐老人、志願者代表以及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日善堂「慶生」。
  • 青島市北區這家素食餐廳為百名老人提供免費午餐
    半島記者 徐傑市北區淮陽路上有一家特殊的餐廳,這裡專門為周邊的100多名空巢、獨居、孤寡、殘障、失獨、高齡老年人,提供免費的素食午餐,至今已經堅持了365天,這就是日善堂公益素食餐廳。10月17日上午,在日善堂公益素食餐廳開業一周年之際,百位老人齊聚於此,共同慶祝餐廳「一周歲生日」。餐廳還為老人們準備了豐盛的素食午餐,讓這些特殊老年群體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據悉,日善堂公益素食餐廳是經青島市民政部門註冊批准,由青島日善基金牽頭籌建的。
  • 探索浙江海寧南關廂素食館公益造血新模式
    這家素食館由一群義工發起創辦,在民政部門註冊了民辦非企業單位,初衷是通過商業運作模式,為公益活動「造血」。「海寧義工沒有財政撥款,但是做公益需要經費。」南關廂素食館股東理事組陳建龍說。通過素食館這個平臺來影響更多人獻愛心還是公益。」    所以無論是政府人員、年輕白領、老人還是小孩都非常喜歡這樣輕鬆愉悅向上的環境。因為到南關廂素食館吃的不僅僅是素食,更是愛心!
  • 午餐免費!江北這家素食餐廳是溫暖的餐廳
    江北微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在江北董家溪社區有這樣一家餐廳,一年365天,每天中午11:00到12:00,免費提供午餐,就是為了幫助附近需要幫助的人。作為一個純公益性質的餐廳,所有的物資都是由社會愛心人士捐助。餐廳每天都有10多個義工自願來幫忙,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善意行為,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支持健康飲食,踐行光碟行動這是一家正能量的餐廳
  • 資金不夠人手緊張 這家免費的公益素食館遇困擾
    「這裡的飯菜很好吃而且這裡的人很和善,我每天中午準時來這裡吃。」現場一位環衛工人說。「每天中午平均有70人來店裡就餐,多的時候有130多人。」義工王婷婷告訴記者,自從素食館開館後,解決了這一帶流浪人員、環衛工人的午飯問題,他們自然也是這裡的常客。
  • 西安有家素食餐廳 開業一年多 每天只做免費午餐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首席記者 張晴悅) 開業一年不為營利,每天只做免費午餐。近日,位於西安市民樂園萬達廣場的一家素食餐廳,引發不少市民網友的關注。不少人好奇,如此經營店面如何維持運轉,老闆的初衷又是什麼?日前,三秦都市報記者前往這裡實地探訪。
  • 馬鞍山公益眾籌創設公益素食館 打造全民慈善平臺
    通過眾籌的模式開辦素食餐館,無分紅、不退股,所有盈利全部用來做公益……馬鞍山公益素食館正在緊張籌備、裝修中。這是由馬鞍山市愛心人士發起的,通過眾籌模式開辦的全市第一家公益素食館。  素食館如何運作?公益誰來監督?它是否能為馬鞍山市的公益事業開啟一個全新的模式?就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 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老牌素食館的隱退與素食的新興
    位於南山的一家素食館,午餐時間有不少食客進店品嘗。免費的午餐在羅湖區鶴圍村,有一家名為「芬陀利華互助餐廳」的素食餐館長期提供免費午餐,至今已運營了5年多時間。不管顧客是什麼身份,只要來了就管飽,不收一分錢。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浪費,提倡光碟」。5月29日上午10點45分,還沒到開門營業的時間,這家素食餐館早已門庭若市,許多人戴著口罩、頂著烈日在門口排起長隊。
  • 嶽陽一素食餐廳每天提供免費午餐 稱是感恩教育
    供餐時間,志願者為市民添上米飯和素菜趙芸攝  紅網嶽陽站記者 趙芸 報導  在這裡的員工,每一個人都是義工,不收分文酬勞;在這裡的食客,每一個人都可以吃飽在嶽陽市步行街雲夢路89號一家「雨花齋」素食餐廳,每天中午11點到12點向市民免費提供素食,就餐對象不分長幼年齡,不分身份和群體,來者不拒。  每天中午11點到12點提供免費午餐  1月4日上午11點,記者走進雲夢路89號「雨花齋」餐廳時,已經聞到了陣陣飯香。
  • 溫嶺有家素食餐廳賺來的錢全部用於做公益
    走進溫嶺這家「淨心蓮」素食餐廳,門店寬敞,裝修素雅,一樓是自助素食餐廳,二樓可以點菜也有包廂,三樓是活動場所。你可能沒有想到,這麼大一家餐廳,它的利潤全部用於公益事業。試營業期間,餐廳每天的用餐人數都在300人以上,這遠遠超過了餐廳籌建人老王的預期。
  • 上海首家公益餐廳:流浪漢殘疾人可享免費午餐
    上個月,上海第一家慈善素食餐廳開張營業了,據說流浪漢、孤寡老人、殘疾人都可以在那兒享用免費的午餐。餐廳的股東有100多人,不分紅、不退股,這樣的賠本生意究竟為了什麼?  中午1點多,午餐高峰已經過去,4名流浪者來到這家餐廳享用愛心人士免費捐贈的飯菜和湯。
  • 這家小餐館10個平方不到,飯點卻有300多常客,供不應求!
    現在的人,十個中,有九個半都是吃貨,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不承認的,這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反而很多人對自己是吃貨很自豪,但是外邊美食再好吃,也是會吃膩的,你自然的知道,最好吃的飯菜是家常菜了!最近有這樣一個蒼蠅小館,這家小餐館10個平方不到,飯點卻有300多人,時常供不應求!
  • 南安侖蒼有家素食館 提供免費午餐(圖)
    近日,在南安市侖蒼鎮侖蒼村新開的一家餐廳就免費提供午餐,不管你是老人、小孩或是工人,在這裡都能享受到可口的素食大餐,只有一點要求,碗中的飯菜不能剩,必須「光碟」。­  該餐廳名叫「雨花齋」,是一家意在向公眾傳播「感恩」理念的免費餐廳,在全國很多城市均有連鎖店,但在南安尚屬首家。
  • 公益素食掀起愛心熱潮
    > 免費午餐,感恩素食。12月5日,經過2個多月的精心籌備,在金爐村雙委、為老服務中心、400餘名愛心人士的積極推動下,十方公益素食館於北白象鎮金爐村為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當天中午11時許,470餘位「新樂清人」和老人早早地趕到此處排隊就餐。
  • 義烏首家公益素食餐廳眾籌股東 嘗試造血式慈善
    5月30日晚上9點30分,很多義烏人的朋友圈,都出現了一個H5形式的「廣告」,這個廣告是義烏義工之家發起的,為全市首家素食餐廳「眾籌」股東,每股5000元,只限200名,不分紅,不退股。看似不公平的條款,沒想到,到了昨天下午3點,眾籌已經完成。明明賺不了錢,為什麼這麼多人要來嘗試?原來,這家餐廳正在嘗試打造「造血式」慈善。
  • 探訪鎮江免費素食館——雨花齋
    常言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條原來大家都認同的真理現在卻受到了衝擊,因為鎮江大西路上的「雨花齋」素食餐廳不但向各階層人士提供免費午餐,還管飽,不收一分錢。    今天(8月5日),筆者來到大西路上的這家免費素食餐館時是10點30分,離開飯規定時間11:00-12:00還有半小時。筆者便用這有限的半小時緊張地採訪起來。    雨花齋素食餐廳,位於大西路福音堂大門斜對面,樓上五六十個座位。屋內窗明几淨,古色古香的桌凳……每張桌上都有二張感恩詞。裡面所有工作人員都是義工,不論老少不拿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