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浙江海寧南關廂素食館公益造血新模式

2020-12-20 杭網原創

    

    杭州網訊 67歲的黃大媽走進海寧南關廂素食館,換上了一件印有「海寧義工」字樣的夾克衫,袖口上的黃、綠、藍三色條紋,蘊含了「付出」、「環保」、「感恩」的公益理念。

    這是一個寧靜的初夏午後,「大美潮鄉」全國網絡媒體海寧行的記者一行人漫步在南關廂街頭。這個昔日的硤石老街經過改造之後煥然一新。素食館選址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承載了很多「老海寧」的童年記憶。

    這裡只有專職廚師和少數固定的工作人員,很多服務工作由義工完成。黃大媽就是「海寧義工」的一員。

    食客中也不乏義工的身影。還沒到下午5點,範女士一家三口靜靜地坐等開飯。範女士兩年前加入了海寧義工,但因為工作忙,很少參加活動,「飯總是要吃的,吃頓飯也算做了次公益吧。」

    「眾籌」、「純公益」、「全素食」……這些搶眼的詞彙,仿佛在逐利的商圈裡匯聚成一條暗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食客。

    下午5點剛過,食客從四面八方湧來,帶動了整個南關廂的人氣。

    這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餐館?

    這家素食館由一群義工發起創辦,在民政部門註冊了民辦非企業單位,初衷是通過商業運作模式,為公益活動「造血」。「海寧義工沒有財政撥款,但是做公益需要經費。」南關廂素食館股東理事組陳建龍說。

    素食館位於海寧南關廂古街,店鋪租金一年17萬元。打算通過商業手段解決問題的海寧義工,沒有特意去申請補助。「既然要推到市場上去,我們也不想用道德綁架別人。」陳建龍說。

    不過,素食館從籌備之初,就匯聚了眾人愛心。

    剛開始萌生開素食館想法時,幾位發起人打算每人出十幾二十萬元籌資。股東之一的許晗峰寫了條帖子發在微信、微博上,晚上10點多發出,等到次日凌晨時已有36人報名。明知無利可圖,但短短3天裡共89位股東入股82萬元,最後100位股東籌資100萬元,在合同上一一籤名。

    接著,先有設計公司主動提出免費設計;3家裝修公司競標,原計劃62萬元的預案最終以30萬元「公益價」成交;靈隱寺附近一家素食店,不僅幫忙免費培訓員工,還派出廚師長到海寧,把學徒全教會了……

    經營理念:首先是搭建公益平臺

    100位股東,100萬資金,100天時間,100個大大小小的會議讓南關廂素食館如期於2015年1月1日正式開業。

    「我們的經營理念是以素食餐廳為載體搭建公益平臺,降低公益門檻。」陳建龍說,「無論是誰,只要來吃飯,就是在做公益!股東出資搭建平臺在做公益,義工在店裡服務是在做公益,客人來吃飯是在做公益,利潤捐贈還是在做公益!通過素食館這個平臺來影響更多人獻愛心還是公益。

    所以無論是政府人員、年輕白領、老人還是小孩都非常喜歡這樣輕鬆愉悅向上的環境。因為到南關廂素食館吃的不僅僅是素食,更是愛心!

    素食館在經營中提出創新和節約。出臺光碟返券2元,餐後自主送回餐具返還3元。引導消費者注意節約資源,愛惜糧食;同時也傳遞自主自理、勞動創造價值的理念。還有很多消費者和家長都會在節假日把孩子送到素食館來實習和鍛鍊。一邊做義工一邊感受素食館的文化!讓孩子從小就懂得感恩,珍惜,節約和付出。

    素食館創設了公益愛心平臺。愛心人士可買一份或多份「代用券」貼在「微心願」牆上,捐贈給有需要的困難、低保家庭免費領用就餐。「代用券」愛心活動平臺也讓受助對象有了回報社會的機會,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也因此加入義工組織,開展禮儀迎接、清掃衛生等素食館義工活動,實現助人自助。

    其實,海寧義工這個群體裡,有60%的人是自己做企業的。經營自己的企業和運作公益素食館,有什麼不同?陳建龍說:「心態不一樣,商人無利不起早,但素食館不是把賺錢放在第一位的,我們更看重傳播義工精神,影響更多人。「

    什麼是「義工精神」?陳建龍解釋:公益只是生活方式的一小部分,不應該成為負擔。比如加入義工,可以是因為好玩,可以是為了影響孩子,也可以是為了認識更多人。素食館的專職人員,大部分是從義工中產生的。他們的薪酬待遇按市場規則來,目前「比行業標準還高一點,不能讓做公益的人流汗又流血嘛」。

    「一隻可下單的母雞」 為公益組織「造血」

    素食館盈利,是「造血」的第一步。素食館工作人員每天在微信群裡向所有股東公布當天帳目,包括用餐人數、贈券、團購券數量、營業額等。

    2015年運營以來,帳目月月清,公開公示,所有盈利用作愛心捐贈。開業第一月第一筆盈利1萬元,做成1萬份臘八粥,分贈市民和敬老院孤寡老人,第二月盈利2萬元捐贈患尿毒症女孩馬曉琴,第三月盈利2萬元救助一對失足夫妻渡過難關……

    從2015年1月1日開業到2017年1月31日為止,實現營業額6071795元,利潤858646元。已用於公益支出有694536元,餘款匯入海寧市慈善總會海寧義工愛心基金。

    南關廂素食館,作為一家社會企業,許多探索在國內更是鮮有耳聞,她重視社會價值多於追求最大的企業盈利。從事公益事業,具有可複製性和推廣價值,操作簡單,可以傳之久遠,影響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她突破了單純靠募捐資金做公益的傳統方法,探索出一條公益「造血」的路子

    有人曾生動地把南關廂素食館比喻成下蛋的母雞,因為她對於公益來說,具有孵化、培育、持續、延伸的功能。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曾吸引了上海、杭州、湖南、山東,江蘇、安徽、內蒙、湖北等地的公益組織或社會團體前來考察學習300多批次。

    至2016年9月底,在全國複製支持併入股共十一家素食文化中心。上海福田緣、杭州傳愛天使公益素食文化中心、南通蔬院、湖州長興百靈公益素食中心、安徽馬鞍山公益素食文化中心、山東菏澤青年湖公益素食交流中心、台州妙醍醐、台州公益素食、海鹽開心小鎮公益素食等

   

相關焦點

  • 馬鞍山公益眾籌創設公益素食館 打造全民慈善平臺
    通過眾籌的模式開辦素食餐館,無分紅、不退股,所有盈利全部用來做公益……馬鞍山公益素食館正在緊張籌備、裝修中。這是由馬鞍山市愛心人士發起的,通過眾籌模式開辦的全市第一家公益素食館。  素食館如何運作?公益誰來監督?它是否能為馬鞍山市的公益事業開啟一個全新的模式?就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 義烏首家公益素食餐廳眾籌股東 嘗試造血式慈善
    餐廳是怎麼運營的食材來自愛心農場,盈利用於慈善「安靜」說,多年的公益實踐證明,傳統的愛心捐贈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之所以想開餐廳,就是為了讓公益事業實現自身「造血」。「造血」要怎麼完成?「安靜」想到了海寧的南關廂素食館。
  • 海寧義工舉行晚會 這些個人和單位獲表彰
    9年時間,海寧義工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19年10月31日,義工人數已累計達到13498人。回顧2019年全年,海寧義工開展了1562場活動,超過去年161場,項目包括無償獻血、困難救助、文明出行、彎腰一秒、素食館、圓夢助學、衣循環愛循環等。當年度累計為社會服務達134050小時,9年累計服務總時長更是高達584447小時。
  • 「素」造慈善丨探索「素食+慈善」新模式,我們在行動!
    廣州市素食慈善協會在2019年積極探索「素食+慈善」新模式,更在2019年年底舉辦了送愛心早餐入養老院活動,為期2個月。現2020年1月愛心早餐又開始了,餐單已新鮮出爐:周二餐單是雜菌木耳餃子配小米杞子花生粥,周四餐單是冬菇梅菜包配牛奶麥片。
  • 素食自助餐廳風生水起 綠色健康吸引年輕消費群體
    浙江在線6月29日訊 吃多了大魚大肉,你的味蕾會不會對清淡的素食情有獨鍾?在飲食已經成為表達生活理念和行為方式的當下,越來越多的金華人開始注重吃得「綠色」、「健康」。  去年底開始,金華市區接連開了幾家素食餐館,主要以自助餐的形式經營,菜品豐富。平價消費、時尚講究的店內裝修,也讓素食叩開了年輕人的消費市場。
  • 潮城「好人街」和「好人廣場」詮釋海寧精神的最佳讀本
    來源:中國江西網    近日,「大美潮鄉」全國網絡媒體海寧行採訪團隨同海寧市委宣傳部報導組的同志來到海寧市的好人街和好人廣場,記者們懷著好奇心對「好人街」和「好人廣場」的好人一探究竟。 「大美潮鄉」全國網絡媒體海寧行採訪海寧「好人廣場」。
  • 這家公益素食館每天為300人提供午餐
    10時剛過,坐落在晉城市區書院東街的寶珍公益素食館門前,已經有百餘位老人排成長隊,等待一場免費的午餐。自1月11日寶珍公益素食館開張那天起,眼前的一幕天天重複。截至12月8日,寶珍公益素食館開張進入第338天。
  • 吃飯也能做公益!馬鞍山這家用愛撐起的公益素食餐廳...
    吃飯也能做公益!馬鞍山這家用愛撐起的公益素食餐廳...馬鞍山這家用愛撐起的公益素食餐廳正式開業啦!》平湖素苑在這個初冬寒意漸起的日子裡,11月22日上午,全省首個由中國好人、道德模範、馬鞍山好人等公益人士發起的公益善食館充滿濃濃愛意的平湖素苑開業了在這個冬天給馬鞍山增添了許多溫暖。
  • 海寧新添一座美術館!以他為名,剛剛開館,160多件寶貝亮相!
    標誌著海寧新添一座以個人命名的美術館 新添一處重要文化陣地 南關廂也將再添一處網紅打卡點 希望這顆種子,可以在海寧這塊文化熱土上綻放出更美的花。海寧潮文化名滿天下,借美術館開館之際,願海寧文化事業如弄潮兒一般立濤頭,精神文明建設繼續走在前列。」開館儀式上,章嘉陵如是說。
  • 公益素食掀起愛心熱潮
    來源:浙江在線    發布時間:2020-12-06 17:42:20 > 免費午餐,感恩素食。12月5日,經過2個多月的精心籌備,在金爐村雙委、為老服務中心、400餘名愛心人士的積極推動下,十方公益素食館於北白象鎮金爐村為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當天中午11時許,470餘位「新樂清人」和老人早早地趕到此處排隊就餐。
  • 智慧科技融入德育教學,多方協同探索教育扶貧新模式
    近日,一場名為「立德樹人學好人生第一課」公益捐贈儀式,在浙江對口援助的西藏那曲舉行。活動旨在通過以同步課堂教學、共享教育資源等方式,探索在那曲開展線上線下德育教學模式,推動教育扶貧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升級。該公益活動由浙江省教育廳、西藏自治區那曲市主辦,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一起教育科技、一起學公益基金支持。
  • 海寧人氣網紅景點及周邊景區免費遊玩攻略!再不去就晚了!
    如果你不想堵在路上,擠在山上還剩下6天假期咱們海寧以及周邊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帶家人去轉一轉「海寧十大網紅景點以及嘉興五縣市免費景區」等相關信息有這些證件還可以對摺!地址:海寧硤石幹河街38號開放時間:8:30-17:00購票信息:成人10元/位;7周歲以下孩童免票、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半票;60歲以上老人半票、70周歲以上免費(現場需出示身份證、現金買票)諮詢電話:0573-87043528南關廂歷史文化街區南關廂歷史文化街區長350米,佔地60
  • 這家公益素食館每天為近300人提供午餐--山西青年報2019年12月10日...
    12月8日上午,坐落在晉城市區書院東街的寶珍公益素食館門前,已經有百餘位老人排成長隊,等待一場免費的午餐。   自1月11日寶珍公益素食館開張那天起,眼前的一幕天天重複。截至12月8日,寶珍公益素食館開張進入第338天。   「每頓有近300人就餐,需要100斤蔬菜、120斤大米或白面。」
  • 海寧在全省率先發布研學旅行專項規劃 「研學遊」五大基地三條環線...
    2018-10-11 17: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湯夢丹 通訊員 殳浩走進孔廟學宮,念念三字經,與小夥伴們一起射箭、蹴鞠,參觀國學大師王國維故居,看看課本裡的觀潮實景……今年暑假,這些項目吸引了近萬名中小學生齊聚浙江海寧鹽官古鎮,體驗研學遊樂趣。
  • 過年不怕胖 快跟馬鞍山素食館大廚學做幾道「素食年菜」
    日前,記者專訪馬鞍山公益素食館廚師長劉俊,討教如何做「素食年菜」,讓一家老小吃得既營養又健康。  做素食講究「顏色豐富,種類齊全」  中等個頭、大眼睛,喜歡運動,27歲的馬鞍山公益素食館廚師長劉俊是湖南人,原來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湘菜廚師。3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劉俊接觸到了素食,很快便喜歡上了做素食。
  • 21處美景競選海寧十大「網紅打卡地」!你中意的是?
    這不為進一步挖掘和宣傳海寧豐富的旅遊資源結合網紅直播線上線下融合新模式,帶動時尚等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創新打造「旅遊+直播+產業」直播生態鏈,海寧決定在2020年第二十七屆錢江(海寧)觀潮節期間評選出「時尚潮城十大網紅打卡地」。海寧市時尚產業中心和市文旅體局為大家徵集了以下這些打卡地,趕緊往下看!
  • 百事公司「2019把樂帶回家·媽媽製造」 探索創新「持續造血」公益...
    百事公司「2019把樂帶回家·媽媽製造」 探索創新「持續造血」公益模式 2019-02-02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徐輝 2019年1月28日,百事公司大中華區(以下簡稱「百事公司」)在廣東省乳源縣為「媽媽製造廣東省遊溪鎮瑤繡合作社」落成揭幕,並正式開啟「2019把樂帶回家·媽媽製造」新春公益項目
  • 全海寧最好吃的35家名店招牌菜!
    吃吃吃...活著就要吃!然而每天吃什麼困擾著每一個海寧人!這個世紀性難題在今天終於得到了解決!海寧 35 種美食,一家店一道招牌菜!想不到吃啥就掏出它~照這吃完你就是美食家~(以下排名不分先後,亦不涉及廣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