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譜寫絲路經濟發展新篇章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11月29日傍晚,隨著火車鳴笛聲,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12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兩千年前,古絲綢之路上的沙漠駝隊,開創了中西方貿易往來的先河,促進了歐亞各國與中國的友好往來。兩千年後,新絲綢之路上的鋼鐵巨龍,推動了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維護了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

  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歐班列」成功開行以來,迄今已有近十年的光陰。十年時間,固定車次、線路、班期的「中歐班列」,憑藉著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價格低廉、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獨特優勢,從鮮為人知到家喻戶曉,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

  今年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全球經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國際貿易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在航空停運、水運停滯等情況下,「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增長,挑起陸路運輸大梁。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已經累計開行達10180列,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再次創造新紀錄。一列列馳騁的「中歐班列」將急需的防疫及生產生活物資送至沿線各國,為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為穩定國際供應鏈、助力全球共同抗疫提供了堅強的支撐和保障,成為沿線各國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

  雖然當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經濟全球化進程出現深刻調整,但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共建「一帶一路」,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正是順應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的發展潮流。「十三五」期間,中歐班列憑橫跨歐亞大陸的獨特優勢,開行線路越來越多,朋友圈越來越廣,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成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中歐貿易以及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為緊密的運輸大通道。「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伴隨著「中歐班列」鐵軌延伸的不僅是物流幹線,還有經貿、人文交流的延長線。在「中歐班列」的帶動下,沿線新的物流、工業和商業中心拔地而起,一個個內陸城市擁有了連接海外的便利大通道和口岸,中國製造的日用百貨、服裝、電器等商品便捷地進入到歐洲各國的消費市場;西班牙紅酒、荷蘭奶酪、波蘭水果、德國汽車以及歐洲各地的生物醫藥、母嬰用品、成套櫥櫃等貨物走入中國尋常百姓家,各國民眾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善。「中歐班列」用高品質服務贏得市場的同時,也越來越受到沿線各國和地區人民的認可和歡迎。

  「和平、友誼、交往、繁榮」,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絲綢之路文化的靈魂在「中歐班列」上得以延續,這條國際運輸的「黃金通道」正在用中國速度為絲綢之路沿線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牛貝貝

(責任編輯:佟明彪)

相關焦點

  • 西安構築中歐班列集結中心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這是繼襄西歐、徐西歐國際貨運班列之後,西安港開通的又一條連接華東、貫通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西安依託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中國最大的內陸港口——西安港,初步形成了承東啟西、連接南北、貫通歐亞的重要商貿物流大通道和全網物流體系,正著力構築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 西安:「三個經濟」打通絲路新通道
    「一撇」即「胡煥庸線」,「一捺」即「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過走訪企業生產一線,充分展示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的成效和經驗,全面反映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創新發展的澎湃動力,深刻揭示中國經濟強勁韌性背後的改革密碼。「張騫鑿空」通西域。西安,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正以開拓經貿合作的「新思路」,大力發展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打造立體通道的「新絲路」。
  • 中歐班列「長安號」:絲路經濟帶上的「陝西名片」
    圖為西安國際港務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秦爽/攝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西安5月13日訊(記者 秦爽)5月12日,記者來到西安國際港務區探訪中歐班列「長安號」。在港務區內,整齊碼放的貨櫃裡裝滿了需要運輸的貨物,吊車正在實施吊裝作業。
  • 成都國際班列全年開行破千列 榮膺「2017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事件...
    當然,四川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與在四川48.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發生的一件件深刻影響著這個區域的經濟大事息息相關,「絲路蓉歐·通達全球」暨成都國際班列全年開行破千列正是其中之一。  劇透一下,「絲路蓉歐·通達全球」暨成都國際班列全年開行破千列的公眾知曉度很高,公眾參與度也非常高,在票選期間就衝到了前四名。  它不負重望,與「全面創新改革引領四川未來發展的『一號工程』」、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暨成都國際航線破百條等深刻影響著這個區域的重大經濟事件一起,榮獲了「2017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事件」大獎,堪稱實力擔當。
  • 中歐班列(新鄉號)「海上絲路」鐵海聯運首列班列...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同增 通訊員 林子俊 侯軼瑋5月20上午11時28分,在位於國家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公鐵物流港,滿載著70 TEU(20英尺長貨櫃)汽車配件、機械設備等「河南造」的中歐班列(新鄉號),再次緩緩開出,加速駛向國際市場。
  • 甘肅「通道經濟」持續發力 聯通海內外現代物流網絡
    中新社蘭州1月7日電 (記者 丁思)甘肅省商務廳廳長張應華7日在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會議上說,2020年1至11月,全省通道物流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全省穩定運營中歐、中亞、南亞、陸海新通道國際貨運班列304列9909車,貨值1.68億美元。
  • 「中歐班列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來自中國和歐洲多國的運輸與物流企業及行業從業者圍繞中歐班列的重要貢獻、發展前景等議題深入交流,約250位參會人員還進行了「一對一」在線洽談,達成多項合作意向。面對疫情挑戰,中歐班列成為中歐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
  • 【行走自貿區】成都中歐班列馳騁7年「一帶一路」上綻放出門戶樞紐...
    從國家支持成都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到四川省政府批覆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再到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數量在全國率先突破6000列……最近,成都國際鐵路港「大事件」接連不斷,讓採訪團的媒體記者們興趣頗濃,忙碌地採訪,試圖從這個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挖掘出更多精彩故事。
  • 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無縫對接長三角經濟帶
    這是繼襄西歐、徐西歐國際貨運班列之後,西安港聯手蚌埠再次布點全局,開通的一條連接華東、貫通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為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再結碩果。進入新時代,蚌埠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與西安並肩攜手,開行蚌西歐班列,將開啟兩座城市深化區域協作、加速開放發展的嶄新篇章。今年來,西安港先後開行了襄西歐、徐西歐國際貨運班列,以及西安—寧波、西安—青島陸海聯運班列。
  • 嘉賓名錄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裴長洪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潘家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王延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黃 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鄭秉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  張宇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何 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 搭起數字經濟合作「金橋」——2020中國—東協信息港數字絲路產業...
    (東博社記者/覃蕾)2020年11月25日,第四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的分論壇之一——2020中國—東協信息港數字絲路產業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本屆論壇由廣西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西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中國—東協中心、中國—東協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廣西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以「數聚絲路
  • 【地評線】映象網評:「節點城市」造就中歐班列新篇章
    7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稱,將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成都、鄭州、重慶、西安、烏魯木齊5個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所所長王國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建設,將利於以市場化機制,破解目前各個開行城市「割據」格局,利於班列整體的高質量發展。(7月10日 廈門消息)中歐班列從2013年7月18日開行第一列車運行至今,已經取得重要成就。
  • 【中國經濟半年報】我國鐵路部門開好經濟恢復發展的「火車頭」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郭淼 柴安東 寶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鐵路部門全力保障國內、國際物流通道暢通,開好經濟恢復發展的「火車頭」。
  • 徐州至德國漢堡中歐班列首發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現代快報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 月 28 日上午,載有 94 個標箱出口貨物的 75032 次列車從徐州鐵路銅山站啟程,奔赴 10683 公裡外的德國漢堡
  • 中歐專家:雙方經濟互補性大於競爭性 對中國市場發展充滿信心
    此外,與會商界代表表示,中國經濟充滿活力,對中國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中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有利於歐洲在華企業的發展壯大。△比中經濟貿易委員會主席貝爾納·德威特比中經濟貿易委員會主席貝爾納·德威特表示:「中國的製造業發展非常成功。中國新的『五年計劃』將為歐洲企業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 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運量逆勢增長,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第一大...
    人口不足6000人的波蘭邊境小城泰雷斯波爾,是中歐班列進入歐盟的第一站,每天有10到20班中歐班列經過這裡。「憑藉歐盟門戶的位置優勢,泰雷斯波爾從『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的發展中獲益良多。」市長亞採克·達涅魯克說。
  • 廈門經濟特區40年:「絲路海運」「中歐班列」雙翼齊飛跑出「加速度」
    (特區40年)廈門「絲路海運」「中歐班列」雙翼齊飛跑出「加速度」中新社廈門8月28日電 8月27日上午,在廈門港海天碼頭,海陸馬士基運營的穆勒青島輪緩緩靠泊。1022個貨櫃被裝載上船,將隨著「絲路海運」駛向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 興城泳裝發力原創設計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主題為「匠心·築夢」的2018中國國際泳裝設計大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傳媒中心與興城市人民政府主辦,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中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絲路經緯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興城市泳裝行業協會聯合承辦。
  • 系列報導《我來譜寫新篇章》:《一帶一路接力人》
    今年50歲的朱國濤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襄陽機務段的一名貨運火車司機。從業27年,朱國濤不僅親歷了牽引機型從蒸汽到內燃再到電力機車的更新換代,更見證了中國鐵路從跟跑到領跑再到緊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開行「中歐班列」的時代變遷。
  • 「中國製造」又多了一條輸往歐洲的通道!中歐班列(商丘)國際班列...
    河南商報記者 吳文昊 文/圖 12月22日10時,中歐班列(商丘)國際班列首發。伴隨一聲汽笛長鳴,班列從商丘車站西貨場緩緩駛出,一路向西向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進發。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這是商丘市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