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付怡 通訊員 廖雲贇張毅濤
「【A***E售後】您好,您丟失的手機設備正在手機售後中心申請辦理換機業務,因該用戶無法提供購機憑證已暫扣此設備,我們特此與您聯繫。請登錄網址ΧΧΧ驗證身份信息,驗證成功我們將聯繫您取回手機。」
如果您的品牌手機被盜並補辦原手機號使用後,收到這條簡訊是不是很驚喜很意外?恨不能馬上點擊連結取回手機呢?
不法分子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旦你點擊連結輸入ID帳號密碼後,不法分子就能從這個釣魚網站的後臺看到帳號信息,進而對盜得的手機進行解碼刷機,最後以高價賣出。
近日,廣州增城警方打掉一個利用釣魚信息解鎖被盜搶品牌手機的團夥,抓獲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嫌疑人7名。
偽造官方信息騙ID,解鎖刷機高價銷贓
5月,增城警方接到線索,在新塘鎮活躍著一個專門解鎖被盜搶品牌手機的團夥。該團夥針對品牌手機被盜且補辦原手機號的事主,向其手機號發送冒充品牌手機官方客服的釣魚簡訊,簡訊內容涉及手機ID帳號登錄異常提醒、原手機SIM卡變更異常提醒、原手機辦理換機時被暫扣聯繫取回等,簡訊中均附有一個釣魚網站連結。
該網站頁面偽裝成品牌手機官方網站登錄界面,讓事主信以為真輸入手機ID帳號密碼,不法分子在後臺獲取事主手機ID帳號後,馬上在品牌手機官方上操作關閉該手機ID,達到解鎖刷機的目的。這樣,盜竊所得的品牌手機就能以更高的價格進行售賣銷贓。
循線索跡揪「上家」,深挖溯源一窩端
增城警方經對該線索溯源深挖,追查向該解鎖團夥提供被盜手機信息的「上家」。經查,這些「上家」大多隱藏在一些交流刷機經驗的網絡聊天群裡,物色到技術好的刷機人員後,再私下聯繫下單。
「上家」提供被盜搶品牌手機的手機號碼和串號,解鎖團夥發送釣魚簡訊實施解鎖刷機,每次解鎖一部手機,收取100元至200元不等的費用。這些「上家」的下單付款都是通過網絡交易。
經過兩個多月的大量調查,充分固定涉案證據後,警方實施收網。
7月21日,增城警方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兵分多路統一行動,在新塘某小區房內搗毀該團夥窩點,現場抓獲曹某(男,25歲,廣東湛江人)、何某(男,41歲,廣東茂名人)、黃某(男,25歲,廣東湛江人)、蘇某(男,25歲,廣東湛江人)等4名犯罪嫌疑人,繳獲作案用電腦9臺。
與此同時,警方在安徽亳州、江蘇宿遷及河南洛陽三地,抓獲該團夥的「上家」薛某(男,30歲,安徽亳州人)、仲某(男,28歲,江蘇宿遷人)和孔某(男,26歲,河南洛陽人)3人,繳獲涉案手機320餘臺。
利令智昏不顧後果,涉嫌犯罪自毀前程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曹某為該團夥的組織者。當民警問他為什麼從事被盜手機解鎖?曹某回答竟是「想自己賺錢,不想啃老」。
25歲的曹某的確曾是一名很有事業心的年輕人,早早就闖蕩社會打拼創業,曾自己開店從事電腦和視頻監控的安裝維修等,同時兼職解鎖手機刷機。其間他加入了一些交流手機解鎖刷機經驗的網絡聊天群,從群裡接到過正常的手機刷機業務。
之後曹某在這些群裡發掘到「大客戶」,「大客戶」一筆訂單要解鎖數十部品牌手機。曹某很清楚一次性解鎖這麼多品牌手機絕非正常,這些手機很可能都是偷來的,解鎖這類手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但是利慾薰心下,曹某不僅沒有守住法律底線,反而擴大業務,招募了技術員何某專門負責解鎖刷機,黃某和蘇某負責向目標機主發送釣魚簡訊,自己則負責接單收款。
薛某是曹某比較固定的「大客戶」之一,自己開有一家手機維修網店,經常遇到一些無法登錄品牌手機ID帳號的「高難度客戶」。
薛某也知道這些「客戶」的品牌手機通常都是不法途徑獲得,但是這類手機量大、解鎖收費高,於是薛某將業務「轉包」給曹某等專業解鎖的人,從中賺取差價。
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不明連結勿點擊,手機被盜後保護好各類帳號信息
警方調查發現,該團夥向被盜手機機主發送的釣魚簡訊是有「套路」的,他們利用機主想尋回手機及擔心隱私洩露的心理,分時分步向機主發送釣魚簡訊。通常,第一次發送的內容為「機主的原手機卡號發生變更,點擊連結可查看手機號碼和定位信息」。
如果機主沒有上當,他們會在幾天後第二次發送信息,內容為「系統檢測到機主原手機的ID帳號被異地強制登錄,並在導出手機通訊錄和照片數據,點擊連結可操作鎖定攔截」。
如果機主還是不上當,他們第三次發送信息的內容直接冒充品牌手機售後服務的身份,提醒「原手機在手機售後中心辦理換機時無法提供購機憑證暫被扣機,點擊連結可驗證身份後取回手機」。
警方提醒,如果手機被盜,要及時修改密碼等,妥善保護好手機ID帳號、網銀帳號、聊天平臺帳號等。被盜後,如果收到陌生號碼或所謂「官方」的提醒簡訊,要高度警惕,切勿點擊簡訊中的網址連結,切勿在安全性未知的網頁或手機APP中填寫身份證號、手機號、驗證碼及各類帳號密碼。
謹防不法分子對盜得的手機解鎖刷機後,竊取手機信息,進而對機主銀行卡或網銀帳戶實施二次盜竊,又或是冒充機主,對通訊錄聯繫人進行詐騙等。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柳卓楠
審籤 | 呂航
實習生 | 羅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