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上一講中我提到了中國式的面試。今天還是說中國式,不過面試那篇接過去了,你覺得奇葩也好,覺得不可思議也好。但是之前我原文也說了很多關於面試的故事都是人添油加醋杜撰出來的。事件的真實性還有待考究。今天我們說的是中國式的社交。這幾年隨著經濟建設,社交的活動逐步發展為貧民化,而且是多樣化。過去有飯桌文化,但是如今飯桌上大吵大嚷這邊敬酒那邊勸酒的少了,都跑到相對高檔的酒會去社交談買賣了。但是如今的社交活動本身也是外國傳來的,這一次和上一篇《致命中國式之面試篇》一樣,傳入我國之後,社交也被帶偏了。
其實社交本來也是好的,而且社交本身也是一種很講究的活動。首先是有社交禮,什麼握手禮也好,鞠躬禮也罷。那裡面講究也多了去了,因為社交也是一種身份的彰顯,有身份的人自然是有禮教的。但是在我國一概沒有,前幾天我參加了一次社交活動,一個某某協會主辦的一個答謝會活動,我去了一看,什麼搭肩膀聊天的,半躺半臥大說大笑的,還有些男女士摟腰的,摟脖子的。總之那一次社交我到覺得自己好像走錯地方進了勾欄院了似得。
其實有的時候看朋友圈,或者看視頻之類的,各式各樣的社交也是千姿百態,但是整體來看,中國式的社交我只能用「亂像」這個詞來形容。為什麼用這個詞呢?我自有道理,各位請往下看。
就是之前說的沒規矩。社交和派對不一樣,派對突出高興,什麼高興怎麼來,喝多了胡說八道也是常見狀況。而社交的英文是sociality,而派對的英文是party,也就是說社交和派對根本就是兩回事。中國式的社交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把這兩種社會活動混淆一談甚至是來個大合體。就是凸顯了不得體性,中國式社交眾多時候會發現男子西裝隨意,女子衣著暴露濃妝豔抹。這種現象是屢見不鮮,要不然我也不覺得自己參加社交就好像是進了勾欄院。
3.沒有主體性,在中國,社交活動絕大多數是為了舉辦而舉辦。舉辦一次社交活動,又是拉贊助賣冠名權又是收門票錢的,社交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商業活動。
4.參加人員的動機問題。在諸多社交活動中,我見過最多的就是吹。男的吹自己一年賺多少。女的吹自己多麼清高不愛財。兩位一個這麼能賺一個這麼不愛財,原來現在剩男剩女數量激增的癥結就在這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