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公務員考試通常有筆試和面試,其中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對於申論而言,主要是以4道題為主,3道客觀題,1道大作文,掌握的內容在於平時的積累,比如申論熱點、申論範文接下來甘肅中公教育將會為大家持續更新申論模擬題,望大家及時查看並積累,下面是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寫一份推進「三生融合」的調研報告。
【給定材料】
地處漢水之源的H市,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富集,但依舊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為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壯大經濟,H市決定走一條生態、生產、生活協同發展之路——「三生融合」。為此,H市組成調研小組深入三個典型地區進行調研,借鑑其在「三生融合」方面的發展經驗。
(1)輕挑慢捻,細如髮絲的繡線在指間紛飛,一幅巧奪天工的「畫」慢慢顯現。在S市繡品街上一家刺繡工作室,繡娘們精湛的技藝讓人們讚嘆不已。這條長1000餘米的繡品街,是S市的重心所在。
據介紹,S市是刺繡的發源地,具有2200多年的刺繡文化歷史。近年來,S市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刺繡產業,在S市高新區鎮湖街道,打造出繡品街、佔地8000平方米的中國刺繡藝術館和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的刺繡藝術展示中心等刺繡文化空間,為刺繡產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入駐企業120家左右,吸納就業近1萬人,完成特色產業投資7億元,年繳納稅收0.7億元,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S市追求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挖掘、保護和發揚刺繡文化,將全長1300米的繡品街打造成南北兩端風格、功能不同的區域。北端設置文化會展、產業創新孵化等板塊,實現生產「宜業」屬性;南端承擔「生態」功能,依託太湖溼地公園,為引進、駐留人群提供商務、休閒、娛樂等功能,豐富生態「宜遊」屬性,配齊基礎及康體娛樂設施,豐富生活「宜居」屬性。
作為先進位造類城市,S市圍繞刺繡工藝,集聚了絲線、木架、裝裱包裝等上下遊產業。依託創新平臺,引進了研發、培訓、體驗等主題的刺繡工作室,實現刺繡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富民的新路。
(2)近年來,D市堅守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把毛尖茶產業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積極推進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加快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生活好」的目標,走出了一條具有D市特色的綠色發展、產業富民毛尖茶產業發展之路。
D市把規模化種植作為全市茶產業的發展基礎保障和重要先決要素,出臺D市關於進一步加快茶產業發展的意見,設立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D市財政先後投入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同時整合全市各類專項資金80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4.2億元。全力實施退耕還茶計劃,完成退耕還茶6.9萬畝。推進茶旅互動,著力打造「百裡鄉村百裡茶、一路山水一路景」,積極引導農戶宜茶則茶,實施集中連片種植,建設茶產業觀光走廊。全市茶園面積從2014年的20萬畝發展到2018年的37萬畝。
無害化生產是D市茶葉生產的一大特色。D市採取物理、生物、植物和礦物措施,全程科學控藥綜合防治,利用優良氣候環境和土壤優勢,與省農科院茶科所合作,著力研發D市毛尖茶專用有機肥,規劃建設10萬噸有機肥廠。與本省大學合作,著力在物理調控、生物防控、化學防治上進行研發,構建D市毛尖茶病蟲害防控產業體系。目前,全市有機茶園認證面積達到2.5萬畝,無公害茶園認證達到21.4萬畝,衝破歐盟210項農殘檢測「綠色壁壘」,成功打入歐盟市場。
為實現富民增收,D市推動鄉村旅遊發展,依託螺螄殼茶基地核心區,發展以茶旅結合為主的山地特色旅遊業,打造「雲端茶海」茶生態旅遊示範帶、百裡毛尖長廊景區和中國茶文化博覽園,開發毛尖辣椒油、茶酒、茶餅、茶菜餚等旅遊產品。啟動運營茶旅融合研學實踐基地,重點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本省青少年,開展茶文化體驗、團隊拓展活動、農耕體驗等為一體的青少年茶文化綜合實踐教育。目前全市共有茶旅企業78家,全國五星級茶館2家,三星級茶館3家,茶旅融合接待遊客20萬人次,茶旅綜合收入1.9億元。
(3)近年來,A市一直在書寫一篇「水」的大文章,探索出了一條依託主導產業培育特色小鎮、振興城市的經驗之路。依託豐富的天然礦泉水資源,A市在二道白河鎮成立了一個聚集產業特色的礦泉水產業園區,目前已建成工業廠房24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35億元。A市堅持「高標準、高定位、建名廠、創名牌」的發展思路,先後為園區引進了10戶大中型企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為打造功能完備、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特色城市,A市依託匯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全程參與園區的基礎建設和運行管理,建立了政企合作共贏的運行機制。園區以工業為主,在不斷完善「七通一平」等基礎上,配套建設鐵路貨運中心、檢測中心、水文化體驗館、光幻森林、天泉塔等基礎服務設施;對失地農民按照就地市民化的原則,共同參與礦泉水企業生產運營、共同見證園區的成長曆程、共同享受特色產業帶來的紅利。
【作答要求】
H市相關部門領導想要全面了解調研地區推進「三生融合」的情況,假如你是負責調研工作的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擬寫一份調研報告。
要求:
(1)緊扣資料,內容全面;
(2)邏輯清晰,只寫正文;
(3)字數800~1000字。
【參考答案】
為使「三生融合」發展模式在我市順利實施,我調研小組深入三個典型地區,考察其在三生融合方面的發展情況。這三個地區分別施策,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壯大經濟,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發展之路。
S市:著眼傳統產業,打造功能分區,實現協同發展。
第一,做大做強做優傳統產業。通過打造繡品街、中國刺繡藝術館、刺繡藝術展示中心等刺繡文化空間,奠定刺繡產業化基礎,吸引企業入駐,解決就業問題,實現收入增長。
第二,打造功能分區,實現「三生」屬性。挖掘、保護和發揚刺繡文化,通過將繡品街打造成風格、功能不同的區域,豐富太湖溼地公園商務休閒功能,配齊基礎設施,實現生產「宜業」、生態「宜遊」、生活「宜居」屬性。
第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製造業。S市圍繞刺繡工藝,集聚上下遊產業,並依託創新平臺,引進不同主題的刺繡工作室,實現傳統產業富民。
D市:以綠色促發展,以產業促增收。
第一,規模化種植,無害化生產。D市出臺茶產業發展意見,設立、整合發展專項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實施退耕還茶計劃,推進茶旅互動,引導農戶實施集中連片種植,擴大了茶園面積。綜合多種措施,全程科學控藥綜合防治,利用自然優勢,與省農科院茶科所合作,研發專用有機肥,規劃建設有機肥廠;與高校合作,進行防控研發,構建防控產業體系。
第二,茶旅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旅遊。D市依託茶基地核心區,發展以茶旅結合為主的山地特色旅遊業,打造生態旅遊示範帶、產業觀光長廊景區和文化博覽園,開發特色旅遊產品;啟動運營茶旅融合研學實踐基地,重點面向不同地區青少年,開展茶文化綜合實踐教育。
A市:做大「水」文章,振興城市。
第一,高標準建立產業園區。A市依託豐富的天然礦泉水資源,成立聚集產業特色的礦泉水產業園區,以高標準發展思路,先後引進大中型企業,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第二,創新運行管理機制。讓企業參與園區建設和管理,建立政企合作共贏的運行機制;以工業為主,配套建設基礎服務設施;對失地農民按照就地市民化的原則,讓其參與企業生產運營,享受特色產業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