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學生,請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

2020-09-18 東南網

又是一年開學季,不少大學新生離開家庭開始獨立生活。不過,這也成了新生被騙、被盜的高發期。網購、微信加好友……初涉社會的大學生們常常會在這些行為中,不經意洩露自己的隱私。如何在日常行為中,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信息?今天,小編帶你一起掌握防止個人信息洩露的「小秘籍」。

個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及家庭住址等在內的個人基本信息;網銀帳號、第三方支付帳號、社交帳號、郵箱帳號等帳戶信息;通訊錄信息、通話記錄、簡訊記錄、聊天記錄、個人視頻、照片等隱私信息以及你的設備信息、社會關係信息、網絡行為信息等。

不要小看這些個人信息的洩露問題,可能會導致——

除了垃圾簡訊、騷擾電話的煩惱,還有個人身份被冒用這類較為嚴重的問題。同時,個人信息洩露是詐騙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不法分子在精準掌握用戶個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編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詐騙場景,繼而對公眾實施欺詐。

因此,我們應了解以下個人信息洩露途徑:

當我們發現個人信息洩露時,應該如何處理呢?

1. 若發現個人信息洩露,並且威脅自己銀行卡的使用安全時,應儘快更改銀行卡密碼,必要時先掛失。建議在網上消費時統一使用一張常用卡。

2. 若發現手機、郵箱、QQ、微信等經常使用的通信工具或軟體的帳號被盜,在找回帳號的同時應儘快通知親朋好友,避免其收到假信息被騙。

3. 在收到各種假冒或詐騙郵件、電話時,可留心獲取、記錄對方的信息,通過截圖、存屏、錄音等方式保存證據,並進行舉報。

4. 若能發現或掌握相關證據和線索,可以向專業的律師諮詢有關法律法規,學會使用法律武器追責維權。

(東南網綜合新華網、人民網、四川新聞網等)

相關焦點

  • 怎樣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不洩露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細節,我們不留意很容易造成我們個人信息洩露的情況,往往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也許很多人都有經常接受到陌生電話的騷擾,或者有別騙的經歷,有些信息洩露不是我們個人的原因,但是我們應該做好防範意識,儘可能的做好防護措施,不輕易洩露自己的信息,那麼在生活總一些細節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注意呢
  • 信息化社會我們怎麼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及隱私
    當前的社會,科技高度發達,給人們帶來工作生活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造成很多隱患,公民個人信息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就被他人非法獲取,進而造成公民財產的損失、名譽的損害,那麼我們怎麼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獲取呢?
  • 這份實操版個人信息保護指南請收好
    網絡技術發達的今天,個人信息保護成為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周恰逢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一份實操版個人信息保護指南請收好,從細節入手保護好自己的隱私提高警惕,避免損失。
  •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你的信息洩露了嗎?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你的信息洩露了嗎?為此,瀋陽市公安局關於公共服務質量檢測結果有關問題整改工作按計劃部署推進,切實增強公民自我防護意識,使公民認識到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了解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方法和要領。反信息詐騙支隊總結了九條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措施。
  • 個人信息保護要精準發力
    然而,一些聲稱高效、精準的搶票「神器」實則暗藏信息洩露、詐騙錢財等多種風險。不少網友反映,使用部分搶票軟體後,非但沒有搶到票,反而接到了很多垃圾簡訊和騷擾電話,個人信息遭洩露。  網際網路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始終是一個隱患。個人信息獲取與使用的邊界和分寸在哪裡?筆者認為,對此問題,要有效區分,精準發力。
  • 北京青年報:資訊時代保護好個人隱私是共贏
    原標題:資訊時代保護好個人隱私是共贏 9月24日,我國首次針對網際網路產品和服務進行的個人隱私評審「成績單」揭曉。微信、淘寶網、支付寶、滴滴出行和京東商城5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做法獲得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四部委認可。
  • 保護個人信息 轉借個人身份證要謹慎
    徐某表示自己是中介業務經理,其客戶需要流水證明材料辦理按揭。某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直接拒絕為其辦理查詢業務,表示根據相關要求不能辦理此類業務,徐某認為自己已提供籤約合同、出示工作證明等相關證明資料及雙方身份證,對此表示不理解並堅持要求查帳。
  • 聚焦個人信息保護突出問題 落實個人信息保護責任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首次亮相
    「為及時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待,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制定一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專門法律,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個人信息權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劉俊臣表示,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是進一步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法制保障的客觀要求,是維護網絡空間良好生態的現實需要,也是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 丁曉東:個人信息保護的難題| 新書《個人信息保護:原理與實踐》
    在近年來的法學研究中,恐怕沒有哪個議題比個人信息保護更具爭議了。儘管個人信息保護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理論問題卻仍無定論。首先,個人信息需要法律保護嗎?如果需要法律保護,其理由何在?或者用法言法語來說,個人信息保護的法益基礎是什麼?個人信息可以成為一種權利嗎,還是一種權益或僅僅是一種利益?
  • 《民法典》解讀十一:保護個人信息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接到一些促銷、廣告和騷擾電話,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感到惱火,然而,許多人不知道他們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洩露出去的,所以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個人信息能夠得到保護。《民法典》加強了人格權的立法,使其獨立和成文,並通過專門章節規定了肖像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民法典》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獲取並保障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處理或者傳遞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交易、提供或者洩露他人個人信息。
  • 釐清公民個人信息刑法保護邊界
    在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空間,個人信息無異於「裸奔」,數據壁壘的打通,進一步加劇了個人信息被誤用、濫用以及洩露等問題。法律擴張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範圍,是對於資訊時代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積極回應,但沒有框架限制和原則指導的擴張亦存在違背罪刑法定原則之嫌。在積極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同時,亦須明確罪名適用的邊界,不能忽視個人法益和公共利益之間的緊張關係。
  • 女孩,請保護好自己,燦爛的活著
    這些日子裡,我一直在關注一個黃姓女大學生獨自去青海可可西裡旅遊失聯的新聞。自7月25日報導的時候,她已經失聯了18天。今天警方發出了官方通報,大體內容就是,這幾天的排查有了結果,已經發現了這名女大學生的隨身物品,和她的遺骸,DNA比對成功,排除他殺。
  • 協調好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產業發展的關係
    人民在享受這種資源所帶來的便捷、智能、高效等種種好處的同時,也為個人信息洩露等問題所困擾。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呼聲漸高。  近日,《信息安全技術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範(草案)》發布,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該草案提出,App運營者應履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採取必要安全措施,保障用戶個人信息安全。App不得收集與所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 民法典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基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結合民法典的規定,我們應當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策略、目標和限度進行準確理解和把握。民法典是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階段性立法回應。鑑於個人信息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民法典人格權編採用專章的方式對個人信息與隱私權一併予以保護,並對個人信息的類型、收集、更改或刪除做了初步規定。
  • 個人信息保護中的敏感信息與私密信息
    我國民法典人格權編第六章「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則將個人信息區分為私密信息與非私密信息,同時,明確規定了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這樣一來,就產生了怎樣區分敏感信息與私密信息的問題。
  • 個人信息保護丨德恆研究
    民法典第四編第六章第1032條至1039條共計8條,對自然人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進行了具備實操性的規定。 民法典第1034條第2款給出了個人信息保護的概念,但為什麼要定義為「個人信息保護」而非「個人信息權」呢? 個人信息的核心特點在於識別性,即只有能夠識別特定自然人的信息才屬於個人信息。
  • 八大看點丨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如何捍衛個人信息安全
    草案從確立以「告知——同意」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一系列規則、嚴格限制處理敏感個人信息、明確國家機關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義務等方面,為全面加強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做出了明確性規定,是繼民法典後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
  • 《電子商務法》中的個人信息保護
    一、《電子商務法》和《網絡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區別和聯繫  (一)個人信息的定義  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  判斷某項信息是否屬於個人信息,有兩個路徑。一是識別,即從信息到個人,由信息本身的特殊性識別出特定自然人。
  • 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在科技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的個人信息被許多不法分子隨意收集、違法獲取、過度使用甚至非法買賣個人信息,導致很多財產安全問題出現。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在12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
  • 請按以下步驟在HomePod上啟用和使用Siri個人請求
    近期涉及請按以下步驟在HomePod上啟用和使用Siri個人請求內容備受矚目,很多讀者對此也很有興趣,現在給大家羅列關於請按以下步驟在HomePod上啟用和使用Siri個人請求最新消息。如果您有興趣進行此設置,請按以下步驟在HomePod上啟用和使用Siri個人請求。啟用個人請求啟用個人請求涉及多個方面。並且,您可能已經打開了其中一些功能。1)打開設置,然後點擊您的Apple ID。2)選擇共享我的位置。3)啟用共享我的位置和頂部,然後選擇從此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