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源頭在哪兒?

2020-10-18 地圖帝

今天兩篇文章,一篇講長江的源頭,一篇講黃河的源頭。地圖全部來自《三江源頭科學考察地圖集》,這是科考隊於2008年考察之後,匯總整理的珍貴資料。其中關於源頭的測量,與此前公開的數據有所不同。

黃河幹流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圖-黃河

黃河全長約5464公裡,中國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

中華的古文明,從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遊地區,那麼黃河的源頭在哪兒?

我們先看黃河三個重要的節點:積石峽、瑪多黃河橋、瑪湧灘地。

一、積石峽

圖-積石峽水電站

積石峽得名於積石山,這座山位於青海與甘肅交界地,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分界線,也是中國第一級地勢與第二級地勢的分界線。

積石山附近地勢徒然下降,水力資源豐富,於是因地制宜修建積石峽水電站。電站位於青海省循化縣,下遊不遠處就是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在漢朝之前,中原文明的實際控制範圍還不能到達這裡,但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止於積石山和積石峽。

二、瑪多黃河橋

圖-瑪多黃河橋,航拍高度1600米

瑪多黃河公路大橋(瑪多黃河橋),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多黃河橋是1966年修建的,是黃河幹流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有「黃河第一橋的「美譽。後來開通的國道G214,也在這裡修建了大橋。這幾座橋肩並肩,它們的上遊就是黃河源區。

黃河源區有兩個重要的湖泊,扎陵湖與鄂陵湖,並稱「黃河源頭的姐妹湖」。兩湖面積合計達到1154平方公裡,約為半個太湖大小。蓄水量約153億立方米,約為太湖的三倍,接近洞庭湖的水量。

圖-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

鄂陵湖古稱柏海,藏語意為藍色長湖,是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641年(唐朝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松贊幹布從邏些(今西藏拉薩)趕到柏海迎接,唐朝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

扎陵湖古稱茶靈海,藏語意為白色長湖。黃河從扎陵湖西南部注入,因攜帶大量泥沙入湖,河口很大的範圍呈灰白色。河水經過扎陵湖的過濾,到鄂陵湖才呈現藍色。

三、瑪湧灘地

圖-黃河源頭

瑪湧灘地位於卡日曲與約古宗列曲的交匯處,距扎陵湖不遠。無論是卡日曲還是約古宗列曲,都有多支分叉的幹流在此交匯,形成難得一見的灘地景象。

唐朝與吐蕃的關係加深,我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就是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兩條河到底誰更長,由於支流眾多,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並沒有定論。直到2008年科考隊運用先進技術全面測量,才算完全破解這個謎題。

瑪曲有兩個源頭,瑪曲本身和支流約古宗列曲。由於這兩個源頭得長度也有爭議,有時候我們也把約古宗列曲當做支流,瑪曲當做幹流。

圖-黃河源頭

從瑪湧灘地至約古宗列曲源頭長128436.3米,至瑪曲源頭長123056.8米。約古宗列曲更長,但兩河交匯的下遊仍然延續過去的叫法,稱為瑪曲。

卡日曲有兩條支流,其中同名的卡日曲支流長142270.3米,另一條支流名為尕日阿強咯曲一分為二,棒咯曲長145824.7米,拉浪情曲再次一分為二,拉哈湧曲長157187.4米,那扎隴查河長164979.4米。

圖-青海地形圖

結果出來了,瑪曲最長128436.3米,卡日曲最長164979.4米,卡日曲成為黃河的源頭。

以上是根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源頭,我們再來比較一下瑪曲與卡日曲的水流量。

瑪湧灘地交匯點,瑪曲流量10.97立方米/秒,卡日曲流量21.04立方米/秒。卡日曲的支流比較多,進一步確立黃河源頭的地位。

綜上所述,卡日曲比瑪曲長,水流量更多,成為黃河源頭。

圖-青海區劃圖

最後我們按照從上遊到下遊的順序,再來梳理黃河的名稱:那扎隴查河-拉浪情曲-尕日阿強咯曲-卡日曲-黃河。

相關焦點

  • 長江的源頭在哪兒?
    今天兩篇文章,一篇講長江的源頭,一篇講黃河的源頭。地圖全部來自《三江源頭科學考察地圖集》,這是科考隊於2008年考察之後,匯總整理的珍貴資料。
  • 黃河的源頭是什麼樣的?只有碗那麼大,還很清澈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每一個中國兒女心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時至今日,黃河還在哺育著中國兒女,一望無際的黃河流經中國九省,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黃河的源頭是什麼樣子的,只有碗那麼大,為什麼人不能靠近?接下來和我一起看看。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一路艱辛,終目睹黃河源之美
    圖文:走吧網特約攝影師 千尋黃河源頭,冷冷清清,溪流匯集,曲曲彎彎。前往黃河源頭,在唐蕃古道214國道和青藏線109國道之間,這廣袤的無人區裡,暑季的八月初,天氣陰沉寒冷,路面坑窪不平。三江源國家公園標誌處留影,繼續駕車駛向無人區腹地,去尋找黃河源的源頭——約古宗列曲。黃河源頭的正源——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一直以來很有爭議,所謂真正源頭是國家科考隊的事情,我們一路辛苦,就為了看一下母親河的源頭,到底怎麼個樣子。
  • 黃河含沙量世界第一,源頭很小很清澈
    黃河,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發生在1933年。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在這裡,你看到的不是滔滔洪水,而是涓涓細流,很清澈,很安靜。當然,很多人說,黃河還有其他出水口。這裡是壺口瀑布。
  • 泛濫過1500多次的黃河,源頭僅有碗口大小,卻標著請勿靠近
    可是你能想到黃河這樣一條全長大約5464公裡的長河的源頭就只有一小碗口大小的泉眼嗎?相信各位都知道黃河的雄偉壯闊,可是在黃河的盡頭只是涓涓細流,大家的心裡都充滿了疑惑,可是事實就是如此,這條發源青藏高原的世界第五長河的源頭真的只有碗口大小的泉眼,突然想起著名詩人李白曾經寫下的一首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這句話,古人對於黃河的理解就是這麼雄偉的河水,他們不知道源泉,只能說是從天上流下來的,其實,黃河的源頭在我國的青藏高原之上,一直從青海經過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或自治區
  • 【生態玉樹】在黃河的源頭,體驗放牧、打酥油、挖蟲草……
    【生態玉樹】在黃河的源頭,體驗放牧、打酥油、挖蟲草…… 2020-08-2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草原興起「託牛所」 黃河源頭的「新畜牧」模式
    草原興起「託牛所」 黃河源頭的「新畜牧」模式 2016-09-2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青海曲麻萊9月25日電 題:草原興起「託牛所」 黃河源頭的
  • 成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的黃河,誰能想到它的源頭就是一個小水窪?
    刷小視頻,看到了黃河的源頭,好小的一個小河流,這要是在人多的地方,估計幾天就會幹涸了。怎麼也想不到這麼一條小溪,最後成為了中國第二大河,還孕育了震驚世界的華夏文明。黃河從弱小的時候開始一點點吸收著其他的水源,不斷壯大自己,最後成為了孕育華夏文明的源頭。現在看起來是幾行乾巴巴 的文字介紹,但卻是黃河從源頭開始的上萬年時光的努力。在路上,流量逐漸磅礴的河水養育了數不清的民族和各類生命。
  • 焦城、焦國丨三峽門黃河文明源頭時期的城與國
    焦城、焦國丨三門峽黃河文明源頭時期的城與國焦留政三門峽黃河文明源頭時期的第一個諸侯國是焦國,史載最早的城市文明第一城是焦城。焦城、焦城在今天三門峽的陝州區、湖濱區、示範區(高新區)、靈寶市一帶。在黃河北岸繁衍生息的一支焦姓人士中,有個叫焦禮的人,元末從山西平陸縣焦家溝遷回焦國故地馮佐村,其四千後裔,現在成為固守焦國的最大分支。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七):雜多線——隱秘刺激的進藏路
    就這樣,我們一直沿著如今極其少見的超窄臨崖小道,伴著山崖下的瀾滄江源頭扎曲,一直往昂賽大峽谷深入。此時此刻,我陶醉了,陶醉在這如今少見的且緊張刺激的路況和景色當中。終於,當一片五顏六色的帳篷映入眼帘,看到這片自駕遊營地,我們就到了。今晚,我們就住在這些帳篷中。大峽谷觀音石。
  • 玉樹曲麻萊:將清潔與溫暖留在黃河源頭
    曲麻萊縣第二完全小學的學生初次見到攝像鏡頭 蔣瑩攝高天白雲,綠草如茵,人民網「大道康莊」全媒體調研青海行採訪團走進位於黃河源頭的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曲麻萊縣城入口處 蔣瑩攝「曲麻萊的意思就是黃色的河流,曲麻萊地處黃河源頭,生態保護容不得半點馬虎。」這些年,每每前往曲麻萊,縣長尼瑪扎西總是在縣城入口處強調其舉足輕重的生態價值。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一):隊伍集結,加急行軍1100公裡
    一路向西,雖然車輪沒在西藏境內印出車轍,但尋哥帶車隊足跡走遍唐蕃古道沿線,沿著母親河的源頭,尋找青海果洛州最美的兩滴眼淚。 大雨傾盆中深入秘境達那寺,泡達那曹坑溫泉,過囊謙,轉戰高原腹地小城曲麻萊,挑戰泥濘最爛線路黃河源頭卡日曲、約古宗列曲的無人區穿越。
  • 黃河每天將大量淡水魚衝入大海,它們怎麼存活?都去了哪兒?
    黃河每天將大量淡水魚衝入大海,它們怎麼存活?都去了哪兒?普通魚類水,佔據著陸地很大一塊面積。無論是沿海還是內地,陸地上總是有河流的存在。在河流之中,生存的數量最多的動物便是各種魚類。生存在內陸淡水河中的魚類,人們通常將它們稱作淡水魚。
  • 漢武帝命人去尋找黃河的源頭,最終在新疆找到了什麼?
    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的侵蝕和襲奪,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後,各湖盆間逐漸連通,形成了黃河水系的維形。到距今10萬年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自古以來,人們便對黃河之源展開了孜孜不倦的探尋。
  • 黃河科技學院:專業動態調整真正成為人才培養的「活水源頭」
    誕生於1984年的黃河科技學院潤花蕾、育桃李,已發展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沃土,收穫滿庭芬芳。如何讓這方沃土永葆活力?黃河科技學院擁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動態專業調整機制。    為新專業做加法,給特色專業做乘法,讓黃河科技學院擁有一批自帶光環的品牌專業,真正讓大學專業成為人才培養的「活水源頭」。
  • 足不出滬走近「黃河源頭」 青海瑪多特色文化亮相上海大世界
    瑪多在藏語裡是「黃河源頭」的意思,黃河文化、藏族文化、格薩爾文化孕育了她原始古樸的自然地域風貌、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風情、燦爛深厚的歷史人文遺存和豐富獨特的物產自然資源。上海大世界  據悉,「天上瑪多」非遺文化展演周將於4月19日上午十點開幕,來自瑪多縣歌舞團的男女群舞《河源的祝福》、二重唱《夢回家園》、歌伴舞《我們共同的源頭》等,將淋漓盡致地展現瑪多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的精髓。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二):收工!此行比西藏還西藏
    至此,尋哥帶隊《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洛克線》大型自駕活動完美收工,從洛陽出發,到安全回洛。全程歷時15天,行程7200公裡,翻越雪山,穿越激流,盡賞花海,走出無人區,歷經坎坷,克服困難,團結一心,戰勝惡劣自然環境,盡情飽覽祖國西部高原大好河山!
  • 黃河長江之水天上來,途經中國的23個省,快來看看都有哪些省?
    曾經年少時李白的一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勾起了很多人的無限遐想,都知道黃河水最後是奔流到海不復回,但是黃河水到底是從哪兒來? 中途又去了哪兒?如今我們已不再年少也領略了不少祖國的大好河山,但是就像歌寫的一樣最美的還是不過中國的兩條巨龍,黃河和長江。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一):人飽飯車滿油,見得高原藍
    冬湖身處黃河源,卻不選擇匯入黃河,而是而是雪中送炭般的流入柴達木盆地。和冬給措納湖一樣秀美齊名的是冬湖紅草灘,每年十月,有雪山加持,高原湖泊紅草灘,比稻城桑堆紅草灘及遼寧盤錦紅草灘更美。離開冬給措納湖,花石峽鎮午飯後,驅車沿德馬高速(德令哈-馬爾康)。直奔這趟行程又一重頭戲——阿尼瑪卿雪山!圖為阿尼瑪卿哈龍冰川。
  • 《黃河之旅》: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再度行走中國
    ,完成了這次從黃河入海口到黃河源頭的文化壯旅。   第一位成功到達黃河源頭的西方作家   《黃河之旅》記錄的旅行是在二十年前,那時候戶外運動還不像如今這樣流行,驢友這個詞也尚未誕生,而位於青藏高原上的黃河源頭,更是人跡罕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