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 | 這是一篇介紹作者的文章!

2021-02-13 冷雨錄

作者:冷夏

微信公眾號:冷雨錄

簡介:湖北民族大學大法學專業。喜歡文字、攝影,喜歡軍人 ,嚮往部隊。

我喜歡窺探別人的內心世界,喜歡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閱讀別人的人生,而且我對此愛好樂此不疲。

我尤其喜歡在讀書和看影視劇中窺探別人的內心世界,如果我讀懂了那本書,看懂了影視劇向世人傳達的情感,我就認為自己窺探到了別人的人生。有時,我還拿自己的生活和他們的生活對比,像極了小時候父母總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從小很不喜歡父母這樣的對比,但沒想到我也是喜歡對比的一介俗人。

我曾羨慕別人的青春如此熱鬧,有別人明目張胆的偏愛和那為了彼此不要命的愛情;但我也會慶幸自己的幸運,雖然不是總能開心,但自己總歸是幸運的,不需要用一生治癒童年。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喜歡音樂、喜歡繪畫、喜歡攝影……我喜歡這世界的一切職業活動,在小小的身體裡,一雙不大的眼睛裡藏著要去窮盡對世界的認識的求知慾。雖然現在我選擇了法學專業,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將來不會去嘗試其他職業。

我喜歡讀書不管是古文名著、還是外國名著,亦或是現代小說、散文,我都喜歡;我喜歡音樂,不管是古典音樂,亦或是流行音樂,我都喜歡。我喜歡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以至於我都列舉不完。

2005年,開始上學前班,開始喜歡讀書。

2006年,家裡有了可以放光碟的電視機,開始喜歡看影視劇。

2007年,在私立學校第一次接觸鋼琴等樂器,開始喜歡音樂。

2008年,看了北京奧運會,開始喜歡羽毛球。

2010年,四年級開始喜歡舞蹈,學了半年。

2011年,開始喜歡美術,當時想考藝術,因種種原因沒能參加。

2012年,初一時通過美術老師的考試進入學校美術特長班,半年後放棄。

2013年,同桌給我看了本小說,開始看小說。

2016年,因為一個朋友開始喜歡排球。

2018年,開始接觸相機,開始學攝影。

2019年,認識6+學姐,開始喜歡西藏;此前,我最喜歡的是在《木府風雲》中了解的雲南麗江以及陪我長大的那片南海。

……

了解我的朋友可能會問,那當兵呢,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軍人這個職業的,又為什麼那麼的想當兵。

這個問題,我也曾無數次的問過自己,可能連我自己都說不清楚。

如果偏要有理由的話,那也許是第一次看軍旅題材的影視劇,也許是第一次在影視劇中認識毛岸英,也許是第一次在書中認識雷鋒,也許是第一次遇見軍人,也許是第一次認識蔣小魚,也許是第一次想讓自己有能力保護自己、保護喜歡的人、保護我所熱愛的那片土地……

十幾年前開始的想法了,太久了,記不清了。

2019年,因為認識了6+學姐,我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寫作經歷。

當然,我一開始就是想學新聞學,想成為一名軍事記者。但是我不能一意孤行,所以在高考填志願時,我將第一志願的新聞學和第二志願的法學對調了,法學成了第一志願,剛好我的第一志願被錄取了,剛好我就成了法學專業的學生。

當然,在我還在上小學時,我媽就特別喜歡看撒貝寧主持的《今日說法》法制節目,每天放學回家打開電視,我能看到的電視節目就是《今日說法》。我現在都能想起我在大一上刑法課時,腦海裡腦補的案件。

2019年7月,我的公眾號冷雨錄(原名:冷夏之錄)開始運營了,發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當時我在海南支教的日誌。「冷夏之錄」顧名思義就是記錄冷夏的生活軌跡,現在改為「冷雨錄」意思也就是寫下我心中的所思所感。

到目前為止,我寫的文章不多,可以說都是在心情低落時寫的,多多少少帶著一些悲的語氣。現在的我,寫下這篇介紹,也是希望自己今後能夠認真地寫文章。

雖然並沒有什麼文採可言,但是時常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聽起來也是不錯的。

因為那樣,在我頭髮花白的時候,在我也許記不起自己是誰的時候,我可以拿出來再看看曾經的自己。

冷雨錄從2019年7月至今已經15個月了。

明年的這個時候,不知道我的公眾號會不會還像現在一樣,又或者是和現在有什麼不一樣呢。

突然有點期待,以後我會寫什麼呢,這是個未知數,但我想那時我應該還在堅持寫東西吧。

其實,我希望能有更多的陌生人關注我。

如果都是熟悉的人,有時候自己寫東西時可能不太敢直白的表達想法,那就有悖於我寫文章的初衷了;有時也怕自己寫的東西在朋友家人眼中可能就成了無病呻吟。

但是仔細想想,哪裡管他那麼多。

寫下現在,期待將來!

相關焦點

  • 一個作者,一個條件,一篇短平快的SCI文章
    最近,小編又發現了一個「短平快」的文章,題為「Optimization of blocking conditions for fluorescent Western blot」,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篇文章只有一個作者,只是摸索了一個條件,發了一篇IF 2.4(Analytical biochemistry)的文章。
  • 冬不枯,夏不伏,地被植物常夏石竹詳情介紹
    一:基本情況介紹(1)介紹常夏石竹,是石竹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30釐米,6月開花。主要分布在奧地利至俄羅斯西伯利亞,中國貴州引種栽培。(2)種子價格常夏石竹的種子價格一般在200元左右二:常夏石竹的主要價值常夏石竹葉形優美、花色豔麗、花具芳香等優點,可作為園林綠化植物,也可用於高速公路、高架公路等路基、路坡的綠化,具有觀賞性。
  • 這是一篇有故事的Nature Chemistry:第一作者年僅7歲!
    這是一個很感人很暖心的故事。>▲ 圖 2 小Filucca和她的「盲雞」分子模型圖片來源:Nature Chemistry[2]小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令Thomas Poulsen稱奇,然而隨後的例行身體檢查結果卻並不樂觀:小Filucca在經歷了一個碘閃爍掃描技術檢測後,被發現甲狀腺左葉有一個巨大的「冷」
  • 一篇為老師正名的文章,為何引發網友不滿,作者遭遇網絡暴力?
    最近,一篇為老師正名的文章,卻引發網友不滿,作者遭遇網絡暴力。事情起因中國有千千萬萬外出打工的人,有父母卻不能在身邊孝順,有小孩卻不能在身邊陪伴。他們當中許多人為了微薄的工資,不得不每天工作至少11個小時,而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小孩兩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來到深圳打工,一打就是十年。
  • 如何找到一篇文章的「主旨」
    基本上,這是在一篇文章、一本書或其他非虛構類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術語主要思想通常與信息性的、非虛構的文本聯繫在一起,比如報紙文章。大意是告訴讀者文章的段落、文章或其他部分要講的是什麼。這就是這一段的主要思想。就像段落有中心思想一樣,段落的構建是為了形成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時,文章的中心思想會在第一段或第二段闡述。通常,它是含蓄的,意思是大部分的段落是關於一個特定的主題。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於寫一篇文章的總結是很重要的。
  • 西安話·麥克風(15)| 冬走十裡不覺冷,夏行十裡口不渴,這是什麼...
    沒有比西安話更方言沒有比方言 更中國這是說的平臺 這是聽的場景拿起麥克風冬走十裡不覺冷,夏行十裡口不渴。臨潼醪糟的盛名,隨著這首歌謠的流傳,真是不脛而走,遠播四方。使臣問這湯叫什麼,老伴見使臣撈出的米花,像酒糟,便順口應承說:「大官家,這湯叫『醪糟』!」臨潼醪糟從此得名。現在我們見到的「醪糟」就是從那個時候傳下來的。「臨潼醪糟」有三種做法:一是甜醪糟。通過加入適量白糖或糖精,使味道諧合。
  • 這是一篇超甜的文章~~你準備好了嗎?
    這是一篇超甜的文章~~你準備好了嗎?公司負責人姚敏介紹,草莓採用無土栽培技術,用椰糠種植,減少病蟲害,同時提高栽培密度。此外,公司引進先進農業灌溉控制器,通過管道與土壤連接,精準微量元素供給,並採取生物防治先進技術,實現零化學農藥,無重金屬殘留。
  • 「新手作者必修課」打好內容框架,讓文章堅不可摧
    創作一篇文章就好比是建造一棟房子,文章的框架正如房子的基本架構一樣,能對全局起到十分關鍵的固定作用。大家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是如此,並不是說堆砌的內容越多越好,內容應該是基於文章的基本框架,按照一定的邏輯性來組織相關語言。
  • 01年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現狀如何?一篇文章改變命運
    哈哈,雖然不得而知,但大家是否還記得一篇滿分作文《赤兔之死》?想必很多老師也讓孩子背誦過,成為高考作文中不可錯過的一篇好文章。作者採用文言文的寫作手法,用擬人的方式,站在赤兔馬本馬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講述了人無信不立的故事。
  • 閱途方法丨如何寫一篇優秀的Book Report?一篇文章幫你搞定!
    Book Report & Review 能夠有效檢驗學生對圖書內容理解程度和寫作能力水平,因此在讀完書後,很多老師喜歡讓學生寫一篇 Book Report or Review 來鍛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L醬曾經在《Book Report & Review:小文章見大世界!
  • 這是一篇能改善夥食的文章……
    這是一篇能改善夥食的文章…… 2020-11-08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夏熱冬冷地區住宅戶內採暖負荷簡化計算
    今天在這裡本人將對夏熱冬冷地區採暖負荷的簡化計算進行介紹。先在這裡說明下,本人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用儘可能簡化又相對準確的的方式計算室內採暖負荷,由於忽略了一些外界因素,故本文更適合非專業人士對家裡採暖負荷的近似計算。若需要準確計算其室內採暖負荷,應找專業的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夏熱冬冷地區住宅節能設計規範》中對居住建築外牆、外窗、外門以及內牆傳熱性能均有要求。
  • 一篇文章寫完啦
    因為我必須趕在零點前把文章發布。因為微信公眾號每天只可以發一條。還有一些時候,寫著寫著竟然睡著了,而且還是站著打字。就在剛要睡著的那一瞬間大腦又清醒過來。於是又繼續打字,然後又在一瞬間又打起了瞌睡。一篇文章就這樣在半夢半醒中寫完了。在那些晚上,為了寫出一篇文章,也真是歷盡千山萬險,用盡各種招數。
  • 一名小說作者對寫文章的觀點(淺談如何寫文章)
    在起點小說網上,能夠籤約的作者還算比較多,但是堅持到上架的作者估計只有三分之一,能夠寫到五十萬字的又是只有三分之一,寫到一百萬字又是三分之一,能夠幾百萬字完結的作者真的屬於鳳毛麟角般的存在。在下不才,寫的小說已經快要一百萬字了,可以說這個成績是全國前一萬的水平,雖然掙得少,但是每天的堅持都是一種進步。
  • 20多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出自一篇文章,但作者26歲英年早逝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萍水相逢」、「漁舟唱晚」這些成語在今天都是耳熟能詳,而這些成語都出自一篇著名的駢文《滕王閣序》。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再回顧這篇文章。《滕王閣序》,唐,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 一篇文章收入近萬,數千人付費!微信付費閱讀如何養活網文作者?
    之所以定下 1 萬字的目標,是因為他想先讓讀者看到這本書,吸引讀者,然後開始付費,「 1 萬字是為了從字數數量和質量上彌補讀者」。他所說的「付費」即為微信上線不久的付費功能。從 3 月 11 日開始使用付費功能到 3 月 27 日更完小說《商梯》番外,「釣人的魚本尊」用這種模式日更一篇, 16 篇文章下來,總收入超過 5 萬元。
  • 永平縣作者一篇文章入選多省市中考、期末考、模擬考試卷
    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一篇《離天空最近的茶園》入選中考現代文閱讀、長沙市語文月考、人教版語文試卷、石家莊中考模擬試卷、北京市昌平區2019-2020學年初一語文期末試卷等,文章作者張會軍。作者張會軍「離天空最近的茶園」入選其中的《鄉愁大理》。
  • 自媒體文章如何選取關鍵詞?一篇文章如何選關鍵詞?關鍵看這幾點
    抓住這些新聞,在合適的位置上插入這條新聞,說直白點,就是在選取關鍵詞的時候蹭熱點。根據熱點選取關鍵詞也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技巧,熱點一般都是用戶比較關注的內容,所以我們根據熱點來創作內容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流量,還可以更加輕鬆地進行內容的創作。
  • 如何寫好一篇文章
    4.背誦好的詩詞句子和文章都要背誦。背誦是一個積聚的進程。5.文章要蓄勢也就是說寫文章要有氣勢,下筆好像河水滔滔一落千丈。不要太平淡無奇,要有崎嶇。6.文章的用字和用詞要多加思索看哪一個才是最合適的。有些寫的好的文章你一看好象言語很平實,你似乎覺得本人也可以寫出來。但是你細心研討就會發現,其實在平實的面前還有作者的深思熟慮。就好象女人化裝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妝化得很自然,象是沒化裝一樣。寫文章也是,不是靠堆砌華美的辭藻。
  • 一篇文章搞定英語口音到底是不是騙子
    首先,並不需要模仿很多的材料,有一個網站可以給大家推薦(但貌似要翻牆)http://www.dialectsarchive.com/這個網站是International Dialects of English Archive 的官方網站,其中記錄著全世界各地的人講英語的口音,而為了做更方便語料處理,語音學家弄了一篇文章叫做「Comma Gets a Cure」,這篇文章中涵蓋了很廣泛的語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