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思維是一種建立在相互尊敬的基礎上,秉承共同發展和進步,探索互利互惠的可續持發展的認知理論。無論是個人、組織或者機構,想要健康的、持久的發展,與他人或組織維持合作關係,雙贏模式都是最為重要,不可缺少的。
既然雙贏影響如此之大,那麼我們將怎麼去實現雙贏呢?
今天我向各位小夥伴推薦了以下4個步驟,或許能提供有效的幫助。
一、 培養雙贏思維
雙贏並不是什麼技巧,而是人際關係交往過程中的哲學理論,是思維原則,是其中一種人際交往的模式。
首先我們先簡單了解以下人際關係交往過程中的六種模式:
1. 利人利己(雙贏):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尋求多邊利益,持續共同發展,和諧穩定的模式
2. 損人利己(我贏你輸):不考慮他人的利益需求,通過地位、權力、陰謀等來實現個人目的,獲取利益的模式。
3. 捨己為人(我輸你贏):自身的人格缺陷造成在交往過程中,出現無條件或底線順從、退讓、放棄的行為,從而沒辦法保證自身或團隊的合法合理的需求和利益的模式。
4. 兩敗俱傷(雙輸):通常因為固執、賭氣、耍性子、蠻橫等,造成雙方相互傷害和報復的局面,甚至不惜犧牲自身的利益的模式。
5. 好聚好散(無合作無交易):在雙方洽談合作過程中,因為沒辦法找到利益共贏,決定放棄的模式。
6. 獨善其身(贏):考慮自身利益沒有受到損害,對別人輸贏報以無所謂態度的模式。
在這6中模式中,想建立合作互相的關係,雙贏才是唯一可行的人際交往模式,其他則存在著缺陷,無法長久,而實現雙贏第一步就是要培養雙贏思維。
二、 修養雙贏品德
當我們心裡認可雙贏、腦海中存在雙贏後,接下來則要開始修養雙贏的品德,因為雙贏品德是實現雙贏的必備品質。
雙贏品德包括:誠信、成熟、知足。
誠信是雙方長期合作的基礎,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根基,沒有人會長期與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或組織合作、產生來往。
成熟是一種平衡,要求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既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努力保證其利益和需求,又得表達自我,保證自身或團隊的合理需求和利益。真正的成熟,會把握好平衡,朝著雙贏的模式發展。
知足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它表現為:相信利益充足,每個人都有資源可以享受,他人獲得的並不是自己的遺憾或缺失。而不知足的人,會認可他人的成功等同於自己的失敗,對他人的成就表面虛情假意肯定,內心卻充滿嫉妒、憤恨。
以上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三、建立雙贏關係、履行雙贏約定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如果建立了雙贏關係,那麼雙方會開誠布公,彼此學習、相互交流,充分發揮積極性。
而在建立雙贏關係後,雙方應當起草協議、商討具體細節,確定協議,最後履行約定。
任何口頭商談的約定,應當以書面協議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更利於有效實施和監督。
雙贏的協議應明確5個要點:
1、 預期結果:明確目標、時限、方法
2、 指導方針:明確實現目標的原則、行為限度
3、 可用資源:人力、財力、技術等
4、 考核任務:對業績評估,建立標準
5、 獎懲制度:根據任務考核來分配獎懲
有了以上5個要點,讓雙贏協議具體化、更有明確性,對履行約定具有有效推動作用。
四、 踐行雙贏過程
想要得到雙贏的結果、那麼必然需要雙方努力實踐雙贏過程。
實踐雙贏是一項漫長的過程,但可採用以下幾個步驟完成:
1. 學會聆聽對方的需求、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利益和顧慮等;
2. 整理出主要的問題和顧慮;
3. 協商雙方可以接受的條件和結果;
4. 努力尋求實現這種條件和結果的各種可能的途徑,並執行。
不管是個人與個人、企業與供應商、組織與組織,都適用以上的實踐步驟。
雙贏讓我們在高度互賴的人生中,得以維持和諧穩定的人際關係,繼而產生長久的合作與發展,是人際領導重要且正確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