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經典廣告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廣州好迪」。
在職場中真的是這樣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們討論外部公司合作案例:
小明同學是某公司銷售人員:銷售主管:在入職培訓時候說了三流銷售賣產品二流銷售賣人品三流銷售賣理念小明同學很努力,把這句話當做金語良言。進公司還後就很努力工作,但是業績很一般。有一天,一個他跟蹤了將近1年客戶,跟客戶打電話來。小明啊,你上次講產品,我覺得對我們應該有用處,但是我還是不夠深入了解。這個產品採購起來成本很大。我想見一下你們領導。小明很高興啊,快一年業績都不溫不火。終於要出大單了,算算一如果成了,業績提成,都好幾大萬,心裡都樂開花了。小明和領導一起去見客戶了,跟客戶深入交流了,越深入了解,越發現客戶現階段用到這個產品功能很少,後期有可能會用上,但客戶有購買意向了。小明心裡:非常矛盾?要不要告訴客戶實情。
1.告訴客戶實情:老闆你們現階段用不上。
跟蹤1年時間客戶,要泡湯了心不甘。
2.告知客戶這個產品好,不管對方用不用得上。提成費好幾大萬啊!!
3.跟客戶改方案,推薦公司另外產品,但是客戶採購費省80%,建議我們深入合作。但小明提成基本非常少。
如果你是小明如何選擇?
肯定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二,客戶自己要買了的,幹嘛不賣瘋了嘛。不賣,不就是吃大虧了嗎?
答案:是選擇三,很多人,在實際案例中做不到的。為卅呢?認為自己吃虧啊!
吃虧輸了概念:對思維格局不一樣人,理解也不一樣。
第一種:我要贏,但更關鍵是你必須輸。
這種典型很low合作者,只能樹眾敵封死自己。
有些人滿足感,不光是贏了,而且必須你要輸。這種表現在競爭對手上的合作。甚至到了贏滿足感,沒有打敗你滿足感強了。比如你與你的長年的競爭對手合作,很多時候我們心態變了,就是將對方打敗。踩在腳下就是贏了。這樣結果就是樹敵太多了,最後自己路越走越窄。
第二種:我要贏,你贏不贏無所謂
這類合作者,基本就是一錘子合作者
我只在乎我要贏,至於你贏了也可以,輸了也沒我啥事。正如剛銷售案例:選擇第二個答案人一樣,不在乎合作的利益。只要自己能贏就可以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銷售都是這樣幹的。很多營銷大師就是這樣培訓的。沒有需求創造需求。【舉例】就像在阿里巴巴傳言:營銷培訓故事一樣。一次營銷培訓,培訓官跟員工培訓,如何將梳子賣給和尚。被馬雲撞見了,直接將培訓官解僱了。並說到:這不是瞎培訓,跟一個沒有需求的人談合作。那不是坑人,騙人嘛。這不叫雙贏。
第三種:我要贏,你也要贏
這類就是優秀合作者:做大,做強遲早的事。
商業合作本質,就是價值交換。我要贏,你也要贏。放棄你的損失,我們合作至少我不會餓死。但是你損失了,我贏了。這樣事我堅決不答應。人都不傻,更何況是合作。如果將眼光,只考慮當前利益,想做大、做強基本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對任何人都是這樣。
總結一下:「雙贏思維」看起來簡單,實操很難。格局決定了高度。合作共贏大部分人停留在第二個階段。追求自己利益為主,別人利益不關心不在乎。要想提升到第三個高度。要想做到非常不容易。你要放棄自己習慣思維,放棄眼前巨大利益,重複約束自己眼光放長遠點。特別是在公司內部中競爭合作時候。
一句概括:雙贏思維,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你在職場中商業合作是「用得雙贏思維」嗎?歡迎在留言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