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被譽為是「工匠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長壽企業。在日本,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典範,至今仍較好地保存著以茶道、花道等為代表的日本傳統文化。
全球傳承領英計劃·日本站
日本品牌國際化與藝術傳承
2019年4月5日-4月11日
承禮學院日本匠心傳承之旅即將開啟,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日本,小編特為大家準備了日本文化和禮儀知識。以下,Enjoy~
Tips:
出席晚宴的企業家學員請攜帶好晚宴禮服哦~
男士:正統黑禮服(Black Tie)
女士:晚宴禮服
日本號稱「櫻花之國」,首都是東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裡。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本次日本站課程將在日本大阪、京都和東京進行。
大阪
一年四季皆有看不夠的美景,自古以來憑藉「商人的城鎮」而聞名的大阪,作為日本關西地區的絕對大都會級別城市,繁華的市區擁有相當令人滿意的城市景觀,從林立的高樓到充滿設計感的街區,以及發達的商業和迷人的夜景。這些與大阪保有的日式傳統風情結合在一起,創造了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日式現代城市特色。
安藤大阪工作室
京都
京都位於日本關西地區,公元794年到公元1868年,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文化與大和之魂的真正所在,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
日本京都永觀堂
東京
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軟銀集團
日本文化和禮儀
服飾禮儀
當代日本人的服裝可以分為傳統式服裝即和服和現代式服裝兩類。現在,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專門從事茶道、花道的教師等特殊工作的人外,絕大多數日本人大部分時間都身著現代式服裝,傳統式和服禮服只在節日或舉行某些儀式時才穿用。
和服又叫做「著物」,其含義可以因定義的寬窄有很大區別。狹義的「著物」只指「長著」(類似於我國的長袍),廣義的則應包括「襦袢」(內衣)、「羽織」(短大衣外套)、裙褲、腰帶等等。
男式和服的色彩比較莊重、單調,多在背後飾有「家紋」即家徽。女式和服比男式和服更為豔麗,腰帶更寬,打結處好像是一個小包袱,花色繁多,高檔禮服用絲綢作原料,飾以刺繡或手繪的圖樣。
晚宴禮服
我們在出席正式場合中,比如晚宴等,都要做好正確著裝的準備。因此,了解正確的著裝禮儀是對主人的尊重。
Black Tie —— 正統黑禮服
「Black Tie」的著裝適合於正式場合,最傳統的晚禮服必須是黑色羊毛材質,有一點一定要特別注意,宴會正式的襪子應該是中筒式的,露出腿部肌膚會成為不尊重別人的表現。
翻領:最正式的是戧駁領,但青果領同樣也可以被接受。
面料:緞面、絲絨都是適用於正式場合的材質,不過請注意,領結的材質要與禮服翻領的材質相同。
紐扣:無論是一粒扣還是雙排扣,禮服的紐扣都應該是包扣,而且要與翻領的材質相同。和正常西裝一樣,袖子該有四顆扣子。
褲子:晚禮服褲子在褲腿的一側有一個緞帶,以匹配上衣的緞面。與大多數西裝褲不同,晚禮服褲子沒有任何皮帶環。
領結:既然是blacktie,那必須是黑色領結啦!記得領結的材質要與你禮服翻領的材質一致。
Butterfly:中間窄、兩邊寬的大領結,適合成熟穩重的老派紳士。
Semi-Butterfly:與butterfly相比,兩邊要窄很多,其實它就是butterfly的簡化版,適合大多數臉型的男士。
Straight-End:線條較硬朗,更能襯託紳士的氣質,但比較適合臉部瘦長的人佩戴。
Pointed:看上去更加精緻,比較受年輕人的喜愛。
方巾:白色的口袋方巾絕對是你的晚禮服必不可少的。
皮鞋:Blacktie的皮鞋樣式可選漆皮或絲絨的牛津鞋、樂福鞋等。
白色襯衫:胸部菱形紋或打褶豎紋都OK。必須是系袖扣的法式襯衫袖,翼領(wing collar)是最佳選擇,注意,紐扣領絕對不適用於Black tie。
馬甲or腰封:Blacktie必須要有禮服馬甲或者腰封。
禮服馬甲:傳統的選擇,與三件套西服的馬甲不同,禮服馬甲的領口更低更寬,而且有翻領。馬甲的材質與禮服相同,單排、雙排皆可。
腰封:打褶面要向上,就像小口袋一樣,實際上作為早期正式和半正式禮服,腰封確實有藏點兒東西的功能,如今一些腰封也有隱藏的口袋在裡面。
女士晚禮服
晚禮服產生與西方社交活動中,在晚間正式聚會、儀式、典禮上穿著的禮儀用服裝。裙長長及腳背,面料追求飄逸、垂感好。晚禮服風格各異,西式長禮服優雅華貴,呈現女性風韻。中式晚禮服高貴典雅,塑造特有的東方風韻,還有中西合璧的時尚新款。與晚禮服搭配的服飾適宜選擇典雅華貴、誇張的造型,凸顯女性特點。
(禮服樣式僅供參考)
會面禮節
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一般人們相互之間是行30度和45度的鞠躬禮,鞠躬彎腰的深淺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同,彎腰最低、也最有禮貌的鞠躬稱為「最敬禮」。男性鞠躬時,兩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褲兩側;對對方表示恭敬時,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禮,女性尤其如此。
在國際交往中,日本人也習慣握手禮,尤其是年輕人或和歐美人接觸較多的人,也開始有見面握手的習慣。
日本人認為衣著不整齊便意味著沒有教養,或是不尊重交往對象 。所以,在與日本人會面時,不宜穿著過分隨便。到日本人家裡做客時,進入「玄関」(げんかん)後要先脫下大衣、風衣和鞋子,同時鞋子要朝外擺放整齊;拜訪日本人時,切勿未經主人許可而自行脫去外衣;參加慶典或儀式時,不論天氣多麼熱,都要穿套裝或套裙。
準時到達
拜訪公司的時候禁止遲到。一般情況下,在約定時間的5分鐘之前進入對方公司。另外,進入公司之前要檢查一下自己的穿著打扮和帶來的物品。比如,不可以穿大衣帶手套圍巾進入對方公司。大衣等物品都屬於防塵物品,穿著大衣進公司,就意味著把灰塵等髒東西帶到對方公司,是很失禮的事情。要把大衣的裡面衝外,面朝裡折好拿進室內。
交談時注意事項
在社交活動中,日本人愛用自謙語,如「請多關照」、「粗茶淡飯、照顧不周」等,談話時也常使用謙語。在與日本人交談時,不要邊說邊指手劃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
對年事高的男子和婦女不要用「年邁」、「老人」等字樣,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諱。日本人姓名一般是三至六個漢字,姓在前,名在後。通常對人只稱姓,不呼名。
花的選擇
日本人對櫻花無比厚愛,而對荷花很反感。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荷花是喪葬活動用的,菊花在日本是皇室的標誌,不要作為禮物送給日本人;盆花和帶有泥土的花,則被理解為"紮根",所以不要送給病人。在探望病人的時還要注意不要送山茶花、仙客來花、白色的花和淡黃色的花。
交通左側通行
日本的交通規則:汽車為右舵車,車靠左側行駛,與中國不同,過馬路注意觀望,大巴車的車門在汽車的左側,和國內相反,上下車時請注意安全。在日本,人們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不遵守交通規則是非常危險的。另外,在逛街購物乘自動扶梯時,除大阪外(右立左行),其餘地區的自動扶梯都是左立右行,空出通道以便急用。
日本飲食文化
日本料理即「和食」,主食以米飯、麵條為主,副食多為新鮮魚蝦等海產,常配以日本酒。
和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刺身、壽司、天婦羅、火鍋、石燒等。
壽司被認為是日本料理中的標誌性食物。手握壽司是最常見的壽司品種。一般而言,壽司溼敷會在米糰與生魚片之間塗一層芥末,因此就不用在額外再蘸芥末了。注意壽司要一口吃下。
刺身俗稱生魚片,是將新鮮的魚或是貝肉,依照適當的刀法切成,享用時佐以醬油與山葵泥(Wasabi)調和之沾醬的一種生食料理。通常生魚片的吃法是將魚片鋪到你的骨碟裡,用筷子抹上山葵泥( Wasabi ),用筷子捲起,將魚肉沾上醬油,再放到嘴裡。(沾佐料時,應該沾前三分之一,輕輕沾取,不要貪多,佐料多了會蓋住生魚片本身的鮮味。)
注意吃生魚片時要講究順序,先吃顏色淺的、再吃顏色深的、最後吃貝類。吃完一種魚,一定要把配在盤子裡的蘿蔔絲吃掉。它的作用是清洗你的口腔,把剛剛吃過的味道洗去,那樣你才可以品嘗下一道魚的味道。
日本飲食禮儀
吃飯或喝湯時發出聲響,日本人不僅不忌諱反而歡迎。因這種行為往往被認為是用膳者對飯菜的讚美或吃得香甜的表現。吃飯時禁忌敲飯碗,據說這是因為人們迷信敲碗聲會招來餓鬼。
言語的忌諱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一般沒有4和42的房間和病床。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許多賓館沒有「13」樓層和「13」號房間,羽田機場也沒有「13」號停機坪。
送禮技巧與忌諱
日本人對裝飾有狐狸、獾圖案的東西甚為反感,因為狡猾狐狸是貪婪的象徵。
到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接送禮物時要雙手,不當面打開禮物,當接受禮物後,再一次見到送禮的人一定會提及禮物的事並表示感謝。送的禮物忌送梳子,因為梳子的發音與死相近。不要送菊花,因為菊花一般是王室專用花卉,在日語中,"日本"意為"日出之國"。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舉世聞名,是日本具有悠久歷史的茶文化的一種儀式,也是日本人接待貴賓的一種禮儀。
日本茶道來源於茶葉之鄉中國,茶葉剛傳到日本的時候,非常貴重,喝茶成為上等階層的時髦擺闊行為,後來經過幾位茶道大師的改造,把佛教的「禪」引入茶道中去,使茶道逐漸完善,最終演變為貴族階層的一種禮儀。
茶道作為日本文化的一個代表,其內核在於用繁瑣而莊重的禮儀來磨礪人心,熟練而嚴格的禮法使人超然物外,苦澀的茶味使人沉思人生,從而達到悟禪的境界。
日本花道
花道(ikebana),又稱華道、日式插花,日本傳統的插花藝術,它是『活植物花材』 造型的藝術,以插花為手段,提高精神世界修養為目的的學習生活方式,稱作花道。日本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修養身心的重要環節。在日本花道曾是武士階層磨練心性的必修課。
日本花道流派眾多,池坊流是日本花道最古老的流派,池坊花道發祥於日本京都紫雲山頂法寺,歷經數百年傳承,終於日本室町時代確立形成,總部在京都六角堂,至今已有557年歷史,有百餘海外機構。池坊花道以插花作為修行的手段,以聖德太子所創"和的精神"為基本理念,探求生命之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讓一個人、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感覺宜人舒適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來說就是人民素質高低和社會道德的規範,雖說中國文化確實締造了日本文化,從和服到禮儀,建築等等方面,但是日本人結合他們自己對大自然和人文的理解,以及他們的生活習俗,成功地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有不同但更有相通之處,我們在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時也要更好的發揚中華文化,促進中日文化友好交流。
圖片來源於Unsplash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