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當地時間4月7日下午,由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復星基金會」)聯合建業集團、復星在日平臺IDERA,以及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籌集的共計20000隻醫用口罩,正式捐贈給京都大學附屬醫院及京都府健康福祉部。
BFC外灘金融中心向日本京都府捐贈1萬件防疫物資
這是由復星發起的「全球援助計劃」 馳援海外的第十四批醫療物資,同時也是復星自3月1日啟動全球抗疫第二階段行動以來,馳援日本的第三批防護物資。
相距千裡 心繫京都
3月23日,日本京都主要媒體《京都新聞》發布了一則消息,「京都大學附屬醫院外科口罩告急,2000多名醫護人員每人每周只發一隻口罩。」
《京都新聞》3月23日新聞標題為《京都醫院缺乏「每周一次」口罩,擔心其他傳染病風險》
京都大學附屬醫院是京都最大的醫院,隨著新冠疫情在日本蔓延,前線醫護人員要在高危環境下搶救生命的同時,還面臨口罩等防疫物資不足的難題。一位醫生向《京都新聞》透露,「由於供應緊張,2月醫院通知醫護人員每天使用一隻口罩,3月更是改為每周只發放一隻口罩。」
在四百公裡外的東京, IDERA團隊每天都在跟進日本疫情發展。他們深諳當地的文化,醫療機構極少對外發布物資缺乏的消息,這一舉動說明前線的情況已不樂觀。
IDERA聯絡位於上海的復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戰時指揮部。為第一時間支援京都醫護人員的醫療物資使用,指揮部決定緊急調撥10000隻醫用口罩,馳援京都大學附屬醫院。
由於機制與文化差異,京都當地醫院接收物資捐贈,除了需要基本資質證明外,捐贈機構的信任度也是重要考量,申請直接捐贈醫院的手續複雜,時間也更長。為了儘快將緊缺的防護物資送至醫院救治一線,IDERA團隊利用在京都的各種渠道加快捐贈進度,配合醫院完成捐贈進程。
播種心願 相約晴天
幾千公裡外的上海,位於外灘的BFC外灘金融中心(以下簡稱BFC),在復星與京都府合作打造的全球首座「Kyoto House(京都之家)」,BFC董事長兼CEO陳健豪與京都府副知事山下晃正在視頻通話。
BFC董事長兼CEO陳健豪先生(居中)在位於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的京都之家與京都府副知事山下晃正視頻通話
陳健豪對京都府抗疫努力表示支持,並籌集10000隻醫用口罩,捐贈京都府。他還表示:「自全球首座京都之家落戶BFC以來,受到許多消費者關注。未來希望與京都府深化合作,把京都之家打造成為在上海乃至全國都具有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平臺,讓更多人了解京都,走近京都。」
京都府副知事山下晃正表示:「感謝BFC的支持和關心,希望疫情結束能來上海京都之家體驗觀賞,也期待未來京都府與復星、BFC開展更多領域的合作。」
位於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的全球首座京都之家
2019年5月,復星與京都府在文化、旅遊、科技創新及醫療製藥四大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同年年底,雙方合作打造的全球首座 「京都之家」 於上海BFC開幕。京都之家面積近300平方米,分為匠人展示區、生活美學區、咖啡及清酒體驗區和SOU·SOU限時體驗四大區域,打造出上海乃至中國第一個結合工藝、美學與生活方式的多元跨界體驗中心。
BFC馳援物資運抵京都之時,正值櫻花盛開之季。上海BFC的京都之家早已換上粉櫻新衣。京都之家的吉祥物——「貓店長」 京百萬也出現在「雲捐贈」的儀式上。
BFC京都之家「店長」與捐贈物資合影
春天適宜播種,櫻花寓意美好。京都之家門外已準備兩座繪馬架,在這裡種下心願,美好就會照進現實。 「雲の向こうは、いつも青空」(中文翻譯為「雲之彼岸,總是晴天」),正如這句印在復星支援京都的防護物資包裝箱上的勵志語句,願早日相聚在京都之春,山櫻爛漫的晴天。
BFC京都之家的繪馬祝福
抗擊病毒 共度時艱
據人民網東京報導,截至4月7日中午,日本國內確診病例(「鑽石公主」號感染者除外)已達到4111例,死亡97例。針對目前日本疫情發展情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7日晚間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實施「緊急事態宣言」的理由、具體措施等方面進行說明。「緊急事態宣言」對象地區包括東京等七地,為期1個月。
截至目前,復星已向日本北海道、神戶及京都捐贈總計7.9萬件醫療防護物資,包括66000隻口罩、3000副護目鏡,以及3000件防護服、2000副鞋套、5000副醫用手套等。
復星全球合伙人、IDERA副董事長兼CEO山田卓也表示:「這次捐贈體現了復星全球化的程度以及復星對全球家庭客戶健康和幸福的關注。我們非常願意幫助和支持京都的人民。復星與京都府有著深厚穩固的合作關係,在2019年年底,復星與京都府合作打造的全球首座『 京都之家』於上海BFC開幕。我們將與京都人民一起抗擊病毒,共度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