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櫻花季時店內陳列
店內活動
夏日和服
門店設計以原木色裝修為主,呈現日式風格。進門處有枯山水庭院及一棵唯美的松樹,營造別致的空間延伸感,坐在店中開放式吧檯可直接觀賞到庭院中的松樹,微風拂面,聽著繪馬牌碰撞發出的脆響,喝著沁甜的梅子酒,一派怡然自得。
據「京都之家」市場負責人介紹,店內的場域美陳按季節做變化,並根據消費者的反饋做微調,大致分為:水吧區、生活美學區、匠人區三個區域。鎮店之寶當屬懸掛在靠右側的和服,夏日和服處的每朵花顏色均出自京都著名的京友禪工藝,花色分明栩栩如生,不會暈染模糊。花邊勾勒金絲,流光溢彩呼之欲出,當屬和服工藝的佳作。
和服雖是非賣品,但京都匠人的百年傳承手藝也凝聚在了時尚的現代小物,可以被消費者帶回家。和服旁的櫃檯陳列有京友禪染色和西陣織工藝的和服小物,包括杯墊、頭飾、手包等裝飾品,以更貼近現代生活為主題,開發不受傳統設計束縛的新紋樣,讓人耳目一新。
鎮店之寶可不只有和服,你還會邂逅一隻神秘漂亮的橘貓。它不是遊走在日本神社的可愛精靈,而是受聘「京都之家」最強店長,這隻喵星人名字叫「京百萬」,被收留後成為店長,鏡頭感極佳的它帶貨能力也很強,有自己的抖音帳號和粉絲。試想一下,邊逛街購物邊擼貓喝茶……這治癒的小日子喲!
傳遞匠人之心
傳統技藝之美妙不僅能傳遞日常生活的儀式感,還能挖掘京都之美的新面孔。在匠人區,有蘇窿窯的融合之美、南條和哉的韻律鳴物、高島慎一的交趾燒,他們把京都的精緻工藝完美融入生活之中。「這也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比起買買買,『京都之家』想創造一個文化之旅新體驗,在過濾和精選一些不為人知的百年老鋪的基礎上,跳脫網際網路和KOL的淺顯推薦,挖掘更多更深入的匠人故事。」該負責人說,京都歷史悠長底蘊厚重,要在上海完整搬來一個「京都之家」除了「要有點審美還要有點堅持」。
什麼是匠人美學?你或許可以在南條和哉的鳴物中窺見一二:用特製的木棒沿著器口摩擦旋轉,找到最適合的力度和頻率,共振出一段特別的迴響,看水面翻騰、思緒放空,找到最理想的佛具和「一期一會」的鈴。又或者,你捧起了京·清水燒出品的陶葊,這個發源於日本大正11年的手藝,一直延續由工匠手工製作傳承,不斷技術革新,到現在以花草為主題的華麗作品,質感細膩、顏色鮮豔,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多元跨界體驗
開店沒多久就遇到疫情,顧客減少倒逼「京都之家」謀求新出路,除了讓店長「京百萬」帶貨引流,也積極對接BFC iShopping商場線上小程序,參加上海「五五購物節」和「618狂歡」。
夜生活節期間,外灘楓徑夜市成又一時尚潮流匯聚地,「京都之家」借勢推出了日式水引(類似中國結)、柴原首飾香囊和榮獲梅酒金賞的宇治玉露梅酒等招牌產品。「香囊做成了和菓子的樣子,非常有少女心,另外宇治玉露梅酒也是梅酒中比較獨特的品類,嘗起來會有點甜,加入咖啡、蘇打水風味更佳。」金黃的梅酒倒入透明的玻璃酒盞中,據說和燒烤是絕配。
不僅如此,京都之家首度嘗試「店中店」的概念,帶來京都年輕網紅品牌SOU·SOU,打造國內首家品牌快閃店。除了改良傳統和服外,SOU·SOU是唯一堅持生產日本國產足袋的品牌,時髦的足袋及和式小物成為每個到京都的旅客必買手信之一。
當前海外疫情四起,受限於跨境物流等原因,「京都之家」的產品更新頻率趨緩,但拓寬了上架產品的品類,目前引入了至少40個品牌,營造了集工藝、美學、生活方式的多元跨界體驗空間。
展陳因時而變
沉浸式空間需要「色香味」交融的五感體驗,「京都之家」在寸土寸金的BFC外灘金融中心,闢出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積,設置了一個開放式咖啡吧檯,供應特製咖啡、伏見清酒、梅酒等,還在背後的貨架上羅列了眾多形狀各異的酒器,「我們會以定期策展的方式,將京都的美酒美食、匠人工作坊等帶到現場。還會引入一些有關日本文化工藝的選書」。
不僅如此,場域美陳會隨著季節而變化,比如在櫻花季,整個門店就被粉白色的花團簇擁;在5月5日日本兒童節,店內也會揚起夢想的鯉魚旗。「接下來我們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夏日祭的一系列活動,希望能將更多的京都好物、創新生活方式呈現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