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請北京醫院援鄂醫療隊講述他們的親身經歷以及與湖北的醫務人員、英雄的湖北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的故事。
會上,北京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王霞介紹,相比SARS的護理工作,此次新冠肺炎更注重專科護理的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肺康復團隊對於新冠肺炎進行及時幹預,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功能,更好回歸家庭和社會。
肺康復是近幾年逐漸開始規範開展的,北京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的護理團隊在呼吸治療師的指導下,運用有效咳痰訓練CT引導下的體力引流技術,以及主動循環呼吸技術、肢體功能鍛鍊等,對患者進行早期主動幹預,促進患者肺功能、運動能力的全面的康復,效果比較顯著。
她舉例說,在醫療隊救治的100例患者中,有一位是已經臥床超過半年的74歲老人,入院時病情危重,先後使用儲氧面罩、無創呼吸機輔助支持,同時因為他患有食管癌病史,所以不能經口進食,而且咳痰無力,痰液引流的效果也比較差,但是在醫療和護理的精準施治下,患者的病情逐漸得到了恢復,隨著他的CT影像結果逐漸好轉,康復團隊逐漸開始介入,為患者制定了一個全面的康複方案。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護理,這位老人在出院時已經可以起身行走。
「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近幾年專科護士培養力度不斷增加,使得全國護理隊伍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重大衛生事件中,護士能夠更好發揮專業作用。同時也提示我們,將來可能需要培養更多複合型的護理人才。」 王霞說。
王霞還介紹,在開展護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關注點:
一是統籌部署,科學配置人力。北京醫院醫療隊共計151人,其中護理人員就佔到103人,專科護士就有43人,佔比超過40%,涉及到14個專科。我們在排班的時候,按照老中青搭配的原則,將專科護士和第一批過去有經驗的13位護理隊員均衡分到6個護理組,使其帶動整個團隊,有利於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搶救。
二是群策群力,完善制度流程。在抵達武漢的第二天,院領導就帶領我們所有的醫療和護理隊長來到接管的重症病區,了解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當晚就開始收治病人,而且在24小時內就收滿了。為了使工作順利開展,護理團隊也結合第一批醫療隊的工作經驗,陸續制定了相關的護理工作制度,尤其是各崗位、各班次的工作職責以及工作流程。
三是強化落實,開展規範培訓。護理團隊針對診療指南不斷變化以及院感防控、制度的落實以及還有一些專科的操作,比如ECMO的操作等,開展多批次多形式的培訓。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敏 劉歡
編輯 徐慧瑤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