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字如其人」,有一手好字,如同有一技在手,在學校的時候,好字可以給判卷的老師增加印象分。在公司,有一手好字,籤個文件啦,還是辦理手續了,都是不錯的選擇。想要寫好字,那麼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硬筆書法正心格練字秘訣。
傳統的幾種練字方式:田字格、臨摹字帖和凹槽字帖,幾乎上過學的同學都是用的這幾種練字方式。先請各位家長看下圖中的田字格。
我們可以看到田字格有兩個虛的中線,把正方形分成了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又大又空,小朋友在學習寫字時是不太能夠對比著示例把握起筆點和收筆點,也不能把握字體的大小,容易造成字體的扭曲,寫出來就會更難看。就像下面這張圖一樣。
我們再來看看臨摹字帖,「臨」指的是照著模板在單獨的紙上寫,「摹」是先用半透明的紙透著底下的模板去描。「摹」這步基本所有小朋友都會,並且摹出來的字體都很規範,但是真正再讓小朋友在空白紙上「臨」就又會寫的七扭八歪。因為小朋友年紀還小,在「摹」的過程中根本不會體會到每個字的每一筆畫到底應該怎麼寫,只是機械化的照著模板去描,甚至筆畫都是錯誤的,這樣也很難在普通的紙上寫一手好字。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凹槽字帖,凹槽字帖是最近新推出的一種字帖,模板上的所有字跡都會進行下沉,讓孩子直接用筆在凹槽裡寫字,小編認為這樣「摹」出來的字體確實比臨摹更好,但是小朋友更不會去理解字體的奧秘,因為凹槽不能交待下筆和運筆時候的輕重緩急,一些細節也體會不出來,只是更加機械化的找下沉的地方去畫,更達不成練字的效果。
小編為大家介紹一款新型的練字方式:正心格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原本的正方形內又多加了一個由虛線組成的小正方形,並且又用了四條虛線把小正方形分成了八個大小不同的區域,主體區是所有漢字都要經過的區域,伸展區是不同的漢字向外延伸的區域。這樣就能給孩子更多的參照物,在教孩子寫字時,也可以更清楚的告訴孩子每個字的每個筆畫起筆在哪個區,收筆在哪個區,讓孩子更容易上手。
其實小朋友在用田字格練習寫字時主要是參考橫中線和豎中線,但是因為正方形過大,參照物只有兩條線,小朋友無從下筆,所以才會造成一些問題。而我們的正心格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而相對於臨摹字帖和凹槽字帖,正心格也更能體現出每個字的輕重緩急,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去描寫,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其實不管用那種方式,練字注重的是練,而不是臨摹標本的本身,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個練字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嘗試一下,本期諮詢到此為止,下期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