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也挺難講的。咋說呢, 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算是,現在已經不算是了。
其實說實話,我之前一直認為日本留學界的私塾就是販賣焦慮的產物。
明明自己好好學習就可以了,為什麼非得搞這種東西來忽悠學生呢?以前留日圈沒有私塾或者幾乎沒人報私塾的時候,不一樣有人會考上東大,有人會上日本的好學校麼?也沒見那個年代的留學生因為沒上私塾,沒人指導功課而焦慮,日子不照樣過了嘛!
我知道這種私塾課肯定有用,也有一部分不愁錢的學生想找老師輔導,有買有賣嘛,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很正常。特別是來日本考本科學部的學生,有些人的基礎功課確實差,自己閉門造車不僅浪費時間,也沒啥太好效果,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找個私塾輔導功課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是我以前還是認為這東西應該算半個「奢侈品」,小範圍內存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變成「必需品」就有點過度宣傳了。特別是一些考大學院修士的學生也在找私塾輔導功課,這就讓我非常費解,考大學院有那麼難麼?這玩意開始販賣焦慮了?
並且私塾剛開始成長的時候,私塾的不斷擴張還有點得益於私塾和留學中介「狼狽為奸」。私塾想要擴大規模,需要更多的學生,所以便找各路留學中介進行合作,讓留學中介去「忽悠」學生,按人頭給介紹佣金。
很多留學中介一看有錢可賺,便開始鼓吹私塾的重要性,向學生販賣焦慮,有些不良中介甚至直接給學生說你如果不報私塾,就絕對考不上日本名校,生活可以省,但私塾絕對不能省之類的話,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報私塾。
總結下就是,以前,是有錢有閒的人報下私塾,找個老師輔導,以便更好地複習,考上更好的學校。而現在,考學部的中國人留學生,上私塾感覺已經變成了標配,考大學院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地開始報私塾。
事到如今,好像不報私塾,都不好意思來日本留學了。私塾已經成了日本留學界不可或缺的存在,甚至發展成了語言學校+私塾的標配模式。
說白了,這件事無論是以什麼緣由開始,說是私塾和留學中介販賣焦慮也好,說是學生從眾心理作祟也罷,私塾發展到現在,確實已經變成了中國人留日圈的「內卷」大戲。
入學考試的題還是那些題,學校也還是那些學校,以前靠自己努力學習複習,自己拼一拼,基礎好點的,能上名校,基礎稍微差點的,也能上個中上流不錯的學校,這也是很多人看不起日專東駒的一大歷史背景。
而現在呢,越來越多的人報私塾,尋找專業指導 ,就導致想自學考學的人越來越沒有「成長空間」,成為炮灰的概率不斷增大。
大家都去報私塾了,如果就你沒報,那份焦慮都能讓你晚上睡不著。報私塾的人越多,平均水平就被不斷提了起來,考試分數也就水漲船高,以前考xx分可以上個不錯的上位校,現在可能連日專東駒都得看人家臉色了。
大家的水平都在變好,考名校的難度就越來越大,這份焦慮又會讓更多的人去報私塾補課,於是乎,每一個留學生都在這個螺旋中,成了這個趨勢的助推者。
其實,也是半個受害者。
所以,現在的私塾已經不再算是販賣焦慮了,當然有些中介或者私塾誇張宣傳肯定是多少會有的。除非你個人非常牛逼,基礎很好,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很強,那自學可能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但對於最大多數的普通學生而言,想要上好學校,想要上更好的學校,私塾確實會增加成功的砝碼,至於這個能加成多少,有多大影響,那就看私塾的老師水平和你的個人領悟能力了。
如果資金很不充足,我個人是不建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去報私塾的,還不如少打點工,自己好好努力學,去拼命學。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
但是呢,很多經濟不是那麼好的同學,在從眾心理和各種焦慮的影響下,甚至在自我努力屢次失敗後,還是會走上私塾的路,至於最後私塾到底有沒有用,到底幫了多少,其實每個人都不能很客觀地去評測,有的人感覺沒啥鳥用,有的人又感覺得到了非常大的幫助。
叫我說,你把他們的話都取平均數來看,就算是比較合理的評判。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花錢買來的服務,肯定有它的價值,但至於最後有多少會被你吸收,成為你自己的東西,那就要考慮很多因素了。
至少的至少,現在報私塾,甚至已經成為很多學生尋找心理安慰,不想輸在起跑線上的一大方式,甚至還可以減輕焦慮。
不然,有的學生是真的睡不著呀!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日本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