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反性別」喜好,可能是性別認知障礙,家長要細心留意

2021-01-11 茜家有熊娃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去閨蜜家裡做客,在休息的時候卻發現閨蜜的女兒是個很像男孩子個性的女孩。因為閨蜜的女兒在說話和做事實總是不拘小節,非常像一個男孩子,而且手裡玩的大部分玩具也是男孩子比較喜歡的。

閨蜜其實對於孩子這一種反性別的表現也很擔憂,因為她害怕孩子在認知上存在著什麼問題,在長大之後會對孩子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其實家長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觀察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家長們也應該仔細的觀察留意。

當孩子有性別認同障礙時,以下這些特徵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了

心思非常敏感

大家可能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喜歡洋娃娃或者是首飾的男孩子,在性格上會更加的敏感和謹慎。這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非常仔細的觀察周圍的事物,對待他人時也會表現得非常的細緻小心。

尊重性別差異

日常生活中一旦孩子有了反性別的喜好,他們對於性別就不會存在著偏見。他們更喜歡帶著一種比較公平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不會被一些性別的歧視所牽絆。因為在他們的價值觀中性別是平等的,是值得被尊重的,他們在對待別時也不會以性別為區分標準。

而大部分兒童在對於性別的認知上都會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而家長們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孩子對性別的認知。

兒童性別認知水平的發展階段

兩到三歲時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已經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性別,並且還能基礎性的掌握關於性別的知識。不僅如此,他們對於周圍人的性別也有了明顯的區分。

三到四歲時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對於性別角色的知識逐漸的增多。並且他們還能夠通過對這些知識的掌握來規範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比如說男孩可能就知道自己不能留長髮,不能穿裙子,而女孩可能就知道自己在說話。做事時不能像男生那樣。

五到七歲時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不僅對男孩和女孩的行為方面有了清楚的認識,而且他們也已經了解了一些關於性別的心理因素。比如男孩兒在性格上會變得越來越膽大和勇敢。女孩兒們則相對變得比較溫柔或者是文靜一些。

我國著名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張光年曾經在節目《孩子性別錯位怎麼辦》中說過:孩子長時間的性別錯位,會讓別人對孩子產生負面評價。

家長們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性別認知障礙受到傷害,

應該及時的對孩子的性別認知進行引導和管理:

1.同性家長照顧孩子

家長的性別角色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夠有正確的性別認知,那麼儘量讓同性的家長多照顧孩子。

比如在生活中爸爸可以多帶兒子參加戶外活動,媽媽可以多帶女兒在家裡學習烹飪或者是做家務。就在同性之間的相處過程中,孩子們才能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性別,並且針對自己的性別做出相應的行為和反應。

2.創造適合孩子性別認同的環境

家長在給孩子提供生活環境的時候,也應該注意環境對孩子性別認同的影響。比如男孩子的房間,家長們可以布置的比較陽剛一些,而女孩子的房間就可以布置的比較溫馨粉嫩一些。

只有在這種與性別相對對應的生活環境中,孩子們對於自己的性別認知才會漸漸的變得正確和合理。

3.家長要多肯定孩子的性別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需要對孩子的性別進行提醒,而且在有機會的情況下,一定要多肯定孩子的性別角色。比如當男孩子在運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家長們一定要表揚他們足夠勇敢足夠強壯。

當女孩兒在音樂或者繪畫上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時,家長們可以肯定她們的優雅和端莊。當孩子的性別角色經常被鼓勵被肯定,他們對於自己的性別,以及和因為性別產生的個性,才會越來越有自信。

孩子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定性別認知障礙的情況,家長們一定不要忽視或者是對此採取比較負面的解決方式。因為當家長如果用錯了方式,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這種情況越變越糟。只有當家長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耐心的去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性別,孩子們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的性別,對自己產生自信。

本文由茜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反性別」喜好,是性別認知障礙?父母可以從這三點考慮
    兩位網友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會有性別認同障礙的問題,覺得孩子的喜好和大家印象中的不一樣。其實家長這種擔心不無道理,確實有一部分人存在著性別認同障礙的問題,而出現這些問題的因素也有很多。性別認同障礙的誘因第一,遺傳原因雖然說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性別認同障礙的問題如果是先天性的,那麼很可能就是因為遺傳了。
  • 有些孩子出現「反性別」喜好,父母應該高興
    而且,她買玩具不喜歡布娃娃和芭比公主換裝之類的,而是喜歡買遙控汽車、飛機,有一次還跟我要了一個玩具槍,喜歡完全「反性別」。後來,我也向醫生諮詢過,孩子有「反性別」喜好正常嗎?醫生告訴我,其實這很正常。至於像我朋友擔心的,害怕兒子越長大越女性化,甚至突然從小夥子變成一個「大姑娘」,就像「性別認同障礙」。這一點顧慮,其實也正常。畢竟,孩子總是喜歡「反性別」的東西,而現在又有很多這方面的案例,家長不擔心才不正常。但是,「性別認同障礙」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不能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認為自己應該是另一個性別,渴望轉換。
  • 孩子的「反性別」喜好,家長該如何看待?
    文|羊駝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孩子的性別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中,孩子逐漸能夠區分開男孩和女孩生理上的不同,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以及「男孩要玩玩具車,女孩喜歡玩具娃娃」的性別喜好。但是在此期間,孩子的性別愛好是逐漸顯現出來的,其中還有一些「反性別」喜好的出現。
  • 不能抹殺「反性別喜好」,應放平心態看待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規定,作為一個男孩子他不能喜歡洋娃娃,這只是大人對孩子們的喜好進行了限制,將洋娃娃劃分到了女孩子的領域,孩子的「反性別喜好」不應該因為家長的局限而受到歧視。一."反性別"喜好出現的原因1) 沒有明確的性別認知孩子還小的時候,是沒有明確的性別認知的,在他們的眼中男孩子和女孩子並沒有什麼差別,所以在喜歡的玩具選擇上也不會有明顯的差異出現。他們覺得洋娃娃好玩,就會表現出喜歡的情緒。如果孩子長大之後,依舊還存在反性別喜好的話,家長們可以注意一下孩子是不是有性別上的認知障礙。
  • 家長要警惕性別認知障礙,幫孩子把好關卡
    孩子還這麼小,家長不能想出一個非常妥帖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解決問題,我們就應該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性別認同障礙」?1.家長把男孩當女孩養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寵女兒,而不是過去那樣的重男輕女,甚至是一些沒有生女兒的家庭,為了彌補心理上的缺憾,會把男孩子當成女孩子,給自己的兒子穿上花裙子,紮上小辮子等,這些行為都會讓還處在性別認知朦朧期的孩子產生一種錯誤觀念,導致最後變成性別認同障礙。
  • 如何對待「反性別」喜好
    隨著孩子的成長,在他們「性別意識」逐漸形成後,慢慢地知道了性別取向以及性格愛好的問題,其中難免會有個例的出現,譬如近期非常熱門的「反性別」喜好,是否也出現在了你的孩子身上?「反性別」喜好的孩子,也許你的身邊也有同樣不解的家長,不僅僅是女孩喜好男孩的玩具,還有些男孩偏愛女孩的洋娃娃,就連家裡都是粉色系等等。
  • 孩子反性別愛好別著急阻止,要了解這些好處
    很多家長都認為,男孩子就應該是喜歡一些汽車、軍事之類的玩具,而女孩子應該喜歡漂亮的裙子、粉粉嫩嫩的顏色以及可愛的芭比娃娃。如果孩子出現了與家長們認知相反的另類喜好,家長便開始擔心孩子 是否出現的什麼問題。其實,這些往往都是因為家長們刻板印象引來的過分憂慮。當孩子出現「反性別」愛好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應該是理清頭緒,尋找孩子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而不是強行阻止。
  • 男孩不要小汽車,卻吵著要芭比娃娃?孩子反性別喜好,家長別焦慮
    由此可見,很多時候我們的這種擔憂實際上來自自身對性別差異的刻板印象。所以,在面對孩子喜歡『反性別』的遊戲,家長實在無須過度的焦慮。不過,這並不代表著為了彰顯『男女平等』,父母就完全放棄培養孩子的進行『性別意識』,甚至刻意抹殺他對自我性別的認同,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性別認知,甚至引發障礙。一、 性別平等的大前提下,為什麼還需要家長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 男孩喜歡芭比娃娃被孤立,反性別愛好≠性別認同障礙,別再搞混!
    不光是丁先生,相信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孩子喜歡反性別的東西。在古時候,男性要是喜歡過於女性化的東西必然會被嘲笑,甚至會被罵成變態。雖然現在是多元化社會,但對於這個依舊保留了古舊的看法。有些父母在發展孩子喜歡反性別的東西時,擔心他是不是得了「性別認同障礙」,硬要把他的愛好給扭回來,生怕他們變得「男不男,女不女」。但強行扭轉回來,真的有效嗎?
  • 女裝大佬成潮流,家長要警惕「性別認同障礙」,幫男孩子把好關
    ,當女裝大佬成為潮流趨勢,小孩子在接收這些訊息的時候,難免會缺乏辨別能力,出現盲目崇拜,跟風模仿的情況,作為家長要警惕孩子的性別認同障礙,幫孩子把好關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按照兒童心理專家的研究,正常來說,孩子在3歲性別意識已經開始萌芽,潛意識裡知道自己和異性的差別,男孩子會傾向於和男孩子交往,也表現出所謂的男孩子氣概,傾向於和同伴一起玩遊戲,而女孩子則會展示自己柔弱的一面,
  • 孩子深受「性別認同障礙」困惑 美華人家長難接受
    華人家長難認同  過去20多年來,隨著同性戀、變性人、雙性戀、跨性別權益組織的努力,特別是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使性別認知障礙也得到更多理解和寬容。  但許多華人認為,性別認知障礙是父母教養方式錯誤,可以從小糾正。
  • 孩子性別敏感期,家長們不要逃避,要理性客觀對待
    兩歲的孩子,是性別意識以及性別分辨的敏感時期,這時候孩子開始在意,一個人的性別等比較敏感的話題。最開始,孩子通過家長的教育,學會了分辨,男的是爸爸,女的是媽媽,而對於他自己,也通過父母的告知,明確了自己是女孩還是男孩。
  • 伊能靜兒子扮「女裝」,家長:可能是「性別認同障礙」
    細心的網友能夠發現伊的兒子在節目裡雙手塗滿指甲油,眉毛也精心描過。伊能靜支持自己的兒子,讓兒子能夠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看看伊能靜的兒子的眼睛,你就會感受到一個孩子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從容和篤定,這不是教育的缺失,而是父母尊重和接納所帶來的孩子的自信滿滿。
  • 面對孩子「反性別」的愛好
    我的朋友告訴我,她擔心孩子們偏愛的不健康問題,我向她表達了我的意見。事實上父母不必太擔心孩子的「反性別」愛好,也不必堅持不喜歡東西。父母應該做的是尊重他們的喜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指導。01個孩子有「反性別」愛好表現?
  • 孩子性別認同障礙有哪些表現?巧用3個小妙招,化解孩子異裝尷尬
    一、孩子出現性別認同障礙的原因1.在性別認知階段沒有學會認知自我一般的小孩子在三歲左右就開始產生對性別的認知,此時如果是女孩子就會變得非常愛美,努力模仿媽媽的打扮。而男孩子的性別認知出現得要比女孩子晚一些,但當他們出現性別認知時,就會有意識地挑選自己的服裝顏色,並且主動和同性的孩子在一起玩。
  • 教會孩子正確認知性別,家長的態度很關鍵,讓孩子認知並接納自我
    ,如果到了相應年齡,孩子不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或者舉止更像異性孩子,那麼家長一定要考慮孩子是否出現了心理問題,目前的家庭當中,有很多男孩和女孩都不能夠清晰的認識自己的性別。,所以在日常如果發現孩子有對性別識別障礙,那麼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引導。
  • 孩子性別認同出現問題,家長教育方式錯誤,學會溝通是關鍵
    請家長重視起來,孩子是時候認識性別的重要性了。千萬別讓孩子誤以為性別不同是錯誤的,糾正孩子對這些好奇的錯誤理解。二、性別認同出現障礙的孩子身上會發生什麼給予孩子多元化的環境世界是多元化的,大家的認知還是處在片面的認識上,家長給予孩子的知識,也不全面。多帶著孩子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主動讓孩子在環境中與環境互動,學習。家長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探索的環境,性別也是如此,這不是一個框架性的知識,女孩子溫柔也好,強勢也好。
  • 性別認同障礙:男女之間,我是第三種性別
    在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ICD-11(國際疾病分類-11)中,性別認同障礙/跨性別,(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ender Dysphoria),正式更名為「性別不一致」(GenderIncongruence)。
  • 轉胎丸騙局下的,是90後父母正在製造的性別認知障礙的泥潭!!!
    多少畸形「陰陽嬰兒」,源自一顆轉胎丸  河南的王女士(化名)辛苦懷胎,到了足月要生孩子了,全家人高興壞了,尤其是她的婆婆。可是當孩子生下來後,家人發現孩子的身上既有男娃特徵,也有女娃特徵。這可把王女士一家嚇壞了,趕緊去去詢問醫生。
  • 知道這幾點,幫助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和性別意識
    自我認知和性別意識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至關重要,不僅能夠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道德,還能夠促進孩子進步,並且很快適應生活環境。下面就為爸爸媽媽們分別介紹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自我認知和性別意識。  3、制定目標並執行,在這其中調整自我認知  通常,孩子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會把自己的能力判斷為偏高或者偏低。這時候爸爸媽媽們就不應當進行幹擾,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分析,從而得出對自身的準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