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一哥有點拽
有了娃當了媽,被冠名以這個稱呼,那就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了。其中承載的太多,有母愛、有責任、有困難、更有數不清道不完的酸甜苦辣鹹!雖然現在我的兩個孩子已經能說會走,能跑會叫,不用再去想這個如何混合餵養的問題。但當初嗷嗷待哺時的那些日子,仍讓我歷歷在目,要不然怎麼說「媽媽」不是做到的,而是學到的呢?孩子成長的每步我們都在學習!
記得剛生下我家一哥的時候,在醫院就沒有讓孩子吮吸奶頭,俗話說的「沒開好奶」。所以孩子那會真的是沒有母乳吃,應該說是吃母乳都吃不飽!前幾天都會「哇哇哇」的叫,護士天天過來說,讓孩子多吸多吸,奶水就會越來越多了!還別說,確實有用,奶水的確多了些,最起碼夠孩子吃的。這顆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了,要知道,剛剛才榮升為菜鳥媽媽的自己,如果讓孩子連吃都吃不飽的話,那不是太失敗了嗎?
不過我感覺讓孩子多吸就能出奶水應該也是針對個人體質的吧,因為跟我同一個病房一個產婦,她也跟我一樣,奶水比較少,但是孩子不管怎麼吮吸,她的奶水卻不怎麼出來,幾天的同房就聽到孩子一直「哇嗤哇嗤」的哭聲,然後還請了催奶師也不怎麼管用!沒辦法,孩子出生下來之後,她就開始給寶寶混合餵養了,一邊讓孩子吸母乳,還要一邊配合著吸奶瓶!幸虧她家的婆婆還是一個很有經驗的奶奶,都是她來指導的!
每天她就讓她的孫子在她兒媳婦旁邊多多吸奶。她說雖然母乳不多,但是也不能夠停掉,因為越不吸的話越沒有!所以她就一邊讓她兒媳婦給孫子餵奶,嘴巴裡面還不忘叮囑她兒媳婦要兩邊乳房換著來,要不容易吸偏;她在這邊也會一邊調著奶粉,如果寶寶還沒有吃飽的話,就把孩子再抱過來補喝奶瓶!看著她那麼有經驗的不緊不慢的指導著,她的兒子和兒媳婦,一直對我們誇讚孩子有個好奶奶!
現在又說到了我這邊,因為我生下寶寶的後,奶水基本上夠孩子吃飽的,所以也沒有擔心需不需要混合餵養的問題。但等到孩子七個月之後我就跟老公商量,為了減少家裡的負擔,所以決定再去上班!但是又不捨得給孩子這麼早的就斷奶,最後沒辦法,不得不選擇混合餵養了!
幸好我原來的公司,跟我們家離的不是很遠!早上是為了一次母乳之後去上班,然後中午吃飯的時候可以再回家餵一次!直到孩子十個月斷奶的,這三個月都要這樣來回跑。即便早上出門的時候也會提前準備好吸出來的母乳,讓婆婆到點兒就熱熱餵孩子。最初的一個星期,婆婆天天打電話給我,說孩子容易哭,不願意吃奶瓶,因為之前都是一直純母乳吸媽媽奶頭的,他肯定不願意吸奶嘴。
所以我也讓婆婆做一點輔食給孩子喂喂。比如一些爛麵條,雞蛋羹,小米粥,還有水果汁之類的,孩子餓了自然就會吃東西,偶爾再添喝點奶粉,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星期左右,半母乳半奶粉半輔食的混合餵養方式,孩子已經適應了這樣的過程,就一路持續到斷奶!
但是不管是純母乳餵養還是混合餵養,咱們的初衷都是要把孩子健康的養大。能夠有足夠多的時間給孩子母乳餵養的時候,就要多跟孩子在一起,因為如果遇到奶水不足,只有通過多吮吸才能有更多的分泌!即便是遇到我這種需要上班的媽媽也要按時的把奶水擠出來。
另外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大家都知道的,一定要保證給孩子吸奶的器具要乾淨,消過毒的!在冰箱裡拿出來的奶,最好能夠在熱水裡面加熱,不要直接放微波爐,以免破壞成分!總之呢,養孩子都不是那麼容易的,遇到任何問題都要努力的克服,把咱們的娃給好好的養大!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