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一項有關20-50歲的已婚女性對產後有關母乳餵養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
• 52%的已婚女性會堅持給0-6個月的寶寶純母乳餵養;
• 54%的準媽媽,其中包括已婚未孕和懷孕中的媽媽會選擇產後進行母乳餵養。」
從這個數據中可以看出純母乳餵養是國內大多數女性會優先選擇的產後餵養方式;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母乳確實於新生兒而言,是最營養、最容易吸收的營養源頭。
因此,多數寶媽堅持產後母乳餵養是一種對寶寶而言明智的選擇,並且也是權威機構、人士推崇提倡的做法。
但是在寶媽們純母乳餵養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或問題,有可能會對寶寶的正常健康發育造成影響。
尤其是當遇到這三種情況的時候,寶媽們就需要慎重的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打斷純母乳餵養,而選擇「混合餵養」了。
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
1)寶媽的母乳供應不足
作為寶寶們唯一的營養來源,母乳量的多少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影響,可是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寶媽的母乳量都能滿足寶寶們與日俱增的生長需求。
面對這樣的問題存在,寶媽們首先需要清楚的判斷自己是否存在母乳供應不足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寶媽們如果遇到這五種情況,就有可能說明是母乳不足:
乳房沒有脹滿或者脹滿感覺比較少;
母乳的乳汁沒有外溢情況或者外溢情況比較少;
餵奶的過程中,寶寶沒有吸吮奶水時的吞咽聲,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吸吮1-3次母乳就會有一次吞咽的聲音;
餵寶寶吃奶,寶寶表現的不積極,或者會直接拒絕吸吮乳頭而哭鬧。
寶寶每天的小便顏色不但發黃,而且次數少於6次;大便發乾而且總是隔很長的時間來一次。
生活中,有些寶媽會根據寶寶吸吮奶水的時間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有母乳不足的問題,其實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因為每個寶寶吸吮奶水的時間存在不同。
有些寶寶餵奶的時候,比較專注,因此吸吮的時間也相對短一些,而有些寶寶可能吸吮的過程中喜歡玩,或者吃著吃著入睡等,這都會延長吃奶的時間。
2)寶寶出現體重增加變緩
可是生活中有些寶寶儘管會遇到媽媽奶水不足,但是卻並不會表現出某些異常的變化,所以寶媽們也不會及時的發現他們吃不飽的問題。
因此寶媽們可以通過記錄寶寶體重的方式,來判斷寶寶平時營養是否攝入足夠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後的體重有這樣的變化規律:
「新生兒出生後,每周體重會增長125克以上,滿月時候的體重應當增長在500克以上。」
如果寶寶的體重變化不能達到這樣的標準,那麼就說明寶寶存在平時營養攝入不夠的問題。
3)寶媽需要重返崗位工作
國內職業女性的產假一般是98天的時間,包括產前的15天和產後的兩個月時間。所以當她們休完產假之後,不得不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為了維持工作和餵養孩子的平衡,這類女性不得不成為「背奶媽媽」。
儘管她們已經儘自己所有餵養孩子了,可還是可能會遇到存儲奶水變質、奶水不足等問題。
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如果遇到上述三種情況,建議寶媽們一定要更換餵養方式,混合餵養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寶寶混合餵養的兩種方式,快看你適合哪種?
「混合餵養,也叫做部分母乳餵養,主要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寶媽不能完全進行母乳餵養的一種餵養方式。」
這種餵養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分別適用於兩種不同的寶媽人群:
▶職場寶媽可選擇代授法
簡而言之,代授法的混合餵養是指母乳和奶粉交替餵養,比如一天之中可以用奶粉代替母乳對寶寶進行一次或者多次餵養等,準確地說,這種方式適用於上班族媽媽。
這類寶媽完全可以在上班期間選擇給寶寶餵養奶粉,下班回到家之後選擇母乳餵養。
當然在上班期間,有條件的寶媽可以自備好儲奶瓶、吸奶器等,白天每隔三個小時吸一次奶,儲存好,可以作為第二天寶寶的日常飲用奶。
▶全職寶媽可選擇補授法
而補償法的混合餵養是指先讓寶寶吃母乳,如果母乳不夠了再吃奶粉同時餵養方式。
因這種方法要求寶媽需要隨時應對寶寶的營養需求,所以適合全職媽媽使用。
當然,不論是上述哪種混合餵養方式,其中母乳餵養不僅能夠刺激催乳素的分泌,而且也能夠增加跟寶寶的互動頻率,從而提升母子的親密感。
「混合餵養」寶媽要注意哪些?
1. 注意避免寶寶出現「乳頭混淆」
有些寶寶在食用了奶粉之後,會出現「奶嘴」、「奶頭」分不清的情況,這種情況統稱為「乳頭混淆」。
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後,通常會導致不願意吸吮奶水的問題。因此如果有這種問題的寶寶,建議寶媽可以在給寶寶用奶嘴餵奶時,將奶瓶放低一點。
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寶寶吸吮奶粉的難度,一方面可以鍛鍊他們的吸吮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跟吸吮奶頭做一個區分。
2. 注意要讓寶寶對母乳保持新鮮感
還有些寶寶在用奶粉餵養之後,不太喜歡吃母乳了。因此寶媽需要注意混合餵養後的母乳「保鮮感」的問題,讓寶寶時刻對母乳保持新鮮感。
比如可以採取一天之中,先母乳餵養後奶粉餵養的方式,這樣不僅能夠刺激奶水分泌,而且寶寶也不會對母乳產生牴觸。
歡迎討論
在混合餵養中,寶媽們都遇到過哪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