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盲目堅持害娃不淺

2021-01-14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0M

「一項有關20-50歲的已婚女性對產後有關母乳餵養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

• 52%的已婚女性會堅持給0-6個月的寶寶純母乳餵養;

• 54%的準媽媽,其中包括已婚未孕和懷孕中的媽媽會選擇產後進行母乳餵養。」

從這個數據中可以看出純母乳餵養是國內大多數女性會優先選擇的產後餵養方式;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母乳確實於新生兒而言,是最營養、最容易吸收的營養源頭。

因此,多數寶媽堅持產後母乳餵養是一種對寶寶而言明智的選擇,並且也是權威機構、人士推崇提倡的做法。

但是在寶媽們純母乳餵養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或問題,有可能會對寶寶的正常健康發育造成影響。

尤其是當遇到這三種情況的時候,寶媽們就需要慎重的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打斷純母乳餵養,而選擇「混合餵養」了。

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

1)寶媽的母乳供應不足

作為寶寶們唯一的營養來源,母乳量的多少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影響,可是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寶媽的母乳量都能滿足寶寶們與日俱增的生長需求。

面對這樣的問題存在,寶媽們首先需要清楚的判斷自己是否存在母乳供應不足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寶媽們如果遇到這五種情況,就有可能說明是母乳不足:

乳房沒有脹滿或者脹滿感覺比較少;

母乳的乳汁沒有外溢情況或者外溢情況比較少;

餵奶的過程中,寶寶沒有吸吮奶水時的吞咽聲,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吸吮1-3次母乳就會有一次吞咽的聲音;

餵寶寶吃奶,寶寶表現的不積極,或者會直接拒絕吸吮乳頭而哭鬧。

寶寶每天的小便顏色不但發黃,而且次數少於6次;大便發乾而且總是隔很長的時間來一次。

生活中,有些寶媽會根據寶寶吸吮奶水的時間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有母乳不足的問題,其實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因為每個寶寶吸吮奶水的時間存在不同。

有些寶寶餵奶的時候,比較專注,因此吸吮的時間也相對短一些,而有些寶寶可能吸吮的過程中喜歡玩,或者吃著吃著入睡等,這都會延長吃奶的時間。

2)寶寶出現體重增加變緩

可是生活中有些寶寶儘管會遇到媽媽奶水不足,但是卻並不會表現出某些異常的變化,所以寶媽們也不會及時的發現他們吃不飽的問題。

因此寶媽們可以通過記錄寶寶體重的方式,來判斷寶寶平時營養是否攝入足夠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後的體重有這樣的變化規律:

「新生兒出生後,每周體重會增長125克以上,滿月時候的體重應當增長在500克以上。」

如果寶寶的體重變化不能達到這樣的標準,那麼就說明寶寶存在平時營養攝入不夠的問題。

3)寶媽需要重返崗位工作

國內職業女性的產假一般是98天的時間,包括產前的15天和產後的兩個月時間。所以當她們休完產假之後,不得不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為了維持工作和餵養孩子的平衡,這類女性不得不成為「背奶媽媽」。

儘管她們已經儘自己所有餵養孩子了,可還是可能會遇到存儲奶水變質、奶水不足等問題。

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如果遇到上述三種情況,建議寶媽們一定要更換餵養方式,混合餵養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寶寶混合餵養的兩種方式,快看你適合哪種?

「混合餵養,也叫做部分母乳餵養,主要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寶媽不能完全進行母乳餵養的一種餵養方式。」

這種餵養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分別適用於兩種不同的寶媽人群:

▶職場寶媽可選擇代授法

簡而言之,代授法的混合餵養是指母乳和奶粉交替餵養,比如一天之中可以用奶粉代替母乳對寶寶進行一次或者多次餵養等,準確地說,這種方式適用於上班族媽媽。

這類寶媽完全可以在上班期間選擇給寶寶餵養奶粉,下班回到家之後選擇母乳餵養。

當然在上班期間,有條件的寶媽可以自備好儲奶瓶、吸奶器等,白天每隔三個小時吸一次奶,儲存好,可以作為第二天寶寶的日常飲用奶。

▶全職寶媽可選擇補授法

而補償法的混合餵養是指先讓寶寶吃母乳,如果母乳不夠了再吃奶粉同時餵養方式。

因這種方法要求寶媽需要隨時應對寶寶的營養需求,所以適合全職媽媽使用。

當然,不論是上述哪種混合餵養方式,其中母乳餵養不僅能夠刺激催乳素的分泌,而且也能夠增加跟寶寶的互動頻率,從而提升母子的親密感。

「混合餵養」寶媽要注意哪些?

1. 注意避免寶寶出現「乳頭混淆」

有些寶寶在食用了奶粉之後,會出現「奶嘴」、「奶頭」分不清的情況,這種情況統稱為「乳頭混淆」。

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後,通常會導致不願意吸吮奶水的問題。因此如果有這種問題的寶寶,建議寶媽可以在給寶寶用奶嘴餵奶時,將奶瓶放低一點。

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寶寶吸吮奶粉的難度,一方面可以鍛鍊他們的吸吮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跟吸吮奶頭做一個區分。

2. 注意要讓寶寶對母乳保持新鮮感

還有些寶寶在用奶粉餵養之後,不太喜歡吃母乳了。因此寶媽需要注意混合餵養後的母乳「保鮮感」的問題,讓寶寶時刻對母乳保持新鮮感。

比如可以採取一天之中,先母乳餵養後奶粉餵養的方式,這樣不僅能夠刺激奶水分泌,而且寶寶也不會對母乳產生牴觸。

歡迎討論

在混合餵養中,寶媽們都遇到過哪些問題呢?

相關焦點

  • 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盲目堅持害娃不淺
    尤其是當遇到這三種情況的時候,寶媽們就需要慎重的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打斷純母乳餵養,而選擇「混合餵養」了。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通常情況下,寶媽們如果遇到這五種情況,就有可能說明是母乳不足:① 乳房沒有脹滿或者脹滿感覺比較少;② 母乳的乳汁沒有外溢情況或者外溢情況比較少;③ 餵奶的過程中,寶寶沒有吸吮奶水時的吞咽聲,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吸吮1-3次母乳就會有一次吞咽的聲音;④ 餵寶寶吃奶,寶寶表現的不積極
  • 母乳餵養如遇三種情況,需及時添加奶粉,盲目堅持只是害娃
    尤其是半歲以內的嬰兒,母乳餵養對他們的意義很重大,為嬰兒之後的成長、發育、健康打下夯實的基礎。母乳餵養雖好,但也需因人而異,並非所有寶媽都能純母乳餵養。到了特定的時候,就應該購買合適的嬰兒奶粉混合餵養,若盲目堅持反而會害娃。
  • 三種情況暗示「母乳不足」,一味堅持反害娃
    母乳營養充足,滋養著小寶寶一天天長大。作為給寶寶提供食物的來源,母乳媽媽們總是容易陷入自我懷疑:母乳到底夠不夠,寶寶究竟有沒有真的吃飽呢?母乳餵養無法量化,一旦真的出現母乳不足,確實需要儘早引入奶粉,否則影響寶寶發育,很容易害了娃。
  • 母乳餵養雖好,但遇到3種情況不要堅持了,混合餵養寶寶才更健康
    媽媽的奶水餵養雖然比較好,但是也和小寶貝的個人體質有很大關係,並不是所有的寶媽都可以進行純母乳的餵養。到了特定的非常時期,就應當買適合的奶粉摻和著喂,繼續堅持可能會對小朋友不利。如果遇到這3種情況就不要堅持了,混合著餵才能供得上小朋友身體所需要的營養。一、寶媽自身的奶水不足。
  • 寶媽母乳不足,寶寶吃不飽長得慢,如何是好?混合餵養考慮一下
    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寶媽需要果斷進行混合餵養,也就是給寶寶添加配方奶,將母乳、配方奶混合餵養。一般我們再給寶寶進行混合餵養的時候,我們需要判斷寶媽的奶水是否不足,寶寶是吃沒吃飽,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寶媽就需要儘快給寶寶添加配方奶了。
  • 寶寶遇到這三種情況,就需要混合餵養了,寶媽還有注意這6個問題
    「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很多寶媽都堅持母乳餵養。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但堅持母乳餵養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並不是一味堅持母乳餵養,就是對寶寶好的事兒。但隨著寶寶的一天天成長,對於母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很可能出現母乳供應不足的問題。如果發現母乳少、寶寶吃不飽,一般都會用上各種手段催乳,如果一段時間,母乳量還沒有達到寶寶的需求,就要考慮添加奶粉混合餵養了,不要一味的堅持,以免影響寶寶的成長。
  • 母乳餵養雖好,遇到以下情況就別堅持了,過來人的經驗要借鑑
    確實,母乳餵養雖好,不過經歷過的寶媽也都表示,有條件就堅持親喂,但遇到以下幾種情況就別再堅持了,因為這些情況下,堅持母乳餵養反而對寶寶的健康不利。,可以考慮混合餵養或純配方奶餵養有的寶媽因自身問題,乳汁本來就少,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吃不飽,整天因飢餓而哇哇哭鬧。
  • 餵養不等於過度餵養,若出現這5種情況,寶媽要適當餵養
    寶寶出生之後,餵養方式比較單一,母乳或奶粉,以及混合餵養。大多數情況下,寶媽們都會選擇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但也有部分寶寶,因為媽媽母乳不足,只能選擇混合餵養。有調查表明,差不多有1%的寶媽存在產後母乳不足的情況。母乳的分泌情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些寶媽,寶寶剛出生時母乳充足,但一段時間之後,母乳分泌逐漸減少,甚至會出現沒有母乳的情況。
  • 幾種情況下,建議用奶粉來輔助母乳餵養,以免耽誤寶寶生長發育
    母乳對新生兒而言,是最富營養,最好吸收的「糧食」,可母乳餵養雖然很好,但這也需要因人而異同,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如果寶媽一味地堅持,最終就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即便是做好充足的準備當一名「背奶媽媽」,可在寶寶胃口越來越大時,很可能會滿足不了所需。雖然6個月後,家長們都給寶寶開始添加了輔食,但在母乳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適當的配方奶粉添加,採用混合餵養的方式,來促進孩子的健康生長。
  • 母乳餵養並非唯一!注意這幾點,混合餵養的寶寶也能長得好
    我是『小河馬的精分爸爸』大家都知道母乳餵養是最好的,但是寶寶出生之後,會有很多的客觀原因導致寶媽們不能堅持母乳餵養,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在選擇混合餵養的時候,如何也能讓寶寶健康茁壯的成長混合餵養主要就是在寶媽的母乳量不足的情況下,選擇一種代乳品來幫助補充寶寶餵養需求!
  • 母乳餵養的寶寶咋不見長?婆婆:別把無知當成愛 孩子可承受不起
    到了特定的時候,就應該購買合適的嬰兒奶粉混合餵養,若盲目堅持反而會害娃。無論寶寶此時是否有添加輔食,在母乳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都應適當添加配方奶粉。總而言之,一旦遇到上述三種情況就別堅持了,混合餵養才能供上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
  • 這幾種育兒陋習「害」娃不淺,老人再堅持,寶媽也要拒絕
    老人不辭辛苦幫忙坐月子帶孩子,本是一件好事,為小家庭減輕了很大的負擔,但是有些老人,帶娃思想比較老舊,對科學育兒知識不了解,跟「半吊子」的寶媽一起帶娃,經常會鬧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甚至把一些育兒陋習用在孩子身上,差點害了娃的健康!
  • 混合餵養的寶寶突然不吃母乳了?母乳地位「保衛戰」應該這樣打
    還沒等寶媽糾結,婆婆早就拿著奶瓶和奶粉出現在寶媽面前了,好像給母乳判了「死刑」一樣。要知道,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食物,孩子出生後,二話不說直接上奶粉,可能就把寶媽原本想要純母乳餵養的計劃給打亂,讓寶寶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混合餵養,這可能會讓寶寶頻繁出現便秘的情況。
  • 娃突然不吃母乳只吃奶瓶?可能是「乳頭混淆」了,寶媽試試這2招
    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混合餵養的娃突然不接受親餵了。」這是咋回事呢?這種只認奶瓶不認媽媽乳房的現象,被稱為「乳頭混淆」。這不起眼的乳頭混淆,可是坑了不少寶媽,讓寶媽在踩坑的路上回不了頭,經常是有奶餵不了,娃和寶媽雙鬱悶。
  • 娃突然不吃母乳只吃奶瓶?可能是「乳頭混淆」了,寶媽試試這2招
    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混合餵養的娃突然不接受親餵了。」這是咋回事呢?這種只認奶瓶不認媽媽乳房的現象,被稱為「乳頭混淆」。當你把娃摟在懷裡吃奶的時候,他可能會非常抗拒,甚至小手攥得緊緊的,使勁兒渾身力氣抵抗吃母乳,哪怕你在娃睡著的時候偷偷餵他,他也會醒來非常抗拒。當娃出現這些情況,多半就是「乳頭混淆」了。尤其平時混合餵養的寶寶,出現「乳頭混淆」的機率更高,情況也更嚴重。
  • 母乳餵養雖好,如果遇到這幾種情況,就別再堅持了
    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是最營養的「口糧」,它能滿足寶寶日常營養所需,是寶寶們的第一選擇。對於媽媽來說,堅持母乳餵養,不僅能緩緩解媽媽們乳房脹痛的問題,還能避免乳腺疾病的發生,同時,還能預防媽媽產後乳房下垂、變形的煩惱。
  • 馬伊琍曾為堅持母乳餵養遭質疑,寶媽:這是娃健康成長的「本錢」
    事實上,在寶寶出生後的半個小時,寶媽們就要開始母乳餵養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有條件的寶媽,可以堅持母乳餵養到寶寶兩歲。兒童基金會研究報告提到,在寶寶剛出生到6個月大,媽媽可以進行純母乳餵養,額外的餵水或者奶粉是不需要的,等到孩子差不多到了7個月大,就要增加輔食了。
  • 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寶寶缺水,不要做無知的媽
    這是一位寶媽的求助信息,相信很多家長在孕期和寶寶出生後,都做了很多功課,在孩子喝水的問題上,也看過很多專家說不用單獨餵水。純母乳裡面有80%以上是水,所以對於6個月前只吃母乳的寶寶來說,水不是必需品。但這種情況過於理想化,現實情況是,很少有寶媽可以6個月不上班純母乳餵養,甚至有些寶寶在四個月的時候就要開始添加輔食。
  • 母乳餵養好處多,但不是想餵就能餵的,這5個情況就要停止
    在寶媽健康的前提下母乳餵養可以增強寶寶抵抗力、提升智力且經濟實惠,可謂百利而無一害。但在寶媽出現某些疾病或特殊情況時,是不宜進行母乳餵養的。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還請寶媽謹遵醫囑,科學哺乳。1、患有傳染性疾病寶媽本身有傳染性疾病的情況下不能餵養寶寶,如B肝等。
  • 奶粉還是母乳,混合咋餵?追奶怎麼追,小兒餵養的答案都在這了
    奶粉OR母乳,不該讓寶媽糾結的問題排除外部影響,僅從奶粉和母乳的營養成分對比來看,讓我們來一輪PK。母乳中含有易消化的乙型乳糖,可幫助促進腸道蠕動和吸收,而奶粉中沒有,因而很多單單喝奶粉的寶寶會出現腹瀉或便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