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很多新手媽媽從孩子出生的第一次哺乳就開始焦慮,沒有奶水,奶水下不來,孩子哭鬧新手媽媽也跟著著急,要不要餵奶粉?還沒等寶媽糾結,婆婆早就拿著奶瓶和奶粉出現在寶媽面前了,好像給母乳判了「死刑」一樣。
要知道,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食物,孩子出生後,二話不說直接上奶粉,可能就把寶媽原本想要純母乳餵養的計劃給打亂,讓寶寶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混合餵養,這可能會讓寶寶頻繁出現便秘的情況。
其實,寶媽應該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合餵養
母乳餵養要想儘快開奶,寶寶多吸是關鍵,而儘早讓寶寶吃上奶粉,寶寶飽了之後,對吮吸寶媽乳頭的欲望就少了,反而推遲了下奶時間,那麼就意味著寶寶要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吃奶粉的。
如果寶寶一邊吸一邊大哭,有兩種原因:
①乳腺沒有通;
②奶水產量不夠。
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寶寶幹吸不出奶,讓寶寶缺少成就感,從而出現一邊吸一邊哭的狀態。
所以一定要找通乳師幫忙開開奶,打通乳腺,待乳腺打通後,多喝下奶湯並讓寶寶多吮吸,才能提高奶水產量。能最大程度避免不必要的混合餵養。
中國親子教育活動創始人之一李利,也是美國PAT資格認證國際育嬰導師,在一本關於新生兒養育的書中寫道:
寶寶出生後的15天內,母乳分泌不足,寶媽要儘量增加吸吮母乳的次數……注意監測寶寶體重,只要每5天能增加100-150克,即使每一次都吃不飽,寶媽也不用急於添加配方奶。
如果寶媽在寶寶剛出生時實在不放心,怕餓到寶寶,也可以試試這樣做:
遇到母乳不足的情況,新媽媽要考慮清楚,不要輕易給寶寶餵養配方奶,如果寶寶實在是因為飢餓而哭鬧,可以用軟勺餵一些衝調好的配方奶,但不要給夠,保留寶寶的飢餓感,這樣才能保留寶寶吮吸的欲望,讓寶寶多吸,這樣才能確保奶水儘早下來。
混合餵養相對於人工餵養是有一些好處的
一方面能讓寶媽的乳房按時受到寶寶吮吸的刺激,維持乳汁的正常分泌,讓寶寶攝取到更多的營養。另一方面,混合餵養相對於人工餵養來哦說,更利於增強母嬰情感,讓新生寶寶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所以,如果寶媽奶水不足,可以試試混合餵養
一般有兩種方式:
①補授法
再餵完母乳之後,立即給寶寶加餵配方奶餓的方法,就是補授法。不過為了防止寶寶吸吮疲勞,每次母乳餵養時間,不超過10分鐘,然後立即給寶寶喝配方奶。比較適合可以全天給寶寶餵養的寶媽。
優點:寶寶可以多吸一吸,刺激寶媽的泌乳反射,是奶水逐漸增多,可能轉變成純母乳餵養。
缺點:寶寶容易消化不良,產生乳頭錯覺,變得不愛吃配方奶,或者拒絕吃奶瓶。
②代授法
一次母乳、一次母乳代用品,輪換著喂,可以給母乳一些充足的時間來積攢一下,也適合在母子分離時用配方奶代替。
優點:適合4個月以後的寶寶,能讓寶寶逐漸脫離母乳,開始吃稀飯爛麵條,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
缺點:會讓母乳越來越少。
混合餵養千萬不要放棄母乳,如果有時間,儘量選擇補授法
混合餵養不如純母乳餵養,但也比人工餵養要好。
一些混合餵養的寶寶比較隨意,有母乳就吃,沒有母乳瓶餵也行,但有更多的寶寶時間久了會出現一個傾向,要麼自己就不再吃母乳,把母乳斷了,要麼就喜歡母乳,不想用奶瓶。
如果寶寶突然不吃母乳了,或者突然不吃奶粉時,寶媽要分情況作出應對。
母乳「保衛戰」應該這樣打!
寶寶只吃奶粉不吃母乳時:
通常有兩個原因
①奶粉比母乳味道香濃;
②奶瓶孔大,比母乳好吸。
寶媽要做的:給寶寶選擇味道清淡的奶粉,儘量接近母乳味道的奶粉。給寶寶換一個小孔的奶嘴,讓寶寶吸奶時體驗的感受基本相同,這樣寶寶就不會找出區別了。
寶寶只吃母乳不吃奶粉時:
寶媽要看寶寶是不喜歡奶粉的味道還是不喜歡奶瓶的觸感。
①把母乳擠出裝入奶瓶中,看寶寶是否愛吃,如果愛吃,說明奶瓶沒問題,問題出在奶粉上,可以試著換一個接近母乳的奶粉。
②把奶粉衝調好放在軟勺裡餵給寶寶,如果寶寶願意吃,那麼可能寶寶是無法接受奶瓶上的奶嘴觸感,要麼給寶寶換一個更柔軟的奶嘴,要麼餵奶前將奶嘴用開水燙一下軟化一下。
不管是何種原因,即使混合餵養,也不要輕易就放棄讓寶寶吸母乳。
知識拓展:
如果母乳餵養的寶媽暫時出現了「哺乳期危機」,寶媽也要堅持。
①保證充足睡眠,讓心情輕鬆一些,保持愉快的情緒,不生氣、不煩躁、不焦慮,這樣才利於乳汁增多。
②有時間全天待在寶寶身邊,寶寶一醒就讓寶寶吮吸母乳,增加吮吸次數。
③每次每側乳房吮吸10分鐘以上。兩側乳房都應該被吮吸,且儘量排空,不僅利於產奶,還能讓寶寶吃到脂肪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後奶。
④如果寶寶生病不能用嘴吮吸,那麼寶媽最好將母乳擠出,用矽膠勺餵寶寶。如果寶媽生病不能給寶寶哺乳,那就在平時的餵奶時間斷將奶擠出,這樣再自己康復之後,還能繼續給寶寶哺乳。
⑤如果有一次乳房奶水少,那就更應該讓寶寶多吸那一側。
母乳餵養不僅僅是填飽寶寶的肚子,更是增進寶寶和媽媽親子關係的一段經歷,母乳餵養,能堅持就別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