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母乳餵養的好處不勝枚舉,營養豐富,適宜新生寶寶不同月齡的營養需求,比例適當的蛋白質、脂肪、糖,不僅易於寶寶消化,還可以實現最佳生長、發育和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都倡導母乳餵養,甚至建議餵養至6個月,最好到2歲。
但是芽芽媽發現,很多新手媽媽由於身體、時間等狀態並不能完全實現純母乳餵養,芽芽媽想告訴你們,不要刻意糾結,不管母乳還是混合餵養,最終都是為了我們的天使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芽芽媽親身經歷
芽芽媽一直堅持母乳餵養,但是由於奶水急、寶寶剛開始吃得少,就經常堵奶,一堵奶就發燒,開奶真的是比生寶寶還疼,餵奶鑽心地疼痛,邊哭邊喂,有一段時間,看到寶寶吃奶都有點心裡怕怕。一直經過了大半年的時間,才度過了反覆結奶的情況。但是一上班,還會繼續堵奶發燒。雖然堅持下來了,但是這些疼痛確實讓芽芽媽刻骨銘心。
但是芽芽媽的同事就不這麼幸運了,由於堵奶嚴重,做了手術,只能採取混合餵養。由於同事非常注意餵養方式,寶寶生長發育的各項指標也非常合適。在倡導純母乳的大環境下,寶寶免疫力低、發育慢總會被人聯想到是不是混合餵養,是不是奶粉餵養沒有營養,其實,混合餵養也沒有那麼不好。
母乳餵養&混合餵養
母乳餵養是指嬰兒除了母乳外,不需要其他食物、水。
混合餵養是母乳不足,影響寶寶日常營養攝入的時候,適當添加配方奶粉作為補充。
我國的母乳餵養率並不高。在《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中有一項數據顯示,產後4~6個月母乳餵養的標準率為85%,可是在2011-2020的綱要中,則更改了數據,將標準率將為50%。可是實際情況裡,180天的寶寶母乳餵養率只有29%左右。
何時採取混合餵養
母乳餵養固然好處多多,但是遇到以下三種情況,需要及時採取混合餵養:
01母乳供應少
母乳是新生兒的營養來源,量的多少和寶寶的發育至關重要。由於媽媽們體質的區別,並不是所有媽媽的母乳量都能滿足寶寶日益增長的。
1.乳房沒有腫脹的感覺,或者脹滿的感覺比較少;
2.一般情況下,寶寶吮吸2~4次就會有吞咽的聲音,如果沒有,有可能是奶水不夠;
3.母乳很少或者基本不出現外溢的情況;
4.寶寶每天的小便次數小於六次或者更少,並且顏色發黃。
02寶寶體重增加緩慢
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每周體重至少會增加125g;三十天以後會增加至500g以上。媽媽們可以按時記錄寶寶的體重變化。如果明顯低於正常範圍,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混合餵養要注意什麼
混合餵養可以讓寶寶每天吃2~3次母乳,並且維持新媽媽正常的乳汁分泌。而且如果新手媽媽工作較忙,混合餵養也會讓媽媽們輕鬆一點,至少晚上可以讓爸爸衝奶粉。不過混合餵養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01不放棄母乳餵養
一定不要完全放棄母乳餵養。因為母乳餵養可以與寶寶建立親密的連接,不僅可以預防嬰兒腸道感染性疾病,還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增強視力;同時,刺激媽媽的子宮吸收,有助於恢復。6個月內混合餵養,也要更多利用母乳餵養。
02按年齡段選擇奶粉
配方奶粉的選用必須要符合寶寶們的月齡,因為配方奶粉中的不同階段,所含的營養元素、消化程度都是符合每個月齡段寶寶需求的。
03正確衝泡奶粉
每次衝泡奶粉的時候,要按照說明來增減奶粉量,如果濃度不合適,對寶寶的發育是有影響的。過稀,寶寶吃不飽;過濃,易便秘,增加腸胃的負擔。
TIPS:衝泡時,將開水冷卻至40~60攝氏度左右,按照比例加入奶粉,將奶瓶放入手掌中間來回搓,讓粉末和水充分混合。切忌喝不完也不要放置過久,每次喝最好現衝現喝。
04補充水分
母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及微量元素、維生素及水。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不另外餵水,可以在增加輔食後,適當補充水分。混合餵養的寶寶,一般情況下,也可以不額外餵水,因為配方奶粉和母乳中都有水分,可以滿足日常所需。但是如果天氣乾燥、或者氣溫較高寶寶出汗,就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可以在兩頓餵奶的中間,補充一些水分,每天以2~3次為宜。
芽芽媽叨叨
純母乳餵養的媽媽是偉大的,混合餵養的媽媽同樣也是最愛寶寶的。不管你選擇哪種餵養方式,芽芽媽認為,你們的選擇、想法、感受和寶寶的成長同樣是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遂謙,《寶寶餵養課堂,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化學工業出版社,2019【2】蔣一方,《嬰幼兒營養與餵養(0~3歲)》,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3】鄭玉巧,《鄭玉巧育兒經·教媽媽餵養》,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