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劉,是一位新手寶媽,寶寶出生不到3個月,就發現寶寶間隔較短的時間就會醒來要吃,而且哺乳的時間很長。之後去社區醫院體驗,醫生告訴小劉,寶寶生長發育還算可以,但相對於同齡寶寶來說還有些差距,可能是小劉母乳不足導致的,建議小劉混合餵養寶寶。
這種情況很常見,寶寶出生前幾個月,寶媽發現母乳的量,已經不能讓寶寶吃飽,安穩睡覺。同時對於寶寶身體的生長需要也無法滿足,這個時候就需要配方奶粉作為補充。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生長到6個月左右,單純的母乳同樣無法滿足寶寶的身體需要,需要添加輔食來補充營養,那麼奶粉也是其中的一種。
關於混合餵養,家長可以選擇這兩種方法:母乳和奶粉分開餵養。也叫"代授法"餵養。比如這一頓是母乳餵養,下一頓是配方奶粉餵養,這樣交替進行。
"補授法"餵養:母乳優先餵養,如果寶寶沒有吃飽,補充配方奶粉餵養。
家長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對寶寶進行餵養。一般都會建議使用第一種方法餵養,因為"代授法"餵養,可以給寶寶一定的胃腸適應症的調整過程,有利於胃腸消化。
有很多家長可能會想到,混合餵養如何能保證不會出現過度餵養的情況,在餵養的量上如何控制呢?
餵母乳方面,一般來說,出生2個月之內的寶寶,每天餵奶次數大約在7次左右,間隔時間3個小時左右。三個月及以上的寶寶,每天餵養次數減少到5次左右,間隔4個小時。另外當寶寶生長到6個月左右,家長需要根據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給寶寶添加適量的輔食。
關於混合餵養,家長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奶瓶奶具要注意清潔衛生,每次喝完奶之後,需要給奶瓶、奶嘴、吸管等奶具清洗乾淨,並且自然晾乾。要做到定期消毒。衝調奶粉的溫度要適中,一般來說50度左右,當然最好是按照奶粉說明上的溫度衝調。如果衝調的奶粉過多,導致寶寶一次性沒有喝完,可以冷卻後密閉放冰箱保存,但不宜超過24小時。
選擇跟寶寶月齡匹配的奶嘴,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注意奶嘴上奶孔的大小。有些奶嘴隨著寶寶吮吸次數的增加而變大,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嗆奶的情況,建議家長要及時更換。 母乳餵養時,為避免寶寶吸入空氣,建議寶媽先擠出一部分乳汁,將乳汁布滿乳頭。
這可以有效防止寶寶溢奶或出現脹氣的情況。夜間寶寶由於休息時間較長,餵奶量會相對減少,因此可以在夜間全部母乳進行餵養。當然如果寶寶確實沒吃飽而出現哭鬧的情況,還需要添加適量奶粉來填飽寶寶的胃。
每次衝調奶粉建議控制量,避免奶粉衝調過多引起不必要的浪費。寶媽要儘量多地陪伴寶寶,這樣可以有效地刺激乳房的乳汁分泌。不同品牌的奶粉不建議頻繁更換。頻繁更換奶粉會導致寶寶腸胃作出相應的調整的情況,從而出現消化不良、厭食等情況。
如果確實需要更換其他種類的奶粉時,建議家長循序漸進地替換,不能一次性直接換掉。如果母乳充足的情況下,不建議進行混合餵養。
寄語:母乳對於寶寶來說,是全世界最有營養的食物。如果寶媽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母乳不足,或無法滿足純母乳餵養條件的話,可以進行混合餵養,但是在餵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適當的方式方法,使寶寶完全能適應這種混合餵養模式,這樣寶寶才能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