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新一批公共空間提升試點啟動
原標題:新一批公共空間提升試點啟動 廣源閘路與南長河交匯處,是有「運河第一閘」之稱的廣源閘遺址。雖然有綠地流水,但老百姓往往隻能遠觀。這裡即將迎來一次改造提升,為周邊居民打造休閑的濱水空間。 像這樣的濱水空間改造提升將有不少。
-
環境品質提升工程首批示範點位效果顯現 遊園親水走街串巷 賞川西...
作為一項長期惠民工程,環境品質提升工程旨在長期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以良好的風貌迎接大運會。近日,通過實地勘察,有關市級部門及相關專家對涉及大運會場館及保障線路的15個區(市)縣的27個示範點位(20條示範線路、7個示範片區)進行現場評審,認為第一批示範點位的打造總體情況較好,大部分點位通過整體打造,已經呈現較好效果。
-
百姓身邊「微空間」提升改造「小而美」
日前,「2020城市公共空間北京論壇暨第二屆北京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經驗交流會」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市正式啟動2021年「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試點項目」徵集工作。據悉,截至目前全市範圍內已有三批62個項目被納入「北京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示範工程」。如何更好地打造老百姓身邊的口袋公園、街巷胡同、活力街道、微空間……都將在這些工程裡見真章。
-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資訊 本報訊(記者 秦明豫) 今年以來,楚雄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中,在居住環境、功能服務設施、文化氛圍營造、綠化美化亮化等方面補短板、找差距,著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
建江灘公園、下河公路、生態景觀……今後來江北盡享「親水空間」
隨著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的啟動,未來這裡將建成江灘公園。據江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北區將主要從提升水岸品質、優化城市形態、 完善通行系統、傳承歷史文脈等四個方面下功夫,高效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
-
建江灘公園、下河公路、生態景觀…今後來江北盡享「親水空間」
隨著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的啟動,未來這裡將建成江灘公園。據江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北區將主要從提升水岸品質、優化城市形態、 完善通行系統、傳承歷史文脈等四個方面下功夫,高效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
-
打造高質量濱水空間,朝陽區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又增一景!
創建國家衛生區行動啟動以來,北京朝陽積極開展河道沿線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結合中小河道治理,大力推動河道兩側濱水綠色空間的景觀提升,打造色彩豐富、體現朝陽區歷史文化與記憶的城市濱水景觀。
-
綠色出行,提升通勤幸福感——專訪北京交通大學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長...
對於生活在北京的人來說,堵車是出行中的常事,地鐵、公交等在通勤尖峰時段也常擁擠不堪。通勤距離、時間過長等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平均通勤距離11.1公裡,城區通勤半徑40公裡,5公裡以內通勤比重僅佔38%……這是《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刻畫的北京通勤特徵。
-
推窗見綠、開門親水 無錫首批「精緻版」美麗河湖亮相
新標準實現「水岸同管」離碧水河僅兩三公裡的何古橋河,同樣也在此次美麗河湖行動中實現了「精裝版」升級。何古橋河是無錫重要入湖河道小溪港的一級支流,全長1650米,寬約12米,沿岸生活著凱發苑小區等眾多拆遷安置居民。來到何古橋河邊,只見河面整潔、兩岸水草豐茂,與河岸相連的小遊園空間舒朗,視線通透,景觀錯落有致,附近居民三三兩兩在此散步遊玩。「現在是由裡到外變美了!」
-
拆違騰退後 北京通州潮白河畔添百畝親水公園
在北京通州區西集鎮,一處佔地115畝的親水公園已進入建設尾聲,預計7月中旬開放迎客。這是通州區利用疏解整治空間營造的又一處休閒空間,園中還建有21米高的燈塔地標性建築。公園建設地塊位於西集鎮最東部的牛牧屯村,與河北省大廠縣相接。
-
北京朝陽「十四五」將持續構建「親水朝陽」
央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記者劉天思)記者今天從正在召開的北京市朝陽區「兩會」上獲悉,朝陽區將推進壩河、亮馬河、北小河分段濱水空間建設,「十四五」持續構建「親水朝陽」。「十四五」時期,朝陽區以全面建設「親水朝陽」為目標,用好「六共模式」,堅持「水城共融」,繼續推進壩河(酒仙橋至二高速),謀劃研究亮馬河(四環以下段)、北小河(第二三裡屯段)等重點濱水空間建設。持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堅持「藍綠交織」,推進河道和園林綠化灌排體系綜合治理,加快實施水系連通工程,繪製朝陽藍綠水網。
-
十年磨一劍,北京城南贏來發展新空間
以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大興國際機場北線高速為代表的一批骨幹交通項目竣工投用,構築了南部地區交通新格局。以青龍湖森林公園、南海子公園(二期)為代表的一批城市森林公園逐步對外開放,南部地區森林覆蓋率由31.8%提升到33.4%,超額完成第三輪行動計劃目標;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78%,增速是全市的2倍。
-
十年磨一劍 北京城南贏來發展新空間
以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大興國際機場北線高速為代表的一批骨幹交通項目竣工投用,構築了南部地區交通新格局。以青龍湖森林公園、南海子公園(二期)為代表的一批城市森林公園逐步對外開放,南部地區森林覆蓋率由31.8%提升到33.4%,超額完成第三輪行動計劃目標;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78%,增速是全市的2倍。
-
打造一個共享的親水城市空間 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已實現基本...
2018年1月,上海啟動實施第四期蘇州河環境綜合治理,逐步實現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貫通工程啟動之初,中心城區(外白渡橋—外環線)蘇州河兩岸未貫通岸線約15.3公裡,63處斷點分布在沿線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六個區。截至目前,除個別區段和點位外(三小區兩斷點),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開放。
-
迎接十四運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長安區:打造親水公園 提升生活品質
目前,皂河、潏河水生態恢復初具成效,一批公園建成開放,一批公園即將建成開放,市民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長安中央公園是皂河綜合治理工程下遊重要的水生態修復工程,也是為市民打造的親水景觀。長安中央公園北起西部大道,南至學府大街,全長3公裡,平均寬度100米,分北段、中段和南段。北段預計今年6月建成開放,中段和南段預計今年9月建成對外開放。
-
北京通州百畝親水公園7月中開園迎客,集休閒、健身、賞景於一體
眼下,西集鎮正處於打造生態休閒小城鎮、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時期,按照全面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和「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要求,今年該鎮拆除7萬平方米違法建築,同步規劃建設潮白河引河(牛牧屯段)河道兩岸景觀提升工程,為通州東部新增一處7萬平方米的「親水公園」,以及21米高的燈塔地標性建築。
-
這個小區即將啟動微空間改造提升
居民參與設計方案提升空間使用效率適度補充便民設施……看老小區微改造如何實現大提升近日,北新橋街道民安小區微空間改造項目已完成設計,年底前啟動施工。民安小區微空間改造項目效果圖民安小區微空間改造項目是2020年北京市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示範工程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將根據小區特點進行改造,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公共空間混亂亟待改善民安小區微空間改造項目位於民安小區26號樓周圍區域。
-
這個老小區安裝「一平米馬桶」 ,為近萬戶居民提升幸福感
住在虹口區四川北路阿瑞裡小區的居民程阿姨見到記者快人快語道。今天上午,記者在阿瑞裡小區看到,原先25間違法搭建小屋被拆除了,弄堂變寬了,小區出入口新裝了電子門禁。雜草叢生的綠化帶,被修整成了小花園。街道還為用廁困難的居民安裝了「一平米馬桶」。這一切都緣於四川北路街道將「四史」學習教育落到實處,在小區微更新中「學思悟踐」所取得的變化。
-
【邵陽市】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我們沒花一分錢,就有了『新家』。」12月7日晚,邵陽市大祥區百春園街道神灘社區黃果園片區居民唐玉梅在小遊園散步,對老舊小區改造讚不絕口。 該片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基礎設施老化,道路破損,屋頂滲水。今年5月,大祥區對該片區進行改造,3個月後,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的民生工程。
-
一區一品∣騰退空間煥發新活力,變為北京各區居民美好閱讀空間
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近日展開一年一度的「一區一品」調研,專家、媒體記者深入各區閱讀空間、實體書店,即時捕捉北京全民閱讀發展最新發展狀況。記者現場調研發現,各區利用騰退空間,想方設法打造閱讀空間、文化中心,令居民們找到了美好文化生活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