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跨國婚姻有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洋媳婦嫁過來的比較多,駐法大使裕庚就討了一個法國女人回來,之所以那時男人娶外國女人較多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留學生中男性較多,男性更有機會認識外國人。第二個原因是中國女性婚戀觀比較保守,清朝時的洋人在中國人心中是醜陋的,誰要是嫁給一個洋人就是背叛祖國,要被指指點點。
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人對跨國婚姻越來越包容,有不少人嫁到外國或者把外國人娶進來,12年前就有一個河南大齡小夥,他的職業是保安,去到一個漂亮的美國女人,這件事還轟動了全國,現在他們過得怎麼樣了?
蔡小華出生在河南駐馬店農村家庭,母親因為不堪家庭重負,在他10幾歲的時候離家出走,把照顧妹妹們的重擔丟給了他。蔡小華為了幫父親分憂初中還沒上完就輟學打工,在朋友介紹下去,1989年才16歲的蔡小華去到廣東打工,搬搬磚塊,挑挑水泥,在廣東打工的日子累是累,但除了自己的生活費,他還賺到了額外的錢,他把多的錢全都寄給家裡。
經過十幾年的打工生涯,妹妹們都長大成人並且結婚,而蔡小華拖到35歲還沒娶妻生子,如果換做別人,他這年紀在農村,孩子都能打醬油了。由於他也年到中年,不能再幹搬磚挑水泥的重活,就換了一個輕鬆點的職業,去到一所英文學校當保安,正巧來自美國的外教蒂凡尼就在這所學校。學校裡的老師大多都是外國人,蔡小華很少和他們有交流,但是蒂凡尼每次都會和他打招呼。
蒂凡尼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她的母親又是大學老師,所以2007年她來到中國當老師。和蔡小華交流過程中,蔡小華經常會和她講一些有趣的故事,由於蔡小華不會英文,蒂凡尼有的中文不會,他們就用肢體語言表達,兩人的關係逐漸升溫,還給對方取了暱稱,蔡小華叫「華」,蒂凡尼叫「花」,聽起來就像一對情侶名。
不久之後,他們果然成為了情侶,但主動告白的竟然是蒂凡尼,可蔡小華認為自己比26歲的蒂凡尼大9歲,本身沒有文化,家裡條件又清貧,配不上蒂凡尼這樣的老師,所以請假消失了一個月。
但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蒂凡尼非但沒有因為一個月不見忘了蔡小華,還在他回來的時候把寫的整整19封情書交給他,最後蔡小華被蒂凡尼的堅持感動,經過幾個月的交往之後,2008年7月6日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蒂凡尼用中文對蔡小華的父母行敬茶禮,把蔡小華父親感動得老淚縱橫,最後他們兩個的婚事還被新聞媒體報導了。
「來日嬰孩歡聲笑,添得生活幾分彩」蔡小華蒂凡尼現在生活得很幸福,結婚後不久住在農村,並生下了可愛的女兒,蒂凡尼還說後悔沒有早點遇上蔡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