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文南老街記憶中的鄉愁

2020-12-20 騰訊網

舊時文昌有句俗話:「不逛文南街就不算逛文城」。如今的文南街經過整修,海南著名僑鄉文昌的文南街以「懷舊」的南洋風貌重新亮相,街頭的騎樓、雕像「訴說」著文昌華僑下南洋的故事。

到了文昌市區,看著時間也還早就去了一趟文南老街,文南街,興建於1920年代,南洋味道十足,位於文昌老城中心,南北走向,沿文昌河而建,蜿蜒百米有餘,初考為民國二十年初具規模,乃中西合璧式南洋風格之騎樓街道,而現在已經翻新了,個人覺得也是極好的,在保留了原有的風味外,翻新後更容易讓人介紹這裡的美麗。

其實,對於文南老街,你若是不知道也可以通過一些老電影《海外赤子》、《天涯怪客》等了解它的繁華,電影鏡頭不僅可以把往日的老街風貌展示的美麗,更用年代的韻味追憶了那些年的故事,有人說:老街之所以稱為老就是要有老的味道,可是若是不翻新,展示在遊客的眼前破爛的風貌也是一種不妥吧,翻新的老街,在不破壞的情況還原最樸實的風貌,漫步老街看著品味它的風情,也是有種獨特味道。

進入文南老街一會看見街立一牌坊,其上雕刻「平昌」、「紫貝」二名,乃文昌之古稱也。牌坊處,有一三層小樓,名望城樓,為古騎樓最高建築之一,從這裡開始老街的旅行。一進入一排排老街風貌展覽無遺,有種80年代的感覺,一條僅百米有餘之文南街,每座騎樓內都隱藏著或鮮為人知,或不鮮為人知的辛酸故事,是半部文昌華僑流亡海外之歷史,吾邑鄉紳婦孺皆不可忘懷!

沿著老街行走,這裡還真是非常的熱鬧,一段即不寬敞又不長的街道,真是車水馬龍,小轎車、摩託車、舊式拉貨單車川流不息,各種交通工具發出的各種的喇叭聲,透過老街的騎樓,回升顯得更加的刺耳。這條老街沿街聚集著很多的店鋪,這些店鋪已經頗具現代感覺,讓你在錯亂中穿越古今。

老街底樓為開敞的柱廊,柱子外表大多帶有簡單的陰刻中式框紋。二樓則是極其紛繁的窗楣,壁柱上篆刻著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浮雕花飾。頂端女兒牆當屬騎樓最美部分,豐富多變的天際線條配上具有吉祥意義的裝飾圖案更是多彩多姿。狹長的木製百葉窗獨具南洋風格,別有一番風味。

漫步在乾淨的街道上,眼前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雕塑吸引了過往行人的眼球。雕塑的內容是:一位文昌少年下南洋「去番」打工,在國外經歷各種磨難後衣錦還鄉。30多個人物刻畫得十分生動傳神,場景選擇不但有華僑之鄉的「僑」味,也有椰子之鄉的「椰」味,還有文昌雞味:幼年時吃椰子、賣椰子、種椰子,少年背井離鄉下南洋,謀生打拼創家業,打響海南雞飯品牌,事業成功榮歸故裡。

現在的文南老街整合現有資源,打造傳統和現代相融、商業與文化結合,旅遊和休閒功能兼具的特色街區——「南洋風情街」。

相關焦點

  • 文昌文南老街鄉情濃 僑鄉風情處處在[組圖]
    如今,隨著文南老街改造工程的收尾,這條老街道又換了一副新面孔。綿延一公裡的灰色騎樓立面、青石板的街道,還有沿街店鋪清一色的木質招牌,讓人耳目一新。  「文南街曾是文城最為繁華的商業街之一,自建成之日起,它就與『僑』字緊密相依。」76歲的譚顯波,是文南街的老住戶之一,「11歲時,父親把我從老家接到文城來讀書,從那時起我就住在文南街上。」
  • 老華僑追憶僑鄉海南文昌文南老街鄉情風貌
    老華僑追憶僑鄉海南文昌文南老街鄉情風貌
  • 改造後的僑鄉文昌文南老街讓80後店主生意興隆
    改造後的僑鄉文昌文南老街讓80後店主生意興隆   中新網文昌4月1日電(呂燕顏)海南僑鄉文昌文南老街,街道不長,卻商鋪林立,聚集著上百家服裝店、玩具店、理髮店、照相館……它的街面不寬,卻人頭攢動,小轎車、摩託車、舊式拉貨單車川流不息……  在文南老街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鋪內,「80後」店主陳彩虹正忙著將剛從海口託運回來的摩登服裝、時尚小飾品擺上貨架。
  • 文昌文南老街牌坊(大門)因安全隱患被拆除 市民惋惜
    文南老街牌坊被拆前。記者 吳嶽文 攝文南老街牌坊被拆後。記者 吳嶽文 攝行走在文昌最老的街道上,有一種勝似穿越的感覺。文南老街坐落於文昌市文城鎮的老城中心,依文昌河而建,南北走向。記者7月29日上午在文南老街看到,牌坊已經不見蹤影,拆除後的建築垃圾也已經清理乾淨。站在街口,顯得空蕩了許多。店鋪老闆張大伯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文南老街街口建了這個牌坊, 其上雕刻『平昌』『紫貝』二名,是文昌古時稱呼。牌坊處,有一棟三層小樓,名望城樓,為古騎樓最高建築之一。牌坊剛被拆除了。」
  • 海南老街改造 百年文昌雞店老闆憶往事
    簡介:  日前,海南著名僑鄉文昌文南老街整體改造完工,沿街建築均為騎樓樣式,再現僑鄉南洋風情,記者老街探訪,尋找發源於老街的百年文昌雞飯店。  文南街是文昌文城鎮商業經濟發源地,部分建築有80年以上歷史。多年來,老街部分騎樓經改建、重建後,原有風格支離破碎。
  • 文昌排查文南老街安全隱患:騎樓封街 清除危險物
    騎樓古宅安全與保護  新聞追蹤《六旬阿婆買菜回家 天降鋼筋插她頭上》  文南老街「封街」  有關部門清理安全隱患  下一步將對文南老街樓房外立面進行維修排除文南老街安全隱患。  南國都市報9月5日訊(記者吳嶽文)9月5日上午,文昌市文城鎮文南騎樓老街被封,目前有關部門正加緊清理樓房上開裂的水泥塊、裸露的鋼筋等,消除安全隱患。  9月4日上午,陳阿婆買菜回家,路過文南老街時遭橫禍,從老騎樓上脫落的一根鋼筋插中她的頭部,血流不止,所幸沒有生命危險。  文南老街很多騎樓的外牆開裂,部分鋼筋裸露在外面,住戶們為此擔憂。
  • 華僑在海南文昌建了一條騎樓老街,成了景點,但遊客卻很少
    海南的移民潮主要出現在清末民初,其中文昌的移民人數最多。文昌不僅有"椰子半海南"的說法,還有聞名世界的文昌雞,著名的新加坡美食文昌雞飯就是海南移民根據文昌雞的特點結合南洋飲食習慣創製的。在文昌,充滿濃鬱僑鄉文化氣息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南老街,它位於文城鎮老城中心,形成於清末民初,主要由歸國華僑所建。文昌位於海南島的東北端,氣候溼熱,早期來南洋的村民首選的也是氣候相近、相距不遠的南洋地區,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所佔比例最大。
  • 忠縣三峽老街:勾起眾多忠州人的鄉愁記憶
    古街(弓箭街)古民居(四合院俯瞰)忠州城遺存的古門、古街、古井、古石梯、古城牆、古城門、古民居等建築雖已破敗不堪,但依然透出忠州古城的建築特色和歷史厚重感,並能喚起眾多忠州人的鄉愁記憶。古石梯(蘇家梯子)為保護性利用好老城,忠縣相關部門正在著手規劃,積極招商引資,擬在保留歷史痕跡、修補城市肌理的基礎之上,配套生活服務、引入商業業態,打造融文化體驗、休閒娛樂、商務旅居等功能於一體的「三峽老街」
  • 與公交約看廣州美景丨嘗正果風味,看老街的「鄉愁」記憶
    與公交約看廣州美景丨嘗正果風味,看老街的「鄉愁」記憶 2020-12-22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昌——石頭公園及文南老街
    去三亞第6天(12月1日)下午,在文昌遊完月亮灣,繼續行駛25公裡到龍樓,遊石頭公園。石頭公園是個地名,是個生態保護區,不是公園。在快到石頭公園時有1公裡的砂石路,但轎車還是可以通行,走到路的盡頭有個停車場。
  • 去嗨皮國內遊|一起去文昌旅遊,看看那裡的古鎮老街吧!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文昌旅遊,看看這裡的古鎮老街。這裡更有無數充滿南洋味的古鎮老街!鱗次櫛比的騎樓,拼成年代的記憶,優雅細緻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充滿巴洛克的味道。海南第二大騎樓老街:鋪前老街!僅次於省城海口的幾條騎樓老街。
  • 涼州老街,演繹著古涼州悠悠鄉愁
    涼州老街,演繹著古涼州悠悠鄉愁 2020-04-24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寫在春節的鄉愁記憶
    一首老歌喚起多少人對於小城鎮的無限遐想與鄉愁記憶。究竟怎樣的時空載體與鄉愁記憶有著密切關聯呢?基於「我國城鎮化進程中記憶場所的保護與活化創新研究」課題組三次關於「鄉愁記憶」的問卷調研發現:最思念家鄉的節假日是「除夕」;鄉愁記憶中印象最美的是「鄉音」;最念念不忘的是「親人」;最能喚起故鄉情結是「曾經居住的房子」。
  • 逛海口網紅「騎樓老街」,感受海南「文昌雞」的味覺衝擊
    忙碌的騎樓老街現在的騎樓老街仍保留了當年些許樣貌,街邊隨處可見的各色歷史遺留建築都為老街的後期品鑑而加分。騎樓老街旁的售貨人二:老街現狀街兩邊保留了很多歷史老店,店的類型有各色美食小吃、日用小商店等等,完好地保留了老街該有的歷史味道
  • 重拾鄉愁記憶!永春五裡街舊街將「涅槃重生」
    永春五裡街曾被譽為「閩南商貿重鎮」,是永春縣目前保留相對完整具有閩南騎樓風格特色的傳統老街,承載著永春人的鄉愁記憶。隨著時代變遷,五裡街交通要道的地位一再被削弱,人員外流,房屋日漸破敗,老騎樓日漸老去。近日,記者途經五裡街時發現,沿街騎樓已搭起腳手架,正在進行老屋翻修。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文南老街「封街」有關部門清理安全隱患
    新聞追蹤《六旬阿婆買菜回家 天降鋼筋插她頭上》  南國都市報9月5日訊(記者 吳嶽文)9月5日上午,文昌市文城鎮文南騎樓老街被封
  • 國慶節到人少景美的海邊旅遊,首選海南文昌自駕遊,附全部攻略
    新區:高隆灣、環球碼頭、東郊椰林文城鎮(老城區):文南老街、美食老店符家宅、宋氏祖居可以在去龍樓鎮的路上經過。第三天:遊符家宅、文南老街,在老街附近吃文昌雞。下午自駕到美蘭機場還車,坐飛機離開海南。三、文昌吃什麼?寫這一部分的時候,邊寫邊流口水,文昌的美食太令人難忘了!
  • 【在行動·城市建設】黃宗林:匠心打造土城老街 傾情傳承城口記憶
    4月23日晚,縣委副書記、縣長黃宗林一行在土城老街開展「馬路辦公」。記者 楊夏麟 攝 黃宗林帶隊開展「馬路辦公」時強調 匠心打造土城老街 傾情傳承城口記憶   4月23日晚,縣委副書記、縣長黃宗林帶隊到土城老街綜合改造項目現場開展「馬路辦公」,實地察看項目改造情況,現場研究解決具體問題。
  • 高淳、陶吳、姚徐、漆橋…這些南京私藏老街,是我們的獨家記憶!
    隨著央視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的開播,在名師的解讀下我們傾聽老街故事,了解老街文化,品味老街味道~就如同我們記憶中那般老街那濃濃的生活氣息總是如此緩慢輕柔在經歷過風花雪月在南京兩千多年的歷史歲月中,很多老街都擁有著自己獨特的記憶,我們不妨趁著這個冬日,去尋找那最美的縮影。攝:桑桑高淳老街在南京可謂久負盛名,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金陵第一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