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遲到後續:那些不守規則的人正在受到懲罰,孩子,你活該

2020-08-25 俊麗育兒日記

高考是一件人生大事,對於很多人來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一大步。在這個考場上,每一個考生都在為了自己的未來努力。家長也把這場考試當做孩子的人生大事,疑問一個不小心的意外,孩子就有可能錯失一個好機會。

最近高考上遲到的這個考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英語考試開場17分鐘後,這個考生急急忙忙來到了考場,但是門口的工作人員攔住了他,不讓他進考場。這個孩子向工作人員解釋,自己只是因為路上手機掉了,回頭撿手機然後遲到了。但是工作人員說,規定已經說了,開考後15分鐘後就不可以再進考場了。於是拒絕了孩子的請求。考場外有很多家長圍觀了這一個過程,跟工作人員求情,但是工作人員也不答應。最後這個考生神情絕望,在考場外看了好久。

這一個畫面被人拍下來放到了網上,有些人同情這個孩子,也有些人覺得孩子的處理本身就不對,高考的時候趕考試才是最重要的。更有人直接說這個考生活該,自己不遵守規則,難道還要規則遷就你嗎?

發生在這個考生身上的這件事情折射出了很多家長忽視的教育——規則教育。很多孩子不在乎規則,認為規則應該為自己讓步,自己可以稍稍不這麼認真的潛意識,其實都是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的規則意識。

皮亞傑認為,孩子規則的建立,是一個由他律到自律的過程。

他律的意思就是,孩子認為權威說的話都是對的,並且自己要遵守,這時候的孩子,為了達到權威認可的標準,學會了遵循規則。這個權威可以是老師,可以是家長,只要是孩子認同的權威,就可以對孩子下達規則。

但是他律規則下的孩子並不是真正學會了規則的孩子,在權威消失的時候,他們可以不遵循權威的規則,因為這時候他律的孩子沒有了外人的看管,並不能保證在權威不在身邊的情況下能夠依舊遵循規則。

而在權威不在眼前的時候依舊遵循規則的孩子就可以認為是一個自律的孩子。自律的意思很明顯了,孩子在心中認可了這些規則,所以在只有自己一人的情況下依舊會遵守規則。

自律的人有更好的規則意識,甚至自己的生活態度都會更加積極。但是自律不是嘴上說說的一件事情,很多大人連約束自己都做不到,更何況怎麼教育孩子要遵守規則?

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都是「他律」而不是「自律」?

1.家長的過度插手

很多孩子的生活都離不開家長的安排,孩子上學的時候要家長叫起床,回家的時候還要催著孩子做作業。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常事,因為孩子就是好逸惡勞的,這是天性,如果沒有家長看著,孩子很有可能會遲到,被老師教訓等等。但是這就給孩子一個糟糕的暗示,一旦孩子犯了錯,他們就會歸咎於父母的失誤,而不是自己的錯誤。違背規則的人就成為了家長,而不是孩子。

2.只建立了「他律」而沒有建立「自律」

當孩子只在家長在的時候遵守規則,家長不在自己面前孩子就犯懶。這就是一種他律大於自律的情況。這時候的孩子沒有真正學會規則,他們只是害怕權威的懲罰,害怕發怒的家長。於是高考這麼重要的場合的時候,這個考生遲到了,因為在他心中對於這條規則也不是很重視,一把手機重要過高考。

其實,規則建立的基礎是他律,但是很多家長不會從他律轉化為自律

孩子的天性是不愛遵守規則的,所以在一開始,家長要教孩子遵守規則肯定是要以家長的權威來約束孩子的,但是有幾點一定要做好。

1.說清楚規則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聽不懂家長的用心良苦。但是家長如果不在一開始就和孩子說清楚規則的重要性,那麼以後想起來的機會就會少了。有的家長甚至會覺得孩子長大以後就懂了。實際上這是不對的,有時候孩子即使是懂得了道理,但是也不一定會遵守規則,因為他們的習慣已經是他律的了,所以在一開始就要給孩子埋下自律的種子。仔細和孩子解釋,為什麼上課不能遲到,為什麼回家要先寫作業再玩等等。

2.不為孩子犯錯背鍋

這是很多家長明白,但是又不會做的一點,那麼就從孩子會自己上學開始,就不叫孩子起床,讓孩子自己起床。晚起了遲到家長也不要擔心,越早讓孩子知道,自己遲到會影響自己的學業。了解了不遵守規則的後果,並且自己親自嘗試過後,孩子就會對規則更加理解了。

千萬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把錯誤攬到自己的身上,說什麼「都是媽媽沒叫你起床」之類的話。因為孩子應該為自己做錯的事情負責任,不應該由家長來擔責。

結語:

說到底,規則的建立就是孩子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家長不能夠幫孩子適應,因為將來孩子是要自己走向社會的。在孩子學規則的時候,永遠不讓孩子犯錯不是一個好的做法,實際上,讓孩子經歷多一點錯誤,他們才會自己漸漸改正自己的缺點,成為一個遵守社會規則,尊敬社會規則的人。

相關焦點

  • 高考考生遲到後續:世界正在懲罰不守規則的人,孩子,你活該
    比起因為意外和自然災害而不能去高考的人,那些因為自己的粗心馬虎和沒有敬畏心而錯失高考的孩子,確實讓人同情不來。有的是因為睡覺睡過頭了,有的是因為準考證忘帶了,還有的是因為去撿手機,是的,你沒看錯,這個孩子自稱手機遺落了,跑回去找手機所以遲到。
  • 高考結束,對於遲到考生,無規矩不成方圓,只能說:孩子,你活該
    高考結束了,有人高興、有人難過、有人心酸、有人喜悅。這一屆考生出生在非典,高考在新冠,全國各地正逢大雨,還有各種意外事故。這樣一來他們就積累了經驗,未來面對困難時,肯定沒有什麼再能打倒他們。和那些受自然災害影響的考生相比,粗心大意、吊兒郎當的考生,確實讓人同情不來。
  • 高考為何遲到15分鐘不讓進考場?考生:這理由讓我心服口服!
    但往往重要的考試,都會有那麼一些考生會做出「很傻」的事情,比如說會有考生進入考場之後發現忘帶2B鉛筆,忘帶橡皮擦,或者更有考生因為臨考之前實在太緊張,徹夜難眠,以至於考試當天遲到了等等,這都讓考生事後追悔莫及。高考考場規則之嚴,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的。這場戰鬥很是嚴密和安全。
  • 高考撿手機遲到進考場被拒,在人生十字路口不遵守規則就會被淘汰
    按照高考規定,遲到十五分鐘後是不準再進入考場的,這名同學遲到了十七分鐘,比規定僅僅差了兩分鐘,保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沒有允許孩子進入考場。校外的家長們見狀都為孩子求情,讓孩子進去吧,孩子高考不容易的,但保安仍沒有同意。
  • 考生因撿手機致高考遲到:有些遲到就意味著失去
    不過,也有人有這樣的說法:「應該人性化一點,得饒人處且饒人,讓孩子進入 」;「如果因為這樣導致該考生和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社會如何交待?」試想,假設監考人員網開一面,讓這個考生進入考場,會不會干擾已經開考的其它考生?對其它考生來說,是不是公平?主張「網開一面」的網友,如果你家孩子受這個考生影響,沒考好,你還會求情網開一面嗎?你又作何感受?考場有考場的秩序,對這個考生網開一面,就是對其它考生的不公平!
  • 為什麼高考規定考生遲到15分鐘後不得進入考場?這樣公平嗎
    遲到的考生比正在考試的考生能獲得更多的外界信息,哪怕只有幾分鐘也會影響考試的公平!其次,是從做題的角度出發。高考的題目都是經過嚴格的測試的,答完所有題目後基本就沒剩多少時間了。如果遲到了太久,從開始做題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最後,是從考場的秩序出發。高考考場極其安靜,開考的鈴聲響起之後,考生大概需要15分鐘才能完全進入狀態。
  • 考生因遲到被拒絕入場,但因一次遲到就錯失良機,誰為考生負責?
    考生因遲到被拒絕入場,但因一次遲到就錯失良機,誰為考生負責?我們都知道,高考遲到是不允許進入考場進行考試的。這除了規定也是原則性問題。每年都會有遲到的考生錯失考試機會。更別說是考生,考生自己違反了規則,當然自己要承擔一切的責任和後果。如果因此出現什麼意外,相信也只是孩子的問題。一旦考生出現安全事故,那麼責任也只會出現在考生自身身上,是考生自己的心理措施不強大,心理能力太弱,不能應對突發事件。
  • 高曉松被抓: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守規則的人!
    讓破壞規則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規則才能成為規則。 日本人以遵守規則聞名世界,甚至到了變態的地步。 利益讓破壞了規則、還沒有受到懲罰的人鋌而走險,逐漸上癮,最終認為理所應當。 如果身邊的人因為不守規則反而獲得利益,原來堅守規則的人,會慢慢地「近墨者黑」,也變成一個不守規則的人。
  • 考生記錯時間遲到被拒入考場 堅持完成剩餘考試
    經了解,這名考生是濟南三中的考生,本來是害怕遲到才租住在附近的,誰知還是因為大意記錯了考試時間,不得不放棄了語文考試。  他沒棄考 繼續參加剩餘考試  儘管上午因為遲到無法進入考場,語文考試不得不放棄,但下午兩點一刻,記者在濟南中學的考點還是看到了那個遲到的考生,他並沒有因為遲到棄考而受到影響,繼續樂觀參考。
  • 高考:為什麼每年都有遲到的考生
    「不行,有規定」「剛開始一會,讓他進去還不行」「考試開始了,有規定,不讓進」「你怎麼這樣,要是你家孩子,你怎麼辦」? 熟悉的對話,熟悉的場景,高考每年都在進行,遲到也每年不缺。「你怎麼這樣,要是你家孩子,你怎麼辦」?這是個好問題,怎麼辦,怎麼辦呢?要是我的孩子,我壓根就不會讓我的孩子遲到。對,就這麼辦。
  • 今年高考將有203萬人落榜!孩子,不讀書,會受到「懲罰」的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公布的數據,今年省內一本達線人數超過13萬,600分以上考生人數更是達到將近5萬人,遠遠打破記錄。這就意味著,部分河南省的600分考生,可能無緣985或211,甚至連好的一本大學都難上。每年,都是恢復高考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但高校招生計劃有限,也就意味著,每年都是高考落榜人數最多的一年。
  • 今年高考203萬人落榜!世界正在狠狠懲罰那些不努力的人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1071萬人。按照近四年全國高考總體錄取率最高81%計算,今年高考招生人數是867.51萬人左右,本科錄取人數為471.24萬人左右。也就是說,今年將有599.76萬考生無緣本科!203.49萬考生連專科都上不了,直接落榜!
  • 高考遲到,我們到底該不該寬容?很多人建議寬容
    每年高考都有遲到的考生,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就有兩名女生,高考遲到了,想要翻過大門進入考場,被保安攔下了。她們最終無緣這一科目的考試,也可以說,無緣這次高考了。很多人就這件事,開始了議論。有的人說:「不值得同情,這樣一件大事都不認真對待,這是給你的教訓!」還有人說:「給孩子一個機會,她們會感恩一生。」
  • 世界正在懲罰那些不好好讀書的人
    所有混掉的日子,所有不負責任的半途而廢,最後都會變成了打臉的拳頭,把你打倒在悔恨裡。02世界正在嚴厲懲罰不好好讀書的人「這個社會正極嚴厲地懲罰讀不成書的人。」吉劍高考交了白卷,在窘迫的生活面前,寫了一本文集《像狗一樣活著》,坦言:人生道路沒有終極捷徑,只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同樣是白卷考生陳聖章,因為沒有文憑,只能打苦工。悔恨當初不努力,落得個生活沒尊嚴。曾經的高考狀元常書傑,進入北大後放飛自我,逃課玩遊戲,功課不及格,最終被勸退。為了生活,只能回高中繼續復讀,重走高考路。
  • 高考都能遲到的考生,警車開道又有何用?
    2003 年我參加高考,那一年非典,也是第一年高考提前一個月,從每年的7月初改成6月初。今年高考因為疫情,又推遲一個月,改回了7月初。好在今年不是很熱,但南方很多省份多雨的天氣也不舒適,可能會影響考生發揮。
  • 今年高考將有203萬人落榜!世界正在狠狠懲罰不讀書的孩子
    高考人數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那些還在混日子的孩子,也許要在無數次碰壁後才會明白: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直到今天,高考依然是最公平的考試,讀書依然是改變命運的捷徑。你若不好好讀書,將會受到社會的狠狠懲罰。
  • 高考第二天 一考生遲到錯過英語考試
    (視頻截圖)  高考,是高三學子的第一場人生考驗。6月8日,高考第二天,我省多個考點考生出現多個突發狀況。有的考生忘帶身份證、準考證,在交警的幫助下及時取回,順利進入考場,虛驚一場;下午英語考試,有考生遲到不能進入考點,無奈黯然離場。  對此,心理老師表示,考試期間不管發生什麼,這都只是你們(考生)人生路上的一次考驗,需放寬心態、坦然面對、汲取教訓,實在不行還可重新再來。
  • 那些盜走他人人生的壞人,該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能對那些還想打高考舞弊算盤的人起到警戒作用嗎?古時候對科舉考試作弊懲罰那是很嚴厲的,和現在輕描淡寫地給個處分哪啥的不同,古時候是要殺頭的。有兩個咱們的老熟人都因為科舉作弊案受到牽連。一個是大文豪魯迅,一個是到處遊山玩水的徐霞客。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在科舉封神的年代,徐霞客為什麼有大把時間到處閒逛也不去科舉?不是不想去,而是不讓去。因為他祖父徐經曾經被認定在科舉考試作弊,被罰三代不能參加科舉,因此徐霞客只能寄情山水之間。
  • 考生遲到15分鐘,嚴禁進入考場!家長:憑什麼毀掉孩子的未來
    在我國,高考是全民的考試,無論是老師、家長、學生還是社會各界都非常的重視,高考的時候如果是考生車輛遇到堵車的情況,警察會幫忙開道,快要遲到了也會有人民警察去送你,每年高考的時候都會上演感動的瞬間。但是有的同學心理素質較差,在臨近高考的時候緊張得睡不著覺,卻誤了考試,耽誤了自己一年的努力。
  • 「我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早來」「所以你活該錯過了一輩子」
    從小到大,這些年我看著機會在我面前溜走,看著時間在我面前飛逝,看著希望的燭光慢慢熄滅……最後落得個沒有出息的的衰樣,即使是那些機會在我眼前我也抓不住,我竟有種本該如此的錯覺,仿佛就連我自己也認為我這種人不配有任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