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就這樣結束了,有人高興,有人難過,有人心酸。這屆考生真的太難了,出生於非典,高考在新冠,趕上大雨,還有各種意外事故。也許經過這次高考後,孩子們的心智會更成熟,未來將沒有什麼再能打倒他們。
比起因為意外和自然災害而不能去高考的人,那些因為自己的粗心馬虎和沒有敬畏心而錯失高考的孩子,確實讓人同情不來。有的是因為睡覺睡過頭了,有的是因為準考證忘帶了,還有的是因為去撿手機,是的,你沒看錯,這個孩子自稱手機遺落了,跑回去找手機所以遲到。
我們都知道,在高考中,遲到15分鐘就不能再進了,而這名江蘇省的考生遲到了17分鐘,在學校關門的時候跑到了學校門口,只差這一點,可學校卻沒能放他進去。他著急的解釋說,自己的手機遺落在街邊,他是跑回去找手機所以才遲到的,可大門始終未向他打開。
旁邊的考生家長也勸到「就讓孩子進去吧,耽誤了幾分鐘而已」、「讓他進去也沒事啊」、「如果是你家自己的小孩怎麼辦」,考生的情緒越來越崩潰,但規則就是規則,違背規則的人只能為自己買單,要怪就怪自己沒有敬畏心吧。
這名考生見進場考試無望,也沒有離開,就這樣一直守在門外,下午4點20分,他無奈地蹲在學校門口,這一刻他心裡在想什麼誰也不知道,但一定是充滿了懊悔吧。對此,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我以為寒窗苦讀12載,大家都知道其中的艱辛或許會同情這個孩子,沒想到輿論一邊倒,都在支持學校的絕情。
有的說,高考遲到15分鐘是不準進的,重點還是在英語考試裡,這個點都在聽力,的確是會影響其他人。他沒有任何藉口和理由,既然你選擇了手機,丟了考試資格,只能來年再考了。
有的說,為了撿遺落的手機遲到,這是神馬邏輯?高考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12年的努力就是為了今天,結果你遲到了!天大的教訓,惋惜但不同情,人生頭等大事都不重視,還能幹啥?
有的說,高考這天,還是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考場的,哪怕送進去再走呢,這不是孩子獨不獨立的事,畢竟還是個孩子,無法處理很多應急事件。我是真覺得該,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自作自受。
還有的說,遵守規則也是高考的一部分,沒能進考場很遺憾,但規矩就是規矩,如果每一個人都這樣,這麼重要的考試還怎麼考? 讓他進去就是對別的同學的不公平,再說不掉手機他也是踩著半小時的點來的。
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確實如此,一個不懂規則的孩子,跟家庭教育脫不開干係,當父母不能守在身邊替他做主,他便只能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就算遺憾、後悔也晚了。
規則是孩子理解社會的過程,守時、懂秩序也是社會能力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這是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地方。
提前制定規則、討論計劃
規則的制定跟孩子的年齡緊密相關,針對不同的公共場合,以及孩子的不同年齡段,有針對性的提前制定規則,這樣可以加強孩子對規則的印象。幫助孩子記住規則和秩序,進行再次確認,確保孩子對規則是有印象的,當孩子保持秩序的時候,跟孩子解釋並且討論這件事情背後的意義。
制止孩子不守規則的行為
當孩子出現不守規則的行為時,家長要先冷靜下來,而不是大喊大叫、威脅制止。作為家長,需要冷靜、簡潔地提醒孩子,同時搞清楚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才能對症下藥,幫助他們去改正。如果孩子情緒激烈聽不進建議,家長可以選擇結束當下的活動,帶孩子回家,等他靜下來再討論此事。
對規則沒有敬畏心的人,小則失去某個機會,像是高考,起碼明年還能再戰。往大了說,因為不守規則失去生命的人很多,千萬不要等到後悔莫及才明白規則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讓他們明白規則的重要性吧。
今日話題:你認為不讓這個考生進去考試的行為對嗎?他值得同情嗎?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