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終身制,校長如何應對更替挑戰?

2021-02-08 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隨著各地校長職級制的推行,校長由「職務」向「職業」轉變。打破終身制後,校長交流與更替愈加成為一種常規現象。此外,校長退休、升遷、調動、轉行、身體狀況不佳,甚或是學校領導班子關係緊張等因素,都會導致校長的更替。而校長作為學校發展的領導力量,對於學校、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至為重要。在此意義上,如何思考並做好校長更替工作,便成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中需要著重關注的一個問題。


一是「如何看校長」的挑戰。這涉及對校長角色地位、校長領導工作性質、校長領導工作特點及校長成長路徑等問題的認識與明確。角色地位影響著對校長更替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創新領導工作、一般行政工作、專業技術工作等不同工作性質與定位,對校長人選也會有不同的素質要求。校長的工作特點及其成長路徑,同樣影響著入職指導、任期確定、領導支持等工作。目前,在校長角色地位上,「第一責任人」的界定側重於校長「職位」而非「專業」角色,須聚焦職級制改革,推動校長在學校發展中發揮專業作用,進一步在政策上明確校長的關鍵地位。二是「誰來做校長」的挑戰。我國目前雖不存在校長職位「無人來做」的情況,但在實踐領域也有一種教師「教書遠行政」、校長「敬業不樂業」的情緒在蔓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首先是近年來校長的工作內容不斷增加,負荷加重,工作、生活及工資回報之間難求平衡。其次,安全、質量、穩定等壓力不斷加大,相應的支持又顯不夠。再其次,業務發展與領導工作存在衝突,不願割捨,又難以兼顧。此外,由於瑣事纏身,校長更沒有精力思考和從事與學校發展真正相關工作。因此,借用迪恩·芬克(Dean Fink,2010)的話來說,如果教育目標只是遵令行事,聚焦狹窄目標,那麼更替挑戰是不存在的;如果我們真正關心的是讓具有真誠專業態度的學習領導者管理學校,那麼就任重道遠了。三是「怎樣用校長」的挑戰。這一挑戰突出表現在四方面:其一是「人治與法治」的問題。一些地方的校長選拔或調動,領導意見仍為主要依據,標準不統一,過程不透明,學校和校長本人意見未得到充分尊重。其二是「經驗與科學」的問題。校長更替工作大多時候還是憑經驗、靠直覺、反應式的,缺乏科學分析與細緻規劃。在筆者調研的一個地區,中小學正職校長中50歲以上的15人、45—49歲的32人、40—44歲的15人。可以想見,當45—49歲這批校長到退休年齡時,校長更替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壓力。其三是「穩定與靈活」的問題。調動與流動頻繁,或機械執行任期制,會導致校長的急功近利行為,教師也可能如看「旋轉門」一樣看待校長,並逐漸抵制與無視校長的各種努力。其四是「進與出」的問題。校長更替工作往往更關注「進」來的校長,而忽略「出」去的校長。教育行政部門在讓離任校長自信、溫暖、充滿情誼地離開,以及發揮退居二線或退休校長的作用等方面,還有很多的工作可做。

圖片來源:包圖網



校長更替的有效性,受三類因素的影響:區域校長更替工作的水平、繼任校長情況與學校情境因素。其中,學校情境很大程度上屬於因變量,因此應對校長更替挑戰著重在區域和校長層面。改進區域校長更替工作。在區域層面,不能將校長更替視為簡單的組織人事工作,只是確保空缺崗位能找到一位校長或一位校長能有一所任職的學校,更不能視為權力的體現、操控的手段或利益的交換,而是要長遠、系統、審慎、科學併合乎倫理地重視與開展校長更替工作,能夠最大限度地平衡每一所學校和每一位校長的情況與需求。在具體實踐層面,一是加強更替規劃工作,要有正式的校長更替規劃,並與區域教育和學校發展規劃有機契合;二是提升更替工作的系統性,從職業準備、人員選拔、任命到入職指導、在職持續發展等各項工作要有連續性與一體性;三是細緻研究任期問題,確保大多數學校校長任期不少於5年,使得校長能在任期內有所作為;四是夯實人才儲備工作,在既有措施外,選擇適合的中小學建立「校長發展學校」,強化培養的實踐性與體系化;五是堅持更替工作的倫理原則,做到最大限度的公開與透明,關注更替工作對於校長個人維度的影響;六是強化更替工作的科學性,基於科學標準與實際證據,對校長領導和校長更替工作的有效性及其影響作出評估。變革校長學校領導實踐。在校長更替工作優化過程中,校長不能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也要成為主動的「促進者」。校長與學校之間,實則似DNA雙螺旋結構,是不能分離、交互影響的。校長的成長依賴於學校的發展,反之亦然。因此,校長更替既是學校之事,也是校長之事。為應對挑戰,校長要積極實現兩個層次的領導變革:其一是使更替更為有效。一方面,更替中的校長要做好工作和個人方面的準備,未處於更替中的校長也要加強領導更替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每位校長都要將培養未來校長明確為自己領導工作的基本職能。其二是使更替變得不那麼重要,即最大限度地降低校長更替對於學校發展的不利影響。筆者認為,走向文化領導是較為有效的策略。校長與學校成員共同構建與維護一種積極、富有成效的學校文化後,學校成員就能很好地自我管理、相互協調、協同共進。此時,即便出現校長更替,學校文化也會將其帶來的震蕩與消極影響最小化。(作者 陳學軍 系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04日第5版

本期編輯:莊元

相關焦點

  • 打破校長終身制藩籬 全力推動校長交流輪崗改革工作
    8月4日下午,我市在會展中心召開全市中小學校長交流輪崗動員大會,旨在打破校長終身制的藩籬,推動興寧教育實現均衡協調健康發展,市委副書記何志平
  • "事業單位全面打破終身制"的多重意義
    省人社廳昨日發布了關於條例的解讀,指出條例實施後最大的轉變是將事業單位與職工確定為「合同關係」,下狠招打破終身制,實現人員能進能出。(6月30日《廣州日報》)  人常說,學歷是泥飯碗,關係是鐵飯碗,能力是金飯碗。泥飯碗會打碎,鐵飯碗會生鏽,金飯碗越升值。假如「事業單位全面打破終身制」,無疑會起到打破「階層固化」、「人盡其才」的多重意義。
  • 打破導師終身制,天津大學推出重磅舉措!
    作者 | 陳彬打破「一次培訓、終身免考」
  • 導師「終身制」被打破,這所985先行一步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7月31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出席並主持會議高松在會上表示,日前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明確提出深化導師管理機制體制改革,探索打破導師身份
  • 這所高校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被降級低聘
    近日,山東一所高校 「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同時有 14 名青年教師則因業績突出而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多名教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職稱競聘改革徹底打破終身制,推行全員公開競聘,威海職業學院真正實現了崗位能上能下從理念到實踐的突破,是本次崗位聘用工作的一大亮點。 分管全省職業教育的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接受採訪時說,必須大力倡導 「會動手的先上,能幹事的有位、貢獻大的多得」 的鮮明導向,把教師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 14名青年講師直聘為副教授;12人被降級低聘,教授終身制徹底打破
    近日,山東一所高校「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名教授、4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同時有14名青年教師則因業績突出而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
  • 華南理工大學:打破「終身制」努力推進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7月31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出席並主持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李正及19名委員參加會議。
  • 這所「一流大學」打破導師終身制!
    在「將導師崗位與招生資格進行分離」之後,12月21日,天津大學啟動研究生導師「求是論壇」並宣布,正式將育人能力提升納入導師的年度必修課,打破以往「一次培訓、終身免考」的導師認定機制。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表示,「導師要身正學高,不僅要『授業』,更要在『傳道』上下功夫,要形成良好的『門風』。」
  • 打破導師「終身制」,這所高校將對導師招生資格一年一審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7月31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出席並主持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李正及19名委員參加會議。
  • 打破「終身制」,這所雙一流高校將對導師招生資格年審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7月31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出席並主持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李正及19名委員參加會議。
  • 打破「終身制」!這所雙一流大學努力推進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7月31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出席並主持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李正及19名委員參加會議。  高松在會上表示,日前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明確提出深化導師管理機制體制改革,探索打破導師身份「終身制」,建立導師招生資格年審和動態調整制度。
  • 「輕鬆閱讀」打破「終身制」,這所雙一流高校將對導師招生資格年審
    打破「終身制」,這所雙一流高校將對導師招生資格年審來源:華南理工大學;青塔微信平臺編輯:周悅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7月31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出席並主持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李正及19名委員參加會議。
  • 這所985院校打破導師「終身制」努力推進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7月31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出席並主持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李正及19名委員參加會議。
  • 天津大學打破導師終身制 | 科研圈日報
    · 導師規範天津大學打破導師終身制此舉打破了以往一次培訓終身免考的導師認定機制。天津大學此次推出的導師育人能力培訓必修課「課程包」包含了思政教育、能力提升、文件解讀、法律意識、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要求新聘導師崗前培訓並獲合格證書後方可招收、指導研究生,在崗導師聘期內則需完成相應學時的培訓內容。
  • 打破「終身制」,告別「鐵飯碗」!導師的日子不好過了
    探索打破導師身份「終身制」,建立導師招生資格年審和動態調整制度。軟科整理發現,已有多所高校在導師動態管理機制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2020年7月31日,華南理工大學正式啟動了2020年研究生導師招生資格審核工作,進一步打破導師「終身制」,不斷增強導師的崗位意識,真正實現導師資格嚮導師崗位的轉變
  • 如何應對中國人口少子化挑戰?
    人口少子化導致青年人口的斷崖式下跌直接影響未來我國勞動力人口的更替能力,對未來勞動力有效供給施加負面影響。可以預期,這種負面效應必將隨著人口少子化的加速發展而得到強化。第二,人口少子化加速人口年齡結構老化進程給未來我國養老問題的解決帶來極大挑戰。
  • 打破終身制!安徽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定期註冊
    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安徽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定期註冊  教師資格將打破終身制。我省在先期試點取得明顯成效後,開始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註冊制度。  未來中小學教師取得教師資格後還需要每五年進行一次註冊,身心健康、能勝任教學工作才符合定期註冊條件。
  • 東北大學打破職務終身制 不合格副教授降級講師
    聘任考核動真格 9人被降級 29人被降薪  東北大學「帶頭」打破職務終身制  「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一直是高校人事改革的難言之痛。然而,10月10日,記者從東北大學了解到,該校在近期組織的聘任考核過程中,首次打破職務終身制,有9人因考核不合格被降級,29人因未完成聘期目標而被降薪。此舉在遼寧省內高校中尚屬首次。
  • 吉林省常態化考核打破二級教授聘任「終身制」
    吉林省通過聘期考核打破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終身制」,著力解決專業技術崗位職務聘任和工資待遇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頑症」。 吉林省對聘任期滿的二級教授(研究員)考核結果分優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個等次,對基本合格的亮「黃牌」,不合格的亮「紅牌」。
  • 世界格局變化中的高等教育如何應對挑戰?12所高校這樣回答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記者王啟慧)「中國高校如何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事業發展,科學應對挑戰、善於抓住機遇,發揮好高等教育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支撐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急迫課題。」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在建校80周年大學校長論壇上表示,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