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雲南省愛滋病防治條例》,從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條例》第二十條:感染者應當將感染愛滋病事實及時告知配偶或者性伴侶;本人不告知的,醫療衛生機構有權告知。
《條例》第五十七條:不履行告知義務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01 是否侵犯了個人隱私
長期以來,感染愛滋病是個人隱私,不能強制告知他人,甚至婚檢檢出,醫療機構也不能告訴配偶,導致配偶幾乎必定中招。因此,條例出臺以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誠然,因為愛滋病不可治癒,當感染了愛滋病的消息,被他人得知後,必定對感染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幹擾,也影響到了感染者的個人隱私。
但是,隱私權作為一種相對權力,在不同的情況下,應採取不同的保護力度。尤其,不能無視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對個人的隱私採取無限的保護。即使伴侶被告知,也不意味感染者不再享有隱私權。在公共領域,感染者的隱私權依然受到法律保護。
02我國當前愛滋防控現狀
截至2019年,全國報告存活感染者85.0萬,死亡26.2萬例。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性傳播比例在95%以上,其中異性傳播佔70%以上。雖然感染率在同性戀當中很高,但它對整個愛滋病流行的貢獻遠遠比不上異性人群。
03為什麼是雲南?為什麼強調配偶、性伴侶?
愛滋病發源於非洲,現已逐漸擴展到全世界。在我國,最初愛滋病主要通過吸毒傳播。雲南省由於其地理位置特殊,靠近傳統的毒品生產地「金三角」,一直以來都是愛滋「重災區」。為加強防控,2005年雲南省就實行了強制告知制度。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制定較為激進的措施也不足為奇。
同時,從近年來雲南省愛滋病防治工作情況通報會看,性傳播已成為雲南省愛滋病疫情的主要傳播途徑,2020年1-10月檢測發現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性傳播佔97.5%,經注射吸毒傳播病例數持續下降。因此,本次條例的出臺,也是為了切斷這一重要的傳播途徑。如果能得到有效執行,必將一定程度降低愛滋病傳播速度。
而且,告知義務並不是廣而告之,而是嚴格限定為配偶、性伴侶等高暴露風險的人群。既能防止一些人感染後自暴自棄惡意傳播;又能一定程度上保護個人隱私,實現了個人隱私和公眾利益的平衡。須知,任何群體都不是法外之人。
但是,防艾形勢仍然非常嚴峻。有很多感染者屬於無症狀者,沒有檢測前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甚至有網友推測,愛滋病毒攜帶者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感染者的5倍以上。誰也不知道人群中看起來正常的那個人是不是病毒攜帶者。因此,最好的保護措施還是潔身自好,不要濫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