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臺灣的經典伴手禮,鳳梨酥擁有著極為高貴的地位。而「微熱山丘」第一個讓這種帶著臺灣鄉島氣息的產品登上大雅之堂、並以一個商業品牌迅速成為熱門禮品,甚至收穫了「臺灣之光」的美譽。下面就跟著「Capinno好食探秘」一起體驗鳳梨酥中的愛馬仕——微熱山丘吧。
來源:Capinno創+(ID:capinnoplus),轉載已獲得授權
Capinno好食探秘——微熱山丘
上下滑動了解更多詳情1
鳳梨酥的前世今生
相傳鳳梨酥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原型是「龍鳳餅」,鳳梨閩南話發音「ong lai」與「旺來」諧音,象徵子孫旺旺來,鳳梨也是臺灣人的常用貢品之一,取其「旺旺」、「旺來」之意,逢年過節討一個好彩頭,因此鳳梨酥也成為了臺灣的最佳伴手禮之一。
在火車站、街道上、機場中,處處都有做鳳梨酥的糕餅店,每年臺灣還會進行幾場鳳梨酥評比,選出最受歡迎的鳳梨酥,形成鳳梨酥榜單。
早年,臺中糕餅師傅顏瓶將龍鳳餅改為小餅後,鳳梨酥的樣子就被定格,方正玲瓏的小小一塊兒,精巧好拿,沿用至今。一顆鳳梨酥的精華,既在皮,也在餡兒,兩者兼得才能造就鳳梨酥的好味道。
圖片來源:騰牛網酥皮的訣竅主要在於黃油、麵粉、奶油、奶粉等配方組合,再配合烘烤工藝及手段,差異不會太大;而鳳梨酥的餡兒上已經形成了黨派之分,冬瓜鳳梨黨和純鳳梨黨就是兩大主要陣營。
最早鳳梨酥的餡都是純鳳梨加糖熬出來的,但是當時鳳梨本身偏酸,纖維感重,在沒有奶油的日子裡,即便用豬油入皮也無濟於事,鳳梨酥難以推廣出去,改良迫在眉睫。後來臺灣糕餅師傅找到了冬瓜作為鳳梨的靈魂伴侶—冬瓜,它不僅產量高、纖維細膩,可以與鳳梨煮成順滑綿軟的鳳梨醬,製成鳳梨酥後口感得到極大改良。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傳統土鳳梨餡一度式微,冬瓜鳳梨酥順理成章成為業界霸主,現在商超裡售賣的鳳梨酥也大多以冬瓜鳳梨餡為主。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改變,口味也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滿足單純的甜,而是追求更原始的纖維感和酸度,以「微熱山丘」為代表的「土鳳梨酥」一改冬瓜鳳梨餡的獨大地位,成為鳳梨酥中的「愛馬仕」,在亞洲一路高歌猛進,甚至在日本甜品一級戰區南青山的表參道也開出了門店,受到日本人的喜愛。
微熱山丘土鳳梨酥,圖片來源:天下雜誌相比於一眾老字號,成立於2009年的微熱山丘還很年輕,名字寓意來源於來自夏日黃昏的三合院,是幾個農家子弟以家人相聚的心情,並用最天然的當令素材,細心烘焙的美味,用當地的人話說它是來自於陽光與大地的恩賜。
2008年,臺灣烏龍茶產量過多,茶價被壓,臺灣的土鳳梨滯銷,本是全球最大晶片代理電子公司董事的許銘仁想幫助農民尋求出路,於是找來做傳統糕點師傅的叔叔連同弟弟和堂弟準備推出銅鑼燒點心在網上售賣。
而替他們做品牌規劃的設計師恰看到他們院子旁滿田的賣不出去的土鳳梨,指出可以做鳳梨酥,許銘仁和他的兄弟們才決定以家鄉特產的土鳳梨作為創業方向。鳳梨酥本就是臺灣最常見的傳統糕點,臺灣人和赴臺旅遊的遊客都十分喜愛,臺灣島內大大小小的鳳梨酥品牌都數不勝數,競爭尤為激烈,機遇與挑戰並存,微熱山丘又該如何開創和建立自己的鳳梨酥傳奇?
2
為什麼是土鳳梨?
從鳳梨酥入手,靠創新和體驗成就了微熱山丘的品牌地位;從產品、包裝再到門店體驗,微熱山丘都力求差異化,塑造了其獨特風格。
微熱山丘的主打—鳳梨酥是回歸傳統的土鳳梨酥,但形狀別具一格,呈長條形的金磚樣,被譽為「小金磚」,六麵餅皮顏色一致,皮酥而不脆,奶香濃鬱,基本不掉屑;用刀切開,切面利落,包裹著纖維分明的鳳梨餡。
圖片來源:有調微熱山丘以土鳳梨為原料制餡,不添加冬瓜,著重突出鳳梨的真實纖維感,味道較甜膩的冬瓜鳳梨餡更加清爽,酸味更明顯。整個配方是由一位做了50年糕餅老師傅,歷時8個月、每天烤100顆,不斷試吃24000顆以上的鳳梨酥調整制定的。
為什麼是土鳳梨?這需要回顧臺灣的鳳梨種植史:上世紀前葉的日治時代,臺灣鳳梨罐頭產業正值全盛,當時島上普遍栽種的是外來引進的開英2號、3號品種,也就是今天說的「土鳳梨」。
後來,罐頭生意被東南亞人搶去了,臺灣鳳梨就轉向了鮮食,香甜好嚼的「臺農」系改良鳳梨應運而生,目前臺灣種植最為普遍的為17號金鑽鳳梨,甜度高、易下口,鮮食更出彩;相比之下,開英2號土鳳梨香氣更濃、酸度更大,纖維感也重,更適合加工。2號和17號鳳梨都是用來做餡的常用品種,但如果標明了是土鳳梨酥,指的多是開英2號鳳梨。
不適合鮮食的土鳳梨品種種植周期長,種植面積不斷縮減,成本高,由於土鳳梨上島時間早,早期的土鳳梨醬恰恰與臺灣人的兒時母親親手製作的味道十分相似。因此微熱山丘與農民進行契約耕作,堅持自然收穫土鳳梨,歷經發酵等傳統工藝沉澱出真實醇厚的媽媽風格的鳳梨醬來製作內餡。
3
堅持自我定位和與眾不同
在內餡口味上,微熱山丘也會因地制宜進行調整,此次Capinno創新尋訪的微熱山丘日本南青山店中品嘗的鳳梨酥就根據日本消費者的口味進行調整,特地選用夏季6、7、8月生產的鳳梨,甜度和香味更佳,甜度提升,酸度降低,臺灣本土版的酸味較日版的更為強烈。
微熱山丘南青山店的Yuteki先生告訴Capinno,日版的鳳梨酥選用法國原裝進口最頂級的AOC奶油(來自世界頂級奶油產地夏朗德地區,經PDO和AOP認證的艾許奶油,這種奶油更受日本人喜愛)更香濃,餅皮香酥。
微熱山丘日本版鳳梨酥,圖片來源:JLife·Pal麵粉選用的是日本優質麵粉,雞蛋也是可追溯來源、不含抗生素的雞場養殖提供,餅皮採用來自紐西蘭的安佳品牌天然奶油,蔗糖來自臺灣產天然蔗糖,所有的原料都力求天然健康,以「家的感覺、媽媽的心情」為品牌的核心精神讓微熱山丘的鳳梨酥僅僅經口碑宣傳就名揚海外。
鳳梨酥的內包裝棉紙也是微熱山丘進行的開創性使用,要做到防潮、防油和防氧化,歷經多次試驗,最後在棉紙袋內層做了三層coating完美解決;在外包裝禮盒上,微熱山丘也覺得徹底差異化,以牛皮紙為主要材質,配以手工的環保布袋,與傳統伴手禮大紅大紫的盒裝完全區別開來,堅持自我定位和與眾不同,也吸引了更多追求個性和體驗的消費者。
圖片來源:有贊4
「奉茶」之心,獨有的人情味兒
在臺灣早期交通不便時,為體恤各地奔波的旅人,質樸友善的臺灣人往往會招呼路人坐下喝杯茶,吃點小食稍做休息再上路,至今臺灣鄉間仍常見門口或路邊設有「奉茶」二字,不知名的大茶桶,附上杯子,讓過路人自由取用解渴,這是屬於臺灣獨特的人情味。
微熱山丘為自己的鳳梨酥賦予了這種獨特的人情味,,服務人員都會熱情招待每一位到店的客人落座,奉上一整塊鳳梨酥和一杯清香的烏龍茶,烏龍茶是微熱山丘精選臺灣中部山區特色茶種,其中的「日月潭紅玉紅茶」茶湯呈溫暖的橙紅色,茶湯帶有肉桂及薄荷香氣,一口好茶一口鳳梨酥,搭配得剛剛好,如果不想喝茶,店內還有果汁可以搭配選用。
圖片來源:微熱山丘現在微熱山丘每年免費送出的鳳梨酥就達到200萬顆,「我們不會給顧客任何壓力,吃完想買就買」,微熱山丘的這份「奉茶」之心也打動了眾多顧客。
5
一店一景,極具體驗感,吸引對的人
微熱山丘每進入一個城市,都以建立旗艦店的標準來設立,選擇當地最高檔最豪華的地段,比如在新加坡選擇了萊佛士酒店、在香港選址中環半山、在上海則選址外灘源。這種選址策略的深意,在於吸引「對的目標消費者」,因為找到門市店面來體驗的客人,是真正想嘗試產品的。
每一家門店的風格設計都極具個性化和體驗化,一店一景。例如,臺灣首店南投縣的紅磚牆三合院,古香古色;高雄碼頭的文創勝地駁二倉庫店面則突出了渡口碼頭特色,以倒扣的船艙為主體造型。
微熱山丘臺灣高雄駁二碼頭店,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Capinno創新尋訪來到的微熱山丘日本南青山店更是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品牌特色非常強烈。在表參道從匯聚世界知名旗艦店的玻璃幕牆轉進一條小巷中,映入眼帘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景,沒有沖天的高樓,大師隈研吾的弱建築依憑斜坡立於街角,完全挪不開眼。在光影變幻下,這座建築就像一座小型森林帶動周圍民居的愜意與寧靜,定睛細看卻越來越像一隻鳳梨。
微熱山丘日本表參道南青山店,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城市裡的森林」是青山店的建築概念,這間擁有三層樓、約 90 坪大的菠蘿屋整體全部由檜木建築結構,以獨特的榫卯結合,巧妙的連接變化成一個個深入雲中的獨特窗格,白天陽光在交錯的木條間灑下錯落遊移的陰影並曬出原木的香味,在冬夜霧中則成了一個透著朦朧火光的燈籠佇立氤氳的街角。每個時段都透露不同的美,空間內的光影也會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堆疊出各種角度與層次。
這種外部特殊構造設計系採用複雜的檜木條交錯層迭手法,使上千根木條統一呈現 30 度角的菱格交叉;但木網並非虛有其表,真正能支撐起整棟建築的半邊結構。雖然這種特殊技術並不是隈研吾首次運用過,然而在這間菠蘿屋上,卻是大師首次將此技術轉變為放大版的完整立體結構,並將手法展現得更臻精細。
南青山店內部,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微熱山丘這家伴手禮品牌給予了太多驚喜,從臺灣出發的伴手禮品牌發揚科技精神和手作藝術,做到極致徵服了眾多消費者的心,成為臺灣之光。
來源:Capinno創+(ID:capinnoplus),轉載已獲得授權
整理編輯:Foodaily每日食品網(ID:foodaily)
歡迎無條件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本文,請直接聯繫原作者授權。